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學開導(22-2)(總第140)
傅味琴講于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20
世俗觀念太重,退了菩提心,
他人吹冷風退了你的菩提心,都犯根本罪
提要:
·世俗觀念太重,退了菩提心,他人吹冷風退你菩提心,都犯根本罪
·對于世俗人的壓力,你不聽,它就起不了作用,好比說給聾子聽,會起
作用嗎?
·信了,閑話才起作用,這叫心理作用,不信,對你就不會起作用
·中年抓名利,年輕抓愛情,後果都惡劣,難道說爲你好的人,是真的爲你
好嗎?
世俗觀念太重,退了菩提心,
他人吹冷風退你菩提心,都犯根本罪
你們這一次整頓道風,搞得不錯,又把道風豎起來了。你們的發心如果倒下去了,退了心,就敗壞了你們的善根。戒律裏說:敗壞別人的善根是犯根本罪。可是這種事在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你們同學經常來這兒聽聽法,發心放棄名和利,要做像一個真正的佛弟子,爲了一切衆生的利益來,從事佛教的教育事業,當然這很偉大。但是周圍不信佛的人,他們關心的不是佛教,他們只關心他們自己所關心的事情,這種人經常會來敗壞你的善根,就看你們頂得住頂不住。
敗壞別人善根罪過極大,可是他們既不知道也不信,或者他們是顛倒的錯見,以爲我是爲你好。我們發心是爲佛教事業、爲了一切衆生的好,他所謂爲你好,就是要你放棄偉大的事業,不再爲千千萬萬的衆生考慮,只考慮你一個人。渺小的心態總是跟偉大的心胸合不來的。他們要吹冷風,給你輸送世俗的溫暖,灌迷魂湯,提出種種顧慮,讓你越想越退失雄心壯志,這就是在敗壞你們善根。你聽進去了,你就屈服了,沒有力量了,最後連根都要敗壞。
他們這麼做,因爲他們不信佛不懂因果,我們自己豈能隨著他們轉、自己拆自己的臺、敗壞自己的善根?那太說不過去了吧?自己害自己是最愚蠢的!
對于世俗人的壓力,你不聽,它就起不了作用,
好比說給聾子聽,會起作用嗎?
常有人說:“這個親戚跟我這麼說,那個朋友跟我那麼說,我的壓力太重了。”當你說這話的時候,你已經投降了。我就不相信,他給了你什麼壓力?難道在你的背上壓了兩百斤石頭啊?我教你一個辦法,你一點都不會有壓力。很簡單:你不聽他的,它就起不了作用。比方說,這種閑話、那種閑話,所有的閑話說給聾子聽,會起作用嗎?
信了,閑話才起作用,這叫心理作用,
不信,對你就不會起作用
給你們講個故事,十多年前上海氣功協會的秘書長也信佛,他邀請我到他們那裏去開禅定班,他們把禅定看成是無上功法,最高級了。但我要說明:氣功是外道,我們佛弟子不練氣功的。
有一次他跟我說:東北來了個氣功師,要求氣功協會批准他開班,邀請幾個領導到旅館裏去看他表演。去的人,上來一個,他一發功,這個人就往後倒,上來一個倒一個。有一個人躲在牆角裏看,最後他出來,“我不信,你給我試試看。”這個氣功師聽到“我不信”,他就不敢試了,說“你就別試了。”那個人就抓住他不放:“你可以給別人試,爲什麼不能給我試啊?”他只好試了,發來發去他一動也不動。氣功所取得的一點小小玩意兒,說白了其實都是心理作用。
所以你們要想保護好菩提心,也要對那些會破壞你菩提心的閑話一動也不動,你只要記住,“我不信你的”,隨便別人怎麼吹冷風、退你菩提心,拿你一點辦法也沒有。
中年抓名利,年輕抓愛情,後果都惡劣,
難道說爲你好的人,是真的爲你好嗎?
這些破壞你善根的話,都挂著一塊牌子,“我是爲你好”,說來說去,無非叫你把名利情愛再抓起來。那天跟你們唸過一篇報導,從中可以看出,做爸爸的人到中年,抓的是名和利,希望孩子也去抓名利;年輕人到了青春時期抓的是愛情。名利和男女恰恰是我們修行人最反對的,因爲它們最終的後果惡劣。而世間人卻一再叫你去抓,這是真的爲你好嗎?
定學開導(22-3)(總第141)
傅味琴講于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20
發菩提心是爲衆生做貢獻,
我有宗教信仰,希望你們尊重我
提要:
·對付世俗閑話,要幹脆,如果心軟,臉不嚴肅,他話就多了
·發菩提心是爲衆生做貢獻,我有宗教信仰,希望你們尊重我
·我只對修行人有感情,我只把自己供獻給釋迦佛的教育事業
·佛法講的慧不是世人的小聰明,也不是世間碩士博士的慧
·這個根和力,是道谛裏的慧根慧力,修道沒有工具能成就嗎?
對付世俗閑話,要幹脆,
如果心軟,臉不嚴肅,他話就多了
對付這種人你要非常幹脆,如果你話裏邊有點軟,就麻煩了。比如說,從前社會上人請我吃飯,人家喝酒,也在我杯子裏倒酒,我就臉一沈,很簡單一句“我不喝酒。”如果他再倒,“喝一點怎麼樣?”我還是這句硬梆梆的話──“我不喝酒”。不要多說,臉上要嚴肅,不要笑嘻嘻的。人家看我這麼嚴肅,也就不再勸了。
假如你說話軟綿綿的,“我喝不來,喝不來。”人家就有話好說:“喝不來麼學學。”“我從來沒有喝過酒。”“那麼今天我請你,你總要給我一點面子啊。”對這種人有什麼多說的。如果心想:他是好意啊,那就是在給自己找麻煩。
發菩提心是爲衆生做貢獻,我有宗教信仰,
希望你們尊重我
所以你們聽到這種那種閑話,你只要很嚴肅地告訴他,“我發的是菩提心,我是佛教徒,我要一輩子爲衆生做貢獻,我有宗教信仰,希望你尊重我。”你這麼一說,他就不敢開口了。
我只對修行人有感情,
我只把自己供獻給釋迦佛的教育事業
從前有人對我說的話也有懷疑,“傅老師說他沒感情的,我看傅老師非常有感情麼。”今天就跟你們說明白,我是對世俗沒有感情,我發的是菩提心、只有修行人的感情。比如人們總有一句話,“這個老師福報很大。”拿這句話來啓發你們,如果我在社會上抓名抓利,今天也會成億萬富翁吧。你看我全放下了,在佛門全心全意做好釋迦佛的弟子,把我生命的時光全部供獻給釋迦佛的教育事業,供獻給所有苦難的衆生,從不動搖。
佛法講的慧不是世人的小聰明,
也不是世間碩士博士的慧
“亦即根之力也”,這個力是慧根的力量,這個慧不是世間上人的小聰明,也不是根據你是大學畢業,或者是碩士博士。碩士博士究竟啥個意思我是不太懂的,我有時講話比較風趣,人家說我們這兒藏龍臥虎,年輕人都是高級知識分子,還有博士碩士。我說:“書念得太多了,頭腦都鎖起來,所以叫碩士。”(衆笑)我只知道白雪公主遇到七個小矮人,其中有個是博士。書讀得太多了,有句老話“要成書呆子的”。你不相信去看看事實,山裏人夫妻離婚的很少,因爲他們書唸得不多。(衆笑)離婚最多的就是高級知識分子,書唸得太多,變成書呆子了,哪個女的喜歡你啊?
這個根和力,是道谛裏的慧根慧力,
修道沒有工具能成就嗎?
這個根這個力,是叁十七道品裏的慧根慧力。當年釋迦佛說四谛法,苦谛要你明白世間是苦的;集谛要你知道:苦是煩惱聚集而來的;滅谛要你知道,消滅了煩惱以後,彼岸就是常樂我淨;道谛叫你知道,應該把通往彼岸的這條道路修修好。由此可知,關鍵還在道谛。因爲即使你明白世間是苦的、想要斷煩惱、也想要到彼岸,你路沒有修好,你咋到彼岸了?你沒有工具咋修路?叁十七道品就是叁十七種修路的工具,不重視叁十七道品,你修行會有成就嗎,離開釋迦佛的教導,都是異想天開了。
定學開導(22-4)(總第142)
傅味琴講于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20
退了出離心、菩提心,就叫愚,世俗塵垢
尚未掃幹淨,仍要回進去,這是愚人幹的事
提要:
·道品裏的慧,是一種智慧的選擇
·連世俗都放不下,有留戀,你肯到彼岸嗎?
·“凡心不死,道心不生”,想用世俗方法報恩的白素貞連師父的話也不聽了
·退心回去的人,不是做人老婆,就是做人老公,道心退了,法身慧命也就
完蛋了
·退了出離心、菩提心,就叫愚,世俗塵垢尚未掃幹淨,仍要回進去,這是
愚人幹的事
·不是我講的法要求太高了,這僅僅是中等,好比矮子總說別人高,卻不說
自己矮
·探親回來的同學,常會把世俗的臭氣帶回佛門,世俗裏的粗人,喝酒玩樂,
究竟有多少價值
道品裏的慧,是一種智慧的選擇
這個慧根慧力是道品裏的慧,是我們修道的工具。修行就要先把這條通往彼岸的路修好,對于我們發大乘心的人,這條路不光是通往彼岸,而且還是菩提大道,一直能成佛。
連世俗都放不下,有留戀,你肯到彼岸嗎?
說得具體一點,慧根慧力的慧,就是出離心菩提心。你連世俗都放不下,對世俗留戀,不肯出離,你肯到彼岸嗎?從前能海上師在四川講經時說過,四川有個老居士念佛功深,臨命終時看見阿彌陀佛來接引,他卻向阿彌陀佛告假,因爲他有留戀。
“凡心不死,道心不生”,想用世俗
方法報恩的白素貞連師父的話也不聽了
老話說,“凡心不死,道心不生”,凡心不死對你有什麼好處?黎山老母叁勸白素貞,白素貞不聽她的,連師父的話都不聽了,因爲凡心起來了。她有理由:“我要報恩”,因爲從前許仙救過她的命。這個理由聽起來好像挺光明正大,假如許仙掉在海裏,你也去救他,那是報恩,怎麼去給他做老婆,哪有這種報恩的?偏偏現在世俗裏用這種方式報恩的人多得很,自己想要一個老公,凡心一起來,師父的話都不聽了。
退心回去的人,不是做人老婆,就是做人老公,
道心退了,法身慧命也就完蛋了
我的學生中途離開我回家的人有多少啊,當初我每個人都勸過,連老師的話也不聽,偏要回去,幹嘛?不是…
《定學開導(140~15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