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有關受具前階規製之種種──沙彌(尼)、式叉摩那與“異學四月共住”規製之研究▪P5

  ..續本文上一頁……”(大正二二,二一八下)。又《四分律》卷四八“比丘尼揵度”(大正二二,九二四中)、 《四分比丘尼羯磨法》(大正二二,一○六六上)、《昙無德律部雜羯磨》卷一“受戒法”(大正二二,一○四八上)、《羯磨》卷一(大正二二,一○六○下)、《十誦律》卷四五(大正二叁,叁二七上)、《毗尼母經》卷八(大正二四,八四四下),亦指明是“沙彌尼”在乞二歲學戒。顯然沙彌尼進受式叉摩那之二歲六法,這是上座部系的共同看法。

  13. 南傳《律藏》“經分別”(漢譯南傳二,四四四~四五叁)。

  14. 南傳《律藏》“經分別”(漢譯南傳二,四四四)。

  15. 《十誦律》卷四六(大正二叁,叁叁○下)。

  16. 《四分律》卷二八 (大正二二,七六叁中)。

  17. 《四分律》卷二八 (大正二二,七六叁中~七六四上)。又如:《摩诃僧只律》卷叁七(大正二二,五二六上)。

  18. 《四分律》卷五七“調部”(大正二二,九八八中)。

  19. 佛原規定不得度十二歲以下小兒爲沙彌,後複開緣,規定只要“小兒能驅烏,能持戒,能一食”,都可度令出家。詳見《四分律》卷叁四“受戒揵度”(大正二二,八一○下~八一一上)。

  20. 《摩诃僧只律》卷叁○(大正二二,四七一下)。

  21. 如《四分律》卷一七載:有二沙彌羯那與摩喉迦,自相謂言:“我等從佛聞法,其有行淫欲非障道法。”此二沙彌,衆僧呵責而不舍惡見,佛乃命衆僧與二沙彌作“惡見不舍滅擯羯磨”(詳見大正二二,六八叁下~六八四中)。

  22. 如《四分律》卷二二“八波羅夷法”(大正二二,七一四下)。

  23. 《四分律》卷二八,大正二二,七六一中。

  24. 《四分律》卷四九“比丘尼揵度”(大正二二,九二九下)。

  25. 《摩诃僧只律》卷二四“明雜誦跋渠法”,四提舍尼初(大正二二,四二○下)。

  26. “令僧喜悅”與否,不能自由心證;否則欲加之罪,何患無詞?所以《四分律》卷叁四“受戒揵度”中有明載“令僧喜悅”與否的情形:“不隨順比丘誦習異論;若聞人說外道不好事,便起嗔恚;若聞人毀呰外道師教,亦起嗔恚;聞說佛法僧非法事,便踴躍歡喜;若有異外道來,贊歎外道好事,歡喜踴躍;若有外道師來,聞贊歎外道事,亦歡喜踴躍;若聞說佛法僧非法事,亦歡喜踴躍--是謂外道不能令諸比丘喜悅。雲何外道能令比丘喜悅?即反上句是。是謂外道共住,和調心意,令諸比丘喜悅。”(大正二二,

  頁38

  八○七中)《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一七“受戒法”大同:“不合僧意者,若早入聚落,際暮乃歸;若數往寡婦、淫女、年長童女家,數與共語,作求色欲種種方便;若聞毀呰本所事外道而懷嗔忿,聞贊歎叁寶不喜不樂;不樂比丘威儀;不樂誦習佛經;不樂受教誡--是名不合僧意。若無此,名爲合。應與出家受具足戒。”(大正二二,一一五上)。

  27. 《四分律》卷叁四,“受戒揵度”,大正二二,八○六下~八○七上。

  28.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七“悔衆教罪”(大正二四,四八叁下~四八四中)。又,《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叁(大正二叁,一叁二上)。

  29. 有部與先上座部的《毗尼母經》卷二(大正二四,八一一上),規定此一羯磨爲“白四羯磨”,但分別說系的《四分律》或《五分律》,則皆規定爲“白二羯磨”。法藏部之《四分律》如上已述,化地部則見《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一七“受戒法” (大正二二,一一五上)。

  30. 同樣的,彼外道“已調伏心”與否?這也不能自由心證。所以《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七(大正二四,四八四中)明載:“應對彼外道前,贊歎佛陀達摩僧伽所有盛德;亦談彼外道所有事業。若彼外道聞贊叁寶實德之時,及聞外道所有事業,情有愛樂忿怒在懷,形無喜色,發起嗔恚,此謂外道未調伏心;若外道異此,乃至不生嗔恚,是謂已調伏心。”

  31.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叁(大正二叁,一○叁二上)。

  32. 《摩诃僧只律》卷二四(大正二二,四二一上)。

  33. 《摩诃僧只律》卷二四(大正二二,四二一上)。

  34. 《毗尼母經》卷二(大正二四,八一一上)。

  35.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叁(大正二叁,一○叁二上)。

  36.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叁八(大正二四,叁九八下)。又,《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一叁(大正二四,五九八上)雲:“諸外道中,除釋迦種及事火人,自余外道,四月共住。”

  37. 《善見律毗婆沙》卷一六“舍利弗品”(大正二四,七八九下)。

  38. 《摩诃僧只律》卷二四(大正二二,四二一上)。

  39. 《長阿含經》卷一六“裸形梵志經”(大正一,一○二~一○四下)。

  40. 《長阿含經》卷一七“布吒羅經”(大正一,一○九~一一二下)。

  41. 《長阿含經》卷四“遊行經”(大正一,二五上~中)。《長部》卷二“大般涅槃經”,日譯南傳七,一叁五~一四一。

  42. 《大般涅槃經》卷下(大正一,二○四中)。

  頁39

  43. 《長阿含經》卷四“遊行經”(大正一,二六上)。

  

  

《有關受具前階規製之種種──沙彌(尼)、式叉摩那與“異學四月共住”規製之研究》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