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說,實在受之有愧。因爲六道中的天道,是由衆生受報,是生死輪回中的最高境界,是可靠的、可能的;而基督教的上帝,是由神話演化而來的,因爲神話是出自初民意識中的想象,上帝當然也是人類意識的創造物了。既然上帝是人類思想的産物,那麼他是附屬于人,而是人的一種心理活動了,上帝既是屬于人的心理活動,還有什麼權威與實體可言呢?如果基督徒硬要爲他們的上帝爭取一個什麼地位的話,最好請他們除了《新約》、《舊約》,再找出有力的史料來證明罷!(並不是我要否定《聖經》,實在是《新約》、《舊約》的自相矛盾,否定了自存的地位)不過我們也可以假想真有這麼一個上帝,像《聖經》中所記載的上帝,自私、專橫、獨裁、好殺,倒很像是人道以下的阿修羅呢!
因爲上帝是個殘暴的偶像(God一字,也可以解釋成爲偶像的),所以他的信徒們也是一樣,他們主張破壞並摧毀異教法物。一九五一年,我在臺中住的時候,有一天晚上,一位信仰基督的朋友,興奮地走進門來告訴我說:「今天我們做了一件極爲痛快的好事,我們禮拜堂裏,有一位教友,不知從那裏找來的一個銅佛,據說是唐宋以前遺物,被人家拜了這麼多年代,卻給我們把它弄毀了,還有一幅絹質的繡龍,也是很久以前的東西,但都給我們在禮拜堂裏搞掉了。」當我聽了這一席實況報導以後,不禁要爲中國的曆史文物流淚!我們都知道,美國是個年輕的國家,但他們對于一百年以前的東西,便會視同珍寶,有人說我國敦煌石窟的好多藝術雕刻與畫像,已被英國人弄去了呢?外國人喜歡中國藝術,中國的基督徒竟把自己所有的藝術品毀掉,豈不痛心?成自唐宋以前的銅佛,能說不是中國的曆史文物之一?再說繡龍乃是中國的古代藝術,何嘗給了耶稣基督的刺激?
吳恩溥先生,我不想說出你們在中國的基督徒,是不是應該接受曆史的審判?但我希望你們重新確定一下自己的立場,站在中國人的立場上,來一次虛心的檢討:基督教是否尚有改變作風的必要?看在同是中華民族後代子孫的情分上,請你們拿出一點民族意識的良心來,救救我們的民族,救救我們的曆史,救救我們的下一代罷!更希望救救我們這個多難的國家。最後,希望你們用去喊「信仰上帝得永生」的心情,來喊「中華民族萬歲」!因爲我們要國家要民族,比要上帝要耶稣,更爲迫切,更爲需要呀!阿門!(Amen本爲希伯來語,意爲心願如此)
一七、介紹中華民族的思想
當我寫完這書以後,便覺得還有幾句話,必須加以補充,因爲我站在中國人的立場,去透視基督教,說明中國思想,也談佛教教理,但獨對基督發出種種疑問和質詢者,自有其原因所在的。
(一)中華民族的寬容精神
世界其它民族的宗教徒,對于異教徒通常總是用慘殺或流放的手段來處理,而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不曾經過宗教戰爭的民族(太平天國以基督思想爲號召,該屬什麼戰爭我不想說它,因爲它本身是宗教,而其戰爭的對象卻是滿清政府)。各朝代的君主,也極少幹涉到宗教傳教自由的,道教史上的教難,只有元世祖曾下令禁道藏僞經;基督教來中國早在唐代,而其教難也只一次,那是因爲羅馬教皇不准教徒祭拜祖先,而引起了康熙的憤怒;佛教自漢明帝時代直到如今,除了叁武滅佛,只有周世宗晚年的摧毀佛寺了。至于韓愈辟佛,後來竟與大顛禅師友善非常,其次如陸象山與壽涯大師,朱熹與妙喜大師都是好友。這種精神的基礎乃是建築在「道並行而不悖」與「殊途而同歸,百慮而一致」的寬容思想。所以我要在這本冊子裏,向中國的基督徒大聲疾呼,請他們將基督教變成中國化了。佛教進入中國,便很快地中國化了,因此佛教在中國,已成了中國的佛教,別說將中國佛教退回印度去行不通,即使拿到泰國和緬甸等的佛教國家去,也同樣行不通。因爲中國的大乘佛教,對于佛理的發揮是很適合中國口味的,所以佛教思想對于中國文化影響之深,已成了人盡皆知的事實。再看基督教,由于東西方思想的不同,基督也就不被中國的思想界所接受了,就以近代的基督教來說,他們進入中國也有兩百多年的曆史了,但他們對于中國的正統思想,卻是絲毫沒有融合的成果表現。以我的看法,基督若不中國化,他就無法在中國生存,但是站在基督思想的立場而言,這又是絕不可能的事(參看上文「中國要不要基督」)。愛好和平是中國人的美德,中國的佛教當亦不會例外,基督徒就不敢說這句話了,他們從不檢討自己,只知一味地攻擊基督以外的其它宗教,那算不算是中華民族「寬容」精神的表現?該請基督徒自己去解答了。我這本小冊子,目的只在喚醒一般受愚的基督徒,即使那位吳恩溥先生也不例外,請他們檢討自己,給他們指出一些錯誤,好讓基督教不要徹底改造中華民族,而能自存于中國;同時我也以此告訴所有的國人,以免受愚,所以我沒有向基督教宣戰的意思。不過在我書中所提出的問題,一定要請那位基督徒的代言人,吳恩溥先生給我解答,唯有這樣才比較公平合理。
(二)中華民族的道德精神
孫中山先生說:「現在受外來民族的壓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勢力,此刻橫行中國,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舊道德,以爲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舊道德。不知道我們固有的東西,如果是好的,當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棄。」中山先生所極力提倡的舊道德,便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其實八德之中以孝爲最先,中山先生說:「《孝經》所講孝字,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至。現在世界中最文明的國家,講到孝字,還沒有像中國講的這麼完全。」至于孝的基礎,是在家族的倫理觀念,倫理觀念的表達,大部分是在孝親與祭祖,如殷代所祭的鬼神,大都爲其祖先,所以孔子說:「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論語.爲政》)就是說不是自己的祖先而去祭他,便不成文法了。那麼基督教呢?他們只講天父而否定人父,他們的孝父,是孝天父而非自己的生父,即使是孝了自己的生父,也是本著天父的意旨去孝敬生父的,所以他們重視天父而輕視生父。這種倫理觀念,在中國人的社會中是行不通的,因爲中國人一向認爲孝順自己的生父是天經地義的事,至于中國對于天或上帝的態度是敬和畏,從未有過將對生父的孝心,轉移到上帝身上去的。但是基督教的教義,不會許可教徒們存有此等思想的,因爲基督教以爲上帝有權威,崇拜上帝,將上帝看成至高無上,乃是基督的本色,不像中國人,把敬神和孝親,是當作兩回事來看的。尤其近日中國的基督徒,由耶稣否定了母親和父親,而只說耶稣是神的獨生子,竟使得中國的基督徒叫出不愛爸爸不愛媽媽,而只愛神了。因爲矛盾的《聖經》告訴他們,信了神就是神的兒女呀!關于孝道的詳細內容,我已在「究竟那個有問題」章中說明了。
因爲基督教不合中國國情,無法在中國立足,所以像吳恩溥先生那樣,要來徹底改造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和生活製度了。
(叁)中華民族的崇拜對象
中國人對于人本主義的思想很濃厚,所以中國人所崇拜的對象,都是人生的美化升華,而不是人生以外的任何東西。中國神話中的神人,如盤古開天地,盤古乃被認爲是最先的一個人,女娲氏煉石補天,也是人格化了的神人,去做了補天的工作。其余如神怪小說中的星宿或天仙,也都是由人修成的。且有些神仙不願爲仙反要思凡,如《鏡花緣》,就是描寫仙女下凡的故事。因此中國人想象中的神人,除了他們與人的境界不同,至于他們的相貌性格,便沒有不是人性化的;所以中國人之崇拜神,無異是在崇拜人的升華。中國人之崇拜天,據專家學者的研究,天在甲骨文是「」,乃是有地位而尊貴的人,那麼崇拜天,也就是間接地崇拜高位的人了。余如中國人之崇拜聖賢,因爲聖賢也是人的緣故,至于中國人之愛惜字紙,也是由于崇拜聖賢而來的,因爲一般人都以爲字是聖人造的。佛教在中國,能夠生根成長而發揚光大,這也是一大因素。佛教中的羅漢、菩薩、佛,乃是從人生而得的,佛教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便是說只有在人生境界的衆生,才會學佛。天人享樂而不知老之將至;人生以下的輪回諸趣,本性不現而愚癡顛倒,所以都不知學佛而了生死;只有人生學佛才是最合理想,所以崇拜佛菩薩,乃是崇拜了脫生死而超出叁界的超人,或完善無缺的仁人。同時人也可以到達這種完善的境界,並不像基督教的神,乃是非人的神,雖自耶稣以後的基督教,將上帝人格化而說成是天父,但那天父並不是人,而是一個超乎一切的空靈,這個空靈,主宰宇宙,而超然于宇宙外,人在宇宙之內,當然不能去和上帝並肩平行了。像這觀念,在西洋可以,在中國則不行,因爲西洋的哲學思想,是在探求宇宙而去役使宇宙;中國思想則在「反求諸己」,一切解決不了的問題,重在反省和檢討,基督教則在祈求和禱告了。一般中國人的祭鬼祀神求簽問蔔,乃在探聽神的消息,然後決定自己的心思;基督教的禮拜禱告,乃在求得上帝的恩賜。中國人的向神探聽消息,在現代的心理學上,還可以講得過去,基督教的禮拜和禱告,除了盲從的神學,就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了。
(四)中華民族的人性觀念
在中國思想家之中,對于人性問題,有的主張善,有的主張惡,有的主張不善不惡或有善有惡。但是一向被多數儒者所推崇,而且已成了中國正統思想的觀念,乃是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來是善的,之所以有不善的惡人出現者,乃是他的環境和教育問題,因此「人皆可以爲堯舜」的平等思想便産生了,因爲人性本來沒有差別。人性既沒有差別,當然可以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爲者亦若是」了。佛教的思想,以爲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佛性即是如來藏,也就是至善至真的本性。
佛陀是成了佛的衆生,衆生是沒有成佛的佛種或佛因,這跟中國人性本來善的思想非常相似,只不過儒家的性善僅指人類,佛教則將這一觀念普及到了所有的有情衆生而已。再看基督教的人性觀念,以人生爲墮落,人世爲罪惡之淵薮,以爲人類均有原始罪惡,必須經過洗禮贖罪,才能超升天國。這種性惡的思想,比起中國的荀子來,更勝一籌(何止一籌?)荀子以爲人性本惡,但可以用禮樂來美化人生;基督教的性惡論,乃是不可救藥的意思了,除非依仗上帝的權威,人類的原始罪惡,就永遠存在。假如說這種思想能在中國文化中生根,除非采用吳恩溥先生的計劃,將中華民族重翻一次,否則就別夢想了。不過中國的基督徒,如果可以將他們的教理重新修正一下,還是可以試試的。要不然,人沒有罪,偏說有罪,甚至中國的先聖、先賢,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都要被基督教的上帝,用拘票拘去接受上帝的末日審判,豈不笑話!
基督教在中國,不肯變成中國化,卻一味根據《新約》、《舊約》的教義,破壞中國傳統思想與倫理道德;尤其一般只知討好基督,而不知中國國情的基督徒,所作所爲,更不象話。我寫了這本書,希望一般只有迷信盲從而不曾研究過教理的基督徒們,應該可以醒醒了。
一八、介紹《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
筆者慎重向讀者介紹《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一書,這書是煮雲法師應臺南佛教界之邀請,在該市康樂廳對數千群衆講演,由李至剛居士記錄成書,內容分二十多題比較,不但文筆流暢簡潔,說理更有獨到精辟之處,是佛教界最突出最精彩的偉論,難怪此書問世不及一月,風行海內外,初版叁千本,搶購一空,叁數月內已再版到四版,有心研究宗教者不能不看,每本免費流通,總流通處高雄鳳山佛教蓮社。
~全書完~
《聖嚴法師《基督教之研究》》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