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生直指 (淨慧老和尚回答疑問)▪P3

  ..續本文上一頁會怎麼樣?不說別的,下雨的時候雨水都流到鼻孔裏去了。耳朵它把兩個耳朵眼護住;眼睛裏面有眼珠,如果眼珠受到損害,視覺就成問題,所以它有眼毛,有眼皮,然後又有眉毛,額頭又稍微伸出一點,來保護人的眼睛。這也長得很有次序啊!如果是按照西方宗教的解釋,這一切都是上帝創造的,所以才如此地完美。佛教的解釋不是這樣。人不是頭在地下腳在上面,而是頭在上面腳在底下,而且兩只腳是分開的,這樣才可以支撐身體。這是什麼道理呢?佛陀不回答這個問題,只說是“法爾道理”。

  法爾是什麼意思呢?由于每個人的因緣果報感得這樣一個人身,人身就是應該這樣,不是任何人製造的,是我們自己製造的。我們自己的因緣果報感得這樣一個人身,人身就應該是如此。這是佛教的講法。我覺得佛教的講法更能夠激發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感。哦!我這個人身並不是一個偶然的存在,而是和自己多生多劫的因緣果報有聯系,所以要珍惜這個人身,珍惜此生的所言所行,一定要按照人的要求去做,希望不要再失掉人身,希望下一輩子的福德因緣更好,能夠更好地修行,更好地回報衆生。佛教是這種精神。

  愛因斯坦是西方人,是從西方宗教文化出發,所以講那樣的話,他也是在喚起一種宗教情懷。但是我覺得佛教的道理更圓滿,他只是講到了一半,沒講完整。不過他也說到,如果他要選擇一個宗教作爲宇宙宗教的話,他會選擇佛教,佛教最符合宇宙宗教這個要求。所以我覺得愛因斯坦也算是大徹大悟的人,不得了。

  

  心中的佛和現實的佛

  營員:老和尚!我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我和剛才那位營員一樣,也有一些疑團。首先我是一個中國人,生長在農村,肯定燒過香拜過佛,聽過一些些關于佛教的故事。但是我自小聽到的關于佛教的故事,包括關于神鬼的故事,都帶有傳說的色彩,我一直認爲這些可能是騙人的。然後讀了十幾年書,現在讀大學,我心中也有一尊佛。我也翻了一些經書,由于語言的障礙,看了幾頁看不下去,所以我沒有繼續下去。由于機緣巧合,很偶然很偶然的機會來參加這次夏令營,參加了幾天,念了幾天經,還算能夠堅持下來。我聽了講座,這些對于我來說,可能是一個很新鮮的關于禅或者佛學的一門學問。我是什麼感受呢?我念了經之後,只是覺得把那些經文念熟了。但是今天聽了您的講座,聽了您所談的話,我發現自己找到了心中這尊佛。可能我心中這尊佛,不追求無限世界,不追求永生不滅,他只是服務于現實世界,要著眼于現在眼前,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把身邊的事情做好,感化周圍的人,這應該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的事情。聽了您對四句佛語和儒家四句十二字的講解和這些問答,我覺得我找到了心中的這尊佛。所以我現在有兩個請求,不知道您答不答應?第一,我想以我的方式向您磕個頭,因爲我找到了心中的佛;第二,您能不能給我一些別的開示?

  師:不簡單啰,找到了心中的佛!你要知道,佛是無形無相的,是不可定位的。你說佛在你心中,你怎麼把它表現出來?

  營員:我覺得佛是一種精神,是對待人生宇宙的一種態度,它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尊佛。最簡單的佛,就是這樣一種人生態度。

  師:你坐下來。佛教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佛,是從什麼樣的角度來說的呢?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靈知不昧的心。既然是靈知不昧,那就是具有覺性——覺悟的性質。佛者,覺也。佛本身就是覺悟的意思。既然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靈知不昧的心,具有覺悟的性質,所以說具有佛性,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每個人都是佛。

  如果再進一步,以一個覺悟者的要求來要求自己,那你當下就是佛。可是,我們每個人做不到,每個人都是放寬對自己的要求。做佛的要求太高了,我還是做個普通的人吧!如果我們能夠直下承當“我就是佛”,按照佛的要求來要求自己,那成佛多容易!成佛就是一件最容易的事情,沒有任何事情比成佛更容易,就是當下覺悟。可是我們做不到,堅持不下去。可能你有一秒鍾或者兩秒鍾做得到,第叁秒鍾就不行了。這個就是衆生性與佛性的中間有距離。我們之所以要修行,要做很多看起來好像不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實際上就是要磨練每個人的劣根性。把自己的劣根性消滅幹淨了,一個人的佛性才能完全顯示出來,發揮他應有的作用。這樣才是從成佛的可能性,成爲一個現實的佛。

  

  佛教是非暴力的宗教

  營員:如果可以犧牲一部分來拯救另外一部分,否則的話全部會遭到滅亡,佛是選擇犧牲那一部分呢?還是選擇拼死一搏?

  師:佛教是一個非暴力的宗教,是一個主張慈悲與和平的宗教。佛教希望每一個人、每一個衆生都能夠和諧相共處,不要發生戰爭,不要發生犧牲一部分而保存一部分的事情。犧牲一部分,保存另外一部分,這是西方的意識,我們東方人不是這樣。我們東方人的意識是“天人合一”,是“仁者愛人”。從佛教來說是“慈悲爲本,方便爲門”,希望所有的衆生都能夠享受他的生存權利。現在世界上提倡的“全球倫理標准”中有一條,就是“對于所有人的生存權利合理性的承諾”。全球倫理標准首先是要承認的就是人權,承認每一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利。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事情,政府、國家、聯合國,世界上的種種呼籲,說到底就是要維護人類共同的生存權利,不要使某部分人的生存權利受到犧牲、受到影響。所以佛教是不是會贊成犧牲一部人去保存另外一部分人的,佛教的原則就是希望衆生都能和平共處。

  

《人生直指 (淨慧老和尚回答疑問)》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禅的理論和實踐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