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认识人生之十 2

  

认识人生之十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2/5)

  

(2月15日 下)

  【要点导读】:

  ◎五逆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鉴真大师的行谊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菩萨跟凡夫有什么差别呢??

  

  

  二、依慧消业修三福·花开净土娑婆根

  【如理认识】:

  ——《十六观经》里面谈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五逆也可以往生,但很多经典讲,五逆不可以往生,受戒都不能受。

  ——那五逆为什么能够往生呢?

  ——它(经)说:“罪业的体性也是空”,罪业本空,它不是物质,它可以用智慧来观照。

  [喻]:就犹如说,地上有很多的雪、很多的冰,那么太阳出来了,30度、40度、50度的太阳,(雪和冰)很快就化掉。但如果是雪山、喜马拉雅山的山上呢?那就不行了,化不了,(因为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阴面。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智慧够,慢慢慢慢业障就会消,宿业也会消。

  ——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慧力增长不了。

  ——“慧力破诸暗”,智慧犹如太阳一样,所有的一切暗冥都能够破除。

  ——所以我们学佛法,透过戒定来开发智慧,智慧才能够破烦恼、消业障、成就福德。

  ——没有智慧的话,就是很难,很难的。

  ——所以,佛教跟其他宗教,跟世间法所不共的地方,注重的是开发智慧。

  【体悟公案】:

  [公案]:佛在世的时候,提婆达多专门跟佛作对。提婆达多跟阿阇世王很好。阿阇世王想早点做国王,提婆达多想要做佛,刚好一个想做国王,一个想做佛。阿阇世王想要早点做国王,他把他的父亲给杀死掉了,然后,他准备把他母亲也杀死掉。这样,他的父母都杀掉的话,他就可以当国王了。

   提婆达多想把佛给杀死掉,但佛的功力比较高,他没有杀掉。有一天,佛陀去游化的时候,提婆达多在山上,他把石头往下滚(去砸佛),但没有砸到。

   阿阇世王把父亲杀掉后,要杀他母亲的时候,他父亲频婆娑罗王的那些大臣大家都反对说:“自古以来,搞篡位的人有杀父亲的,从来没有杀母亲的。”所以他们都不同意阿阇世王杀他的母亲。那怎么办呢?阿阇世王就把他母亲韦提希夫人关到监狱里头,不让她出来活动见人。释迦牟尼佛知道韦提希夫人被阿阇世王关到监狱里头以后,他就派人去看她,然后给她讲佛法,告诉她在监狱里面怎么修行等等。就讲了《十六观经》,这就是这部经能够流传下来的因缘。

  

  【晓知三福】:

  ——《十六观经》里面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要具足三个条件:

  ——第一:孝顺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孝顺父母,佛教里面谈到的父母跟社会上面谈到的父母内涵有所区别。我们一般所谈到的父母就是现世的父母,而我们佛教所谈到的父母是多生多劫的父母全部包括进去。

  ——佛经上面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从之受生,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先身。”也就是,孝顺父母就包括对所有的众生都要有孝心。

  ——还有奉侍师长,有慈悲心,要修十善,这第一个条件,第一因;

  ——第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第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要发菩提心,相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然后要劝进行者,要劝别人一起来修行、一起来修心,相信因果、信仰佛教、读诵大乘。

  ——这三个条件也名为净业三福,修净业的三种福报,三种正因。

  ——第一种名为世福、第二种名为戒福、第三种名为行福,净业三福。

  

  【破邪显正】:

  ——我们常常所谈到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一个目的,一个愿望。

  ——那我们往生的正因是什么?因是什么?条件是什么?

  ——只有具足条件的才可以往生,而不是说我们想要往生就能够往生,它有一定条件的。

  ——所以我们想要往生,那么你就要修三福,三福具足了,就可以往生;

  ——不具足,就会很难,是很难很难的。

  ——我们念佛能够往生,但什么时候往生?是不是所有人念佛都可以往生?是不是所有人念佛今生今世都能够往生?那就不一定!

  ——他可能可以往生,但是不知道是哪一生,哪一世往生,不好说你这辈子能不能往生。

  ——那能往生的人,他有禅定的功夫,他就可以去,来去自如。

  

  【如法思维】:

  ——其实,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有莲花化生?西方极乐世界怎么还会有莲花呢?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这个染污在什么地方呢?娑婆世界。

  ——所以过去祖师讲,极乐世界的莲花,花开到极乐世界,根在娑婆世界,它才会活。

  ——娑婆世界有秽土,极乐世界就净土,只有净土莲花活不了,这就是我们在娑婆世界修行、用功、回向,然后我们往生。

  

  【树立正见】:

  ——那往生去极乐世界以后,不违安养入娑婆,要去西方极乐世界,去的目的也是在修行。

  ——他去了,也不是说去享受的,我们成佛,也不是说为了要享受,所以才要成佛。

  ——所以这些观点你必须要建立的很清楚,不是说为了我们个人要享受,他是要摆脱生死轮回,这观念不同、观点不同的。

  ——所以我们在这些地方都要很认真去思考,才能够真正领会佛法是什么。

  

  

  『附录·思考题』:

  1.为什么五逆也能够往生呢?

  2.净业三福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3. 往生去西方极乐世界的目的是什么呢?

  

✿ 继续阅读 ▪ 认识人生之十 3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