《漫談修學佛法的重要性》
理念課要點(十二)
【第十四次課】
一、文章“真正要用功修行時,自己必須根據佛法的修學次第……”這一段內容把整篇文章中講的我們應在哪裏用功修行歸納到了無常和暇滿上。
(一)爲什麼要歸納到無常和暇滿呢?
1.我們修行最大的障道因緣是什麼呢?從自己的切身感受來講,大家回答了很多。
因爲有障道的因緣,看起來在學習用功,實際上學了很多理論都在原地踏步,沒有在內心上有受用。
2.佛講四顛倒:常、樂、我、淨。相對應的是無常、苦、無我、不淨。
佛以對治悉檀講了四種法,即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受是苦。佛講的法都可包括在四念處中。佛涅槃前阿難問佛以後弟子們依何而住,佛說:以戒爲師、依四念處而住。四念處對治的就是四顛倒。
3.四顛倒中我們最嚴重的障道因緣是“淨”,執“不淨”爲“淨”,執著自己的身體是清淨的,執著他人的身體是清淨的,因爲這種顛倒而受生死輪回之苦。
我執最強烈的表現就是有欲的存在,所以要出家修梵行。當這些一個一個拿掉後,障道的因緣才能消除,修行才能向上走。
4.僧團、義工都有許多常住管理規定,這些規定都是幫助大家修行的,依照而行就是隨順教法的。
(二)師父爲什麼對無常這麼重視呢?爲什麼把修行的第一步歸結到無常呢?
1.無常對學佛和不學佛的人都比較易接受。兩種無常:念念無常和相續無常。
(1)我們常講“真是無常啊”,就是很粗的無常;我們的生活就是相續無常的,有爲法的特點就是無常相。
(2)最近四川地震許多人死去,幸存下來的人失去親人無法接受,實際上生命就是這樣的無常。
2.如果我們去觀察無常就會産生智慧,我們對欲望,對執“淨”就可以對治。
看到一個人長得漂亮,知道她會變老;曾有一個法師修無常久了,早起看到陽光綠樹就生起很強烈的無常,知道說此景很快就會過去,甚至看到陽光很快移動變化。
3.修無常能讓自己的心不粘著在當下的境界裏,因爲我們總是被假相欺騙。
(1)我們不會認爲一個人馬上會老,覺得五年十年才看到他變老,實際上他時時在變化,他的念頭也在不停變化。
(2)大家互相觀過,各組之間,組長組員之間,就是因爲執著于“常”,認爲他的毛病習氣是恒常的,改不了。實際上對方面對你時可能起了點煩惱,等吃完飯他再見到你就已經變了,不煩惱了,而你卻還在在意他之前對你的傷害,執著而一直陷于煩惱中。
實際上我們自己的念頭也是在變化的,可能對一個人起煩惱,再轉身看到一個歡喜的人就不煩惱了。
所以我們要經常觀察思惟無常。
4.對無常有了體會感受就會對無我有感受,對“觀受是苦”也能有感受,因爲無常知道感受都是苦的,無常是可以趣入空性的,樂的境界是涅槃。
5.目前我們的狀態是在顛倒之中,師父強調無常這個法類的重要性,大家多少能感受到一點。地震發生的時候,每一個人都不會想到自己會馬上死掉。
(叁)人生有很多准備,我們是怎麼准備死亡的?
1.准備二字,人知道會老就買養老保險,知道會出意外車禍就買人壽保險,知道天要下雨就會帶傘,要出去辦事就會准備點錢,從小讀書爲考大學做准備。有沒有人說對死亡要做什麼准備?
古代帝王一登位就開始修墓爲死做准備,但他也一直追求長生不老,這不是真正的爲死做准備。
2.我們有沒有爲死做過什麼准備?
曾在廣化寺,法師們假設晚上十點會發生災難,大家都會死掉。那天晚上,大家互相忏悔,痛哭流涕,互相磕頭陪罪,對無常真正生起了強烈的感受,寫遺囑、打點後事,然後一心拜佛、皈依祈求,因爲馬上要死了,一切的計較、不順眼、恩怨都不重要了,那天的晚殿大家上得非常殷重。曾經就有在一起學習的法師就去世了,無常真的就是這樣的。
3.當我們認識到無常,面對災難就不會恐慌,這就是學佛人的心理素質。世間人面對災難很恐慌、哭天喊地,很強的情緒,過些天慢慢才淡化,學佛的人就不會那麼激動。
佛在將入涅槃前告訴大家于中夜入涅槃,許多人都痛哭,阿難尊者也痛哭,不能接受,只有證果的聖者大阿羅漢沒有哭泣,因爲他們知道這是諸法的實相,所以不會産生這種情緒煩惱。
認識了無常,我們學佛的人面對煩惱,有什麼不能解決的呢?
(四)死亡來臨的時候,唯一皈依只有叁寶。
1.死來的時候,我的錢財、衣服、書、念珠等等是誰的呢?廣論裏講死的時候除了自己造的善業惡業,一切都帶不走,一切人我是非、矛盾問題都渺小之極。誰能保證等一下我們不會死?誰能保證明年的今天我們還能在這裏坐在一起?
2.法師有一次生了重病,晚上八點坐在那裏突然就不行了,胃穿孔,突然就疼得不行,念佛號也依然疼,身邊的人著急得不行,送去醫院做大手術的時候醫生都急的哭。還好修行用了幾年功,在病中慢慢反思,對疼痛就沒有那麼在意,慢慢就想開了,寫遺囑也沒有那麼難過的感覺,反是照顧的人著急流淚。做大手術,身上插滿了管子,昏迷很久,自己沒辦法念佛了,知道每天的功課不能間斷,就讓旁邊的人念出聲音,心裏跟著念,病中也一直用功,沒有間斷。病好後想,病是這樣突然來臨的,沒有准備,那死呢,死突然來的時候,人就沒了,誰能保證這個四大的身體什麼時候壞掉呢?所以我們平常有沒有積資糧?一天也不間斷的去用功,死的時候皈依念佛的念才能生起來,這才是我們的依靠。
師父也是如此,師父生病的時候法師一直在旁邊照顧陪伴,觀察師父處在很深的禅定中,身體是病痛了,但不會受病痛的影響。
3.這些才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我們現在達不到這樣的境界,就要啓發善法、調柔身心,廣集資糧。比如平時用功久了,在病中當上殿的聲音響起的時候,就能跟著念,平時要不斷累積。
(五)正確認識無常,無常不是悲觀。
1.小乘行者是過一天少一天,因爲自求解脫,大乘行者是過一天多一天,因爲每一天都是累積,生生世世都是在饒益別人。
2.因爲無常所以我們要精進,說無常啊什麼都不做了、在那裏等死是錯誤的,我們要努力調柔身心,累積資糧,累積的程度夠了,很多問題就能解決了。每天上殿專注用功的時候就要用心、累積。
3.對無常有准備無常不一定會來,沒准備無常來了就無法應對。
(1)因爲無常隨時可能發生許多事情,如地震、水災、火災等災難,我們要提前做好准備,當前就是我們的安全意識。
(2)如爬山要注意安全,注意了無常就不會到你頭上,不注意就很難講;又如我們有沒有防火防盜的准備措施,准備了災難不一定到我們頭上來,沒做准備,災難來的時候我們就毫無辦法應對。
我們的寺院現在是對外開放的,有人在寺院散發邪教光碟,我們有沒有防範准備,及時跟法師彙報,因爲它的隱患比火火災還嚴重,那些人會談論是非、擾亂大家,造口舌之災。
二、賢甲法師帶大家總複習和分享學理念課的心得。
(一)背景。
1.第一堂課法師讓大家發願好好學習師父理念,大家有沒有發願呢?
2.前幾次課學了決定修行和決定成佛後自己就下了決定,下了決定後才知道原來下決定是這麼好。晚上整理得很晚一點…
《漫談修學佛法的重要性 1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