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根本佛母 准提密法 六 佛母修持法▪P2

  ..續本文上一頁時代,動不動就講人權,事事要求合理。但我告訴各位,若處處要求合理,修法是難以有所成的。

  修法本身對腦筋來說是不合理的,記得這一點。修法若按腦筋所設想的才算合理,那就變成了世間法。修法之目的在破除意識形態、走出輪回的圈限。一般人所說的合理部份屬輪回的觀念,出離叁界不再輪回,是屬于腦筋裏認爲不合理的部份。

  一般人認爲修持就是依照自己的方法,如此便繼續輪回,若不想輪回,就得接受佛法的要求。師父明明說要如此這般,你回去之後還是按自己的方式做,覺得這樣比較習慣、方便,始終無法接受佛法的要求,學到最後都是自己的法,這不是佛法。

  進入佛門後,便要完全按照指導者的方法去修。一般來說,事相方面還容易一點,例如念珠挂哪邊、該怎樣拿等等。可是觀念、腦筋的轉化就很難了,往往指導者說該如何,你卻像條鳗魚一樣,一下子溜回去而不自知。習氣牢固啊!觀念、想法才是問題,必須改過來,這是真正需要注意的地方。

  密法修持當中,不可思議的公案很多。密法的修持有一根本,即任何一法都是「總持法」。我們提供給各位的法本都是分十個階段和十二個階段兩種。大法是十六個階段,一般人修到這種程度的機會可能不多,這些都屬自修,共修的部份則通常分十階段,分開是十階段,合並起來則只是一個咒語。

  這十個階段怎麼修?譬如麥克風該怎麼才能發揮作用?第一,得先做個支架固定在這裏,否則麥克風太近,講話會有一股氣音,太遠則音響不清楚;第二要有線路;第叁是感應器;此外裏面還得具足種種東西……,這林林總總的東西組合起來,就是一支麥克風,所以麥克風是一,不是十個零件。十個零件不起作用,組合起來才叫一支麥克風。麥克風是總持法,我們需要精通裏面的東西,麥克風才能用。

  不管修持什麼法,內容都要搞清楚,零件一一分開來沒用,一定得組合起來成爲麥克風,才能起作用。所以任何一種修法都是總持法。不用去煩惱那麼多,如果自己真的有辦法完成修法,那時候才修自己的法,否則接受別人指導時不必想太多。

  我們所說的修法,你必須搞清楚分開是什麼?合並起來又該怎麼修?如何用心?分開來是要讓人了解,而真正修持、運用之時,則是整體的運用。古人不用麥克風就能讓好幾千人都聽得到,現在有麥克風,話聲卻還不容易遠傳。因此,關鍵在于確切明白方法,如何起妙用才是修持的重點,而基本條件只是「認識」而已。

  不管顯教或密教,修法時心念都要正,此乃基本要求。但修持密法時有一特異之處,即修持的定位問題。密法不同于顯教,顯教都說上求下化,上求佛智是自利,下化衆生是利他,然而要怎麼修,則多數人都不知道。

  一般而言,顯教的佛法是說明周知,密法、密行的部份則是要行者去履行、去實踐。就華嚴密的基礎來說,一定要受兩個戒,一是發菩提心戒,另一個是菩薩行戒;「菩提心」乃行者本身上求的標准,「菩薩行」則屬下化方面。這兩部份是密法修持的基礎,修不好就談不上阿阇梨的資格,沒能力指導人家。

  下化衆生就是利他。利他怎麼修?臺北有一位富翁,常對人家說一句話:「你們布施一百萬,不如我布施一百塊。」他在臺北市有十多間房子出租,每個月光租金收入最少就有兩、叁百萬,每次道場辦活動,他卻只繳一百塊,連供養自己的師父也一樣。他有利益衆生的觀念,但難以真誠地付諸行動。這不是佛法,佛法「如說而行,如行而說」,這樣說就要這樣做,如此做也要如此說。這位富翁只是自圓其說,並不是利益衆生的基本做法。

  修密這該如何利益衆生?利益衆生要有一個心念——「不舍菩提心」,不忘失菩提心。所以修密法的人經常得將衆生挂在心上,以衆生爲前提,不以自身的利益爲目標。當我們經常以衆生爲前提,心念一起,便會持咒回向給衆生。

  修行功夫到家的人嘴巴一直念,那叫「金剛持」。雖然嘴巴在念,卻聽不到聲音,他一直持、一直在加持,走到哪裏就加持到哪裏,加持、利益衆生,平常即訓練有素,那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以自己所行的本尊法來修持,如以「唵阿 戌福啰尾擬彌吽」一法來說,你經常持這個圓滿咒,身到意到,不管到哪裏都以心念帶著,不忘失;心念是要利益衆生用的,常想到利益衆生,即使看到狗、貓等動物被撞死或其他問題,都沒關系,你就一直這樣持過去。看到衆生痛苦給他加持,看到衆生歡喜也爲他隨喜。走到哪裏,心境就擴大到哪裏,這是利益衆生的實際行。

  密行者想饒益衆生就得持「實際行戒」,並且要受這「實際行戒」來饒益衆生。總共有叁條戒律,兩個是自行自利的,即菩提心戒和菩薩行戒,另一是實際行戒。即如何利益衆生?怎麼將佛法修行不離衆生的這條戒律受持好?我們以後會一步步傳給各位。

  這裏有個原則:華嚴密行者一定要有一個具體的行表現出來。顯教人具體的行較不外顯,是比較保守、內斂的,密行者的具體行則一定得現前。

  古代的密行是不現前的,中國佛教是標准的密行者,一般人看不出來,這叫「內密菩薩行」,亦即「密行」。世尊的公子羅睺羅便是密行者,一般人看不出他在修行。如今正好相反,密行者一定得付出行動,因爲我們不是成就者,但又不敢付出行動,那等于沒有修行。然而行動並不表示要很囂張、張狂,持咒不必爲了讓大家都聽到而大聲喊,金剛持就好,行之所至,心念即到。

  工作、說話時要專心,不要嘴巴一直動來動去。沒事做的時候,心念要起,持咒、回向給衆生。菩提心戒、菩薩行戒、真實行戒,這叁個戒都是真實行利益衆生用的,這是學密之前個人應當具備的一些條件和觀念。後面會再跟各位談華嚴密的行持及准提法的注意事項。

  

《根本佛母 准提密法 六 佛母修持法》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