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啊,對不起,對不起,忏悔忏悔,下次改進。”這樣就好了。你去拜忏,明天換他跟你對不起:“我昨天沒弄清楚啊,原來是我弄錯了。”“那沒關系沒關系。”他說你人很好,你說我很好又要一百零八拜了。
當你一直在做這種歸零的功課,你的心絕對不離開叁寶,而且你會發現你在那個工作上,你會越做越有信心。因爲有很多問題你不要傷腦筋,傷腦筋就是用大腦解決才叫傷腦筋,你不傷腦筋就是不用大腦嘛。你就不用大腦,一有問題,我就是做,因爲我們主要是在做服務的工作,包括你在家裏,當個賢妻良母,也是個奉獻的工作啊。你不要說我只負責煮飯,洗衣服,帶孩子。帶孩子跟牽一條狗不一樣,對不對?你要用心去帶孩子,用心把家裏料理好,要怎麼樣做到盡善盡美,那是我們的工作。就那麼很小方塊的世界裏,你要把它弄得很溫馨,很圓滿,這個才叫做認真工作。而且在這工作當中你就在認真生活了,這個就在修行。它是很具體的事,並不是說你一定要發大願,穿起僧服,戴著項鏈啊,這叫了不起啊。這個叫相,我們講的是真實的,在你的這份工作當中,你要盡心盡力去把它完美。完美就做到盡善盡美,怎麼樣盡善盡美,這是每個人,不是定義的不同,每個人都同樣的目標。因爲你即使做到盡善盡美,你還要更超越,這叫無盡的超越,是個修行的本色。你自然就會做得很好,你做到那裏你就知道再超越是什麼,當你還沒做到那裏你不知道下一步的境界在哪裏,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
這叁個條件就叫做圓融道。當你盡形壽的時候,你絕對有淨土可去。佛教絕對是淨土,其他的宗教我們就沒辦法,因爲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天國,他們也一定到他們的天國去,那我們不管。但是,在佛教裏,它跟天國不一樣。你到了淨土以後,一定會見佛、聞法、悟無生。有很多人在講死後怎麼輪回的,告訴你,這種人死後叫分段生死,他馬上就往生淨土,到了淨土這個叫做分段生死。通常一般凡夫的死不叫分段生死,那叫生死輪回,它沒有分段。這個時候,你就分段生死,就過去了。到了淨土,見佛、聞法,見佛就是覺悟了,你人生覺悟了,再來聽到真理了,知道真理了,悟得無生法忍,然後隨著因緣再到世間來,那你就行普賢十大願王,直接成佛,這個叫分段生死。就是這兩段:到淨土,再從淨土過來,然後就成佛了。
那你假如不是,你要次第道修行,那叫變異生死。要證空性,這個地方不要證空性,圓融道不用證空性,直接就過去。要留意到這個部分,這是一個很大的差別。而這個法人人可修。誰不能修呢?你想想看。每個人都可以,年輕的盡形壽,你會說:“哦,我年輕倒黴,我八十歲再來,八十五歲走就比較簡單了。”不是,你積功累德不一樣,而且,你在做徹底改造自己的時候也完全不一樣。所以你現在聽聞佛法,你現在就可以這樣做。不要那麼計較,我到八十歲聽,我二十歲聽,差那麼多,差六十年。那又是成敗利益的關系啊,不是。這責任問題,了解自己的人生價值,這個叫做圓融道。圓融道修法人人可修,條件就這麼簡單。對叁寶要怎麼具足信心,那個理論上的部分詳細我們以後有機會再來談這個部分。
那麼因爲這個部分跟我們現實生活有絕對的關系,就是所謂的工作。工作在傳統的話裏叫做處事,只是處事而已。專業的部分各位在學校都有學的,那個你做都沒有問題,但是真正的就是態度、心態,心態以外就是應對進退,就是這六個字:灑掃、應對、進退。灑掃就是處事的部分,專業已經在你的專業領域我們就不用再講了。對不對?那你看看,這個叫大學。不是密西根大學的大學,這個大學叫生命的學問,叫大學。這灑掃、應對、進退,這個你看都是小事,但是它絕對影響你的一生。你這一腳不會處理,你往往在那最起碼的地方你就跌倒。所以很多年輕人都有這種抱怨,我從年輕我就覺得怎麼會有這種話?後來我在上班的時候也有人在講這種話,說:“不公平,他會走後門,他會巴結,所以呢都是他們在升官。我們不走後門,我們不巴結,所以我們就不升官。”我一直從小我聽人家講這種話我就在觀察,不是這個意思。講這種話的人就是這六個字沒做到,灑掃、應對、進退做不好。尤其年輕人。
那這些應對進退從哪裏學啊?從你在家裏,這是家教要教。因爲家教沒有教這個,所以他不知道怎麼樣面對群衆,他不會面對長官,他不會跟同事相處。所以呢,同事不喜歡他,長官也不喜歡他。你知道嗎?你不喜歡,你想想看,專業的工作領域,你我之間相差有多少?你想想看,五分、十分好不好?頂多是這樣而已啊。可是應對進退之間呢,那個印象好壞差多少?所以當他在思考說,我要舉才,要提拔要升官誰的時候,是不是選我印象好的?哪一個長官頭殼壞掉啊,會找一個我不喜歡的人升來到我身邊,天天給我氣得要死。會嗎?你想想看嘛。所以,你輸就輸在這個地方,你不輸在哪裏啊!那當然,那個人他跟長官關系很好,甚至于講話當然都和顔悅色,甚至于還可以開玩笑。我一到,人家就這樣:“什麼事?沒事。走。”人家一到,“什麼事啊?坐啊。喝個茶。講一講。”你看它天淵之別嘛。對不對?兩個人怎麼天差地別差那麼多?當然人家升官一定他的先,誰考慮你啊?所以産生這種情況。我記得在上班的時候,那時候臺灣正留學,歸國學人,從海外找PHD的回去,我們就來了一個空降部隊。他就PHD嘛,我們大學畢業嘛,他就坐那裏,坐長官位置,我們就坐他旁邊,替他做事。長官來看他來了,他來就職了,當然要來看他一下啊。我就看他很緊張,跑起來去倒兩杯水,拿在手上,“啪啪啪”一直講,水一直搖一直搖,這杯要給你,這杯要給你,也不會拿,他就一直拿著。我就說:“科長啊,你要做什麼啊?”我提醒他,他還是拿著。我說:“科長啊,你就端上來。”他也不會端上來。因爲他要給他的長官,不是我要給長官,我去替他端也不是啊,他自己在拿。我知道他倒水給長官喝,然後兩杯水一直拿在手上,兩個長官在那裏,那不是看他笑話嗎?你想想看,這個就是應對、進退。他也知道,反正那個現場你就會覺得說:這個科長日子不好過了。就是這種結論嘛。那事後證明是這樣啊,每次開會回來我看他都滿頭包,所以我們就給他封一個,叫做“鋼盔科長”,他每次去開會都要戴鋼盔去,不然一定被K嘛。爲什麼?這應對、進退都不懂啊,那他就一定人家談到什麼重點要抓的時候他也不會抓。他回來還很認真做,我們都下班了,他還沒下班,然後我們去上班的時候他已經到了。有沒有回去我們不知道。他一定很認真,絕對沒錯。但是人家一定討厭他。不是他那個工作能力不夠,也不是他不負責任。他在這人際關系弄不好的時候,到最後我們發現一個狀況,開會不找他了,他反而找我們下面的人去開會。那他呢?不等于被冰起來了嗎?關鍵就在這裏。
所以應對、進退是非常重要的,那我們現在年輕的孩子開始要出社會的時候,我想我們都應該要提醒這一些,平常在家裏就要留意。我們看他(科長)倒水,不是要倒六、七分嗎?他可能倒得八、九分都滿過來了,因爲他不懂。倒了茶要端給人家,怎麼端他不懂。那事實上那個東西他不用親自去倒嘛,他跟我們招呼一聲就好了,其實你不倒我們也會倒啊,都長官來了我們怎麼會不倒呢?但是他就是這種立場,他不會,不會處理。這個是很遺憾的,因爲這樣第一次接觸的失敗,注定那一段生命他一定失敗的。我們只是提供一些這些人生的經驗把它歸納以後,給各位做參考。我不是說各位一定會如此碰到,我想你再差也不會那麼差勁。這些人都是專業有余,人生的基本不夠,這個就是家教的問題。它不是專業啊,那你說家教在教什麼,父母就要教這個啊。所以今天你要是成爲一個強人拼命拼你的事業,你的家教是不是疏忽了?你一疏忽災難就掉到子女身上去啊,他不是不喜歡你而已啊,他不會不喜歡你這個,因爲他也不知道,所以他出了社會他就出問題。
所以我們中國人講的家教、家風、家訓,有沒有?這是非常重要的事,你一定要有。那是一個民族累積幾千年的文化跟心血以後所得到的。今天我們把它當做不重要就要把它毀掉,那是笨蛋啊。不是這樣子,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而且是你出社會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基本條件。因爲這個條件你沒有啊,你就會被人家講,你這個人屬于什麼人?那現在的話講得是比較好聽,“他就性子急。”“他就不修邊幅。”什麼不修邊幅,他根本就沒邊幅修嘛,他根本不知道這些該做啊。都是家教,所以,家教的這種問題,家庭教育已經破壞掉了,那麼,學校教育又歪一邊。學校教育其實也沒錯,它只是歪一邊,它本來就偏向知識這一方面,專業技術,這個學校是弄的很好,它沒錯。一個家教破壞,家教破壞了,爲人處事沒有,所以結果社會教育也破壞了,所以家教跟社會教育呢,家庭教育跟社會教育就等于要留到宗教裏面來做訓練。可是宗教信仰又被破壞了,那這一方面人生的生命教育,生命的學問就等于零了。
,是家教。道這些該做啊,啊,你就會被人家講,你這個人屬于什麼人,所以我們這個社會你會看到,學校專業教育的這部分,就科學技術知識的這種專業教育成長很快,但是我們要有的生命教育這一塊完全荒蕪了。因爲這裏荒蕪,所以你看到一種現象:大家都收入很多,但是很痛苦,很苦悶。有沒有?我真的是很誠懇地跟各位講,在你未來事業發展的同時,不要一直想著自己要成功,你要把每天的生活跟家人分享,這一點最重要。所以我每次都跟各位講,每天你一定要留一點時間給自己,每天最少半個鍾頭,跟自己講話,跟佛菩薩講話,一定要,每天一定要。早上、晚上,各半個鍾頭,知道嗎?最少你也要半個鍾頭跟自己講話,能夠早上有一個鍾頭做早課,晚上有一個鍾頭做晚課,我告訴你,你不會有災難的,你放心。早上起來,跟佛菩薩發願,我今天有哪些事要做,嘴巴拉一下,(和尚比了一個微笑的動作),我是要這樣的人出去。回來呢,當然有些無奈,就跟佛菩薩講,忏悔。每天你就這樣做,不會有災難的。即使升官慢一點,錢比別人家賺少一點,你也會很幸福,因爲你不會有很強烈的壓力。壓力當然會有,不可能沒壓力,你的那個壓力不會讓你造成疾病,不會讓你造成可怕的疾病。你要留意到這一點。而且你可以有時間跟家人相聚,你的家教會做得很好,下一代呢一定比你更殊勝,下一代一定可以站在你的肩膀上站起來。要不然呢,你這一代的你在外面會被人家踐踏,下一代繼續被踐踏,永遠都在生存的邊緣掙紮。知道嗎?一直在生存邊緣,爲了一口飯吃,氣得要死,累得要命,這個叫生存邊緣掙紮。
你現在就要有一個足夠的生活空間,跟家人相處,每天最少一定要有半個鍾頭給自己。比如說,我實在沒心做功課,那泡杯茶也好,泡杯茶會睡不著,倒一杯那個什麼也可以。不要老是怕犯戒啦,喝了好睡覺啦。或者呢,點根煙跟自己講話,講完睡覺,也好。保存你生命的純淨這一點非常重要。然後每個禮拜最少要有一次,跟家人,有一個晚餐以後的敘話,我們叫做家庭華藏工程。那個晚上,不做任何家事,也不接任何電話,是屬于家庭時間,叁個人、五個人都好,聊天,充分地溝通意見。不要爸爸是大男人主義,“今天晚上我講一個主題。”講完,太累了,睡覺。那不行。媽媽是女強人,一個禮拜來總算賬,禮拜一你怎樣,禮拜二怎樣,不是叫你做這種清算鬥爭的工作。那個晚上大家交換意見,爸爸講五分鍾,媽媽也講五分鍾,孩子也講五分鍾,每人平等平等都五分鍾,家裏可以長一點十分鍾,要十分鍾大家都十分鍾,plus minus不能超過二十 percent,知道嗎?這個你要培養一個聆聽,欣賞跟接納別人意見的能力。假如你連家裏人的意見你都不能聆聽跟欣賞的話,那你不就完蛋了嗎?你想想看,你連家人的意見你都不能聆聽,欣賞,那你還能夠聽誰的話?你大概只聽綠便鈔的話。當你只是這樣的話,你這輩子一定痛苦的。所以這個是我們簡單的提供給各位做參考。人生裏頭的兩個工作:每天最少半個鍾頭給自己;每個禮拜最少一次跟家人進行家庭華藏工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關鍵。我想今天我們就把這個部分講到這個地方,明天下午還有兩個鍾頭,我們再接下去,把後半段的部分跟大家說一遍。OK,阿彌陀佛。
《認真生活就是一部華嚴經 第二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