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在哪兒,小武是誰?
(7月9日)
【前行討論】我爲什麼出家?出家以後要做什麼?
准淨人甲:上山之前最初生起出家心的時候,應該是對世間的一種厭倦,那種生活太刻板沈重了,而且比較苦。信佛之後突然發現這個才是我要去追求的,是以一種想提升自己境界,出離現世這種心態想出家的。後來接觸到龍泉寺之後,就變成第二個問題就是“出家做什麼?”就是希望出家來幫助師父展開他的事業,爲漢傳佛法複興盡自己畢生之力吧。
法師:你從一開始這個心就很堅定嗎?
准淨人甲:我生起出家心的時候就很堅定了。我是去年十月份生起出家心,那以後就沒有變過,就是暗自准備了,准備各種條件,一直在祈求,然後很快,很多緣分就改變了。
法師:你是怎麼祈求的,向大家介紹一下。
准淨人甲:我當時誦《地藏經》,首先就是我覺得我將會遇到一些出家的違緣,我去給他們誦《地藏經》回向,願他們與我能夠解除纏縛,真誠地回向給他們。我想我出家的違緣可能是我自己的業和他們的業,會有阻礙,所以給自己回向,也給他們回向,同時祈求地藏王菩薩能夠讓我出家順緣具足、違緣消除,每次只要拜佛都會祈求。
法師:好。
淨人乙:我是這樣想的,在家裏面學佛我就比較有個願,覺得對父母應該有所報恩,我覺得出了家能做到,佛陀是對孝道這方面做得非常圓滿的,這個是能一人成佛,九族都得到利益,我覺得這個是非常真實的。另一個方面是自利利他這個心生起來了,非常重要,自己要想成就的話,憑靠一個人單獨地去修,我覺得自己好像有可能走偏。然後我覺得到道場裏面出家,跟著大衆的熏陶,我希望能夠成就,像佛陀那樣,利益一切衆生,真正做到孝道圓滿。
准淨人丙:這個問題以前賢甲法師也問過我,但是我沒想得太深刻,我就想著出家是我唯一的出路。那個時候是我做了兩個夢,然後看了師父的博客書,然後後來我就找我奶奶,我說我想出家,然後我奶奶就很驚訝,讓我想清楚,我就一直想,到後來賢甲法師又讓我想這個問題。關于出家之後想做什麼,其實我也挺孝順的,想聽父母的話,我就想吧,當時我沒聽說過初善、中善、後善,我想我要掙錢來孝養父母就要離開父母,這樣還是孝道不圓滿,中間父母還是有很多事情我承侍不了。就這樣一直想,直到有一天和賢甲法師聊天時,法師說道初善、中善、後善,才明白原來是這麼回事。我今生能讓父母擁有再多的財富,它就是一個初善,並不究竟圓滿,要是出于孝道來說,就只有出家,走這條路才是最圓滿的。這是我唯一的出路,然後才能自利利他。我想的就是這樣。
法師:你不出家能不能自利利他?
准淨人丙:也能,但就是非常簡單,就像法師當時打了一個比方說,你把錢給人家只能解救人家一時的痛苦,你要說想拉拔人家的話,你就要讓人家離苦得樂。
法師:好!幾位同學講得都很好,下面我們看片子,大家要帶著剛剛這個問題來看。將來披上“如來衣”,我們到底要做什麼?要找到出家的宗旨,有了宗旨之後才能活得有意義、有動力、有味道,活得一點也不苦,活得很快樂。這個宗旨建立不容易,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個人的宗旨的建立,它是需要幾劫的時間,你真正能把它建立起來,像曾經一位法師說過:“不要擔心,只要你建立了宗旨,你就什麼都不用怕了。”我們現在看看我們的內心,我們有沒有宗旨?
看的時候要注意,中間我們可能會隨時停止來做討論,我們不是來欣賞影片的,我們是在學習佛法。這個影片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喻,讓我們能夠更輕松地來了解佛法。
【影片簡介】
影片《小武》以記錄的風格,真實的筆調,講述了九十年代初山西汾陽小城中的一個青年,內心中固守著很多傳統的價值觀念,比如友情、愛情、親情。然而當商品經濟大潮襲來的時候,他周圍的世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改變,商品經濟所代表的價值觀念將過去的價值觀念打的粉碎,而像主人公小武這樣的青年,則顯得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他心中美好的東西被一個一個的擊破。
本次課觀賞了影片的前叁分之一部分,講述小武的友情遭到背叛的故事。
【觀感交流】
法師:好,大家談談感想。
准淨人丁:這個應當說是我十五年前的回放,我就是那樣過來的,有八個我們鐵哥們,我們念書的時候“勾幫拉派”,在學校的時候就做生意,做小買賣,還能賺到錢,別人一周的生活費我們兩天就賺到了。從別人那裏買小東西,比如五分錢買的兩毛錢賣。後來見到他們,有的有發家的,也有相當困難的,好像都是一樣的。跟這個電影裏這兩個一起長大的朋友似的,人家現在也是一個部門主管吧,就是想法不一樣,也有的有成家的,周圍都是一樣的,但是最終站的角度不一樣,人家好像就是賺到錢,然後幹什麼,很現實很現實。在我覺得當了主管也好,或者老板經理也是那樣,好像都不是我要的,最終就是有這種差別,當時一起調皮搗蛋,現在十幾年過來了,中間也有離開的,現在看,他們每個人過得都不是很好。外相上可能很好,但是比如家庭就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病在身啦,也就叁十來歲,有的親人早早去世了,有的遇到凶殺這樣的,意想不到的。小時候都是鄉下的條件,比較愚昧,惡業做的比較多,惡口傷人呀這些,感果了。有很多無常的體現。
法師:你現在來到叁寶地了,他們還在痛苦中。
准淨人丁:如果十一年前有人能夠稍微點一下我,也不會再在外面轉十一年了。
法師:不過你有這經曆你才能看懂一些,你要是十一年前出家,可能對這些東西沒什麼感覺。
准淨人丁:對。
法師:我們有些出家晚的同學,你們在世間經曆了很多東西對你們來說也是一筆財富。它不是書本上的文字,它是很真實的個人經驗和體會。像准淨人戊,他在鋼廠幹過,那種生活我們是沒有的,那是很真實的東西,這些東西它都能成爲你今後學佛法的一種動力。要學會把它變成自己的動力。
准淨人戊:整個這個電影的大時代的背景和我小時候是比較一致的,包括我們小時候也曾經像准淨人丁說的似的,打小兒就是有一批不錯的哥們兒,聚到一起特別歡樂,哥們兒有事一塊兒扛,有那種時光。後來一塊兒玩搖滾,小時候就一塊紮堆兒,大了玩搖滾。
法師:玩了幾年啊?
准淨人戊:四年。那會兒剛流行搖滾樂的時候,我們是懷柔第一支有組織的電聲樂隊。
法師:你是做什麼的?
准淨人戊:打鼓的。
法師:鼓手?
准淨人戊:後來隨著大時代的這種經濟的浪潮,變化非常快。而且每個人的業相也顯現的不同,慢慢地就天各一方了。這種浪潮中,金錢啊、欲望啊,說句俗話就是人心變了。後來搞室內設計也是,有人轉行然後相互拉拔,就一起做室內設計,後來到了那裏就發現這種經濟的滾動,把一個人無情地吞噬掉。這種經濟的滾動能夠把一個人吞噬掉,還有一個就是我曾經在首鋼那會兒,那個狀態下也是可以把人吞噬掉,那個狀態就是完全的“沒有我”,完全的沒有一個人的生命力存在。你在那裏面就是一個螺絲母,那時候我挺苦的。
法師:苦到頭兒了肯定是。
准淨人戊:特壓抑,我絕對是另類,在首鋼裏,看著別人覺得他們挺另類的,我也挺另類的。那個時候就是追求意義,人活著的意義。
法師:那個時代的人挺有理想的啊。
准淨人戊:對,我一直挺有理想的。
法師:好像都經曆過那個年代。
准淨人甲:因爲導演比我們大不很多,我們經曆過同樣…
《汾陽在哪兒,小武是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