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遨游自性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 - 六 主药神众——心药▪P2

  ..续本文上一页难遇佛,我们今之所以不见不闻,来自于心不清净。故以清净心、无杂乱心始得闻名号,必定可获得利益,无有空过。所以觉悟本身才能体会到这一点。

  

如来一一毛孔中 悉放光明灭众患

  

世间烦恼皆令尽 此现光神所入门

  

毛孔是最小的单位,如来每一毛孔中皆能放光明灭众苦。一毛孔为何可以发挥那么大的力量,乃因「真实」,因此「世间烦恼皆令尽」。

  

一切众生痴所盲 惑业众苦无量别

  

佛悉蠲除开智照 如是破暗能观见

  

一切众生被愚痴所盖住,所以惑业苦有无量别,佛能将它们全部扫除掉。换句话说,众生觉悟过来,就不会造业受苦了。

  

如来一音无限量 能开一切法门海

  

众生听者悉了知 此是大音之解脱

  

佛以一音来讲大音,大音乃从悟得而来的,一音何以无限量,「能开一切法门海」呢?我们只要抓住佛法的核心,然后从根本法门中取一个去对治,如「化二元对立成圆融统一」,或以「投入转化」之方法,即我们投入自然就能够转化,以此根本法去对治其它法。

  

佛之所以成佛,皆因根本法门皆达究竟。何以佛与佛之间德号不同?乃法门不同之故。如从「二元对立化为圆融统一」下手,与从「心能转境,即同如来」此一法门下手,所成就的佛果德号不同,然而成就的境界都一样。

  

汝观佛智难思议 普现诸趣救群生

  

能令见者皆从化 此蔽日幢深悟了

  

佛智要度化众生,会先与众生结缘,待因缘成熟,才有办法度化。在佛住世的时代只靠两条腿走路,他每走一步皆发愿:「凡是我走过的地方,再有人走上来,我都与他结善缘,将来要度他成佛。」在印度河流域,假设平均每年有一千万人走过释迦牟尼佛走过的路,三千年来有多少人走过呢?

  

我们也可以这样发愿,给众生远种菩提因,而且效果会比佛大。走在任何城市街道的十字路口都发愿:「凡经过此路口的众生,我都度。」然后念「阿弥陀佛」与他结缘。假如有机会出国,在每一个机场,在外国重要的街道都如此发愿。只要搭上飞机就发愿:「凡所有搭上这架飞机以及所有走过这条航道的众生,还有空中所有族类,通通度尽。」此愿发下去,飞禽类都度到了。若是到了海边,两脚踩在海里,马上就发愿度尽所有海中族类,念佛与牠们结缘。

  

我们先打开心量,智慧就跟着开了。从发愿与众生广结善缘的易行道,转为智慧的精进之难行道,也就是时时刻刻念兹在兹地提醒念头不忘,照样可以成就。

  

如来大悲方便海 为利世间而出现

  

广开正道示众生 此见方神能了达

  

如来大悲方便门特别多,为了利益世间来观察世间种种状况,他用种种的示现,广开正道来开示众生。我们要利益众生,必须掌握根本法门,始能广开正道。

  

如来普放大光明 一切十方无不照

  

令随念佛生功德 此发威光解脱门

  

自性的光明能够展现遍照十方一切世界。如来光明是无不照的,问题是众生能否接受?倘若众生业障太重,则无法照到,众生业障不重,就可以发现如来光明。「令随念佛生功德」,「随」是随顺行,在随顺行当中,心忆念觉悟的目标,其功德就产生了。

  

学佛人应有学佛者的本色,我们学《华严》者亦以「普贤行者」自勉,经常思惟「佛之所以成佛是何原因」?「我之所以为凡夫又是为何」?「我与佛之间若发生一种连接,产生转变,我就可以马上成佛了」,去把这个关系找出来,此乃「念佛」。

  

佛之所以成佛是果地觉,凡夫之所以是凡夫为因地心,拿果地觉来转变因地心,因地心就变佛了。故三皈依的皈依佛,是要趋向于觉悟,那要如何觉悟呢?我们要把每一个生命因素的独立、冲突、矛盾,转变成佛圆融统一的生命体。要如何转变呢?由于我们生命因素被五阴分开,所以色、受、想、行、识都独立,因而贪、瞋、痴、慢、疑五阴炽盛,那么现在要把五阴彻底破除掉,生命因素方能交融起来。其破除的方式与模式,我们称为心灵方程式,然后你随念佛就产生功德了。找出心灵方程式以后,这个破除的功夫就使之成熟,就是这个方法,所以念佛生功德是这样来的。

  

  

《遨游自性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 - 六 主药神众——心药》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