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諸行無常,諸受是苦,當體放下,這是不是涅槃的境界了?▪P4

  ..續本文上一頁壞爛。經過幾十年的變化,現在發白面皺,現衰老相,氣血衰敗,不是突然就這樣老了,就我跟大家說話這個工夫,得有幾萬個我,一刹那有九百生滅,得有多少個我呀,一個比一個變化,這就叫行苦。妄心妄身在變化,所以氣血衰敗了,耳聾,眼花,六根無主,神識潰亂,四肢癱軟,生活不能自理,你說苦不苦吧?所以我們從生到死就是一個充滿痛苦的過程,根本就沒有樂。因爲衆生在迷,把這苦強作樂想,時間不長失掉了,還是苦。都是壞苦。所以佛說這個叁界六道這個身心世界是個苦海。舉體皆苦,要有一滴水是甜的,佛都不說是苦海。它沒有樂,你在這裏邊找什麼樂呀?根本沒有!越求越苦,有求皆苦,有求皆妄。一切無所求,那麼起個假名叫做真求,我們的本覺佛性就會現前。因爲求這個,生這個心;求那個,生那個心。求,我們心總是向外願望和求取,但是得不到滿足,想當官還當不了,想得錢財還得不了,想吉祥如意,還吉祥如意不了。求和得之間都有個差距,所以使我們的心老是懸挂、憂愁起來,你說這苦不苦吧?求不得苦。我們什麼也不求,本自具足,自然安穩快樂。有求皆苦,有求皆生死,有求皆是罪。一切無所求,就能回歸自性,我們就會生活的更好,工作的更好,學習的更好,修學佛法修學的更好。

  何況有的人迷惑,向外仙、外道求,那能求得來嗎?佛那時候有九十六種外道。佛來到世間設教是正法。(當時)有塗灰外道,自己鑽到灰堆裏,頭朝下,脫光身,都塗上灰,認爲這種苦行就能出苦得樂,他不知道這是一種罪業行爲。所以佛說:無益苦行不當行。還有饑餓外道,成年成月不吃飯,用饑餓來懲罰自己,最後色身枯竭,苦得不得了。這種妄想本身就是罪,將來會導致無邊的生死痛苦和罪業。有的赴火外道,用火燒自己;有的拔毛外道,把自己的頭發都拔得溜光。這本身就是一種貪、嗔、癡性,一種迷悶,想要出苦找不到出苦的道路,所以是無益苦行,屬于罪惡因緣。還有雞狗外道,因爲前世是從雞狗托生來的,所以吃狗屎,最難吃,他就以爲這種難行苦行就能出苦得樂。還有的持雞戒,就是一只腳成年那麼站著,懲罰自己,這不是一種貪、嗔、癡性嗎!妄心沒得到降伏,所以自誤誤人,以迷導迷,贻誤一大片,墮落生死苦輪。所以這個業就比較大了。

  佛乘願來到世間,把這九十六種外道一一降伏,給他們開示正法,使他們心開意解。佛的一千二百五十常隨弟子衆中,像舍利弗、目犍連、迦葉都是學外道的,最後都皈依佛,學佛法,都證阿羅漢果。(他們)修學外道幾十年一無所獲,苦得不得了,最後遇到佛了,佛給他開示正法,所以,佛法是真實不虛的。佛法就像太陽似的,普照天下,一片光明,晴天白日,外道都像黑暗夜一樣,在黑暗裏疾走必然走入泥坑,必然陷入汙泥,走入生死苦輪。

  我們皈依佛了,在皈依的時候,我們發願了,大家不要忘了,不要走了形式以後就忘了我們是佛門弟子。皈依佛,以佛爲師,不許皈依天魔外道。我們在座的都已經皈依了,已經發願了,皈依叁寶以後,反而去學外仙、外道,那不是輕慢佛法嗎?那不是顛倒嗎?皈依法,依法爲師,不許皈依外道典籍、外道說的法,除了佛說的法以外,哪一道,什麼道教、儒教、伊斯蘭教、外仙、外道都不能皈命依靠。佛法是廣大圓滿的,我們依之而行,就能斷一切惡,成就一切善法,最後究竟成佛。皈依僧,以僧爲師,不許皈依外道徒衆。我們在叁寶前接受叁皈法的時候都發願了,大家不能忘記,不能違背自己的本願,我們再學外道法就違背我們自己的誓願了,那怎麼能行呢?那不舉體皆錯了嗎?

  禮佛一拜,罪滅恒沙,恒河沙的罪業都滅除了。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大罪,這是佛在觀無量壽經裏說的。一句彌陀超叁界,念一句阿彌陀佛能夠滅罪增福,(念到一心,)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接引我們上極樂世界,不用花錢,不用費事,不用求人,這不是利益不可思議嗎!我們把阿彌陀佛放在一旁,去搞其它事情,那不是太愚癡暗昧嗎?我們是佛門弟子,發心學佛,佛是我們學習之處,榜樣,我們始終不能離開佛。佛是怎麼走的,我們要步佛之後塵,走佛的道路,怎麼把佛忘了去學習其它,招諸很多魔障,最後不得解脫,自找苦吃?

  我跟大家說,佛說要依經不依人,恐怕我們末法衆生罪業深重,亂信一陣,走入歧途,所以佛告訴我們四依菩薩:依經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我們就記住,依經不依人,依佛說的經典爲准。佛說的經典都是佛金口宣揚的誠實之語,真實可信,就像《金剛經》說的,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佛不說一句閑話、廢話、濁惡染汙話,佛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給我們指示的光明道路,我們應當深信不疑。佛門弟子不要把佛忘記了,走到天涯海角,乃至盡未來際,皈依佛,這樣我們就永遠處于不敗之地,永遠是殊勝的。這個靠山永遠靠不倒。依靠其它,它本身就是生死,是生滅、無常、可壞之性,它倒了我們還靠誰呢?要皈命依靠叁寶嘛!皈依就是皈命依靠的意思。把佛忘了,把法忘了,把僧忘了,那就是顛倒。我們要真實不虛地學,才有一個真實的出處。

  我今天跟大學說的法,不是在佛說的法之外另有說法,我們是傳佛語,佛是怎樣說的,我們原原本本地說給大家,不增不減。說法若說錯了還有罪呢,贻誤一大片,使一大片人起惑造業,墮落生死。不明白就不能說,法說正確了,說之有益;要說錯了還有罪。所以我們應當把他學到實處。

  諸行無常,世間的一切都是生滅、無常、可壞之法。佛在《般若經》裏不說麼:"一切法不信,則信般若"。我們相信哪一種事物,就會攀緣、妄想、執著哪一種事物,就會在哪一種事物上起惑造業,輪回生死,我們一切都不信,才能信得自心是佛,自心是法,自心是僧,本自具足,就是我們衆生皆有不生不滅的本覺佛性。這個最高的精神世界,佛的精神境界,就是無始劫前沒生,盡未來際也不滅,所以金剛不壞。《金剛經》不說麼,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具足佛的智慧,金剛不壞,它能摧毀一切生死疲勞,而一切毀壞不了它。縱然我們造惡業了墮入畜生道,但是我們的本覺佛性、本來佛也不減;將來成佛了,得成無上覺道了,這個本覺佛性也不增。就是因爲我們向外攝求,心外取法,建立種種妄心,遮擋了我們本覺佛性。就是這麼個道理。

  

  

《諸行無常,諸受是苦,當體放下,這是不是涅槃的境界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