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死了多少人了?
“萬緣不隨己,思往倍傷心”,樣樣都有因緣,緣變了一切都要變。所以我們懂佛法求智慧的人千萬不要以爲自己能稱心如意。你在水面上丟一塊小石子,引起了水波,要它變很容易,你再丟一塊小石子,又起水波,結果水波套水波,不是變掉了?再丟一塊呢?圈圈套圈圈。就像小孩子看萬花筒,人世間隨時隨刻都在變,算命也算不准,說不變就不是佛法。
我年輕時有人向我訴苦,他自己放棄上大學的機會去工作,工資供給他女朋友上大學,一直供養她整整八年,結果他的女朋友大學畢業後不要他了。他在女朋友身上培了這麼多福,難道沒有因果啊?有啊,可現在的緣變了,他的好報現在是拿不到了,要到來世她再還。所以講因果講因緣可沒有一般人講得那麼簡單,沒有福報了每個緣都會變。
凡夫福報靠不住,在佛菩薩前培福最好
北京有位唐老居士,心地善良,本來家裏很有錢,有地方鬧水災,他還做了很多棉衣去救濟。結果十年動亂的共業來了,每個人都被卷了進去。他也被抄家了,只給他夫妻倆一個小房間住,當然很多衣服家俱都抄光了。結果他來信告訴我,他沒有裝東西的袋子,想到老房子裏去拿一只布袋袋,被紅衛兵看見了,一下子奪了過去。他說:“唉,我現在連得到一個布袋袋的福氣都沒了。”你們現在布袋袋很多吧?有福氣!你們聽我一句話,這個福氣最好是佛菩薩給你的,那就靠得住了。佛菩薩怎麼會給你啊?你在佛菩薩面前培福嘛,就等于佛菩薩給你福氣了,凡夫給的福氣都靠不住的。
喜(73)
———————— 傅味琴 2002.5.14 ————————
因緣果報不同,遭遇也不同,
有錢人的傷心遠勝窮人
提要:
·求福求慧,能擋違緣災難
·因緣果報不同,遭遇也不同,有錢人的傷心遠勝窮人
·業障有股力量,會使你去做不該做的事
·失望、愛面子思想會把人毀滅
·以刺激來彌補痛苦會更痛苦
求福求慧,能擋違緣災難
我在十年動亂裏被稱爲是資産階級學術權威,這頂帽子可厲害了。靠叁寶加被,沒有批鬥也沒有抄家,要不然我當年的筆記全抄光,可是也卷入進去了。因爲我家信佛,鄰居都知道。結果來了造反隊,我還在小佛堂裏唸經,我心裏也有點慌了,佛像經書往哪兒放啊?其實往哪兒放都不行,他們翻箱倒箧,一張紙片都要查。我想與其讓他們進來,還不如我出去。我就走到門口,他們也到了門口。造反派跟我說:“外面的形勢你知道嗎?”我說“我知道,外面的形勢都看見了,毛主席說:知識分子改造是長期的。”“那麼你有什麼表示?”“我自己會處理的。”“好好,你自己破四舊啊。”他們敲鑼打鼓地走了。如果我沒學文殊法,可能沒這麼大智慧。
因緣果報不同,遭遇也不同,有錢人的傷心遠勝窮人
個人的因緣不同,個人的因果不同,各人的業障不同,所以每個人的遭遇也不同。等到你沒有福報的時候,你想想過去是多麼自在、多麼享受,可現在再也沒辦法找回你失去的天堂,你越想越會傷心。有錢人的傷心遠遠超過窮人,窮人他本來就是窮的,痛苦還少點,富人本來是富的,有一天忽然沒錢了,因爲股票套緊,他精神一下就崩潰了,從深圳的華聯大廈跳下去,思往倍傷心啊。所以佛早就說過:黃金是毒蛇。
業障有股力量,會使你去做不該做的事
“前途茫無際”,以後怎麼辦呢?老年人還好說,總不會讓你餓死,年輕人就兩樣了,尤其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到這個時候怎麼辦?以前聽說有這麼一家,緣變了,再加上自身的業障。說“人家有業障你怎麼看得出來?”不懂業障就看不出來,懂業障就看得出來了,就好比外行看不出機器的毛病,內行一看就知道。業障是通過你心裏的起心動念,使你有一股力量,必須去完成你想做而不該做的事,使你跳不出來,這就是業障。放不下,跳不出,明知不好,偏偏要去做,這在精神病學裏,是一種病態,到那個時候你會理智控製不了感情,不去這麼做你怎麼也不舒服。我常說佛教是科學,所以我總是從科學方面來解答。
失望、愛面子思想會把人毀滅
這一家人,那時下崗了,其實下崗也沒有什麼,國家還給你下崗生活補貼,只不過是比原來生活苦一點呀。因爲是知識分子,臉皮放不下。這一點就比不上當年在上海謀生的江北人。我年輕時,上海人一般都看不起江北人,小學生跑到老師面前訴苦,“老師,他罵我江北人”,老師說:“以後他罵你江北人,你罵他是江南人!”(衆笑)我就很敬佩江北人,意志力頑強,在艱苦的時候他什麼都幹,撿垃圾、磨剪刀、剪頭發,有什麼可以被人家看不起?而知識分子因爲面子關系,誰肯撿垃圾啊?那麼做點小買賣也可以,可他臉面放不下。結果去買了一斤肉醬,把毒老鼠的藥放在裏邊,做了菜給全家人吃,結果一家人全死光,這種狹隘、鑽牛角尖、自卑、痛苦、失望、愛面子的思想,就是他業障的緣。
所以我常說修行人改變自己的個性脾氣,就是在改變自己的業障。有法的地方那些人還要跑,大概聽濟公歌聽得太多了,“走啊走啊,樂啊樂啊”,走完天道走人道,走完人道走畜生道。
以刺激來彌補痛苦會更痛苦
“行樂更增悲”,思想很痛苦的人,怎麼辦?還是找點快樂刺激刺激吧。你行樂更是增加你的悲傷,有句話,以酒澆愁愁更愁,喝醉了你總會醒過來的呀,再數數錢,更少了,因爲喝酒喝掉了。所以以行樂來彌補自己的痛苦會更痛苦。
喜(74)
———————— 傅味琴 2002.5.14 ————————
愚癡墮畜生,沒有智慧的人好心辦壞事
提要:
·給幹壞事的人出錢,並非有功德,環境變了,老話也不頂用
·錢産生了作用,才會有善惡的果報
·愚癡墮畜生,沒有智慧的人好心辦壞事
·享樂的人消耗了福報又浪費了生命時光
·貪愛的人盡幹傻事,培福不僅僅看你的發心,還要看結果
給幹壞事的人出錢,並非有功德,
環境變了,老話也不頂用
再分析分析我們現實生活裏種種的因緣種種的報應,使大家能夠明白,福報怎麼會消盡?福報消耗了,你得到的又是什麼?這話雖然很簡單,研究起來卻不簡單。前一代老人都有這樣一個思想:出錢就有功德。有人說:“你別管他幹什麼,他做壞事是他的事情,我出錢我就有功德。”他不懂,用佛法辯證地看,條件改變了,因果也要改變,緣就是條件。
現在環境變了,人心也變了,不像古時候的古風,現在少數民族還沒有開發的地區,古風還保持著,人非常樸素。他們做生意報的都是低價,這是我從報上看到的。去住旅舍,公告上規定,比如一天二十元,店主只肯收十元,弄得發達地區去的人莫明其妙。他們說:“我去買東西,人家都給我便宜的,我好意思不便宜嗎?”這就是古風。可現在的環境變了,老話也不頂用啊。
錢産生了作用,才會有善惡的果報
有一年我在深圳過春節,我學生的朋友是老板,也是信佛的,他跟我說:“我從小是廟裏把我養大的,我對佛教感情深厚,我現在還每天四點鍾起來,洗澡、點香、拜佛。我很喜歡供養,可現在我對供養産生了懷疑,老師,我以前的供養到底有功德嗎?”
這個問題不好解答。說供養沒有功德又不對,說供養有功德,他怎麼想不通?必有想不通的道理啊。我就回答他:你供養的是鈔票,好比一顆種子,你把它放在冰箱裏,這顆種子能起什麼作用?如果這張鈔票你供養了別人,別人利用你鈔票去做種種善事,這張鈔票的作用就産生了。好比種子種到泥土裏去,它開始發芽了,這個種子的作用就産生了。我又說:“有人拿你這張鈔票,買了肥料去澆灌農田,生出的稻谷可以供給很多人吃飽肚子,這就有功德。如果有人拿了你的鈔票買了肥料,澆灌到種鴉片的土地裏,長出鴉片供人吸毒,你有功德嗎?”他說“我明白了。”所以不是出錢就有功德,因果要講講清楚啊。
愚癡墮畜生,沒有智慧的人好心辦壞事
再比如一個人打牌輸了錢,向你痛哭流涕,“你借給我點錢吧,我要去翻本啊。”你想:我幫你翻本總是好心吧。他沒錢倒不去賭,有了錢又去賭了,助長了他賭博的習氣,變了個賭鬼,又輸掉了,他反而欠了你一筆債,有功德嗎?畜生道的衆生也有好心,爲什麼它們做畜生啊?佛講,愚癡墮畜生,沒有智慧就會墮入畜生。所以你給他錢你要問問清楚,他要幹什麼?他要買刀切菜,那可以,如果他要買刀去殺人呢?(衆笑)你出了錢,你能算培福嗎?我看是造業了。他要背因果,你也要背因果。
享樂的人消耗了福報又浪費了生命時光
咱們凡夫衆生內心都有貪瞋癡。你到高級賓館去吃飯,一餐花上幾百元可能還被人看不起。那麼你每個月工資多少?一個月的辛勤勞動,一頓美食消耗掉,這筆賬劃得來嗎?一頓美食的營養能頂得上你一個月辛苦勞動的消耗嗎?你福報也由此消耗掉了,這還沒算上你浪費的寶貴的生命時光呢。
貪愛的人盡幹傻事,培福不僅僅看你的發心,還要看結果
貪,擴大一點來說,親親愛愛就要起貪,貪世俗上的感情。貪心一來,你會心甘情願地投入到你所親愛的親戚朋友裏去,有錢的人出錢,沒錢的人也可以幫忙,他叫你排隊去買酒,你跑得快。你的錢財就是你的福報變的,你的福報原來儲存在無形的福報銀行裏,一提出來,變成了有形的鈔票,實際上你無形銀行裏的福報就在減少,你的福報是生生世世培福培來的,你這麼消耗你的福報,算一算你得到些什麼?別人又得到些什麼?他們並沒有因爲要餓死了,你趕快去救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當然是好事情。僅僅出于你對他的親愛,也不過增加了他生活上的一點享受,養成了他的依賴性,養成了他對五欲的貪求,結果好人變壞人,所以這裏大有問題。培福不僅僅看你當時的發心,還要看以後的結果。
喜(75)
———————— 傅味琴 2002.5.14 ————————
大乘佛教思想,把一滴水投入大海裏去
提要:
·個人恩怨僅對個人,把福報投入到弘揚佛法的事業裏去,這個功德大了
·把一粒米成倍的投到圍棋盤的小方格去,皇宮糧庫的米還不夠
·供養錯了對象,也會姑息養奸
·請客並非培福,會使人成鬼
·大乘佛教的思想:要把一滴水投入到大海裏去
·一個微笑,帶給很多人微笑,這叫“一本萬利”
個人恩怨僅對個人,把福報投入到
弘揚佛法的事業裏去,這個功德大了
個人之間的恩恩怨怨,僅是個人對個人,即使你今世對他有恩,最多來世你得到他一個人的報恩。假如你把這個福報,投入到一個能使很多人得到智慧,能夠解脫,能夠弘揚佛法的事業上去,這些人自身得到智慧了,他又去弘揚佛法,又使很多人得到智慧,你將來的福氣多大?比方一百個人受益,每個人又爲一百個人弘法,一百乘一百等于多少啊?算算這個利益有多大。
把一粒米成倍的投到圍棋盤
的小方格去,皇宮糧庫的米還不夠
從前有個皇帝叫臣子陪他下圍棋,棋盤是一小格一小格劃出來的,臣子怎麼敢贏皇帝呢?皇帝一生氣,他就有欺君之罪啊,竟然贏起皇帝來了,你想爬到皇帝頭上?明明要贏,他也走錯一個棋子讓皇帝贏。但是給皇帝看出來了,皇帝說:“你在故意讓我吧,這樣下棋沒勁,你能不能跟我真實地下一盤棋?如果你贏了,我非但恕你無罪,而且還有獎賞,你要什麼我都可以給你。”大臣說:“君無戲言,否則我不敢。”“當然。”“如果我贏了,我要求不高,這個棋盤裏的小方格,第一格你給我一粒米,第二格給我放兩粒,第叁格給我放四粒,第四格給我放八粒,一個棋盤米放滿,我就滿足了。”皇帝因爲高傲,他想也不想就答應了。結果這個臣子贏了,皇宮糧倉裏的米全給他都不夠。這個例子已經幫你們把這個算數題回答了。
供養錯了對象,也會姑息養奸
還有一種,心裏有瞋恨心,“我出錢幫助你,我有功德。你也幫我幹件事,那個人很壞,你把他打一頓。”供養一個壞人去做壞事,供養一個愚癡的人去做愚癡的事,豈不是姑息養奸,你出這個錢有功德嗎?
請客並非培福,會使人成鬼
還有一種人,心有愚癡。朋友很多,爲了表示他氣量大,“我請客”,我請你吃也是培福呀。結果抽煙喝酒消耗了很多錢,將來他們都變酒鬼,等到來世,他一看見你就親熱,也請你吃喝,你今世不變酒鬼,下一世肯定變酒鬼。既消耗了你自己的福氣,將來又要得到惡劣的報應,這叫培福嗎?
大乘佛教的思想:要把一滴水投入到大海裏去
一滴水會幹,放到大海裏,你這滴水永遠不會幹。一滴水沒有辦法使自己廣大,投到大海裏,跟大海裏的水融合起來了,大海裏所有的水都有你這個成分,這就是我們大乘佛教的思想。世俗的觀念太渺小,太鑽牛角尖,至少不能稱爲偉大。即使你有個最好的親人,有個最好的朋友,也不過兩個人。今世你對他們盡善盡美地照顧,來世也不過兩個人報答你。你過去世造的惡業,來世要受報,這兩個人的力量能挽救你嗎?一個人生生世世培養起來的福報,僅僅在少數幾個人身上消耗掉,那是很不聰明的。如果你能夠照顧極其廣大的人,在他們身上培福,種下潔白的種子,培養善良的因果,你這個福報是數不盡的。
一個微笑,帶給很多人微笑,這叫“一本萬利”
你們別看我不會做生意,深圳有人請我跟他們總經理談話,談完了,他說:“老師,如果你是個生意人,我保證誰都願意跟你簽合同。”我今天還在做生意,我有一本萬利這麼大本事。我做什麼生意?我當場就做給你看。(衆笑)你們看我笑了,你們也笑了,我一個微笑就是本錢,換來千千萬萬人的微笑,這是我的利潤,所以叫一本萬利。宇宙中每件事都有反應,我貢獻給你一個微笑,你每天笑叁次,身體會健康,當然有功德喽。可是你們每個歡樂的心,個個歡樂的臉,反饋到我身上,我得到千千萬萬的歡樂,千千萬萬歡樂的能量,我肯定長命百歲。我希望你們要做生意就做這個生意。今天講到這兒。
《心理導引——喜(70~75)》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