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遨游自性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 - 八 主山神众—勤修、精进、增长善根▪P2

  ..续本文上一页悉使众生深悟喜

  

「开华匝地」与「宝峰开华」是同一个主山神。从偈颂的境界上可以看到只有宝峰开华主山神在说话,在长行文中开华匝地主山神并没有说话,他只是个现象而已,我们要去观察这些现象。

  

无论观察一位艺术家、老师,还是一位书生、商人,他们各有各的气质,我们可否观察到?一个修行人坐在那儿,他散发出来的智慧、慈祥与宁静,我们能否感受到?假如我们遇到佛,当然每人所看到的都不一样,因为众生根器不同之故,不是佛有不同,佛是平等的。我们看真正的佛舍利,众生因根器不同,所看到的亦不同。

  

所以这种现象的境界不好描述,而这个经家是以大成就的立场来看,把它结集出来让大家了解佛的境界,在此境界里以作为上首的主山神来开示做表达。其实要表达这些境界并不只此十个偈颂而已,而是无量无边无有穷尽的,从当时讲到现在,以后还要继续讲下去。我们现在看的《华严经》是《略本华严》,只有四万五千偈,仅是个纲要而已;《下本华严》有十万偈;《中本华严》有四十八万九千偈;现在释迦牟尼佛尚在说,以后还会继续说下去,无有了期的是《大本华严》;那么《恒本华严》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同说,过去说不完,未来也永说不尽。

  

这一组偈颂是宝峰开华主山神称赞如来的殊胜功德之解脱门,是说如来在往昔所修的殊胜行愿无有边际,现在所获得的成就亦无量无边,开辟出来的法门如微尘数那么多,皆能使众生进入法身慧命的领域里。这是宝峰开华主山神深深体悟到的境界,所以我们也要常去思惟佛的境界。

  

众相严身遍世间 毛孔光明悉清净

  

大慈方便示一切 华林妙髻悟此门

  

这是华林妙髻主山神思惟出来的解脱门。「众相严身遍世间」,即种种的色相庄严遍满世间。「毛孔光明悉清净」,指毛孔的光明皆很清净。「大慈方便示一切」,是说以种种大慈悲心方便开示一切众生。

  

佛身普现无有边 十方世界皆充满

  

诸根严凈见者喜 此法高幢能悟入

  

佛的身相到处示现,无有界限,遍满十方世界,他的每一个根器皆严凈、无染污,见到的众生皆很欢喜。此是高幢普照主山神思惟悟入的佛之境界,我们如理思惟佛之殊胜在哪里。经文中每一偈颂都讲对佛的思惟,这么多的解脱门自己把它找出来思惟,投入下去,当你心有所得时,你就悟入了。这是以模仿来修行悟入的法门。

  

如若不从这里修,从别处来修亦可,但是境界可能没有这般穷尽。因为经文已讲到利益众生的部分,其它经典可能只有佛身成就的部分,我们要了解,佛身成就之后还要再来饶益众生,否则他的成就尚未圆满。

  

长行文中是从现象界来引导我们转入自性海里,偈颂则是直接思惟佛的功德。以一个对一个来看,我把外面的境界转为内在心性的疑情,那么这疑情应如何思惟呢?按照佛身功德,这是「正思惟」,其两者就结合在一起。

  

以长行文和偈颂倂在一起做个对照,或者你认为长行文第一句与偈颂第三句比较恰当,甚至将主山神的长行文与主林神的偈颂倂在一起都可以,但是必须调整好。这个调整非常重要,好比看电视,频道要调好,它才不会有噪声。这些都是实际修行的一个关键点,其本身法门相当广大,每个人都可以来训练。

  

历劫勤修无懈倦 不染世法如虚空

  

种种方便化群生 悟此法门名宝髻

  

此是离尘宝髻主山神的解脱门,他悟入如来往昔勤修无懈倦这个法门。我们是不是也勤修无懈倦呢?我们恐怕是该修行的时候在睡觉,睡觉之时才修行,而且修的是恶行,因为梦中造业很多啊!

  

真正修行,是睡觉就睡觉,没有梦。修行之所以会有梦,乃是他在修法的时候,就想着这个法修下去要有个结果出来,在期望着那个结果,就是梦的根源。所以真正的修行是专注投入,把事情做好,要结束的时候就结束了,不攀缘就不会做梦。所以该休息就休息,要修行就修行,这才是「无懈倦」。假如吃饭时想修行,修行时想吃饭,结果饭没吃好,修行也没修好,如此就懈倦了,这个意义要弄清楚。

  

「不染世法如虚空」,他真正在修行,不贪染、不攀缘世间法,心境如虚空一样清净。以「种种方便化群生」,此种种方便法门是随众生根器来教化。教化众生的人有如水,众生就像容器,你要是拿水桶来,我给你的就是水桶的样子;你要是拿瓶子来,我就给你瓶子的样子。教的人不能说:「你来!」就给你同样形状的水,水无形状,如此才能以种种方便教化群生。大家要经常去思惟如来这个境界。

  

众生盲暗入险道 佛哀愍彼舒光照

  

普使世间从睡觉 威光悟此心生喜

  

「众生盲暗」乃是愚痴,因愚痴而走入险道。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是不能接受人生的一些历练,是无法长大的,而且很容易走入险道。这个险道不是在他出了社会才遭遇到,而是他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就是最大的险道,其父母所谓的「爱」,使他无法面对群众,使他在社会上几乎无谋生的能力,这种爱有用吗?

  

我们入佛门以后开始想要追求一种超越的人生,同样亦有很多险道。有些人修学产生偏差,因此险道而造的恶业就是邪知邪见,即「五利使」,使众生轮转不息,受到种种的灾难与痛苦。

  

因愚痴造业而受苦其实是无辜的,他并非有意,不是有智慧而造业,那么佛哀愍此类众生,以觉悟的光普照教化。「普使世间从睡觉」,希望愚痴的众生能够觉醒过来。

  

是故能够学佛,接受此觉悟的教育,乃人生最大的福报,至少不会入险道。所以宁可以身殉道,亦不犯戒,做破法之事。此身可毁,亦不生生世世受苦报。假如这辈子守不住这个色身而去造恶业,将来的苦果通通会回到自己的身上。学佛乃是使我们有所认知,故要经常思惟这个部分。

  

从这里来修,成就的就是此种殊胜的成就,法门很多,我们由相应的法门来下手。

  

昔在诸有广修行 供养剎尘无数佛

  

令众生见发大愿 此地大力能明入

  

这是大力光明主山神的解脱门,亦是他的思惟模式。他说佛往昔在因地广为修行,「广」乃法门无量誓愿学,并且曾经「供养剎尘无数佛」。佛能如此供养,我们也可以。倘若你这样恭敬供养,众生见到皆很欢喜,他会随着你来发大愿。

  

见诸众生流转苦 一切业障恒缠覆

  

以智慧光悉灭除 此普胜神之解脱

  

如来「见诸众生流转苦,一切业障恒缠覆」,佛以智慧光来灭除众生苦。我们有没有思惟过:「要助众生除苦!」在五浊恶世里有很多条件限制,这时候就要用智慧光来除掉众生苦。

  

一一毛孔出妙音 随众生心赞诸佛

  

悉遍十方无量劫 此是光轮所入门

  

佛一毛孔乃至一切毛孔中皆可发出微妙音,这是他以种种善巧方便至诚地称赞十方一切佛,尽无量劫无有穷尽。

  

佛遍十方普现前 种种方便说妙法

  

广益众生诸行海 此现见神之所悟

  

这个法门是从佛的立场来说的,佛身示现遍十方,用「种种方便说妙法」来利益众生。换句话说,众生本来在苦海中,现在用这样的方法来觉悟众生。我们由此处来体会,认知此一法门,这种思惟方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

  

法门如海无边量 一音为说悉令解

  

一切劫中演不穷 入此方便金刚目

  

法门无量无边,佛以一音就能将它说尽,而且众生皆能体会、了解到,这样的妙音辩才在一切劫中演不穷。

  

这一偈有两部分,我们要去体会。法门无量,佛以一音就能穷尽,众生各得解,但是佛是以无量的时间来说法,故《大本华严》中释迦牟尼佛至今还讲不完,《恒本华严》乃是十方诸佛同说,亦是永远讲不完,这是其一。其二,为何无量无边的法门能够一音而说尽?我们以性起法界来说,只要你抓住真正佛法的核心,一切法皆能穷尽,故《华严》是「依本起末」,例如「化对立为圆融」,你能够抓住这个要领,那么展开来,任何的法皆可用这个方法来讲,这叫「一音演说」,全部穷尽了。

  

  

《遨游自性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 - 八 主山神众—勤修、精进、增长善根》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