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百法明門論 第十八講 下篇▪P2

  ..續本文上一頁經文多麼好,很少人這麼去懷疑。一般人沒事他就想著,要麼自己胡思亂想一通,要麼就想某某人哪天給我講的話,這個話很不好。他老記著這些不好的,他一直在(串習)。這個不好的,反過來,要把它變成好的。雖然此時此刻沒有人跟你說話,但是你心裏邊,你耳朵裏,這個聲塵一直在起作用,因爲你聽了以後,就變成你的聲塵,這個聲塵落到你的心裏,隨時都會放出來。那麼我們現在要讓就佛法的、好的、清淨的、叁寶的,把他現起,不好的東西要去除,所以需要忏悔,需要淨罪積資。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因爲我們以妄想心、分別心、執著、情緒,我們聽到佛法的聲音,看到佛法的境界,就會誤以爲真,因爲你看到的是相,這些相再和我們內在的煩惱、情緒、分別混合在一起,就會變成一個聲音的魔像,就會變成一個魔出來,他自己不知道,或者說變成一個什麼形象出來,然後我們內心上面又去執取這個魔像。你一聽魔可能很害怕,魔是什麼意思?魔就是障礙的意思。魔它是梵語,翻譯成我們現在的話,就是障礙,你內心很多障礙。學佛法學錯了,內心出現了障礙,就是著魔,內心有障礙,就是著魔,很簡單。如果人都發瘋了,那就是魔很厲害。你有障礙,人就有點不正常,至少說,身心不會輕安、自在,心裏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負擔。

   所以我們內心當中聽到、看到這些境界,一切都是在熏習,熏習我們過去聽到的聲音,歌曲、唱誦等等,正面的、負面的,他就會變成一種幻相來困惑。我們天天去想,它就會變成一種困惑。

   如果我們了解、覺悟、覺察了我們內心當中有無明、煩惱、塵垢,就不會在內心的相上用功,就會在人的心上用功,而不是在我們心的相上用功。因爲心相的出現,是因爲我們的心識,你認爲這個相好,你一直想去保持它,一直想去延續它,肯定執著。執著,今天,明天,後天,肯定就出問題。只有我們內心不斷提升,不斷在清淨的法相上面更深一層地去體悟,更深一層去覺悟,然後慢慢慢慢,與此相應,法界等流,清淨叁寶的種子就越來越多。如果不是的話,我們這些相就障礙了我們自己的內心。

  

  【聽聞勝利】

   所以耳識也好,眼識也好,鼻識也好,都是有這些作用。因爲這樣的原因,所以聽聞很重要。

   《聽聞集》裏面講:“由聞知諸法,由聞遮諸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都是靠聽聞,聽聞都是靠耳識。什麼叫做“由聞知諸法”呢?因果、善法、惡法,事法、理法,斷惡修善,所有出六道輪回,了知無常苦空,所有的一切,都是要聽到諸法之後,才有辦法來分別,哪些是善法,哪些是惡法,哪些是無常法,哪些是……才能夠分別出來,如果我們不聞法,我們就不知道諸法。我們只有聞法,才能夠斷惡,才能夠“遮諸惡”。只有聽法才能夠斷無義,斷無義,就是說我們在日常當中很多沒有意義的行爲,只有聽聞佛法以後才知道哪些有意義,哪些沒意義,知道哪些有意義去做,哪些沒有意義不去做,無義就斷了。“由聞得涅槃”,由聞,聽聞諸法,親近真實相,才能夠得到涅槃。所以,聽聞是非常重要的。

   《涅槃經》裏面也說:“若離四法得涅槃者,無有是處。何等爲四?”離開了四法要得涅槃,不可能。一親近善友,第二專心聽法,第叁系念思惟,第四如法修行。以是義故,聽法因緣,則得近于大般涅槃。也就是,我們要得到涅槃,由聞得涅槃,我們要恒常不間斷地修這四種法。親近善友,即親近善知識,親近同參道友;然後隨著師長、隨著同參道友來專心聞法;然後聽到法,自己再去思維,在思維的過程中,去在日常生活當中落實,這就是修行。因爲這樣子的因緣,我們慢慢慢慢就會靠近涅槃。

  

  【破斥邪見:不從善知識處聽聞,以爲自己看書就是修行。】

   所以我們所談到的“由聞知諸法”,不是說自己隨便拿一本書就叫聞,這個聞必須是從親近師友、親近善友的過程當中聽到的,這個時候法師告訴你應該怎麼做,他告訴你這些內容就是法,我們要專心聽,然後要系念思惟,然後要照著所講的去做。

   如果我們沒有親近善知識,那我們這些法不是聽聞來的,是我們自己看來的。我們自己看來的,就同我們自己的業相應,同我們自己的習慣相應,也有可能同我們自己偶然的情況相應。偶然的情況下,比如什麼書,隨便翻起來看一下,“哎,這個挺好”,你跟他相應,他不一定對你的問題,只是說在今天偶然的情況下,隨便翻一下。到明天的時候,這本書你可能又不看了,又換一本,“這段寫得很好”,看幾天又不看了,又換一本。

   如果一個有修有成就的法師、大德,你看起來他沒有條理,他是經驗上的引導,而不是理論上面的引導。經驗上的引導和理論上的引導是不同的,經驗上的引導就猶如說,我們大家在這裏修行,就猶如在實驗室做科學實驗,一步步怎麼做,理論上的引導就猶如在教室裏上課,這個是不同的。自己看書就好像自己拿科研的書去閱讀,你不能說一點用處沒有,但這是不一樣的。所以爲什麼說親近善知識的重要性,爲什麼說明師難遇難求,道理就在這裏。

  

  

《大乘百法明門論 第十八講 下篇》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