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然問你。」我說:「要啊。」「要轉到那裡﹖」
我說:「因為你是榮總醫師,我要轉到榮總去。假如要開刀,就給你開。」
他馬上要轉診,護士小姐說:「不行,現在規定不行,一定要什麼…什麼」
他說︰「來不及了,我保證馬上轉﹗」是這樣轉過去﹗那時候的醫師,還比較有人性﹗現在走美國式的,一定人性都沒有﹗那二十幾年了﹗因為他畫圖的時候,我那叁個地方畫叉叉,去檢查,我住院以後打電話找他,他來看我「判斷得沒錯﹗你看,跟我畫的完全一樣﹗」好厲害﹗他當時在按摩,我裡面已經有異樣了,他在判斷那個異樣,當場決定馬上要轉診,馬上要開刀,他說:「再等你抽血檢查,已經來不及了。」可是事實上已經SAFE了,就算不開刀,到現在也一樣,不過當時開刀也好,因為那個劫數需要過﹗這關鍵就在這裡。我要告訴各位的,是那“應對進退”,非常重要。好吧﹗這附帶提供給各位。
學佛,不要急功近利,一直想著要成就,你想想你人生旅途當中與人相處,能不能和諧圓滿,這一點是很重要。「和諧圓滿」這一句話,沒有什麼價值和意義,但是我跟你講,在那種狀況的時候,你就能發揮總統特權所不能及的作用。這個醫師要不要看,你說我打電話叫OBAMA跟他說「叫我去給他看」,他不理你就是不理你。但是,你當場的一個動作,那醫師的良知良能就出來了。你知道嗎﹖你看他在給你按摩的時候,我實在是覺得「人家說醫生很無血無淚啊﹗我是覺得這個醫師這麼盡責是為什麼﹖」當然那個時候,我沒有一下子感覺到,我們的關係那麼麻吉MUCH﹗就那麼一個小動作﹗但我跟他不認識啊。所以一個非常體貼到味位的那個應對進退跟那個為人處事,你看這小動作,決定你一生的成敗。
很多年輕人都說「我怎麼樣‥怎麼樣‥,長官怎麼厚此薄彼,他長得漂亮,所以升官就升他…。」你長得不漂亮,你就要比人家更應該要懂得“應對進退”。可是你不是啊,不是你想像的,很簡單的為人處世,這在古代叫“家教”。所以家教好,為什麼人家要﹖因為他應對進退好。你應對進退不行,老是惹毛人家。本來開刀是一刀割下去就好,他就拿牛刀給你砍下去,你看怎麼辦﹖對不對﹖那你也拿他沒辦法﹗所以我們為什麼不給人家一個好印象,可是你會覺得那好像無關緊要吧﹗生活中這可是非常重要。我常常講,年輕人會失敗,就完全敗在這裡。拿個臭脾氣,自由、個性,現在叫作“COOL”。你要知道人心是WARM,不是 COOL。結果你一 COOL,就把你丟到旁邊去 COOL。這個都是失敗的原因。
這個修法的部分,怎麼供養的部分,都要各位自己去體驗。那個有些人講到這供養的時候,他會特別琢磨,講一些很感動人的話,讓大家認真供養,那這是他有福報。假如講供養,講到讓人家覺得說,這個師父只要錢,那他就沒福報,他會失敗。而這個部分,兩個我都不講。我們只是給各位提醒,因為我們是以智慧給你。因為我們在扶植未來五百年,華嚴要興盛的福德資糧。我用不到沒關係,我們的子孫用得到,所以你就儘量聽。你要不供養,下輩子你就認真供養。這叫作儲存後續的糧倉,意思就是說,我認真蓋倉庫,糧食以後灌進來。我不是為了現在,要各位把米缸的米倒滿就好,你聽懂嗎﹖臺灣的那個米缸,常常要寫一個滿字。我常常覺得「這麼小的米缸,也不是吃不完,將來我弄個大米倉。」米倉裝滿,才吃不完。米缸裝滿,兩個月就不見了。對不對﹖所以你要有那個心量。
「爾時、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到這個地方,就他講過來了,由曼殊室利問佛了。前面是佛講的。他說:
「世尊!我當誓於像法轉時,以種種方便,令諸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覺悟其耳。世尊!若於此經受持讀誦。或復為他演說開示;若自書、若教人書;恭敬尊重,以種種華香、塗香、末香、燒香、花鬘、瓔珞、幡蓋、伎樂,而為供養;以五色綵,作囊盛之;掃灑淨處,敷設高座,而用安處。爾時、四大天王與其眷屬,及餘無量百千天眾,皆詣其所,供養守護。世尊!若此經寶流行之處,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及聞名號,當知是處無復橫死;亦復不為諸惡鬼神奪其精氣,設已奪者,還得如故,身心安樂。」
這個是曼殊室利告訴佛陀的一段話,首先你要知道這個語言模式的表達方法。曼殊室利是指從妙用智慧、智慧妙用上面來作答的。那佛陀是真理的本體,換句話說,本體在表達前面法義以後,現在從智慧中起作用。這是一種相應的狀態。那麼我們一般人就從文字上看,有那麼一個曼殊室利童子坐在旁邊,佛講完了,他就站起來告訴佛這麼一堆話。那這是一般人講的狀況。
現在告訴你,就是你生命中,這個智慧和真理的本體、本質一種呼應的狀況。這個狀況,它講到「在像法轉時」,就是在後來。因為他當時是在佛世時代,現在佛世過了以後,在像法之間,那麼智慧會啟發你,乃至你在不經意中,這「睡中」是指不經意中,他也用佛名來覺悟你。你要知道這智慧的妙用。那麼提到對於這部經典的妙用,不管你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開示、或者贊助(現在叫印經,以前只有書寫,現在可以印經),「恭敬尊重,以種種華香、…」前面講的那供養的方法來供養,那麼這個時候有四大天王,跟天王的眷屬來守護這個地方,守護你這經寶所在的地方。那假如有人受持藥師佛的本願功德,用稱誦名號,那麼按照他的十二大願等等,這樣來修、學習的話,那就不可能出現有橫死的狀態。假如那個病症出現,那你受持,它也會復元。也就是說,這些鬼神要奪其精氣,它是不可能的﹗要是已經把你奪一半了,不是全奪,全奪就死了,開始要奪你精氣的時候,那你供養藥師佛的這個法門和經法寶,那它會全部退還,讓你身心安樂。這是這個法門特別的地方。
那麼這個智慧中,怎麼會產生這些現象來告訴你呢﹖這個是從經文的語言和思惟模式上面,跟各位講的狀況。但這部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是定中講的,因為我跟各位講過,它是在如來壽量品上面講的,如來壽量品,它本身就是入叁昧以後所講的狀況。但這個叁昧是在什麼地方呢﹖我們昨天講到藥師佛要成佛的時候,他其實入叁昧有幾個階段,我們第一個階段修行,這個時候我們叫「忍可灌頂」,忍可灌頂是在調整你正式入正定,才叫入叁昧,所以你開始第一步入叁昧,也就是證初果的時候。那麼要證初果的之前,有一段調整和印證,把你不對的統統給刪除掉。那你要能調過來,你要不能調過來,那沒有辦法。要能調過來,這是第一步。
調過來以後證初果。從初果開始到九信位一個階段。到九信位,就是你已經證得最高的阿羅漢境界。阿羅漢有六級。那麼你到第六級的阿羅漢,就是九信位。九信位完成了以後,那你正行圓滿。你要準備進入十信位,因為十信位才能正式完成你法界體性智,就是以智為先導,帶你的根性–善根–在法界中有種,這個時候就進入法界,叫法界圓教的初住位。
這十信位是入法界的資糧道。那麼這個地方,是真正十信位是正行入叁昧的第二個階段。換句話說,你到十信位圓滿的時候,你的禪定功夫已進到超越叁昧。那進入法界以後,就進入獅子奮迅叁昧。獅子奮迅叁昧一直到七地菩薩,都是獅子奮迅叁昧,那裡面有無量叁昧。七地以後的獅子奮迅叁昧,它會入獅子顰申叁昧,這個是大定。你現在叫作搞不定,你要入正定都入不去,你能入定沒有錯了。入定是入亂定,那裡面雜訊一堆。
所以我們這個入定之前,它有一個關鍵要做的事,就是把你的雜訊、雜質、雜染,這叁個東西要倒乾淨,一定要把你倒乾淨。你要倒不乾淨,你沒有辦法入正定,這個叫作「內心定」。你內心要定,好多人這樣「我內心不安定﹗」我沒有辦法跟你講術語,對不對﹖要把內心裡頭那些雜訊、雜質、雜染倒乾淨,你自然就定了﹗這叫「內心定」。那麼你現在在共修的時候所修的這些,叫「外相定」。你在那裡修都無所謂,外相定沒關係。你要是嫌這個地方,老是打坐要在地下室,你就不用來。你到那裡去坐都沒關係,但是你要記得,那叫作借,借用他人道場,去修外相定。但是你到這裡來共修、護持道場,事四修法還是要有。因為你那個共識沒有架構,語言模式、思惟模式沒有架構起來,到時候要指導,你這個地方進不去。我光跟你講外相定、內心定,你在其他地方就聽不到了。那等到你在那邊要擠進那個門說,「我要進去,我要進去…」,我說:「你具備內心定沒有﹖」他什麼定都沒有﹗「什麼叫內心定﹖我也不知道。」那你怎麼去﹖為什麼要把雜訊、雜質、雜染給倒乾淨﹖你搞不清楚,然後要如何倒乾淨﹖那你更不知道。一進來裡面,首先我們就進行這個工作。
所以我們在入定以後,第一個要求,就是釋放被壓抑的根性能量。那被壓抑的根性能量裡頭所累積的是什麼﹖就是雜訊、雜質、雜染。你必須把它倒乾淨,絕對內心清淨無染,因為倒乾淨就清淨了。你現在講清淨,叫假清淨。你的心不定嘛,所以你一打坐的時候,到最後把心一橫,為什麼﹖全部殺死。這個叫“心灰意泠”,叫「死心定」,灰心泯智,什麼都不起念,起不來了。你是枯木死灰嘛,那內心定,你就完了,你別想成就了。所以你要定,你一定要倒乾淨。雜訊,你外面聽的、胡說八道的,統統要倒掉。雜質,你有莫名其妙的習氣。雜染,你染上很多,統統都要能倒乾淨。而不是要叫你用意識去說「為什麼人家道場的,我們就不能用﹖」我沒有跟你說不能用,但是它會障礙你﹗我要你倒的,不是叫你用意識去丟,而是你自己會進入釋放根性能量的時候,就會把它丟掉了。但問題是,假如你沒有共識的話,那地方你沒辦法釋放。你一進入,你就迷路。我們休息一下,等一下再講。
《藥師經行法 第九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