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輪回是戰場,菩薩是勇敢的戰士(2)▪P3

  ..續本文上一頁就再不會有什麼喜怒哀樂,那就是你會如何運用煩惱爲道。

  ⑾第五個門禅定和第六個門智慧

  今天講一下,第五個門禅定和第六個門智慧,這部份內容可能比較難懂,但這是非常重要的,然後我們詳細解答一些疑難問題。

  在所有談過戰士的特質裏面,今天晚上談的也許是最複雜的一項,也是最實際的一項,有大乘基礎或者經常看經的人,聽今天晚上的開示就會感覺非常熟悉。在前面我們談到戰士的行動裏有各種的門:第一個是布施之門;把東西完全放棄掉的心態,然後又介紹了戒律之門,主要是要投入;然後談到了忍辱,就是去感謝或欣賞障礙,而不是很愚蠢地去否定它們;然後講了精進,我們趨進的方法不是說要很努力地去學習、讀書,而是做的時候要愉快。

  這些都是通常都可以聽到的大乘的教授,當然我們趨進主題的方式如布施是經過少許修正了的方式,否則這六個門就是一般經上說的六波羅密。波羅密在梵文的意思就是超越,所以說不管我們布施的東西是什麼,如果我們對布施的東西有執著,就不是超越。同樣,如果我們對于自己持戒有一種很驕傲的感覺,那這種持戒不是所謂的超越。持戒很重要的是要完全地投入,如果你有自我或是有驕傲的話,就會阻礙你完全地投入。所以這是爲什麼有很多持戒的人後來被所謂名譽、地位這些東西帶著走,因爲他們按照社會對他們所期待的去做,而不是按戒律上所說或他們自己所應該地去做。

  同時波羅密(超越或到彼岸)也解釋爲走到戰場的盡頭,也就是當我們最後摧毀或調伏了一切煩惱的敵人。也許會有這個問題:你是不是最終可以把所有的人質完全救出來?當然如果今晚是你來的第一個晚上,也許你不了解我們在談些什麼,也許你會認爲這些束西很可笑,也許你要能夠欣賞這個令你很迷惑的情況。當然如果你要問你是否能夠把所有的人質都從戰場上救下來一個也不留下,這是個很難的問題。我們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就要牽涉到西藏藏文裏講的自己的見地和他人的見地。在你自己的見地裏,當你走到戰場盡頭的時候,你就已經救出了所有的人質,當他走到戰場的盡頭,回頭向後看(當然沒有所謂回頭的說法,只是假如他回頭向後看),他會發現沒有所謂的戰場,也沒有所謂的陷阱和人質,但是在其它不太幸運的戰士比如說我們的眼裏,是有所謂人質的。

  所以我認爲,如果輪回中除了你以外的所有衆生都成佛了,但在你眼裏仍然看到很多很多的衆生。所以波羅密或超越可以用這個方式來解釋。

  另外一個方式來解釋波羅密——超越過當下,這種超越是最究竟的超越的一種方式。也許在過去幾天我們談了當下有多麼地好,現在是倒數的第二天了,所以要跟你講一下當下其實並沒有像前面講的那麼好,所以我們要搞清楚前面講的那個很好的,你想把它延長的那個當下其實也是你的一種想象。不管怎樣你不要擔心,我們還要繼續下去,你是不是認爲我有點瘋,也許我們大家都有點瘋,談到這些事情好像什麼都沒有談到。

  如果我們執著在當下的話,這個當下就失去了它成爲當下的特性。我們這邊談的當下在藏密甯瑪派(紅教)也談到,只不過他們用不同的名字就是了,其它的教派如薩迦派他們也談過,譬如說大圓滿或者一個最偉大的終結,每個金剛乘的人都很瘋狂地想要追求這些,想要去學這個,想要賄賂自己的老師,比別人更早得到這種教授。也許你的老師只是把一些大乘的教授給你,但是他叫這個是大圓滿,像這類的事發生過很多次,所以不管你是得到好的大圓滿的教授或是不好的大圓滿的教授,都是你自己的想象。

  禅定之門

  不管怎樣我們要繼續談下去,談到像智慧這些。所以今天晚上先談第五個門——禅定之門,這個非常重要。所謂禅定可以用很多方式來解釋,一般我們所認爲的禅定就是坐下來,用某個特別的姿式坐著,眼睛閉著或開著,呼吸很正常,這種我們叫做禅定。也有的老師說禅定是覺的繼續,也有的老師說禅定就是使我們的心習慣于覺的這種情況。

  在這個戰士的訓練裏面,禅定的目的是讓我們知道有多少敵人他們在什麼地方,也許不只在前面,背後也有。有的時候這個戰士可以把他前面的敵人消滅,于是覺得很滿意,很驕傲,各種的捏造就開始:你的背後有另外一個敵人拿著一把長劍,你可以被背後這個敵人消滅掉。所以你並沒有很多時間去驕傲,你的行動要快,因爲你在戰場上,你的敵人在不同的時間,從不同的方向,以不同的僞裝出現,你要非常小心,這些敵人怎樣僞裝。也許它會以很虔誠的信心表現出來,也許這種執著是以虔誠心的這種僞裝現出來,也許它以一種關懷的方式表現出來,但這個關懷也許是一個嫉妒的僞裝的表現,所以你對于這種敵人要很小心。

  在談忍耐時有一點忘了講,你的敵人或障礙總是以你沒有想到,期待的方式出現。也有某些少數障礙你可以期待到,如果你有個手冊,告訴你在某個過程中,到了什麼地方會碰到什麼問題,這樣處理障礙並不會有太大困難。因爲一般發生的障礙都是我們沒有預料到的,所以很困難予以處理。

  我們很多時候都說這個困難我們根本想不到。也許最不好的一個障礙是你的老師,這個障礙它僞裝成你的老師出現,這很可能,所以你要小心。薩迦班智達曾經說:障礙永遠是用一個非常好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說一個非常有權威性的、或非常清靜的、或非常好的形式表現出來。因爲如果一個障礙表現的形式不好的話,很容易被人認出來然後把它摧毀掉,所以這種障礙實際上是很弱的障礙。真正強大的障礙它應該以一個很美的、很好的形式表現出來。

  今天晚上我們要談一些金剛乘的東西,你是非常容易碰到一個很美的形式的障礙,就像前面說的那樣。禅定的意義就是讓你看清你的敵人,這個能告訴我們什麼呢,告訴我們你上坐時間的重要性,遠低于你下坐的時間。你一天修法的那一個小時,只是讓你的心變得更銳利,在你坐下的時間使用這個更銳利的心,你能夠在別的時候,比如說有一個看起來很優雅的人,突然踩到你的腳的時候用得上。所以所謂修行,就是要把這個開放、平靜的心在任何狀況下都能夠用得上,但是對絕大多數佛教徒好像正好相反。

  我們再多談些這個,舉例來說你每天修行1小時,有些佛教熱愛者一年總要閉一次關,一個月或兩個月,有時候不太清楚他們到底在幹些什麼,我又開始好像在批評這個。一年閉一次關就好像野外去做一次很長的效遊,你想要休息一下,過一個佛教徒的周末。我們每天做的一個小時或叁小時的修行實際上好像也是休息,因爲你對于電話、交通信號燈、許多約會、各種各樣的事情已經感到厭煩,所以你有非常低層次的,要把上班時間放棄掉的出離心,而這種出離心也不是經常有,只是有的時候有。你家裏有特別設計出的壇城或佛堂,用來幫助你修行,盡量把它精神化,盡量使它充滿了各種情調,比如說挂了紅色的燈,放了很多蠟燭。然後把門關起來,坐在軟的墊子上,穿著很寬松的衣服,坐在微笑的上師的照片面前,然後你就坐在那邊,並不是想要成佛,只是想從辦公室的壓力下逃避開。

  所以當你在修行的時候,你原本的意義是要爲當下充電,使你的當下更強,而你坐在佛堂時你並不想成佛,我們一切的煩惱也需要有一個休息充電的機會,所以你是爲你的煩惱充電。有時候你會看到,當你修行之後,你所有的貪呀欲望呀它比以前更聰明而且僞裝得更好。因爲在我們一般日常生活裏非常忙碌,所以貪呀嫉妒呀它實際上沒有得到很多的時間來仔細思考。

  當你修行的時候,因爲很安靜,所以你會想到很多,甚至會想到對某個人怎麼樣報複這樣的念頭,所以你並沒有把你的心習慣于當下,習慣于慈悲上。然後當你從佛堂走出來的時候,所有一切上師微笑著的圖片,那些佛像都留在軟的坐墊上了,你的貪嗔癡和以前完全一樣。然後在下坐的時間,幾乎什麼事我們都做。這種的禅定到底如何能幫助我們是很值得懷疑的,這就是爲什麼剛才說,下坐的時間比上坐的時間更重要。我們每天修行的時間即使很短,甚至只有兩分鍾也沒有關系,但你在修行的時候應該盡量使對于當下的覺,能夠增加,然後你從座上起來,出去享受每一天的生活。當你在走路或是坐公共汽車的時候也可以持咒,但是你也可以注意在當下,經常這樣練習。

  我們怎樣來做這個禅定呢?第一我們要發展集中,當你試著要集中的時候,你的老師總是說你的心不要亂跑,他總會告訴你說,以前的經驗你就不要去追逐它了,以後的事你也不要去計劃去預計什麼。基本上你的老師會跟你講你的心不要亂動;我一直認爲——當然可能有錯誤——這只不過是一個詭計。像小乘的老師教你叁摩地(禅定),他一般會第一個教你集中在呼吸或者這一類事情上,他會跟你講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不要亂跑。這是一個詭計,一般來說,像現在大家都會覺得自己相當集中,好像我們在開車、煮飯的時候我們都在上面集中得很好,像現在大家都集中得很好,你沒有聽到冷氣的聲音,你沒有想到一些小的事情。如果現在有一個老師跟你說你選一個目標,心集中在上頭,心不要亂動,現在你們每個人都可以集中在我身上……(寂靜一段時間)。

  這個時候你就會聽到不同的聲音,就會想到到底要我們呆多久,然後你的身上這裏也癢,就像這類事情,是不是像這樣?(作一個動作)所以他們實際是要你知道你的心是在那邊東跑西跑。當你在集中的時候無論是坐著站著或是走路,他主要用一個目標讓你集中在上頭,他真正的用意,比如現在我們的心在東奔西走,但我們自己不覺得,我們覺得自己的心集中得很好。我們現在的心一直在東奔西走,但它跑得那麼厲害,以至我們都忘記了到底爲什麼事情,我們跑到了什麼地方。我們的心實際上一直被一些什麼事情占據著,所…

《輪回是戰場,菩薩是勇敢的戰士(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