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離垢光明主空神,得能令一切衆生心離諸蓋清淨解脫門。」覆蓋共有五種,分別爲:貪、瞋、癡、睡、掉悔。關于睡,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人需要睡眠,但是天人及淨土中的行者就不需要了。人有蓋纏,所以不睡覺是不行的,這是先天的性質,屬于較微細的我執,爲俱生我執。所以一位修行人,若真的將俱生我執破除,就可離開五蓋的纏覆,凡夫是沒辦法的。
現在這裏有一個問題:我們要不要專修這一部分?有人專從此處下手修行,而我們即使不從這門下手,也要了解它。若你要從這個解脫門下手修行,那就先別談「令一切衆生心離諸蓋」,首先你自己能否心離諸蓋而得清淨?能否身心無垢?這是絕對可以成就的!各位在這裏可以多用心,這也是一個修行的下手處。
「深遠妙音主空神,得普見十方智光明解脫門。」我們在講經弘法時,經常有人問我:「爲什麼要講得這麼深?」我也常舉這樣的例子作爲答複:「一個港口的大小,不是以容納船只數目的多寡來論,而是以船的噸位來決定,若是所停泊的船噸位愈大,這個港口就愈大。同樣地,我們教化衆生,不在于人數的多寡,而是要成就有大善根器的人;所以若是有一、兩個人成就,那就不得了了,我們教化衆生的事業就很殊勝了。正如古人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關鍵在此。
我們爲了成就衆生,要求各位去實踐的部分會愈來愈踏實、愈來愈深入,這是必然的。而在這過程中,你願不願意接受與承擔?我們知道,教育本來就是最浪費、最難預期的投資。我們肯定那些信徒踴躍的道場有其存在的價值;然而,若是那些信徒中有人發心想突破,想更進一步深入的話,可以到我們這裏來,我們成就這部分就好了!關于這點我們能否從總體上去宏觀,這就是「普見十方」。
「光遍十方主空神,得不動本處而普現世間解脫門。」「不動本處」是指本體的部分,「普現世間」則是指現象界中要隨緣。很多學佛人,總是將自己打扮得像圖書上的菩薩;學佛不是要你把自己弄得什麼都不像,你還是得像個人啊!「普現世間」,即指掌握住本體而能與衆生相契合。學佛並非要我們裝模作樣,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踏實地展現出那種自在、活潑、圓融的特質,那就對了!
爾時,淨光普照主空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空神衆,,而說頌言:
如來廣大目 清淨如虛空
普見諸衆生 一切悉明了
「廣大目」是指智慧。此偈可拆成許多組對句,再由當中了解其法義。
佛身大光明 遍照于十方
處處現前住 普遊觀此道
「佛身大光明」,是指覺悟的本體能起無量無邊的妙用。
佛身如虛空 無生無所取
無得無自性 吉祥風所見
我們可將此偈和前幾首偈的句子重新組合,透過這種方式,在法義上會有總體的了解。
如來無量劫 廣說諸聖道
普滅衆生障 圓光悟此門
「聖道」是什麼呢?可能有人會認爲,佛經所說的道理,或者某某法師、某某大德所言……等就是聖道。這種現象令我們反省到,當我們將「聖道」的解釋愈來愈狹化,只限于佛教經典中或是某師父的開示時,就會愈來愈浮在表面上。其實,「聖道」就是一切真理,它能使衆生趨向于心性的解脫,使心靈更臻完美。假如我們能體會到這一點,你的心量就很廣闊了。這時你會引用佛所說的話作爲證明,你的見性之見便油然而生。
我觀佛往昔 所集菩提行
悉爲安世間 妙髻所斯境
佛往昔修行是爲了利益一切世間,我們應效法佛。
一切衆生界 流轉生死海
佛放滅苦光 無礙神能見
在生死海流轉,是一切衆生的特色。「佛放滅苦光」,是指覺悟所展現的智慧光明能滅除衆生的痛苦。
很多人常常說自己夢到佛、菩薩,可是真正的「見佛」有「滅苦」的作用,因爲「佛」是覺悟。若是夢到佛、菩薩,就應該反問自己:「我的苦是否滅除了?」若苦並爲滅除,那你的「夢見佛」只是虛幻不實的!也許你會執著于夢境,一直認定它是真實的,而你確確實實做了一個「見佛」的夢,但是那境界本身是虛假的,你卻無法察覺。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女兒要出嫁了,媽媽把當年外婆送的金飾交給他,並說明此金飾是祖傳家寶。嫁過去後,女兒爲生活所逼,把金飾拿到當鋪典當,結果老板用放大鏡鑒定,,告訴他說:「這是銅的。」這下子問題來了!本來這陪嫁品在家裏一代一代傳下來,大家都以爲它是金子,可是實際上它是銅做的!假如今天你遇到同樣的境界,你會相信誰的話呢?但事實擺在眼前,根本不在乎你相信與否。縱使那女兒再問上十家當鋪,也都會說那陪嫁品是銅做的,結果只是徒惹笑話而已。所以學佛人絕對不要犯同樣的錯誤,要懂得覺察境界的假相並將之轉換,才可産生無邊功德。否則你一再執著于你所夢到的境界,那你就完了。所以修學時一定要避開這部分,不要被幻境所迷惑。
清淨功德藏 能爲世福田
隨以智開覺 力神于此悟
「清淨功德藏」,是指我們的清淨自性,這是一切功德的總根源,所以「能爲世福田」。要想由此福田,必須用智慧來開發。
衆生癡所覆 流轉于險道
佛爲放光明 離垢神能證
「光明」是指智慧,智慧是用來破除愚癡。
智慧無邊際 悉現諸國土
光明照世間 妙音斯見佛
「諸國土」包括淨土、穢土。我們所見的是人道這中間帶的部分,其它的國土見不到,但智慧本身能令我們普見一切國土,所以此處說:「光明照世間。」
佛爲度衆生 修行遍十方
如是大願心 普現能觀察
這首偈所說的是佛爲了救度衆生,處處皆修行。這種大願心,是光遍十方主空神的「不動本處而普現世間解脫門」所能觀察到的。
《習氣,性德,解脫門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卷叁講記 - 十二 主空神衆——空,才能發揮妙用》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