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3讲▪P2

  ..续本文上一页就停止成长,不止三十岁,有很多小孩就停在十三四岁。你不要看他五十岁,他跟十三岁一样,他已经停止成长了。有没有这种情况?我们在生活中应该都有这种经验,都有了。

  这个“如是我闻”其实是讲你的生命现象,因为这个字我们没有这样认知,你是从传统的意识形态接受下来,一成不变的的话,那你完了,佛经全部被你僵化。佛法的任何一个字他都有很大的弹性,他不是没有标准,问题是我们一用标准,你全部打死了,佛法是非常活泼的一种生命学问。结果我们都变成知识,从词典里面拿的知识,硬是把它框框、框进去。不对。

  所以我跟各位讲,谁来学佛最好,你知道吗?最方便学佛的人,艺术家,还有一种人,推销员,为什么?多变。艺术家完全符合金刚经上面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对不对?推销员也一样,见到人说人话,见到鬼说鬼话,对不对?因为他一定会顺着这种状况。所以他不执著,他无所住生其心。他不能执着,他要执着,那他什么东西都不要卖了。所以他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那这种人要来学佛最容易成就。当然流里流气的不算,那种流里流气的不算,他是很认真的人。

  “我闻”就是指那种程度,我确实得到,我感受到。这个闻你不要讲听到,当然经典是讲这个当时阿难他记载,说下面所讲的,都是我亲自从佛那边听来的,一个字也没有造假。当然这样讲是可以,古代这样解释就可以,你就能起信了。今天你不能再这样讲,这部经我跟各位讲,经典,我们家里老祖母诵了五十年,她还诵这部经,对不对?为什么几十年她都诵一部经?我告诉你,她假如现在的感觉跟五十年前一样,她一点都没有进步。你回家不要跟她讲,我告诉你她一点都没有进步,她只有定力,没有智慧。

  标准来讲,你去年诵经的感觉跟你今年诵经的感觉应该不会一样。你诵了十年跟十年前应该不一样。要不然没有进步嘛!那就刚才讲的那样,虽然看起来是五十岁的人,心智年龄还是十三岁一样,因为他停在那里没进步了,对不对?所以“如是我闻”,他告诉你生命是活的,活的还在成长,不是盆栽,老是十三岁没有用的,他在成长的,他的意思在这里。

  现在讲的就是“一时”,“一时”就是我开悟的那个时候,现在要讲的那个程度,我到达那个程度的时候,所以一时不确定哪一时。假如你硬要讲是哪一时,就是他开悟的那个时候,这个是经典里最大的特色。他不会把你凝定或者僵化在那个地方。今天我们跟各位讲,很抱歉的就是每个人都把自己僵化在那里,固定在那里,那你就得到满足感,以为这样就成就了,告诉你那错了。

  这个问题不是我讲的,当年赵州,赵州知道吗?你不认识他了。公案里,书本里听过了,赵州丛谂这位老禅师,他很有名的一句话叫做“赵州八十犹行脚”他活到八十岁还是到处游方,没有固定下来,他是八十岁以后才固定下来。你能吗?他能。因为他人生八十才开始。那他活到一百二十几而已。他在那个时候,到底几岁我也忘了,听说五台山下有个老婆婆开悟了,他问她怎么开悟,人家问她说五台怎么走?文殊在不在?她“嗯…”就讲不清楚,二十年前就这样,所以二十年来她都这样子,赵州一听不对,怎么有可能二十年前这样,二十年后还这样呢?那就不是变枯藤了吗?对不对?那开悟就好像死掉了,二十年都没进步呀。他说带我去看看,他就自己去了,就问到,看到那个老太婆,他说文殊菩萨在不在?她“嗯…”,赵州一巴掌就打过去,她说你怎么打我?他说你不是开悟了吗?我哪有打你?她说你作怪,她说我是真开悟的。他说二十年开悟,你二十年来不再开悟不算。意思就是你要一直开悟,生命是活的,生命是向上的,你不要以为开悟一次就可以停止了,那是不对的。

  开悟一次只是说你的生命往前提升一大截而已,然后你又停在那里,那你再活的二十年是多余的。通常经过几年的奋斗再不进步,这种已经开悟的人都要赶快入灭,因为活着没意思,赶快呀,重来呀,你知道吗?这个就是没有人指导的一种现象。所以“一时“的意思是告诉我们,我们要经常一直提升。这部经你今天看,今天的程度;明年看明年的程度;十年后再看,十年的程度,都不一样。

  地藏经我是讲过很多次,到后来停止了,没讲了。因为我师父常讲,免得两师徒讲法不同会吵起来,所以我让他讲。他是去年跟我讲要我赶快讲,他很希望我讲地藏经,因为我已经十几年没讲过了,所以因为他说要讲,所以我就再讲,各位这边是第一次碰到,因为他让我讲。所以我们就赶快去印了,印了地藏三经要跟大家结缘,我印了以后寄了半天结果没寄过来,因缘如此,不是不跟各位结缘,这就是一时,一时忘记。

  “佛在”这个“在”是存在的意思,佛是觉悟,一时佛在就是一时觉悟。对不对?这个在是存在,也就是真正觉悟的那种状况爆发出来。是这样的一种情况,详细的我不跟各位讲。但是呢,这种观念我们要先改变一下。

  佛在哪里呢?在忉利天,忉利天就不讲了,为母说法,为母亲说法,那大家从文字上看就知道摩耶夫人,这个最重要的第一品里头都没有介绍到摩耶夫人,为什么?这“母”就是体的意思。大乘经典这几个字,母是本体,讲身的时候也是讲本体。本体是什么?就是本质,现在的话就是本质。从哲学上来讲就是本体论的本体。那我们来讲就是生命的本质。,本质让他讲,讲了。因为我师父常讲,免得两师徒讲法不同会吵起来。佛在忉利天宫向生命的本质来讲,那么刚才讲地藏菩萨本愿,地藏菩萨这个生命因素的本质,所以这个“母”就等于本愿了,意思是一样了。但是假如都把他改变成这种理性的字眼来讲的时候,这部经将会跟数学一样,跟数学教科书一样,都是符号。都是符号的时候,一般人看不下去。佛经在陈述生命,陈述生命本质状态的时候,他就是用这么活泼的像小说,像讲故事一样的语言来做表达。这样子的话一般人就能够接受,你就能够读诵,假如都用数学符号来表达,你要怎么读诵?(x+y)2=x2+2xy+y2,那你天天在念这个有意思吗?那你连起个欢喜心你都不能起欢喜心。所以他不会用数学公式来解答。

  数学公式是解释物理现象最好的方式,但是拿来解释生命现象没有意义。所以解释生命现象和生命存在语言就是要用大乘经典的语言来解释。在这里你就看到了,我们慢慢跟你展开。

  所以佛在这个地方佛是事实上要表达的,这个就是开宗明义, 佛在讲生命因素的本质。讲哪个生命因素的本质呢?因为生命因素有很多,他在讲地藏菩萨这个生命因素的本质。这样很清楚了,开宗明义,定义就先下了。

  要不然你照这样看地藏本愿经讲了老半天到底在讲什么?都是讲地狱啊,鬼王啊,然后说他是孝经,为什么是孝经,因为为母说法。他是孝经因为他是向他的本源,向我们生命的本源讲过去,这很清楚了。他只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地藏菩萨这个生命因素来讲的。所以一开始我们要先把这个东西给弄清楚,要不然你真的是很不好去诠释。

  各位想一下你学佛多久了?你有没有这样整理过?我看经典的时候是以这样的心态,这样的立场来看待大乘经典,有没有?没有。所以我常跟各位讲,你不要以为你读经,有时候,你要给经典看一看你,听懂这句话吗?不要老是我看经,我来给经典看看,让他看看我,有没有感觉?就像我们到动物园去,我们都去想看动物,你都没有想过你去给动物看?那动物就说又一群傻瓜来了。我们都不要穿衣服,那你们为什么身上都穿的五颜六色啊?这不是傻瓜吗?我们看它们都是野生动物一样,都不穿衣服,你以为你高明呐?不一样的,你反过来以他的立场来看我们。

  经典是有生命的,你能够感受到他是生命的存在。你在读经的时候就像跟自己自言自语的对话的时候,那个经典就跳出来了,你那个生命感要这样才能够感受的到。要不然你会觉得我们的生命太孤单。这是应该来讲第一段是指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他真正要讲的,其实开宗明义就讲完了,下面呐要讲的部分已经不是重点了。

  他说“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这个本质,这个开宗明义就像我们活动的标题,海报一贴,那十方诸佛都到了。因为这个东西为什么,我们要问的就是为什么十方诸佛要来?大家都怕地藏菩萨是吧?十方诸佛不会怕地藏菩萨,因为他在讲生命本质的东西,所以你在法界中你的生命就相应出去了。他有没有来呢?所有十方诸佛都不动本座而遍法界,所以只要是你在这个频道上,一相应的话,十方诸佛都跟你相应。知道吗?就是这样的一种状况,所以十方诸佛不是都挤到这里来,是这个频道都相应。

  我们几个同修在讲说,我们华严的同修有一个功课,就是一个修行的法门叫做华藏工程。很多同修建议说我们能不能在网络上来进行呢?那你就会发现啊,你在网络上进行的那一刻是不是?不管你在天边海角通通连线上去了,那是十方诸佛。你到网站上搜集你就可以知道它是怎么进行的。

  他用现在的这种状况来形容,各位就比较能够了解,而事实上生命的相应,那是不要透过任何媒介的。所以你再回到“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的这种状况,事实上是指你入定以后到达这个程度。你的定功到达这个程度的时候,那你就进入到佛在忉利天宫为母说法的这一幕就出现了。那你也就是跟那个十方无量诸佛,这个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当中的一个。

  你说那是两千多年前的事情,那我现在算不算?我跟你讲,算。因为十方三世始终不离当念。知道吗?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那你当然进得去呀。过去现在未来是同时的,你的大脑里里过去,未来,是跟现在不相交的。佛法里头告诉你,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就是说过去现在未来是同时存在的,法身慧命里头是同时存在…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3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