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默默耕耘,不問收獲▪P3

  ..續本文上一頁來進入佛門來了,你還說佛門不清淨,誰造的?自己造的。對不對?那你們要把這些煩惱習氣把這些東西都給放下了,就沒有了,就清淨了。所以都是我們自己戴著有色的眼鏡,來看這個社會,來看佛教造成的。那這個時候我們用一顆浮躁的心,用一顆煩惱的心去學佛,才有今天所謂的搖擺不定。哎呀,我今天又遇到一個法門,消多少多少業障;哎呀,我又遇到一個什麼法門,能夠給我加持,讓我能夠超越多少多少的罪業的果報,所以搖擺不定,不能夠一條道走到底。這是你世間的習氣帶到佛門來了,以世間心行佛菩薩的道,你能成就嗎?是這個道理呀,這是根源。

  我們一般人不了解,不知道啊。就知道自己很亂,不知道亂的根源在哪裏,明白了以後,你知道亂是自己過去的煩惱習氣起現形的,把它去掉以後,佛法不亂,要知道,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都是有條有理的,絕定沒亂,誰亂了?學佛的人亂了,祖師也常講,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我們現在的心亂到一定的程度了,搖擺不定的時候,就像中峰禅師所講的一樣:亂心,有一個寶投入進來了,投入濁水了,時間久了,他自然就淨化了。那我們現在呢,不等他淨化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跑了多少圈了,已經在佛門裏面又沾了很多煩惱,是你用煩惱心去學的,所以怪佛門不靈,怪佛門亂。我感覺佛門不亂,任何一個法門都不亂。所以不是不贊成大家學哪個法門,不學哪個法門,這都是錯誤的。關鍵是我們能不能正確地認識佛法,正確地認識法門,來對待這個事情。

  決定不可以拿著這個宗派來誹謗另外一個宗派,或者拿這個團體來講另外一個團體,我們彌陀大願人不可以!不能講!爲什麼?都是佛弟子,你誹謗別人就是等于誹謗佛菩薩,誹謗自己一樣。我們要怎麼樣做?只去耕耘!別人說我們好,阿彌陀佛;說我們不好,阿彌陀佛,多好!因爲我們不是爲他活著的,他說我們一句好我們高興好幾天,說我們一句不好我們痛苦好幾天,你說你不是被人家給牽著鼻子跑了?那才是悲哀的。我們不幹那個傻事,我們今天該做的事情,我們今年該做的事情,我們一步一步地,沒有對不起佛菩薩,沒有對不起一切衆生,自己認真去念佛去修行了。至于其他的事情跟我們沒有關系。別人贊歎那是隨喜功德,贊歎叫隨喜功德,功德是他的;他誹謗那叫謗佛菩薩,罪過也是他的,跟我們毫無關系。那時候你看多自在啊,那時候一點問題也沒有了。所以我們是“高調做事,低調做人,默默耕耘,不問收獲”,這是我們的最高指導原則。

  你能不能得到收獲呢?一定會有收獲的,如果你真的沒有收獲,因果道理就講不通了,好人總有一天會得好報的,你去耕耘了,付出了,總有一天會有收獲的,不可能沒有,這樣才是我們最基礎的信心。如果我們這點基礎信心都沒有了,你不是佛教徒!連根本都不知道啊,一般的世俗的善人都明了:行善得善報,行惡得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這是一般的做人原則,我們學佛的反而不明白了,那這不顛倒了嗎?所以我們耕耘了一分,收獲都不會少。但是我們要持一個什麼心態?我們不執著我們去收獲,我們執著我們應該去做,我們應該去付出的,這才灑脫啊,不問得失,哎呀,我得了也好,不得也好,都去做了。那麼你這個心境去生活去處世,絕對沒煩惱。沒煩惱啊,沒有爭端啊,“哎呀我得的少了,我不行!我不平!”你沒有這些事情,都是很開心地,都是真心地去做的,這叫成就者,這叫有功夫的人,大成就者。雖然我們現在達不到,這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如果我們這個方向和目標做不到,又不知道,那你哪一輩子能消除業障,哪一輩子能成佛呢?這是個基礎啊。

  我們不斷地往上提升,人間的一切財富,一切的福報,很有限很短暫,真是這個樣子的。過去聽一個小故事,有一個地方發大水了,一個地主家老員外,一看這個大水要漫過房子了,家産什麼東西都沒有了,這個時候他用麻袋裝了一麻袋的鈔票,背著上樹了。這個窮人他沒那麼多錢那,沒有錢也沒什麼家産,就蒸了一鍋窩窩頭,裝著一袋窩窩頭背著上樹了。結果到樹上以後,這個水就在下面流啊,人也下不來了,那個拿一袋子錢的人餓得不行,餓得直暈哪,而那個拿著窩窩頭的人可以很自在地吃著窩窩頭看著水,很舒服。結果那個財主就說了,我這一袋子錢可以買很多的窩窩頭啊,我和你換吧,我這一袋子錢不要了,窩窩頭歸我,我給你錢。結果那個人想,我沒有窩窩頭,連命都沒有了,你這些錢有什麼用啊,不換,多少錢也不換。結果過兩天那個拿一袋子錢的人給餓死了,他保住了命了。所以在特定情況下錢有啥用呢?這個我們要想開了,就沒有那麼多障礙了,沒有那麼多錯覺了,我們就自在了。

  所以要好好做,尤其這個時代,我們要少說一分,多做一分,真正向社會大衆體現出來我們學佛不是消極的,我們學佛不是碌碌無爲的,我們在積極地入世。佛法無定法,沒有一定的佛法可說,只是看看現前衆生得了什麼病,現前衆生有什麼樣錯誤的認識,這些行菩薩道的菩薩們,來表一個法,是這個道理呀。過去是太平盛世非常美好的那種現象,都有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對社會的一種正確的認識的情況下,大家都心裏很安定,現在大家的心浮躁到一定程度了,這個時候說得少,做得多,就沒毛病了。不斷地去做一些慈善的事情,這是一個平臺,大家認識佛教的一個平臺,因爲這是一個基礎,大家還對于最基礎的良知有點認識:你看他們那一幫佛教徒在真正地在做一些實事,真正爲一些衆生,爲一些百姓解決問題,有了這個好感的心,他們才願意去學佛,願意去成就。

  現在我們盡自己的力量去做,相信還是善根福德因緣成熟的人多,有善心的人多,惡人還是少的,因爲人性本善嘛,本善才是自己呀,不善就是沒有一個榜樣,沒有一個值得去學習的事情,所以把自己這個信心失掉了。世界上還有善人嗎?還有善事嗎?是不是都帶一種什麼目的?現在大多數的人都是抱著這個眼光來對待的,人家做一件善事就認爲這個人肯定有意圖,甚至于你扶個人過馬路,他不小心摔著了還要訛你一筆,你都不願意做好事了。所以這就是一個不好的現象,很惡的現象。把這個事情明了了,把這個事情給講清楚,我們明了了還要給他們講清楚,那行菩薩道的人就會越來越多了,所以一個團體的生命力是來源于大家的信心,逐漸逐漸地形成一股力量,形成這麼一個團隊,就可以爲社會多做一些貢獻。這也不違背佛教的宗旨,佛法在世間嘛,不壞世間法,成就世間法,現在大家需要什麼,幫助大家而已。

  所以我們要團結一致,放下“小我”來成就“大我”,這才行,否則的話,難團結呀,煩惱習氣個個都很重,一點不如意,不能以大局著想就出問題了,哎呀你有什麼了不起的,我爲什麼要服你,自己的煩惱起現形了,扭頭就走了,衆生損失了,自己也損失了。要知道我們不是爲哪一個人做的,我們是爲佛菩薩做的,我們是爲一切衆生做的,是整個團體的力量,不看僧面看佛面哪,看佛菩薩的面子,來做這些事情,是這個道理呀。所以不能夠使自己的小性子,對一個人不滿自己走了,自己出問題了,損失的是自己,不能以大局著想,所以要修忍辱波羅蜜呀。兩個人過日子的時候天天吵架,何況一個團體那麼多人,那吵吵架也正常,但是一定不要往心裏去,盡量不要吵架,那更好啊!

  所以以後大家一定盡自己的力量來做,別人對別人不滿意了,別人對自己不滿意了,哦,這是菩薩在考驗我,這是菩薩讓我再更進一步,要有這個想法。不能夠遇到一點事情就退了,退了心再想發出來,難了,將來遇到任何一個法門,任何一個事業都很難發出信心,爲什麼呢?先入爲主,你第一件事情沒做成功,第一件事情就失敗了,而且是信心枯竭而告終的,失敗了,你對任何一個事情提不起來信心了:哎呀,佛門也只不過如此嘛。佛門到底是不是如此呢?不是如此。那怎麼又是這個現象呢?自己是如此而已嘛,佛法不生不滅,佛法究竟圓滿,怎麼能是這個樣子呢?是我們自己的業力不佳嘛,我們造成的。所以認真地去做,認真地去修。

  尤其是彌陀大願菩薩這個平臺太好了。現在就是你說一千句,說一萬句,別人能聽進去一句半句,那就很好啦,就念“阿彌陀佛”祝福他啦。淨宗大德講經五十幾年了,真正大家天天在聽,那個執著心、分別心還是去不掉,天天在學,煩惱還是那麼多,信心不夠啊。那彌陀大願菩薩這個事情、這個書往那一擺,看吧,你說你自己看著辦,你這是真信還是假信,到底信不信?那這個是比你說一千句一萬句都好使,這是證據嘛。現在衆生都感覺你說的都是古人的,古人那神話故事編得太多了,你看《西遊記》呀,神話小說《封神榜》編了那麼多,佛經是不是編的神話故事呢?懷疑的人多啊!那這個例子是現前的,看得見,摸得著,而且那麼圓滿殊勝,這個震撼力是強啊,所以我們要明了,現在我們沒有認識到,是我們自身現在這個覺悟不到。我相信這件事情一定會流傳下去,一定會普度一切有緣的衆生。(弟子們:阿彌陀佛!)我們所做的這些事情,都是功不可沒的,功不唐捐的,我們不看現前,我們現在無論有困難也好,或者做得很艱難也好,不要緊,對後世的影響是好的,我們這個書籍流布到全國各地,它能夠保存一百年,保存兩百年,後世的人一看,哎呀,他的認識程度就不一樣了,或者再有一個真正覺悟的人再來弘揚的話,又是中興時代了。是這個道理呀。

  所以這個是有理有據,有圓滿的理論,有完整的方法,又有證明給你表演一下,就像淨宗大德在《華嚴經》裏面講的,先把成果展現給你們看看,《華嚴經》裏面華藏世界的儀正莊嚴,那麼殊勝,那麼美好,這是成果啊。我們起信了,然後再教你怎麼去修,怎麼去證,信解行證。現在彌陀大願菩薩這個成果往這一擺,成果擺現出來了,哦,理論也圓滿了,你再不相信,佛來了也說了,剛強衆生,難調難伏啊,沒辦法,我也沒辦法,真是沒辦法了,因爲佛菩薩把所有的方法都使完了。所謂是教轉,教你轉;然後你不聽啊,勸轉,哎呀你應該相信,你應該學啦,你還不聽。證轉,證據擺在你面前,你看你信不信,聽不聽,那證據也擺在我們面前了,我們還說了,不行,那怎麼辦呢?那就是無藥可救了,真是這個樣子啊,無藥可救了。淨宗大德就是給我們勸轉:哎呀念佛吧,念佛多好,修行吧,哎呀,超越吧。大家就是聽。這個真的還是假的?這個聽了十幾年,還是那麼多的疑惑,到底能不能行啊?極樂世界摸不著,不實惠,還是有這個困惑和疑慮,修了十幾年了還是這種想法。那怎麼辦呢?菩薩就在關鍵的時候隆重推出——證轉。對啊,證據出來了,這就是爲佛法做了圓滿的證明了,而且不可思議地念著阿彌陀佛,念著“阿”,帶著微笑!你說裝的,你裝一個看看,誰能做得到啊?誰在那一刹那不痛苦就不錯了,能很安詳真的是了不起了,還能真正自在地念著阿彌陀佛,念著“阿”,帶著微笑,還能保持這個狀態,那就是菩薩對我們的大慈大悲呀。這是最好的證據,鐵打的證據,沒辦法做假。這個你怎麼做啊?帶著微笑,念著阿彌陀佛的“阿”,紫磨真金色身,就是這個樣。

  我們能聽到這個事情就是有大福報的,臨命終的時候,就想哎呀我一輩子都懷疑了,現在忽然間看到書上這個照片了,她念著“阿”就往生了,趕緊念“阿彌陀佛”吧,那一刹那,真的回心轉意了,真正深信其願了,也能往生。所以說,哪怕一個不信佛的人,一生不信佛的人,能聽到這件事情,在他八識田中種下這個印象都是他一生最大的福報,他臨命終的時候痛苦現前了,病苦在床上呻吟得很厲害了,他會想了,你看那個念佛人,這個一輩子也是一輩子,我雖然是很風光一輩子,現在很痛苦,念佛試試吧,就會試試,那他就得度了。所以不信佛的都能夠得無量的福報,何況我們每天在念“阿彌陀佛”的人,對這個再不起信,那怎麼辦?那阿彌陀佛看了以後說這小孩子還不行,還沒玩夠,再輪回吧,等因緣成熟再度吧。只能就這個樣子,沒辦法。

  現在我們所生活的,所感悟到的就是正法時期,因爲你方法知道了,理論也清楚了,證據也看到了,那佛在世的時候也只是如此了,可見得我們還是有福報的,相當有福報啦,真是大福報,所謂的佛法無邊,不度無緣之人。哪怕這個世間有幾個人的因緣成熟,佛菩薩都會現身的。就是未度者令得度;已度者,讓他成佛沒有種善根的,給他種善根,有這麼幾層關系,就是:沒有得度,佛菩薩想辦法來度你;你從來沒有在佛門種過善根的,通過這個現象,佛菩薩會給你種善根,結佛緣;已度者就是你應信心堅定,應再修行;但是還沒有成就,佛教你借這個因緣成佛。都得到利益呀,得到利益大小不相同而已呀。那這個大小不相同來源于什麼?來源于你自己的根性,來源于自己有沒有信心。自己堅定不堅定,對佛菩薩的這個信願行,往生資糧,你能夠達到多少分?

  彌陀大願菩薩和阿彌陀佛是圓滿的結合,一生念阿彌陀佛成就了,真的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合二爲一。這不是爲阿彌陀佛做證明嗎?太殊勝了,想了解彌陀大願菩薩就了解《無量壽經》,了解《無量壽經》就是彌陀大願菩薩的所作所爲,圓滿的展現,合二爲一的,太殊勝了。所以我們要更加地堅定信心,都會成就,沒有一個不能成就的。萬人修萬人去。所以現在我們還迷茫,還找不到方向,還搖擺,那就不對啦,你這個座標還沒有給找准地方,就不對啦,真不對啦。路那麼明顯,那麼圓滿,還不趕緊地鎖定目標,趕緊牢牢地把這個慈船抓住,上去就不下來了,你才能成就啊。否則下來走一會兒又上去,上去了又下來走一會兒,再上去又再下來,結果剛下來船就開走了。你說:哎呀我上去的時候你不開,現在你開走了。還埋怨,那有用嗎?

  ——2010年8月29日開願法師在北京對彌陀大願工作組的開示

  

《默默耕耘,不問收獲》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