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比侖人打敗亞述帝國,波斯人又打垮巴比侖帝國,當時波斯文明之高,可以想見。文明與宗教也有密切的關系,波斯的祆教,思想源流與印度婆羅門教是一條在線下來的。在公元前約一千年,由左羅阿斯脫(Zarathustra)創立的祆教,認爲人生是一種善與惡的永遠不絕的鬥爭,善的智慧之主奧母知達(Ormuzd),和惡的愚昧之主阿劣曼(Ahriman)永在戰爭之中。猶太人就在這種教義的啓示下,接受了一種幽靈的信仰,用幽靈代表惡,用耶和華代表善,幽靈常與耶和華作對,耶和華便以幽靈爲仇敵,于是他們給這幽靈安上了一個撒旦的名。從此,猶太人便將過去屬于耶和華的榮耀及權威的另一半,分給了撒旦的名下。所以,有人確定,撒旦降臨人間的時代,是在公元前叁叁一年。你看啦,這個基督教的魔鬼,來得好遲啊!
(五)撒旦即是上帝
但是,魔鬼是來協助猶太教的,更是趕在耶稣之前來扶持基督教的,千萬不要相信撒旦是耶和華的仇敵,但他確是人間大衆的禍根!
因此,你不要誤會基督教真的不崇拜撒旦,事實上,撒旦是耶和華的保護神;中國人寫的神怪小說裏,每寫到無法交代的時候,飄飄然就有神仙來湊數了;在基督教的神學裏,亦正相同,每遇到無法解答的問題時,便請出撒旦來救助了;他們以爲,上帝大過撒旦,撒旦卻經常來破壞上帝的計劃,上帝能夠主宰一切,撒旦卻橫行無忌。總之,撒旦搗亂時,萬能的上帝便成了無能的昏君,只好幹瞪著眼,借個借口下臺階:「好家夥!你別神氣,現在我不多跟你啰蘇,等到末日之後,讓我來收拾你!」說完話,耶和華就躲進烏雲裏睡覺去了,那些神學家們,也就開心地笑了。就讓撒旦去作亂罷,反正有一個最後的審判在等撒旦去受審哩!至于到末日之後又是誰勝誰敗,反正僅有「上帝」知道。因此,史學家桑戴克(Lynn Thorndike)要說:「撒旦常替神學家們做『代罪的羔羊』,舉凡他們所無法另予解釋的事情,一股腦兒都由他擔當了。」(《世界史綱》第十七章)
所以,撒旦是耶和華(神)的保護神;所以,撒旦也是基督教神學中的活命湯。
所以,基督教的神學家,嘴上雖以撒旦爲仇敵,內心倒是歡迎乃至崇拜撒旦的。撒旦在神學中的地位之重要,甚至比耶和華還要重要。因此,神學家們有時對于撒旦和上帝之間的界限也弄不清了,比如偉大的神學家奧古斯丁,他就把撒旦比喻成爲「修辭學中的反襯法」,撒旦對于人間的建設,還是有用。這明明是說撒旦是神的另一名稱了。
的確,我們從《新約》、《舊約》中看,從基督教的教會曆史(事實史而非指的由教會編成的教會史)上看,如果願意花一點心力去考察一番的話,你就會被耶和華和撒旦這兩個名字迷住;你就會覺得,不知他們兩位大員之中,誰才更夠資格稱之爲魔或稱之爲神。那麼,我告訴你吧,撒旦本來就是由耶和華的屬性中分出來的另一半,他們兩位,乃是一體的兩面,二而一,一而二,難兄難弟,所以也不必去多費心力分別的啦!
因此,基督教在原則上既崇拜神,也崇拜魔。至于「仇敵」兩字,那不過是用來對付異己者的一個借口而已!
第叁節 多神結合的一神教
(一)牛神話與贖罪觀
月神話化爲耶和華,蛇神話化爲撒旦,牛、羊等的犧牲化爲耶稣的贖罪,耶稣的出現則爲月神話及牛神話等的結合,結合它的人便是摩西,結合後的神便歸附于耶和華的名。
耶稣自以作爲代人類贖罪的羔羊,而給耶和華做獻祭的犧牲,他以爲犧牲之後即回歸到耶和華的天國,他把這種代人類贖罪的行爲叫作真理,但在這「真理」的背後,尚有一條牛做陰影。牛子應歸向牛父,歸向的方法便是利用獻祭,藉祭之力而使這對神性的父子交接。耶和華之子是耶稣,牛之子應是小牛,《舊約》中的獻祭,也以牛爲重要的祭品,但在耶稣的想法羊比牛溫馴,耶稣總算是愛好和平的羊,所以人子(The Son of Man 這是耶稣的自稱)就以羔羊的身分回到耶和華那兒去了。因此,在耶稣的心目中,羊神話比牛神話更可愛。
如此,就可得著一個完美的結論:神愛世人,所以造了世人;神喜歡世人,所以又用魔鬼的面目來害人;神救濟世人,因而再派子耶稣來代世人向他自己贖罪;神基于愛的「真理」,便從無中變有,從有中製造罪惡,從對罪惡的救濟而現出神的「愛」。于是乎,耶和華這個偉大的神,就一手導演了正反兩個角色,演出了這一幕精彩的人間悲劇,他就因爲導演有功,而向他所造出的世人,領取「榮耀」的金像獎,這就是基督神話的最高功能了!
耶稣贖罪觀的由來及其結果,到下一章中還要講。
實際上,耶稣的殉難,稱爲贖罪,倒不如稱爲獻祭,不過,根據《舊約》的思想,獻祭的功能確是爲了贖罪。
(二)用人做燔祭
向耶和華贖罪,通常是用畜牲,但是像耶稣這樣,用人來獻祭,則更是耶和華所希望的事,所以,用人獻祭,在耶和華的面前,耶稣尚不能得到第一獎,但幾乎得到了最佳精神獎。如果你備有《聖經》的話,請你自己去查閱,在此,略提兩個章目:〈創世記〉第二十二章,耶和華命令他的第一個選民亞伯拉罕,將他的兒子艾薩克,作爲犧牲,向上帝用火焚祭。那個專用詐術騙人的亞伯拉罕,真的就把艾薩克帶到山上,預備用刀像宰羊似的宰他的兒子了,臨要下刀時,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他停止,說這只是神試驗亞伯拉罕對神的忠心。現在證明他對神絕對忠心,不必殺艾薩克了。這時亞伯拉罕看到有一只公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于是他就取了那只公羊來做燔祭,代替他的兒子。
到了〈士師記〉第十一章,那個大大地殺敗了亞扪人,又大大地屠殺了同族以法連人四萬名的士師耶弗他,他先向耶和華許了願:「你若將亞扪人交在我手中,我從亞扪人那裏平平安安回來的時候,無論什麼人,先從我家門出來迎接我,就必歸你,我也必將他獻上爲燔祭。」耶和華真的喜歡有人用活人殺了祭他!所以,真的讓耶弗他打敗了亞扪人。但是,當耶弗他回家時,第一個見到的竟是他那唯一的女兒,歡喜地跳躍著來迎接她的父親,耶弗他有些猶豫起來,但他畢竟是領導猶太人打慣了侵略戰的總司令,殺的人太多了,所以他沒有像亞伯拉罕那樣的軟弱,他是當真拿他的獨生女在耶和華的祭壇上宰了,而且用火燒了。
另有好幾個例子,就讓基督徒自己去找罷。
(叁)耶和華的神格分析
再說到摩西,爲什麼愛上了月神又崇拜著蛇神?雖然他假裝著反對牛神。要知道,一個從埃及的奴隸生活中逃亡出來的民族,在經常刮著飓風的沙漠中,過了四十年漫長的流浪生活,白天的日子,冒著太陽和風沙而流汗工作,那種滋味之苦,是可以想得到的;一到晚上,月白風清,涼爽宜人,仰望著高挂在山巅的一輪明月,自然就會産生一種莊嚴神聖的向往之情。西奈山的名字,就是如此的出現了,由于那座山是沙漠中的主峯,因此,連帶那個沙漠也沾到了月神的光榮,也被稱作Sinai了;同時,白晝的沙漠是可厭的,月光下的沙漠,卻是最最迷人的,如果你有猶太人的想象經驗,到了那種景色之中,也會覺得自己是住在月宮裏的嫦娥仙子了。據林惠祥著《文化人類學》第五篇第二章中說:「在旱燥的地方,太陽成爲可畏的物;居民只崇拜月神,因爲在夜間月亮底下,才有露水下降以滋潤人畜,並使人畜得以行動。……初生的月亮,在很多地方都受歡迎,如古以色列人,每見新月,便舉烽火于山頭,以傳播這種可喜的消息。」這是耶和華與月神話的又一證據。
至于蛇,林惠祥著《文化人類學》第五篇第叁章中說:「古代的蛇崇拜,又曾行于埃及、印度、菲尼基、巴比侖等處。」在當時穴居野處于沙漠中的猶太人,對于蛇困擾人畜的安全,必然會引起一種恐懼的神秘的心理,埃及人既崇拜蛇,摩西在不得已時,也就在半推半就的情形下把牠視爲耶和華的權威之一了。直到現在,尚有天主教徒在遇到「魔鬼」困擾時,也用「異教」的偶像來驅除,淵源亦在于此,因爲他們始終弄不清楚「天主」與「撒旦」之間的界限何在!
牛,牛的用途太多,從遊牧民族到農業社會,牛是財富,也是勞動力,尤其是人類的糧食。人吃牛肉,人就推想到神可能也喜歡吃牛肉,于是,牛便成了祭神的主要犧牲品;由于崇拜神,就連帶祭神的犧牲物也神化了起來,凡對文化人類學稍有涉獵的人,都能知道這是原始人類宗教信仰的共通現象。埃及人崇拜牛神,做過埃及人好幾百年奴隸的猶太人,自然也不會不崇拜牛神,所以,牛神的確也是猶太諸神中的一個神;摩西不喜歡用牛神及牛神的形像,因爲他要利用那個充滿了忿怒的耶和華的名,以便于鎮壓整肅那些一開始就想反叛他的猶太人。
說到祭神的犧牲物的神化,可以證明基督教雖脫下了多神信仰的外衣,卻保存著原始宗教的本質。據林惠祥著《文化人類學》第五篇第十章說:在古墨西哥的土人,每年選出准備做犧牲的青年一人,這一青年在未犧牲前,即被人們崇拜爲一個神,人民看見他時,必俯伏爲禮;但到經過祭神儀式,把他殺了,他的肉,則由祭師和尊長割去分吃。以人祭神,人即被視爲神,神在獻祭之後,即被信仰者分割而食,那麼,基督教的神聖的「聖餐禮」,以及耶稣之所以自許爲神,並被信他的人視之爲神,就可得到最原始的答案了。耶稣自視爲對神的犧牲,所以也自視爲神,結果也真的做了犧牲物,犧牲物的身體,應分給信徒們吃,, 所以基督徒要吃喝象征性的耶稣的肉與血(現在通常用餅及酒代替),這能使他們得到由神而來的靈。
(四)耶和華的權威
不過不論如何,一神教雖老早發源自古巴比侖和古埃及,雖其與中央極權的專製君主政治有關,一神教之繼續發展,則是摩西居其首功。摩西能從埃及法老(Pharaoh)的統治下,把那批並不喜歡受摩西領導…
《聖嚴法師《基督教之研究》》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