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難遇佛,我們今之所以不見不聞,來自于心不清淨。故以清淨心、無雜亂心始得聞名號,必定可獲得利益,無有空過。所以覺悟本身才能體會到這一點。
如來一一毛孔中 悉放光明滅衆患
世間煩惱皆令盡 此現光神所入門
毛孔是最小的單位,如來每一毛孔中皆能放光明滅衆苦。一毛孔爲何可以發揮那麼大的力量,乃因「真實」,因此「世間煩惱皆令盡」。
一切衆生癡所盲 惑業衆苦無量別
佛悉蠲除開智照 如是破暗能觀見
一切衆生被愚癡所蓋住,所以惑業苦有無量別,佛能將它們全部掃除掉。換句話說,衆生覺悟過來,就不會造業受苦了。
如來一音無限量 能開一切法門海
衆生聽者悉了知 此是大音之解脫
佛以一音來講大音,大音乃從悟得而來的,一音何以無限量,「能開一切法門海」呢?我們只要抓住佛法的核心,然後從根本法門中取一個去對治,如「化二元對立成圓融統一」,或以「投入轉化」之方法,即我們投入自然就能夠轉化,以此根本法去對治其它法。
佛之所以成佛,皆因根本法門皆達究竟。何以佛與佛之間德號不同?乃法門不同之故。如從「二元對立化爲圓融統一」下手,與從「心能轉境,即同如來」此一法門下手,所成就的佛果德號不同,然而成就的境界都一樣。
汝觀佛智難思議 普現諸趣救群生
能令見者皆從化 此蔽日幢深悟了
佛智要度化衆生,會先與衆生結緣,待因緣成熟,才有辦法度化。在佛住世的時代只靠兩條腿走路,他每走一步皆發願:「凡是我走過的地方,再有人走上來,我都與他結善緣,將來要度他成佛。」在印度河流域,假設平均每年有一千萬人走過釋迦牟尼佛走過的路,叁千年來有多少人走過呢?
我們也可以這樣發願,給衆生遠種菩提因,而且效果會比佛大。走在任何城市街道的十字路口都發願:「凡經過此路口的衆生,我都度。」然後念「阿彌陀佛」與他結緣。假如有機會出國,在每一個機場,在外國重要的街道都如此發願。只要搭上飛機就發願:「凡所有搭上這架飛機以及所有走過這條航道的衆生,還有空中所有族類,通通度盡。」此願發下去,飛禽類都度到了。若是到了海邊,兩腳踩在海裏,馬上就發願度盡所有海中族類,念佛與牠們結緣。
我們先打開心量,智慧就跟著開了。從發願與衆生廣結善緣的易行道,轉爲智慧的精進之難行道,也就是時時刻刻念茲在茲地提醒念頭不忘,照樣可以成就。
如來大悲方便海 爲利世間而出現
廣開正道示衆生 此見方神能了達
如來大悲方便門特別多,爲了利益世間來觀察世間種種狀況,他用種種的示現,廣開正道來開示衆生。我們要利益衆生,必須掌握根本法門,始能廣開正道。
如來普放大光明 一切十方無不照
令隨念佛生功德 此發威光解脫門
自性的光明能夠展現遍照十方一切世界。如來光明是無不照的,問題是衆生能否接受?倘若衆生業障太重,則無法照到,衆生業障不重,就可以發現如來光明。「令隨念佛生功德」,「隨」是隨順行,在隨順行當中,心憶念覺悟的目標,其功德就産生了。
學佛人應有學佛者的本色,我們學《華嚴》者亦以「普賢行者」自勉,經常思惟「佛之所以成佛是何原因」?「我之所以爲凡夫又是爲何」?「我與佛之間若發生一種連接,産生轉變,我就可以馬上成佛了」,去把這個關系找出來,此乃「念佛」。
佛之所以成佛是果地覺,凡夫之所以是凡夫爲因地心,拿果地覺來轉變因地心,因地心就變佛了。故叁皈依的皈依佛,是要趨向于覺悟,那要如何覺悟呢?我們要把每一個生命因素的獨立、沖突、矛盾,轉變成佛圓融統一的生命體。要如何轉變呢?由于我們生命因素被五陰分開,所以色、受、想、行、識都獨立,因而貪、瞋、癡、慢、疑五陰熾盛,那麼現在要把五陰徹底破除掉,生命因素方能交融起來。其破除的方式與模式,我們稱爲心靈方程式,然後你隨念佛就産生功德了。找出心靈方程式以後,這個破除的功夫就使之成熟,就是這個方法,所以念佛生功德是這樣來的。
《遨遊自性海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 - 六 主藥神衆——心藥》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