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遨遊自性海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 - 八 主山神衆—勤修、精進、增長善根▪P2

  ..續本文上一頁悉使衆生深悟喜

  

「開華匝地」與「寶峰開華」是同一個主山神。從偈頌的境界上可以看到只有寶峰開華主山神在說話,在長行文中開華匝地主山神並沒有說話,他只是個現象而已,我們要去觀察這些現象。

  

無論觀察一位藝術家、老師,還是一位書生、商人,他們各有各的氣質,我們可否觀察到?一個修行人坐在那兒,他散發出來的智慧、慈祥與甯靜,我們能否感受到?假如我們遇到佛,當然每人所看到的都不一樣,因爲衆生根器不同之故,不是佛有不同,佛是平等的。我們看真正的佛舍利,衆生因根器不同,所看到的亦不同。

  

所以這種現象的境界不好描述,而這個經家是以大成就的立場來看,把它結集出來讓大家了解佛的境界,在此境界裏以作爲上首的主山神來開示做表達。其實要表達這些境界並不只此十個偈頌而已,而是無量無邊無有窮盡的,從當時講到現在,以後還要繼續講下去。我們現在看的《華嚴經》是《略本華嚴》,只有四萬五千偈,僅是個綱要而已;《下本華嚴》有十萬偈;《中本華嚴》有四十八萬九千偈;現在釋迦牟尼佛尚在說,以後還會繼續說下去,無有了期的是《大本華嚴》;那麼《恒本華嚴》是十方叁世一切諸佛所同說,過去說不完,未來也永說不盡。

  

這一組偈頌是寶峰開華主山神稱贊如來的殊勝功德之解脫門,是說如來在往昔所修的殊勝行願無有邊際,現在所獲得的成就亦無量無邊,開辟出來的法門如微塵數那麼多,皆能使衆生進入法身慧命的領域裏。這是寶峰開華主山神深深體悟到的境界,所以我們也要常去思惟佛的境界。

  

衆相嚴身遍世間 毛孔光明悉清淨

  

大慈方便示一切 華林妙髻悟此門

  

這是華林妙髻主山神思惟出來的解脫門。「衆相嚴身遍世間」,即種種的色相莊嚴遍滿世間。「毛孔光明悉清淨」,指毛孔的光明皆很清淨。「大慈方便示一切」,是說以種種大慈悲心方便開示一切衆生。

  

佛身普現無有邊 十方世界皆充滿

  

諸根嚴凈見者喜 此法高幢能悟入

  

佛的身相到處示現,無有界限,遍滿十方世界,他的每一個根器皆嚴凈、無染汙,見到的衆生皆很歡喜。此是高幢普照主山神思惟悟入的佛之境界,我們如理思惟佛之殊勝在哪裏。經文中每一偈頌都講對佛的思惟,這麼多的解脫門自己把它找出來思惟,投入下去,當你心有所得時,你就悟入了。這是以模仿來修行悟入的法門。

  

如若不從這裏修,從別處來修亦可,但是境界可能沒有這般窮盡。因爲經文已講到利益衆生的部分,其它經典可能只有佛身成就的部分,我們要了解,佛身成就之後還要再來饒益衆生,否則他的成就尚未圓滿。

  

長行文中是從現象界來引導我們轉入自性海裏,偈頌則是直接思惟佛的功德。以一個對一個來看,我把外面的境界轉爲內在心性的疑情,那麼這疑情應如何思惟呢?按照佛身功德,這是「正思惟」,其兩者就結合在一起。

  

以長行文和偈頌倂在一起做個對照,或者你認爲長行文第一句與偈頌第叁句比較恰當,甚至將主山神的長行文與主林神的偈頌倂在一起都可以,但是必須調整好。這個調整非常重要,好比看電視,頻道要調好,它才不會有噪聲。這些都是實際修行的一個關鍵點,其本身法門相當廣大,每個人都可以來訓練。

  

曆劫勤修無懈倦 不染世法如虛空

  

種種方便化群生 悟此法門名寶髻

  

此是離塵寶髻主山神的解脫門,他悟入如來往昔勤修無懈倦這個法門。我們是不是也勤修無懈倦呢?我們恐怕是該修行的時候在睡覺,睡覺之時才修行,而且修的是惡行,因爲夢中造業很多啊!

  

真正修行,是睡覺就睡覺,沒有夢。修行之所以會有夢,乃是他在修法的時候,就想著這個法修下去要有個結果出來,在期望著那個結果,就是夢的根源。所以真正的修行是專注投入,把事情做好,要結束的時候就結束了,不攀緣就不會做夢。所以該休息就休息,要修行就修行,這才是「無懈倦」。假如吃飯時想修行,修行時想吃飯,結果飯沒吃好,修行也沒修好,如此就懈倦了,這個意義要弄清楚。

  

「不染世法如虛空」,他真正在修行,不貪染、不攀緣世間法,心境如虛空一樣清淨。以「種種方便化群生」,此種種方便法門是隨衆生根器來教化。教化衆生的人有如水,衆生就像容器,你要是拿水桶來,我給你的就是水桶的樣子;你要是拿瓶子來,我就給你瓶子的樣子。教的人不能說:「你來!」就給你同樣形狀的水,水無形狀,如此才能以種種方便教化群生。大家要經常去思惟如來這個境界。

  

衆生盲暗入險道 佛哀愍彼舒光照

  

普使世間從睡覺 威光悟此心生喜

  

「衆生盲暗」乃是愚癡,因愚癡而走入險道。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要是不能接受人生的一些曆練,是無法長大的,而且很容易走入險道。這個險道不是在他出了社會才遭遇到,而是他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就是最大的險道,其父母所謂的「愛」,使他無法面對群衆,使他在社會上幾乎無謀生的能力,這種愛有用嗎?

  

我們入佛門以後開始想要追求一種超越的人生,同樣亦有很多險道。有些人修學産生偏差,因此險道而造的惡業就是邪知邪見,即「五利使」,使衆生輪轉不息,受到種種的災難與痛苦。

  

因愚癡造業而受苦其實是無辜的,他並非有意,不是有智慧而造業,那麼佛哀愍此類衆生,以覺悟的光普照教化。「普使世間從睡覺」,希望愚癡的衆生能夠覺醒過來。

  

是故能夠學佛,接受此覺悟的教育,乃人生最大的福報,至少不會入險道。所以甯可以身殉道,亦不犯戒,做破法之事。此身可毀,亦不生生世世受苦報。假如這輩子守不住這個色身而去造惡業,將來的苦果通通會回到自己的身上。學佛乃是使我們有所認知,故要經常思惟這個部分。

  

從這裏來修,成就的就是此種殊勝的成就,法門很多,我們由相應的法門來下手。

  

昔在諸有廣修行 供養剎塵無數佛

  

令衆生見發大願 此地大力能明入

  

這是大力光明主山神的解脫門,亦是他的思惟模式。他說佛往昔在因地廣爲修行,「廣」乃法門無量誓願學,並且曾經「供養剎塵無數佛」。佛能如此供養,我們也可以。倘若你這樣恭敬供養,衆生見到皆很歡喜,他會隨著你來發大願。

  

見諸衆生流轉苦 一切業障恒纏覆

  

以智慧光悉滅除 此普勝神之解脫

  

如來「見諸衆生流轉苦,一切業障恒纏覆」,佛以智慧光來滅除衆生苦。我們有沒有思惟過:「要助衆生除苦!」在五濁惡世裏有很多條件限製,這時候就要用智慧光來除掉衆生苦。

  

一一毛孔出妙音 隨衆生心贊諸佛

  

悉遍十方無量劫 此是光輪所入門

  

佛一毛孔乃至一切毛孔中皆可發出微妙音,這是他以種種善巧方便至誠地稱贊十方一切佛,盡無量劫無有窮盡。

  

佛遍十方普現前 種種方便說妙法

  

廣益衆生諸行海 此現見神之所悟

  

這個法門是從佛的立場來說的,佛身示現遍十方,用「種種方便說妙法」來利益衆生。換句話說,衆生本來在苦海中,現在用這樣的方法來覺悟衆生。我們由此處來體會,認知此一法門,這種思惟方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訓練。

  

法門如海無邊量 一音爲說悉令解

  

一切劫中演不窮 入此方便金剛目

  

法門無量無邊,佛以一音就能將它說盡,而且衆生皆能體會、了解到,這樣的妙音辯才在一切劫中演不窮。

  

這一偈有兩部分,我們要去體會。法門無量,佛以一音就能窮盡,衆生各得解,但是佛是以無量的時間來說法,故《大本華嚴》中釋迦牟尼佛至今還講不完,《恒本華嚴》乃是十方諸佛同說,亦是永遠講不完,這是其一。其二,爲何無量無邊的法門能夠一音而說盡?我們以性起法界來說,只要你抓住真正佛法的核心,一切法皆能窮盡,故《華嚴》是「依本起末」,例如「化對立爲圓融」,你能夠抓住這個要領,那麼展開來,任何的法皆可用這個方法來講,這叫「一音演說」,全部窮盡了。

  

  

《遨遊自性海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 - 八 主山神衆—勤修、精進、增長善根》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