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和上《地藏经》(北美)
第3讲
主讲人:海云继梦和上
品题也要做介绍,我们基本上不那么详细的给各位讲,要按照这种规模讲下来,这时间要非常的长。我们今天开始要跟各位介绍的,我只是把经文当中的几个重点结构跟各位做介绍。
首先,地藏菩萨,我要跟各位介绍的是,他是你每一个人都具备的一种生命因素。每一个人,包括你跟我,我们都有这个生命因素。你不要把地藏菩萨当做一个人,当你这样看的时候,那你会弄错。一般的民间信仰可以认为说外面有一个地藏菩萨,一般的人可以这么认为;但是你假如是一个真正的在进行生命改造工程的修行者的话,那你最好是认定,地藏菩萨是你生命中的一项因素。
我为什么这样讲呢?经典不是没有依据的。我们一般人都讲一切唯心造,对不对?外面的境界那是你里面的心所创造的。今天外面有一个地藏菩萨,那你心里面也应该有一个地藏菩萨,要不然外面的地藏菩萨怎么跑出来呢?对不对?所以地藏菩萨你假如把他当做是你生命的因素,那外面的地藏菩萨才会是真的。假如这个外面的地藏菩萨不是你生命因素所兑现出来的话,那么那个地藏菩萨还是如梦幻泡影,知道吗?
所以任何菩萨的名号,你要记得,都是你的生命因素。今天,你把这几句话听清楚了没有?这是送给各位的第一件礼物。高兴吗?(掌声起)这个叫做把菩萨给性德化,不要把菩萨给拟人化。当你把菩萨给拟人化的时候,大部分人会走向常见,常见是邪见之一。不过你是比较有福报就对了,比断见要有福报,但是你假如把菩萨给性德化的话,那你是有极大的善根。
所以我们在经典里头看到的,菩萨跟菩萨对话,其实都是自己跟自己在对话。是你生命生存中的生命因素在相互对话。菩萨在跟佛对话,那是指这个生命因素的觉醒,因为佛是觉悟嘛,你从这个立场上来看,这个就是大乘经典的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你从这个地方下手。真的,给各位很多很多的礼物了,这个礼物是非常的大,你以前有没有想过我不知道,以前有没有人告诉你我也不知道,就我的经验来讲是没有人告诉我,所以我是第一次告诉你的,这是值得恭喜的。你听不懂,我就没办法。反正我是尽量的讲,这是不小心讲出来的。所以这个菩萨名号你要知道。
那本愿是什么呢?地藏菩萨本愿经是这个生命因素的本质,就是这个样子,那么地藏菩萨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个就要定义了。那古代都不定义,古代不定义,经典不定义。你要记得,大乘经典都不定义,因为在1500年前,他们那样讲法他们能接受。今天我们要有今天的讲法,否则你不会接受。再过1500年以后,我们的子孙有他们的讲法。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用词你听懂吗
因为有他们的语言嘛,台湾叫做什么,火星文,讲那些什么?你也不能讲说他们讲什么鬼话,其实那些讲什么话,根本就听不懂。但是他们新的人类,新人类他们能懂。那么将来对于大乘经典这些东西在解答探讨生命奥秘的时候,他们那一群人有他们的表达方式,那我们有我们的表达方式。那现在我们就用我们的表达方式大家来看看,地藏菩萨怎么讲,那怎么定义呢?
地藏菩萨用现在的话讲,叫做摄受,摄受法界中的生命孤儿。法界中有很多生命孤儿,流浪在法界里,迷失在法界里的这些生命孤儿。那地藏菩萨这个生命因素,他是法身嘛,法身佛的生命因素里,要摄受这些法界中迷失的生命孤儿,重返生命的故乡。我们的生命力有这样的一个生命因素,这个生命因素在古代就叫做地藏菩萨,这样懂吗?很清楚啦,会不会用要看你了。不会用叫做知道,知道不算,会用叫做做到,做到才算。那要怎么修,那关键就在这里呀。
你观念要转,所以地藏菩萨本愿经讲的就是这个生命因素的本质,摄受法界中迷失的生命孤儿重返生命故乡的这个生命因素他的本质,那整部经都在讲这个本质的部分。你把他弄清楚以后,那我相信你再来看地藏经,跟你原来的情况看地藏经是完全不一样的。信不信呢由你。
光讲到这里,我们用了5分钟的时间,就改变了你对大乘经典的完全的看法,不信的话你回家去你再把地藏经看一遍,跟你原来读诵地藏经的观念会不会一样?但是我保证你马上会产生最少一百个以上的问题。因为你将重新诠释地藏经,知道吗?你会重新诠释地藏经。不过你每人一百个问题,假设我们一百个人就有一万个问题了,一万个问题重叠的不多了,你把它浓缩了以后最少有一千个问题,那要跟你做答也是不容易。
但是我告诉你,这个五天讲下来,你将会发现,你对大乘经典会有全新的认知。那我们把这个地藏经的经题就这样简单的介绍一下,看来很轻松了,但是在你的观念里,他已经掀天揭地的彻底的革命了,已经把你革命了。(掌声)
第二个是品名,品名就是忉利天宫神通品。忉利天就是33天,也就是那个须弥顶,须弥山山顶,这个地方它划分有33个区块,中间这个区块叫做妙圣地,也就是玉皇大帝所住的地方,叫妙圣地,忉利天的天主就叫玉皇大帝。一般讲的天上、天宫都是指的这个地方。那么忉利天怎么形成的?这个释提桓因,玉皇大帝的名字叫释提桓因,他是怎么得到这样的福报来到这个地方了?这个因缘我就不讲。我想每一个讲经的法师都会解释,给你举这个例子,我就不用再讲了。忉利天里头所展现的神通不可思议,经文里头讲很多,那这个部分暂时我就不讲,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谈。
现在我要跟各位谈的是第一段经文,通常我们这个地方都叫经初,经文最初的这一段,一般来讲叫序分。那么通常是把忉利天宫神通品当做地藏经的序分。不过我要跟各位谈的是第一段,我们看一下经文然后我再跟各位解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经文是这样,佛在哪里所以都翻成佛在,应该来讲他是要翻成如是我闻,一时佛到忉利天。但是他讲在,那古代有他的解释,那我们依循传统的说法,我们说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我们就只跟各位解释这一段。
这个“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八个字是传统的定义,各位不管听经也好,不管是看注解也好,他有基本定义。基本的传统定义我就不讲了,大家都知道了,我们把这种讲法叫做古典佛教的注解。古典佛教,也就是标准教科书的这种注解法,那你都知道,那我们就不必再重复说了,再重复就没意思了。我要讲的是你没听过的部分,那这些虽然你没听过,但是你内心里头是有所感受,感受不敢讲,怕人家骂,我现在替你讲,你不要骂。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他是什么意思呢?每一个当代的,有良知的佛教知识青年,不管你几岁,你是佛教的知识分子的话,那你对这个地方应该要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假如是在一百年前,中国正在掀天揭地的发生革命的那个时代,那你坚持古老的注解那不为过。但现在的时代已经完全改变了,已经完全脱离农业社会了,也不是以前的那种文盲时代了。大家的知识水平都相当的高,那你应该以现在这样的情况,重新来诠释生命存在的真理,而不要只用古代的说法。
我不否认古代,我没有说古代的解释错误,但是我是要告诉你说,用你现在的立场来看他的话,应该要有你自己的看法。这个是这个时代,我们不要说新时代了,这个时代,佛教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跟使命,因为我们在对照古代的讲法。那你现在的新时代的讲法应该怎么讲?他们是不冲突的。你先留意到这一点。
“如是我闻”假如按照清凉国师在解释华严经的时候这八个字,“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这八个字,每一个字各有十个意思,那你知道他还有三重解释,那意思就是这八十个字当中八三二十四,八个字就八十个解释,再乘以三倍,那两百四十个解释。我告诉你不止看的头昏脑胀,你要失眠的话那是很好治疗。知道吗?这是最好的对治方法。但是呢,我们现在不讲他了。我不是否认他,但是我现在要告诉你的是,我们重新来过。
“如是我闻”这么说,说当你的水平到达哪里的时候,你对这部佛经就认识到哪里。那一下子你会转不过来,那么假如你是三年级的程度,你来看这部经就是三年级的水平;你是六年级的程度,你来看就是六年级的水平;你是九年级的程度你来看就是九年级的水平;你是十二年级的水平,你来看,就是用你十二年级的解释方法;今天你是位博士,那你应该有你博士的看法。意思就是说,经典会随着你生命品质的水平,他是有不同的,因为你对生命的认知不一样。
各位你们能不能感受到?我们在家里,你要是有十岁的孩子,二十岁的孩子,三十岁的孩子,五十岁的孩子,七十岁的孩子,那你今年九十岁的话,你就可以看到每隔十年的孩子,他的水平,他对人生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你有没有感觉到?那你假如说今年你是九十岁的,你去看孩子们你就会发现,那二三十岁的小孩子最会吵架。因为他们人生的认知各有不同,而且互不包容。但四五十岁的时候他们就会比较包容了,小孩子嘛,他的见解本来就这样嘛,虽然跟我不同,我能够接受,我是接受他是小孩子。他是二十岁的看法,他是三十岁的看法,因为我是五十岁,我走过了,所以以前我也跟他一样。但是你五十岁还有一个特点,六十岁七十岁的看法我还没有到,我能接受。虽然我还没有到,但我也能接受。是不是这样?那三十岁看四十岁,你怎么可以这样?他坚持他的看法,对不对?三十岁要去包容五十岁比较难,但是五十岁包容七十岁没有问题,你知道吗?到了五十岁你反过来,包容三十岁你也可以做得到,这就是一个关卡在那里。所以越成熟,那个生命的感觉越不一样。这是讲正常成长的,有的到三十岁…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3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