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法相宗的教義
第五節 俱舍宗
第六節 密教
第七節 唐代密教的叁位大師
第八節 密教的教義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一節 華北的佛教
第二節 周世宗廢佛
第叁節 五代的佛教學
第四節 吳越和南唐的佛教
第五節 禅宗的五派分張
第六節 臨濟宗及沩仰宗
第七節 洞山及雲門的宗風
第八節 法眼宗與臨濟宗
第十二章 北宋的佛教
第一節 複興佛教的政策
第二節 宋代的譯經事業
第叁節 印經院的事業
第四節 戒壇的設立與受戒製度
第五節 佛教史學的發達
第十叁章 南宋的佛教
第一節 禅宗的開展
第二節 語錄及公案
第叁節 看話禅與默照禅
第四節 宋儒與佛教
第五節 淨土教與念佛結社
第十四章 遼金的佛教
第一節 遼之帝室與佛教
第二節 補刻房山石經
第叁節 《契丹大藏經》
第四節 遼代的佛教學
第五節 二稅戶
第六節 佛教信仰的普及
第七節 金之帝室與佛教
第八節 度牒的公賣
第九節 教團的統製
第十節 金代佛教的特色
第十一節 全真教
第十二節 《金刻大藏經》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一節 元代帝室與佛教
第二節 喇嘛教與八思巴
第叁節 佛教的滲透
第四節 元朝對于佛教的統製
第五節 道教及佛教二教的爭執
第六節 元朝的佛教各宗派
第七節 教團的膨脹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一節 明代佛教的本質
第二節 明太祖對佛教的統製
第叁節 黑衣宰相道衍
第四節 明代佛教的實況和賣牒
第五節 道教的功過格
第六節 砧基道人
第七節 奏請整肅佛教
第八節 明代的喇嘛教
第九節 各宗互融
第十節 四大師
第十一節 叁教融合與居士佛教
第十二節 《大藏經》之出版
第十叁節 明代的佛教典籍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一節 清朝對于佛教的統製
第二節 清朝的民衆教化
第叁節 教團的實況
第四節 清代佛教的各宗派
第五節 居士佛教
第六節 太平天國與清末佛教的崩潰
第七節 楊仁山
第八節 《大藏經》之出版
第十八章 民國以來的中國佛教
第一節 廟産興學
第二節 打倒迷信及反宗教運動
第叁節 佛教界的組織化與僧教育
第四節 中國現代佛教的導師太虛
第五節 佛書的刊行
第六節 中國佛教的現況
中國佛教史年表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後漢的佛教──傳來與容受
第叁章 魏晉的佛教──經典之翻譯與研究
第四章 南北朝的佛教──教團的發展與儒道二教
第五章 佛教藝術的發達
第六章 隋之佛教──國家之統一與佛教
第七章 唐代的佛教(一)──佛教和國家性質與社會活動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與戒律
第九章 唐代的佛教(叁)──華嚴宗與禅宗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與密教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十二章 北宋的佛教
第十叁章 南宋的佛教
第十四章 遼金的佛教
第十五章 元朝的佛教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十八章 民國以來的中國佛教
其他參考書目:
附錄越南佛教史略
一、佛教傳入的初期
二、佛教的發展與朝廷
叁、禅宗叁大系
四、佛教的衰落
五、混雜信仰的佛教
六、蓬勃的現代佛教
七、參考書目
《中國佛教史概說 野村博士序 譯者序 原序 目錄》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