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得戒和尚開示錄▪P6

  ..續本文上一頁你行、住、坐、臥都有毛病,說是在修行,連外樣都沒做好,可見內心也沒有功夫。

   要時時檢點喔!要學好了!“誠于中,形于外”,我們印光祖師說:學佛修行的秘訣就是“誠、敬”這兩個字。你能照此恒長無間斷地行去,那你不只成高僧,連成佛都有份啦!

   初心學人啊!你該要痛下決心、改頭換面。嚴除習氣、糾正行爲、完成人格以趨正行!不能自我寬恕!

   共事的原則

   所謂“當家叁年,貓狗都嫌”,這是事實喔!在一個家庭裏面做當家的人,不但兒子嫌,連孫子都嫌,在一個團體中大大小小的執事都是一樣,這不是單指大執事而已。當領導人確實是很不容易的,我們要能體諒領導者的難處及立場;不過領導的人也要注意,該安慰的時候也要隨時安慰,憐念屬下苦,萬不能隨便發脾氣!

   最重要的,當執事的人要依因果,古祖說:“老僧甯可墮地獄,不拿佛法做人情”,是就是,非就非;你歡喜是如此,不歡喜也是如此,因果就是這樣。你依著因果做事怎麼會墮地獄呢?順小人情而失法,那才真會墮地獄!

   一個人說話不可違反因果,不能爲了使對方一時歡喜,反而害了他一輩子,甚至害了幾輩子。你現在依因果執法,做事要給人家罵才好,那將來才不會受惡報。如果你事情明明做錯了、因果顛倒了,人家還對你好,等將來受了苦報,你就會回過頭來責怪領導的人領導錯誤。

   自己要好好運用智慧,不要輕易令人産生苦惱;如果智慧差一點,運用起來就有錯誤。上面的人如果領導有方,下面的人就要接受、服從;下面的人如果能夠接受,上面的人領導不好,這也是不行。所以上上下下都要注意。

   在這世間與人相處,不但種種人事難,就是利他、行菩薩道也是難。曾有位信衆向我訴苦,他說:“團體的事情大家應該都要和合。看到某人所做的事情不行,或者精神上、智慧上、經驗上不行,事情老是做不好,我當然順手就把事情代做好了嘛!這樣做對方應該感謝喔!可是事實不是這樣。你幫他做,他還不高興呢!因爲幫他做,他的面子就沒有了,他不能得到第一了。”

   發心的人得到這個經驗,就說:“好、好、好!你自己做吧!我不要幫你。”于是閑在那裏不管他。可是不幫他做,結果他事情做不好時煩惱又來了:“我自己做不好、做不來,而且我身體不好;你們這些人,應該做的都不做!”啊!就是這樣!幫他做又不好,不幫他做又不高興,到底要怎麼樣才好?在世間做人真是難啊!發菩提心跟大衆在一起共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那要怎麼辦?他要我幫忙,我就幫忙;他不要我幫忙,我就不要做,隨人意嘛!發菩薩心要隨人意,只要他歡喜。愚昧凡夫就是顛倒,我們要安慰他,不可生氣。

   就像小孩子一樣,什麼事都順著他,他高興、不哭就好了嘛!只要他不跑到有火、有水的危險地方就行了。可是小孩子偏偏愛到那危險的地方去玩,那怎麼辦?就弄個欄杆圍起來,叫他不要亂跑。可是他又會爬欄杆!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防不勝防;于此要忍耐,見怪不怪。

   所以學佛道、發菩薩心都是要多生多世種種的栽培,要消罪障、增福慧,慢慢培養嘛!不是一時能夠成就的。成佛都要叁大阿僧祇劫呢!你要小孩子一日就成人是不可能的!由他去!順著因緣嘛!但是也不要放棄,放棄了你的大悲心不圓滿;也不可太強求,太積極、不順乎因緣又不行。那我們就順因果、聽因緣,急不來的啊!

   做事情一定要有菩薩心。凡夫心一切都以“我”爲出發點,只要滿我的意就好了,不看事實怎麼樣。凡夫就是小孩子嘛!那什麼又是菩薩心呢?沒有自己,把自己融化在一切衆生身上;沒有單獨的一個我,我就是大家,大家就是我。修行有這個觀念,就進了大乘之門了。

   再要深入堂奧,那我相不可有,連衆生相都不可有。有衆生相,看一些人、事還是不順眼,凡情心沒斷喔!純粹的菩薩心,那有不順眼的?一定要以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來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我們怎樣才能把事情做得令大家歡喜?一做事情時就生煩惱、鬧情緒,那還是把俗情的習氣帶來了,這樣做事既辛苦又不討好。佛家做事的原則:無我、無人。能抱定這樣,修一切善法皆是解脫法,就有功德;否則雖把事情做好,也不過是人天福報而已。人天福報是叁世怨,千萬要不得!

   想求功德,要有正因才感正果,要無我、無人—不要有人我相之對待;要對事,不要對人。對人,要稱贊人家的好處,不要看對方的不是。誰沒有貪心呢?正因爲人都有貪心、都爲自己好,我們才有得布施嘛!他要是不貪,不接受你送的東西,那你布施的因緣怎樣成就?朝這方面想想,做起事來是何等快樂!只有法喜,愈做愈有精神。

   你只要隨順衆生意,贊歎他:“你那樣做很好!”他就做得很歡喜、有精神。你要是說:“你那樣做不好,我認爲這樣...”大家都有個“我”,事情還沒做就辛苦死了。再要衆生性情的業障來了,說:“我不幹了!”那不是把事情弄砸了?好像軍人上了戰場卻說:“我不打了!”上級不把你一槍打倒才怪?這在平時就要正思惟,要懂得修福報。但爲何人都想有福,卻又自毀福報呢?

   有些人做起事來就執著己見,與人針鋒相對,勉強叫他做就心生憤恨,甚至故意把事情做壞。衆生的憎、愛二種煩惱業識不可思議。平時沒事還好,一有事執著個人的看法就不得了。這時沒有忍辱,連布施、持戒都做不好;忍辱是最要緊的。

   凡事要依事理來做,沒理還依從著,那當然不可以。一個人做事不依事理,當然要開除,“養兵千日,用在一朝”,一到做事情就不合作,那怎麼可以?我們身爲出家人,所做的事應該都要比一般人好才對。

   你要是有心把事情做得更好,譬如掃地,這個地本來已經掃得幹淨了,就提桶水再把它擦得發亮、發光啊!那不管是遊客、還是打佛七的蓮友來,一看!就會覺得靈岩山寺真是清潔,清潔得發光!人家看了就歡喜。

   我在香港見過一位大雄法師,他看別人地掃不幹淨,“我來掃給你們看看!”他一掃整個地都發光了。這個人當然是千萬人中難得的,也是特殊的一個人喔!他是軍官來出家的,身上燃了一千多個香燈,是專修苦行的,平常就是多做事。比如擦佛堂,就把地抹得同佛桌一樣,佛桌有多麼幹淨,那個地就抹得一樣幹淨!就有這樣的人。

   大家共住在一起就是要向好的學。彼此工作、共修都要開智慧,互相交談各人的心得,這樣智慧才能長進。有了智慧、福報,辦什麼事情都可迎刃而解;沒有智慧、福報,難的事情固然做不成,容易的事也會做壞。

   心是最重要的,大家要是能舍己見,不在人事上執著。把事情做好才能求到福報,事情做不好就是損福報。我們爲什麼要修行?爲求福慧兩足尊;不求福慧兩足尊,爲何發心到靈岩山寺來?既來清淨山中,何以不正思惟?

   如果無我、無人做不到,那你就有我、有人好了,但有我、有人也有絕對的條件,那就是“好事予他人,惡事自向己”。不可有你就無人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以上這些話,話是平平常常的,重要是在意義上體解。你解了,在靈岩山寺一切都是佛法,與大衆結緣;你不能解,住在這邊就覺得苦。他人有快樂,何以你苦呢?

   法情道情親

   在山上大家都要親如兄弟,大家同念阿彌陀佛、同一朵蓮花所長養,只顧自己好不行,一定也要他人好。我們知道,衆生都是同一個法身,彼此互相有關,要互相尊敬,有一種法情、道情,不要那樣冷冰冰地不如凡俗!

   世間人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那些做壞事的人,他們兄弟之間的團結精神也很好,“盜亦有道”啊!我們一定要有良心使他人好,不要只看他人壞,你可能比他還要壞呢!如果別人也不理你,那不是要墮落了?

   這些道理大家都懂,只是不用,這怎麼有福慧呢?反招愚蠢之報。所謂“大衆熏修希勝進,十地頓超無難事”,大家各自要向好的學習,壞的要戒除;否則你不理我,我不理你,大衆在一起有什麼功行呢?自私要不得啊!

   世間有一種直心人嫉惡如仇,見別人不好,一看到就像仇人一樣。直心的人就有此性格,他也沒有領執事,性情就是那樣—看不得人家壞,他是很有心要人好的。

   如果一個人只在執事者、長者面前表現好,同大衆在一起時,壞樣子就出來了,這怎麼是個修行人呢?身爲頂天立地的人,內外要一如—不管在光明處或暗室都要一樣。如果你壞習氣改不了,在暗室裏就原形畢露,萬一有人沖進去或開錯了門,唉!這麼慘不忍睹,還堪稱個人嗎?

   如果處在黑暗的世界,沒有法治、惡魔當道,那只好各掃門前雪,把自己顧好就好了,因爲好心沒有用呀!正義沒有伸張的機會,多話只有找麻煩,所謂“英雄識時勢”“識時務者是俊傑”啊!

   可是有人執法的時候就不能不說!好的應該要表揚,如模範父母親、慈善家,但敵人就應該要通報。賞罰要分明,善惡要分清,否則政府那知道某人好壞呢?一定要鄰居推舉出來,政府才會知道。

   道場有好壞人,也要有此推薦報告的精神;爲了大家都要好、爲了佛法,不是用嫉妒心,和那個不好就專找他的麻煩—無端找人麻煩是罪過的!這事各人要拿出智慧良心來!佛法講因果、緣生法,希望大家要在事相上做好。

   還要注意!這個人做得不對、做錯了,你記好了,等你將來做事情或現在做事情,這些錯誤要改正,照他那樣做不得喔!勉強做下來大家都不高興。在叢林裏參學、做事,什麼都要學習。

   行行出狀元喔!法法都能夠悟道。你看古祖在開山的時候,石頭一丟,打到竹子“喀嚓”一聲就開悟了;以前來果老和尚在高旻寺打七,開靜時木魚一槌,他就開悟了。無情之聲響就能令人開悟,何況我們這麼多…

《得戒和尚開示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