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
這個意思就是講這個,那問題是你進得了,進不了這個定。你進那就對了,你就到了,你沒有進入那定的領域裏,所以不到。
所以我們常跟各位講,大乘經典是什麼呢?大乘經典就是正定聚中生命的體驗,你在正定聚裏頭的一種生命體驗。那你要是不進入正定聚的話,這個體驗你感受不到。所以修行,正定聚先訓練,沒有正定聚那你什麼也沒有,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他贊歎的是釋迦牟尼佛能于五濁惡世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調伏剛強衆生知苦樂法。這個裏面每一句都要解釋了,什麼叫五濁惡世,什麼叫剛強衆生?這個解釋時間要很長。大致上大家都知道,五濁惡世啦,剛強衆生了,但是呢,你不太了解。雖然傳統的定義你都知道。
衆生爲什麼剛強難化?他有一個原因,很簡單的原因,你用大腦推理就剛強難化。所以我們跟各位講說,你能不能不用大腦推理
不是叫你開車不用大腦,不是叫你在切菜的時候不用大腦,到底是切菜還是切手指頭都不知道,我不是叫你這樣做。我是叫你在感受生命的時候,不要用大腦.知道嗎
你要用大腦感受生命無有是處。我常舉例這樣說,我們肚子餓的時候你會不會用大腦去推理
現在怎麼肚子餓了
我早上吃多少,剛才吃多少,怎麼現在肚子餓了
或者是想一想我剛才是准備現在餓了,現在怎麼還不餓
人家一定說你神經,肚子餓不是用推理的。對不對
你要留意到問題是哪裏。
生命這個東西是大腦想象不到的,大腦沒辦法推理的。可是這個世間的人,這個世間,五濁惡世,南閻浮提,娑婆世界,南瞻部洲,有沒有,這些名詞他指的是一種特色。只要你用大腦要去感受生命,那就無有是處了,通通叫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了。你用大腦去計較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通通叫五濁惡世。只要你用大腦,用大腦會變成一個習氣。當人家在講生命是什麼,那你會說生命一斤值多少錢
我們說智慧很重要,你就說智慧一斤值多少錢
對不對
人生就是要覺悟,你說要覺悟幹嘛
不覺悟不是也過得好好的
那這個叫剛強難化,因爲他用大腦做推理。你說生命存在,你說佛菩薩存在,你證明給我看,這個就用大腦了。當你用大腦要想去求證叁寶中的事情,那是無有是處啊,這個就叫剛強難化。
這個問題就是你用大腦推理的問題。所以我昨天跟各位講,大腦是靠知識,靠推理,靠目標而存在的;真實的生命是用信心,用疑情,用智慧來證明存在的。他差別是在這裏呀。所以我們是活在虛幻的生命裏,虛幻的生命就是用大腦。關鍵就在這裏,這個就是剛強衆生的來源。那麼剛強衆生他不知苦樂法,用大腦不會去推理苦樂法。大腦是推理什麼?成敗法。注意啊,差別在這裏,大腦推理是要成功,大腦推理是要達到目標,大腦不會去推理要得快樂。
你留意看看,所以佛門中要你布施什麼?要你布施就是不要用大腦,把大腦布施掉。不是叫你割掉,你不要回去自己割掉。少用大腦推理,你有很多地方是需要用生命的。比如在家裏生活就是用生命的。在家裏不能講道理。你要注意到,夫妻之間不要講清楚說明白,講清楚說明白到最後就離婚了;父子之間也不能講清楚說明白,平常教育就這樣教了。但是事情發生的時候就不要再講清楚說明白,越講越破裂。你先弄清楚,我不是說叫你不要教子女,因爲在家裏是建立一種共識,家裏最重要的是圓融,你不能圓融就不能幸福,要圓融就很多地方需要包容。要包容,包容什麼?包容就是我對他錯,我接納他,這個才叫包容呐。對不對?他對我錯,好了,我包容你啊,有這種道理嗎?人家對啊,你還包容人家,那你只能認錯嘛,對不對?所以包容是指我對他錯,我接受他,這個才叫包容。
那這個時候你就不要講清楚說明白,是不是這樣?你要弄清楚,用生命的話,沒有對錯了,所以只要用生命是不講對錯的。在家庭生活裏,是講求幸福祥和嘛,那你講對錯幹嘛?你只能夠說誰叫我是他爸爸,他弄錯我買單,就只有這樣了。誰叫我是她先生嘛?我既然是她先生,她車子撞了,撞了就撞了嘛,還是要我買單,要不然要我怎麼辦?你一直在那邊跟她計較,你開車怎麼不注意?怎麼怎麼,到最後弄到離婚好了,對不對?車子我自己賠嘛,這不能講清楚,說明白啊,所以求圓融嘛。你要留意到,所以用生命。
很多事大腦就不必講了,這個叫放下嘛,放下大腦嘛,布施什麼,布施大腦嘛。布施大腦你就以爲把頭割下來,那叫布施啊?那叫神經病啊。不是了,大腦的作用放下,就布施了。你能體會嗎?這個真的是修行,佛法在講的是講這個了。我們講了老半天都搞錯了,頭目腦髓皆得施,我告訴你,在這個時代叫重傷害。自己挖眼睛的話保險公司不賠的,你要弄清楚啊。他是指你運用大腦的作用的那個部分放下,在適當的時機放下不用,而包容而接納對方。這個苦樂法跟成敗法是不一樣的,只要用大腦就講成敗法。
那麼釋迦牟尼佛要調伏這些剛強衆生是苦樂法,這是兩個不同的世界。所以我們爲什麼昨天要跟你講說虛幻的生命是哪幾個因素構成的,真實的生命是哪幾個因素構成的?那釋迦牟尼佛就教我們這些,提起真實生命的那幾個因素,放下虛幻生命的那幾個因素,那就是釋迦牟尼佛調伏我們的。這個要善根,要智慧。要不然你會說,人家釋迦牟尼佛才沒這樣講。當然他沒這樣講,他是那個時代的講法,可是他的語言模式跟思維模式裏頭他講的就是這個東西。
所以他爲什麼叫苦樂法?誰不知道苦樂法,他講的苦樂法不是我們講的苦樂法,對不對?人家賺到你沒賺到你就苦啊?是不是?那你賺到,他沒賺到那你就樂了?不是這個苦樂法,這個叫做成敗法。所以這個是一個差別的地方,所以文字上所用的,跟你講文字上的部分不同。
他講“各遣侍者,問訊世尊。”,那這個地方就講十方諸佛及大菩薩,他講的是十方諸佛各派遣代表來向世尊問訊。所以在經文裏頭這個結構還有很大很複雜的理論在裏面,我們只是簡單的這樣跟各位提一下,這個是第一段經文所提到的。
假如這個經首的部分,經初,最初第一段,你這個結構,經文的結構沒有弄清楚,你用古代的那種解釋法,你現在你的大腦一起作用,那你就發現這個經文一點意義都沒有。
那個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诃薩皆來集會,那你就想了那十方諸佛來要不要辦PASSPORT,他們當初來是騰雲駕霧來還是747來,還是從哪個380裏面來?
你會發現,你用大腦的話,很多地方是沒有辦法進行的。那你就會說這經文記載的都是神話,對不對?在古代哪有可能嘛,不可能啊。那你說佛在忉利天,那忉利天他怎麼上去的?當時又沒有太空梭,你現在求證了老半天,須彌山在哪裏也搞不清楚,那佛到底在哪裏,那這不是神話嗎?不是,他不是神話。他完全講的是我們生命內在的這種狀況。而且呢,我跟各位講,他絕對合乎科學。只是因爲我們在解讀的時候,你弄錯了,所以你就會覺得這種經文給你講起來就奇奇怪怪的,好像這一段這樣講的通,可是跟那一段接不起來;這一句這樣講也通,可是那樣又接不起來,這就是我們用古代的解釋方法。
那你現在的知識已經裝不下去了,那你用你現在的知識要來看一段經文的時候,必須要用現在的解讀方法,這樣才容易引發你的覺悟,這個就是我們跟各位講的。在農業時代、封閉時代、文盲時代,對大乘佛經的解讀方法以及我們現在這個高教育水平的時代、開放的時代、工商業時代的解讀方法是不一樣。這一點各位先弄清楚,我們不否認古代的講法,不否認。因爲他在那個時代,現在我們不是活在那個時代裏,你不懂。我告訴各位還不只這個經文的解讀而已,即使實修的方法都不一樣。
各位假如還體會的到,我們小時候在過農業時代的生活。我記得我的印象中,讀書不知道是國民學校還是初中了,老師說我們臺灣是95%的農民,5%的不是農民。當我讀大學的時候,農民一半一半了;現在就更不用講了,現在農民大概不到5%了。你看時代變化那麼多了,你怎麼講啊?這個時代不一樣,你在解讀,你看問題不一樣。
那麼以前農業時代的時候,我常舉例,以前我們走一個禮拜的路,比我們現在走一年的路要長。你知道嗎?以前一個禮拜的運動量超過你現在一年的運動量。以前不要多,光是洗衣服挑水就夠了。這個時代誰去挑水啊?水龍頭一轉,水就到了。以前我要從河裏挑一擔水回家,回到家裏就會覺得怪怪,褲子裏面有什麼?一翻開來有一只螃蟹。一擔水要挑回家在半路上要跌倒幾次,那個水才能挑回到家。還要劈柴。後來進步了,打水井,就在家裏附近。那水井就比較快了,但是從井裏把水挑起來,常常都是把人都要掉進去了。
這個就是時代不同,那個運動量不一樣。好了,運動量不一樣,古人坐在那裏會開悟,你坐在那裏只會睡覺。所以你現在要打坐,你的運動量要多少,你想想看,不一樣。所以連行法都有很大的改變。那你要不知道,只是學表面上的那一些,那會開悟才奇怪,真不可思議。環境都變了,你還用老樣子,當然不可能的事嘛。
所以解讀經典的語言模式跟思維模式是你對佛陀佛法真正了解的起步。那你要修行,你還要了解到,古代的行爲模式是怎麼架構的。那你現在要有新的一套行爲模式,而那個行爲模式的對不對,就是用經典的思維模式來印證。不然你沒辦法修行,沒辦法。
所以經典不是讓你說你懂就好,不是。這裏面,他還有很多很多的東西要進行。所以我常這樣感覺,現代人學佛,福報是比古代人大得多。爲什麼呢?因爲你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揮。在古代來講因爲那麼長,兩千多年的農業生活,那麼對經典的解讀,前代人解釋完,後代人就沒有什麼好解釋的了。所以我們看古代的注解,差不多,都差不多啊。但是你現在的注解比起古代來講,那就差很多了。因爲古代是農業時代的,他的注解差不多了,那現在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你還用古代的嗎?是不一樣的,差別很多,非常的大。而且我們也發現,有很多東西古代因爲資訊的不足,在诠釋上有嚴重的誤差。這個你不能怪古人,因爲他沒有那些資訊嘛。但你現在資訊這麼充分了,你怎麼還在繼續沿用錯誤的資訊呢?所以說這個就是我們要留意的。所以這個是當代佛教知識青年應有的良知跟使命。假如你不能有這種覺醒的話,那將是很大的損失,枉費你這輩子來應該發揮的大功德。
我們簡單的跟各位這樣講一下,休息一下,我們再繼續來跟各位做說明。
《地藏經 北美福慧寺開示 第3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