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啊,照規矩來。他附體他要怎麼幫他處理,對不對,他有本事啊?他不要被附就好了。 同修問題:還有下一個問題是,《聖經》也是生命的經典,爲什麼希伯來文明會違背生命的主旨?唯物主義主權觀念來源于希伯來文明還是來源于希臘文明? 師父:希伯來文明。他之所以會背叛是,他首先他不只是背叛生命,首先背叛教主。因爲耶稣被釘在十字架是被誰釘的?被羅馬行政長官釘的嘛。後來他們的領導人和羅馬行政長官勾結成爲政教合一製度,他首先就背叛了。所以他就喪失了追求真理跟生命存在的那種動力。所以宗教本身是需要經曆一番風霜,而不應該在政權的保護之下,那生命就完全枯竭了,所以他發展出來的東西就不正常,他不是真理的東西,所以他們不講《舊約聖經》,因爲他們不會講啦,他只能講《新約聖經》。那《新約》是什麼?是道德律嘛。《新約》有什麼,它只有道德律啊,就勸人爲善的道德律,它不是真理,所以他們對于真理不會解讀,一講真理就開始神秘化,對不對?就是這種情況。 同修問題:後面兩個問題,今天師父剛剛說了,我現在表達下,就是師兄都是問:如何才能做到“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師父:如何做到?叫他自己逼迫自己去做到。這種東西不是師父教你,這生命的東西都要自己去摸索,自己去嘗試。當你一摸進去的話,大概會有兩叁年的時間,因爲我們都還在社會奮鬥,兩叁年時間你能夠不眠不休是有可能的。 同修問題:現場有個師兄問的是:行善不求自己的成就,只要去做就好了,但是,這個善事,我也不知道會不會成就,但該不該義無反顧的去做? 師父:這裏面牽扯到的你要義無反顧地去做,要看你的基礎是怎麼樣?有一些傻瓜也會義無反顧地去做,你想幫助衆生,第一個先問問你孝順父母沒?你是怎麼孝順父母?把衆生當做你父母這樣去做就對了,這沒有什麼義無反顧的事啊。對不對?孝順父母你怎麼不義無反顧啊?對不對?行善沒有什麼義無反顧啊,你就當做你孝順父母一樣的對待衆生就好了,對待衆生像對待你的父母,但你假如沒有對待父母的那種經驗,那你能不能發心把衆生當做父母一樣。而你假如有父母,而不去對待他,自己想要自己想的那種情況,那是自己想的,積累一些有漏的福報是有可能,要想成就大菩提心是不可能。哦,OK。 同修問題:師父有個問題,你看,我家裏住的那個地方,蚊子特別多,也沒辦法按紗窗。蚊子是不叮我的,但我一般現在學佛都不打蚊子,那蚊子就叮我的小孩,小孩叮的到處都是包。老婆說,你不打蚊子?她抱著小孩,叮小孩。怎麼處理這個問題? 師父:這很簡單嘛,你用捕蚊燈就好了嘛。(衆笑)這個世間法,按世間法處理,不要扯到佛菩薩去。好,OK。 同修問題:師父,有個問題是,那天有個師兄他母親得憂郁症,然後如何才能用佛法就是…… 師父:不要賴給佛。母親得憂郁症,你要傷腦筋,不要叫佛傷腦筋。你要想辦法,母親爲什麼得憂郁症?你不承歡膝下,她當然得憂郁症了。老人問題最怕是這樣,他想跟子女在一起,子女不理他,假如他真心想要幫母親把憂郁症處理好,什麼都別做,你陪著母親就好了。你又說那不行,我沒賺錢怎麼辦?那就熊掌跟魚要怎麼處理的問題了,這個只有他自己來處理,我們沒有辦法。賴給佛法,回歸到這裏來,還是你怎麼孝順父母的問題。佛法只是一個覺醒的方法,你要覺醒,那你就知道該怎麼處理。那你不覺醒啊,念阿彌陀佛也沒有用,對不對?不要賴給佛,OK。 同修問題:還有就是現場有個師兄問靈修如何入門? 師父:靈修?你要給師父揍一頓你就入門了。靈修不要盲目,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不要具有神秘感。沒有什麼,靈修就是要修你的靈性,讓他呈現出來嘛。靈性的感受你有沒有?沒有靈性的感受,你如何靈修呢?所以這幾天我們一直跟各位講,你要跟父母相處,感受天倫之樂的存在,假如這個你都感受不到的話,你沒有靈修可言,你大概只會走火入魔,這個跟你講實在的。不是不能靈修,我們把禅修迎合現代化,是講靈修也沒有錯,甚至于我們就叫做“新象限靈修中心”, 你要加入“新象限靈修中心”,有兩個方法:第一個,入會費先繳十六萬,哦,你別怕,還有更高的。爲什麼呢?就是要你去正視這麼一回事,不是要跟你收錢,你沒錢就不用來。第二個方法,就是參加我的同修,那就不高,叁萬六而已,我跟你講明顯的。但是你要繳叁萬六,不會隨便跟你收的,第一個護教史要會長簽字通過,很多人來“師父,我要參加”,參加先要會長推薦;第二個呢,修法史要及格,要有師長簽字,說你及格了。這兩個條件具備,我們再審核的就是你人格性健全嗎?你跟同修們相處融洽嗎?或者是每個同修都不喜歡你,那你怎麼靈修,那不可能。第叁個,你有沒有自我反省的能力?給你點了五個同修,你都說他們錯,一個個性不好,一個脾氣不好,一個是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我說:“啊?那第五個呢?”第五個身體味道太重。你去死好了,你還要怎麼靈修啊?裏面五個人沒有一個你喜歡的,你還修什麼?你要成爲蜘蛛精還是牛魔王,人格不健全的人,不能夠靈修,不要修,修了,就剛才問的,會有東西附體。因爲你不健全嘛,你會妄想,妄想你要成就。這個不好。 這個我們一定是很平穩的,我們可以讓你達到靈性的提升和超越,而在靈性要提升和超越之前,你身心兩方面的一些雜質、惡質、負的能量先幫你釋放出去。讓你矯正以後成爲一個健康,大概七十分或七十五分以上的那樣的身體,不妨礙你的道業,不妨礙你生活的這樣的一個身體狀況。當然你可能更好,哦,那在七十分以上,七十五分以上,那就可以精進了,這是一個基本條件。 所以要靈修,我們有我們的標准,你在外面靈修,那你就請教外面的指導者。來到我們這裏,我們是有一定的標准,一定的步奏,在檢驗你,檢驗你的過程裏,對或不對。對,它會有哪些指標出來;不對會産生哪些現象。我們按照這些,我們再給你做勘定,OK。 同修問題:還有一個是,有個師兄說,他一直都用正念——念佛號,填滿生命空間,以驅逐煩惱,讓自己的資糧道充足起來,但是他卻經常不能堅持。有兩個問題,一個是:他用這種方法主要是爲了讓自己的生活生活如意,不再受逼迫,這樣子感覺與發菩提心還是有差距,怎樣調整一下? 師父:那他自己問自己答了。問的這個問題有個問題:他用正念填滿生命空間,什麼叫正念啊? 同修問題:之前師父說過,可以用佛號或十六字洪名…… 師父:那是用十六字洪名填滿生命空間。哦,生命空間的填滿,是他填滿多少生命空間?所以生命空間是你不用大腦的時候,比如:等車啦,不想事情啦,散步啦,這個時候,這個時間。一個人睡覺時間不談,八個小時不談。十六個小時啊,你在用腦筋的時候其實不多,不多,哦,有沒有四個小時。有四個小時在用腦筋在思考事情啊,這個人就會很累,你知道嗎?所以呢,應該來講,你還有十二小時需要用十六洪名來填滿你的生命空間,知道嗎? 哦,那麼要填滿你的生命空間呐,十二個小時,你假如能夠填滿到百分之叁十,你的生命就開始改變,百分之六十,你就會清楚的看到,你是人緣非常好福報非常大,心想事成了。不要說填到百分之百啊,那百分之百是佛菩薩,你知道嗎?那你能夠到六十就不得了了,六十一分以上大概就是要入法界了,你要留意到。所以他在講填滿生命空間,我估計不到百分之十,哦,他會很累,他常常會跑掉。不過這個要訓練,一再地訓練,一再地訓練,對他會有很大的幫助,哦,但是不要以爲你已經填滿了,還沒。 同修問題:他的第二個問題是說,念准提咒和念十六字洪名的效果是不是一樣的? 師父:用我的口頭禅講“去死好了”,你分別這個幹嘛?你好好老老實實去念就好,管他哪個一樣不一樣,哪個比較好?都一樣好,法法平等,還有好不好?(鼓掌) 好吧,要沒有的話,請會長跟大家講,還有一個?會長,准備哦,這個問題答完換你哦。 同修:師父,還有兩個,但是,我覺得…… 師父:你就念呐,不要替他煩惱啊。 同修:這邊有一個問題。 師父:哦,這邊有一個先講。 同修:師父,你好! 師父:我很好啦。 同修問題:聽說菩薩聖誕日,所作任何功德增億萬倍,做善事功德億萬倍。如果我今天想供養佛法僧叁寶,但明天是佛菩薩聖誕日,是否應該等到明天? 師父:這個應該去跳樓啦,還那麼計較幹嘛,對不對?那計較億萬倍,那不是被騙了嗎?不要那麼計較,少億萬倍又怎樣啊?你業障那麼大,多這億萬倍也無效啊。光他在這計較,業障就大了,你看福報還沒修,業障先造了。 同修問題:還有一個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怎麼理解?那空又是什麼? 師父:揍一頓就理解了啦,揍也是空,空也是揍。怎麼理解?這個是不讀書亂問,叫他去看《心經》,解空系列有個《心經》,叫他自己去看。 同修問題:下面這個是:衆生從哪裏來,爲什麼會有衆生?胎生、濕生等等,卵生、化生等的因緣是什麼?我的第一個因在哪裏? 師父:叫他去看《本體論》,看《本體論》再看《緣起論》,《緣起論》看好看《生命觀》。不讀書老愛問,“我從哪裏來”都不問,你管衆生哪裏來?對不對,你先疑情到“我從哪裏來”去求證,當你知道“我從哪裏來”以後,再講衆生從哪裏來。自家著火了那不救火,還去管別人家,對不對?我家失火了,你也注意你家會燒哦。這不顛倒嘛,自己的事不管管別人。 同修問題:最後一個提問,實踐的過程中感到缺少指導和交流,平時有問題該怎麼辦? 師父:自己捶兩下。 同修問題:他還說,拜菩薩,觀音菩薩可以嗎? 師父:不可以的話,拜誰嘛?這個都福報太大,一直想問人家,我們當時,你看我叁十五年前學佛,沒有人可以問呐,去問誰啊?我就跟各位講,提著疑情,摸索,自己去解決問題,這叫真實行。你不要問人家,福報大就到處問人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麼?我們當時問誰啊?對不對,那你要自己去解決問題啊,你自己不解決你的問題,你就想要隨便發問就好,發問是最不好的方法。 自己留著,什麼叫“色”嘛,什麼叫“空”嘛?“空”是什麼?“色”是什麼?你自己解決那答案就對了。那答案不一定對,不要緊,我要求證我的答案對不對,然後我再驗證對不對,然後我再超越,再無盡的超越,沒有對不對啊。 當你一年級的時候,你就懂得。有個小孩子問:“師父你知道爲什麼會下雨嗎?”我說:“下雨是天上……”“對,那爲什麼會有雲?”哦,我又跟他講,雲就是下了雨以後跑到天上去,所以水汽就變成雲,哦,那雲的問題就解決了。“啊,地上的水汽怎麼會跑上去?”就變成這個問題了。所以當你了解到這個階段的時候,答案就是對的,可是到下一個階段,你自己會超越它,那你去超越就好了嘛。 那你就不要說“我十年前就這樣主張”,這個人十年來都沒有進步;有一個大德就喜歡講“我叁十年前就這樣主張”,我跟你講他叁十年來他一點都沒進步。知道嗎?所以自己真的想修行的人,帶著疑情去摸索,然後解決你摸索的時候所遇到的困難,那你就進步啦,答案就對啦。然後呢,帶著無盡的超越去超越自己。好啦,會長有事跟大家講。 (普賢行願品2011年七月昆明開示圓滿)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十集 (2011年七月)》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