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你說信佛不讓供仙,爲什麼有的寺院也有供仙位的呢?

  問:關于信佛,現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家裏都有供仙位的,那你說信佛不讓供仙,爲什麼有的寺院也有供仙位的呢

  師父:這個我給大家說說。信佛不讓信天魔、鬼神、外仙、外道,這不是我說的,是我們的本師在叁藏十二部教典裏有明文教誡、親自教誡的。另外我們皈依叁寶的時候,皈依佛,以佛爲師,叁世諸佛是我們的皈命依靠處,是我們的學處。盡形壽皈依佛,不得皈依天魔外道。天魔外道就包括這些天魔、鬼神、外道、外仙,我們皈依叁寶的時候,就已經發誓發願了。"盡形壽皈依佛,不得皈依天魔外道;盡形壽皈依法,不得皈依外道典籍",外道、鬼神、外仙說的一切法,我們都不能皈命依靠,不能作爲依據。"皈依僧,以僧爲師,不許皈依外道徒衆。"在我們接受叁皈依時,我們已經發誓、宣誓,已經是這樣發願的,所以我們不能在皈依叁寶之後,再去皈依天魔、鬼神、狐仙、黃仙、外道、外仙,那不是舉體皆錯了嗎?另外,誠則靈,誠就是一心,不雜它念。我們皈依叁寶了,成爲名正言順的佛門弟子了,我們又去皈依它,供奉它,向它乞求,那麼我們是佛門弟子呢,還是狐仙、黃仙的弟子呢?無所明也,所以就是虛妄不實了,我們不但對佛、法、僧叁寶構成了輕慢、亵渎,而且也委屈了己靈,就是委屈了自己的本覺佛性。

  就是舉我們身心的全體皈命依靠外仙、外道,這樣使我們走入歧途,因爲它還是畜生之類,正在生死,不能作爲我們的皈命依靠處,不能作爲我們的學處。因爲它們都是妄心用事,貪著酒肉供養,附人的體,危害人,另外教令人去頂仙看病,如果你不聽它的,它就種種障礙、逼迫、系縛、懲罰我們,使我們精神失去正常,生活不能自理,最後身心陷入病態,這都是外仙、鬼神造成的。佛法是真實不虛的。那麼各個廟,包括尼僧寺廟、小廟,從根本上來說,佛教道場是叁寶道場,是住持叁寶向衆生弘揚佛法的地方,是選佛場,我們走入叁寶地,就一心皈依叁寶,修學佛法,很好地淨化我們的身心,用佛法來降伏其心,使我們的生死妄想徹底歇滅,這就是佛法。所以我們不能信奉外道、外仙,信奉外道、外仙,我們本身就違背了自己的信仰,這樣就有罪了。但是有的一些出家人,尤其是比丘尼,雖然發心信佛,但是由于不深入經藏,對于佛的教義教理不能通達明了,所以還是迷惑而信,既供養諸佛菩薩,同時又把狐仙、黃仙請到廟裏,供在一個偏僻的地方,認爲是護法。諸佛菩薩有大智慧、大光明,有不可思議的神力,只要我們皈命依靠叁世諸佛,那麼我們一切本自具足,就會被諸佛所護念,所以用不著再請狐仙、黃仙來作爲護法,它不但不能護法,而且它還會破壞我們的佛法,使我們走入歧途,招惹災難。這個都是因爲有的出家人不深入經藏,對于佛法不能通達明了,所以還是隨順世間的生死感情,把過去世間封建迷信的那種傳統作法拿到佛門來做,也把狐仙、黃仙供上牌位,作爲護法。實際上它不但不能護法,而且還起到破壞佛法的作用。因爲我們要提倡、開發正信,所以我們一心供養諸佛菩薩,很好地修學佛法就行了,不能供養什麼狐仙、黃仙。(如果供養狐仙、黃仙它們)這樣我們反而自己混亂,讓衆生一看,我們既供養諸佛菩薩,又供養外仙、鬼神,那我們是佛教道場呢,還是外仙、鬼神的道場呢?自己就混亂了,所以引起衆生思想上的混亂,無所從,認爲諸佛菩薩就是外仙鬼神,外仙鬼神就是諸佛菩薩,所以造成思想上的混亂。再加上世間上,過去佛法普及不到世間,人們就信些鬼神、狐仙、黃仙之類的,所以常年供養,現在雖然信佛了,還不能把佛法和這些生死法劃分開來,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認爲狐仙、黃仙就是佛法,所以造成這種混亂局面,再一個是沒有人宣說、講述。佛者覺義,是指覺悟淨化說的,你看狐仙、黃仙還得給它供酒供肉,它還附人的體,危害無窮。所以佛在經裏說:末法時期天魔鬼神熾盛世間,破壞行人,破壞修行人,所以我們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要分清什麼是佛法,什麼是生死法,不要受騙上當,好好地安住在佛法之中,才能真實不虛。

  我們以前供過狐仙、黃仙、外仙、鬼神,因爲錯了,現在皈依叁寶了,成爲佛門弟子了,我們就在佛前跟它說:我皈依叁寶了,成爲佛門弟子了,我受五戒好好修行了,發願求生極樂世界,好好念阿彌陀佛了,從今以後,我再也不信仰你們了,你們也要改惡從善,不要貪食酒肉供養,不要附人的體,危害人,不要讓人頂仙看病。然後就把它的牌位一升,再不要供養它了,不要想它就行了。因爲你心裏有它,想供奉它,想要向它求感應,它就種種作祟,危害我們,我們不但不能得到利益,而且危害無窮,這一點我們應當明了不誤,一點利益也沒有。因爲我們生活在世間,看到很多男女老少,外仙附體,精神不正常,長時期的危害,造成一種病態。所在皆是,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外仙、鬼神紛紛出世,受它危害的人不在少數。所以最後沒有辦法,甚至走入絕路。有的人自我危害,被它逼迫的沒有辦法。所以我們切莫迷不知返。因爲佛法是聖人設教,我們好好念佛,好好守戒,好好修行就行了,向它乞求,不但沒有利益反而造成危害。

  至于小廟,有些佛教寺院那是不應該的事情,但是有的個別僧人,不能認識,所以在佛門還有這些錯誤作法,這是應該改變的事情,不是正確做法。吉林北山的玉皇閣、關帝廟、坎離宮,因爲它們過去在文革前都屬于道教廟、香火廟、鬼神廟,不是我們佛教道場。落實政策一開始,文物部門和園林就按照過去的道教又塑了世間的十大醫王,塑了狐仙堂了,塑了道教的老君等一些鬼、神之像,後來信佛的人多了,道教的人少了,這幾個廟沒人住持,經過政府方面的爭取,讓咱們佛教進住。咱們也提出來了,因爲我們信仰佛教,所以應當供養諸佛菩薩,不應當供養這些神像,同時給社會和世俗的人們造成混亂,說你們是信佛呀,還是信神,還是信仙呢?我們本身就把自己置于不正確的位置上了,但是政府主管部門和文物部門認爲這是文物,不能隨便改變。你像玉皇閣供的玉皇大帝,還有娘娘什麼的,佛門怎麼能供這些呢?因爲他們不同意改變,認爲不能破壞文物,所以還那麼供著呢,嚴格來說是不行的。從根本上來說,我們不應當住持這樣的道場。所以造成了這麼一種局面。像狐仙堂每天有人上酒,上肉,要有求必應啊,迷惑了一些衆生,但是真正信佛的佛門弟子都不會相信它的,就會自己很好地修學佛法。我們也提過,但政府主管部門和文物部門認爲不能破壞文物,再加上住持這裏的佛門弟子爭取、努力得還不夠,所以一直延續到現在。因爲佛法不是鬼神法,也不是外仙外道法,所以長期下去看來肯定是不行的。它是有點原因才造成現在這種局面。

  因爲在過去,談虛老法師沒來東北之前,純粹的佛教道場幾乎沒有,都是佛教、儒教、道教叁教摻雜。但是,儒教、道教、佛教,教義不一樣,佛教是即世間而出世間的;儒教是純屬世間的,因爲衆生要生存在世間,所以得建立相應的世間法,來維持這個世間,必須有相應的道德倫理,所以儒教它不是道教,也不是佛教。道教也不是佛教。教義不一樣,如果道教、儒教、佛教若是混合一個的話,那就沒有各自的教名了,因爲它教義不同。道教和儒教都屬生死範疇,你像道教老子他說的法,還是屬于世間範疇,所以不是純淨化的。佛法是使令我們衆生徹底覺悟,徹底淨化,徹底地出離生死,從心上出離。所以教義不一樣,不能把儒教、道教當成佛教。佛教的教義和道教、儒教是不一樣的,雖然都是向善,但是它有世間善和出世間善的區別。那麼佛也說世間善,五戒十善是純淨化的,一點惡的氣氛不留。你比如儒教說的世間善,它在祭孔的時候,也用牛羊來祭祀,孔子是世間聖人,但它就不忌殺生。二十四孝中有一個孝子,爲了孝順他的母親,臥冰捕魚,他還是去殺生,他不但自己造業,而且資助他母親造業,將來不也得受生死的苦報嘛!佛法是純淨化的,佛說的五戒十善雖然屬于人天法,但它也是純淨化的,比如說不殺生,就不殺生這一法來說,對于這種惡性造作,我們最後達到心不想,口不說,身不造,徹底地斷緣。不但不殺人,雞鴨鵝狗,飛禽走獸,魚鼈蝦蟹之類,一切都不能殺害,蒼蠅、蚊子也不能殺害,徹底地斷除這種惡性造作。雖然屬于世間善,但是是徹底地淨化,徹底地斷除惡的氣氛,一點惡的氣氛不留。蒼蠅、蚊子也不殺,殺是有罪的,反而會欠債的,我們不但不殺不欠債,而且要救度它,救度它有救度它的功德。這和儒教的世間善就不一樣了,就有本質的區別了。儒教只是說: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要仁、義、禮、智、信,君要正,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夫和婦順,兄寬弟忍,朋友之間要互相信任。但是它不能普及于一切。佛這個慈悲不但對于人,而且對于六道衆生,普皆度脫,拔苦興樂,不但不危害它,而且還要救度它,包括蒼蠅、蚊子都不許殺害,這和儒教的教義顯然不一樣了。

  儒教沒去掉殺生。佛說殺生者命短,吃衆生肉的人多長惡病。佛弟子要長齋素食,在家居士也是這樣。就世間善來說,佛說的五乘佛法中的人天乘,五戒十善也是純淨化的,也超越儒教的教義。儒教那種世間善,雖然屬于善法,但它夾雜著惡的氣氛,不能使我們徹底地出苦得樂,所以儒教不是佛教。

  老子說了很多法,因爲在漢明帝時佛教傳入中國的時候,道經都燒掉了,只留下五千真言,就是老子說的《道德經》,這就是道教建立的依據,以後說的黃經、道經,都是以後道教信徒僞造的經典,不是老子親口宣揚的。他說的法,和聲聞法相近,"無爲"。但它沒把道理說透,沒把宇宙人生的道理說得究竟。含糊。所以也不能作爲我們出苦得樂的依據。

  因爲我們佛門弟子,發心皈依叁寶,向佛學,就不能向其它學,佛法是真實不虛的。不能把儒教…

《你說信佛不讓供仙,爲什麼有的寺院也有供仙位的呢?》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