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人生之十
——師父開示要點筆記(2/5)
(2月15日 【要點導讀】: ◎五逆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 ◎鑒真大師的行誼帶給我們什麼啓示? ◎菩薩跟凡夫有什麼差別呢?? 二、依慧消業修叁福·花開淨土娑婆根 【如理認識】: ——《十六觀經》裏面談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五逆也可以往生,但很多經典講,五逆不可以往生,受戒都不能受。 ——那五逆爲什麼能夠往生呢? ——它(經)說:“罪業的體性也是空”,罪業本空,它不是物質,它可以用智慧來觀照。 [喻]:就猶如說,地上有很多的雪、很多的冰,那麼太陽出來了,30度、40度、50度的太陽,(雪和冰)很快就化掉。但如果是雪山、喜馬拉雅山的山上呢?那就不行了,化不了,(因爲是)太陽照不到的地方,陰面。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智慧夠,慢慢慢慢業障就會消,宿業也會消。 ——關鍵的問題是,我們慧力增長不了。 ——“慧力破諸暗”,智慧猶如太陽一樣,所有的一切暗冥都能夠破除。 ——所以我們學佛法,透過戒定來開發智慧,智慧才能夠破煩惱、消業障、成就福德。 ——沒有智慧的話,就是很難,很難的。 ——所以,佛教跟其他宗教,跟世間法所不共的地方,注重的是開發智慧。 【體悟公案】: [公案]:佛在世的時候,提婆達多專門跟佛作對。提婆達多跟阿阇世王很好。阿阇世王想早點做國王,提婆達多想要做佛,剛好一個想做國王,一個想做佛。阿阇世王想要早點做國王,他把他的父親給殺死掉了,然後,他准備把他母親也殺死掉。這樣,他的父母都殺掉的話,他就可以當國王了。 【曉知叁福】: ——《十六觀經》裏面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要具足叁個條件: ——第一:孝順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孝順父母,佛教裏面談到的父母跟社會上面談到的父母內涵有所區別。我們一般所談到的父母就是現世的父母,而我們佛教所談到的父母是多生多劫的父母全部包括進去。 ——佛經上面講:“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從之受生,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先身。”也就是,孝順父母就包括對所有的衆生都要有孝心。 ——還有奉侍師長,有慈悲心,要修十善,這第一個條件,第一因; ——第二:受持叁皈,具足衆戒,不犯威儀; ——第叁: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要發菩提心,相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然後要勸進行者,要勸別人一起來修行、一起來修心,相信因果、信仰佛教、讀誦大乘。 ——這叁個條件也名爲淨業叁福,修淨業的叁種福報,叁種正因。 ——第一種名爲世福、第二種名爲戒福、第叁種名爲行福,淨業叁福。 【破邪顯正】: ——我們常常所談到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一個目的,一個願望。 ——那我們往生的正因是什麼?因是什麼?條件是什麼? ——只有具足條件的才可以往生,而不是說我們想要往生就能夠往生,它有一定條件的。 ——所以我們想要往生,那麼你就要修叁福,叁福具足了,就可以往生; ——不具足,就會很難,是很難很難的。 ——我們念佛能夠往生,但什麼時候往生?是不是所有人念佛都可以往生?是不是所有人念佛今生今世都能夠往生?那就不一定! ——他可能可以往生,但是不知道是哪一生,哪一世往生,不好說你這輩子能不能往生。 ——那能往生的人,他有禅定的功夫,他就可以去,來去自如。 【如法思維】: ——其實,西方極樂世界爲什麼有蓮花化生?西方極樂世界怎麼還會有蓮花呢? ——“蓮花出汙泥而不染”,這個染汙在什麼地方呢?娑婆世界。 ——所以過去祖師講,極樂世界的蓮花,花開到極樂世界,根在娑婆世界,它才會活。 ——娑婆世界有穢土,極樂世界就淨土,只有淨土蓮花活不了,這就是我們在娑婆世界修行、用功、回向,然後我們往生。 【樹立正見】: ——那往生去極樂世界以後,不違安養入娑婆,要去西方極樂世界,去的目的也是在修行。 ——他去了,也不是說去享受的,我們成佛,也不是說爲了要享受,所以才要成佛。 ——所以這些觀點你必須要建立的很清楚,不是說爲了我們個人要享受,他是要擺脫生死輪回,這觀念不同、觀點不同的。 ——所以我們在這些地方都要很認真去思考,才能夠真正領會佛法是什麼。 『附錄·思考題』: 1.爲什麼五逆也能夠往生呢? 2.淨業叁福的內涵分別是什麼? 3. 往生去西方極樂世界的目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