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問題不能解決,苦悶至萬不獲已時,便來歸投于佛教;佛教雖然作了這些人的逋逃薮,但也因此救活了他們的生命,不然、他們只有如現代青年的自殺而已!中國人的本性,最看重現實,亦向深孝思,故往往藉佛教來求長壽、求福報、或慎終追遠等等,而佛教至今還盛行的延生度亡法事,這也成了民間普遍的風俗。
丁 隋唐佛學在中國文化之位置至于佛教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在中國文化的六個特點中,已說明隋唐佛學至少要占中國文化中六個特點中之一個。但此說猶未盡至,我覺得談中國的文化,唯有周秦諸子能與隋唐佛學相比,其他的四個特點,皆不能與隋唐佛學相颉颃的。六朝隋唐以來,中國的固有文化,是由儒佛思想和合而成的文化,而其淵源則在周秦時代的諸子學和隋唐的佛學。其他如玄學、經學、理學、不過從諸子學中、或子學佛學中,各發揮其一部份,以另成爲中國一種文化而已。至于漢唐的文學,由秦代統一以前的列國文字,乃表現出漢代文學;至唐代、則因漢晉六朝來受了佛學的影響,更加光彩煥發,故成爲二代最優美的文學;而其淵源亦由周秦子學,以及隋唐佛學糅合而成的。由此、可知中國文化的精華,便在周秦諸子與隋唐佛學;則隋唐佛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自然是一望可知。那末、今後講中國固有文化的人,就不能不注意隋唐的佛學。
叁 佛教與現代中國(注二)
甲 國際形勢
1.民治衰落與統製政治盛行 民主政治曾一度盛行于歐、美、亞各國,尤其是歐戰以前的數十年,可以說是民主政治的盛行時期。民治政製也可以說是議會政治,由人民選舉出議員所組成的議會,産生各種的政治機關出來。但是到了歐戰以後,民主政治的勢力便漸漸趨于衰落。因爲當時經過大革命的蘇俄興起,──以社會主義征服資本主義,打倒有産階級,實行無産階級專政,把全國所有的一切加以統製,求其政治上的統一,故其政治即爲統製政治──給民治的各國一大打擊,統製政治的伸張,民治因此便漸形衰落了。繼蘇俄而起的統製政治,即是意大利的法西斯蒂政治;其與蘇俄不同者,蘇俄是革命的,從破壞以求建設;而意大利是非革命的,維持及聯合各階級以求其國家社會的興盛,把國內政治、宗教、經濟、文化各方面,都統製起來;而實現其主義。此後,影響所及,更有革命成功的土耳其等,而德國亦由民選議員政治,一變而爲統製的國社黨政治,結果皆著顯效。近年英、法、美諸國,因在經濟恐慌的不景氣現狀之下,名義上雖還不曾改變其民治,而實質上亦皆已傾向于統製政治了。故現在的國際,實是由民治衰落,而到統製政治盛行的時候。
2.兩極端政製之對抗 在統製政治盛行的普遍情形之下,而有兩種各趨于極端的政治對抗著,其一、是蘇俄先經無産階級的革命,把政權取得,而實現其共産主義;其二、是由意大利的法西斯蒂主義,而到德國的國社黨主義,他們的態度,是極端反對無産階級革命的共産黨,而以國家民族爲號召,謀各階級的改善,以求發達興盛。由此兩種各趨于極端的政製尖銳化,便免不了對峙的抗鬥;在西方站在最前線的是德國,在東方最顯明的是日本,皆與蘇俄對抗。由此可知在各種政象紛亂的趨勢中,同時、又有兩極端政製的對抗著。
3.弱小民族與帝國主義之對抗 帝國主義是以侵略弱小民族爲目的,如現在東菲有意大利對阿比西尼亞之遠征,是帝國主義侵略弱小民族最露骨的表現。帝國主義,亦可名之爲霸道主義,乃是以其武力,或其他種種方式侵略弱小民族的。但“低軟無如溪澗水,流到不平地上也高鳴”,弱小民族,被壓迫至萬不得已時,亦會不顧一切的犧牲,起而力爭,如現在的阿比西尼亞是最著明的。又如印度甘地之求自治,亦是帝國主義侵略壓迫的反響,給帝國主義下一個警告。我們中國的孫中山先生,因中國在列強的帝國主義勢力包圍之中,已淪于次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狀態,故提倡叁民主義,喚起民族精神,“聯絡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也是弱小民族,反抗列強帝國得一種表示。
4.列強大戰爭之迫切 現在世界上,各強國與強國之間,或因政製懸殊;或因利害沖突;或欲報複宿仇;或欲爭求獨霸;不論那種原因,其形勢已趨于極尖銳化的時候,隨時即可發生種種互相矛盾的鬥爭。故現在的世界,戰雲密布,醞釀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暴發的可能。有人在預言著:“現在是世界大戰的前夕”,這是把戰爭迫切最形容得無以複加了。實在的,我們試一觀現在的國際形勢,列強與列強間之大戰爭,真是迫切到有一觸即發的可能了!
乙 時代趨向
1.科學及機器之被惡用 時代的趨向,是指由現在到于將來的趨向而言。現代文明的代表,即是科學。科學發明,人類能引用機械的力量,去抗製自然界的一切,以很少的氣力,可獲很大的效果,故從前人力所做不到的事情,現在都可以做得到了。如飛機、汽車、電燈等之發明與製造,人類的生活皆賴以利用之。但科學機器的供人使用,其便利于人類,本無善惡,而人類的善使用之即善,不善使用之即不善。譬如一枝自來水筆,在善使用者手裏,他能寫出一手漂亮的道德文章,匡時濟世,若落在不善使用的人手裏,便會粗製濫造許多謊誕不經誨盜誨淫的文字,以肇一切惡事的禍端。又如一枝手槍,善用者賴以衛身保民,不善用者,便拿去劫掠人物,廣造種種的惡業。由此觀之,現代的科學機器,于人類全體尚無何等實益可言,只是少數人藉之滿足個己的欲望,發展個己的野心,取破壞多數人的精神上與物質上的利益而已!人類的本身未改善以前,縱有更精妙的科學機器發明,終是弊多益少的被惡化惡用了。
2.近代文明之末路 近代文明的本質,一言以蔽之,可以說是求個人自由的發展。從個人自由發展的原動力上,去製用自然,發明了科學,便有近代文明的誕生。但由各人自由思想發展的結果,便造成個人與個人間階級懸絕的對峙,乃至國民與國民種種權勢不均衡的強弱對峙。而所謂強國,皆是從侵略犧牲其他的國族,以增加自己國族的利益而來。因此、近代文明發達的結果,造成階級與階級鬥爭,國族與國族鬥爭,人類間發生種種互相矛盾的鬥爭;同時、也正是顯示出近代的文明,已走到了局道相斫的末路!
3.人生道德之需要 由上面二重現在的情形,以察其到將來的趨向上,則人生道德之需要,誠是急不容緩的事。因自然界的一切,人類科學發明,已有力量去抗製利用,而人與人和國與國之間的種種惡鬥,則尚無對付救治之方法。然所以有種種之爭鬥的惡濁的現象,就因人類沒有完整的道德,和科學機器並駕齊驅的邁進。假若人生有了良好的道德,與科學一齊進步;然後人類去利用科學機器,那是多麼美善的事!故人生道德之需要,在現在至將來,必成爲時代趨向最重要的一種。
4.世界和平的渴望 自從近代文明發生,以至于使人類走到近代文明之末路的情況之下,一般先覺之士,皆感到人類長此以往,將由戰爭自趨于滅亡!爲欲消滅戰爭,爲欲使人類將來趨向于幸福光明之道,故現在已在大聲疾呼著「世界和平”。或以消滅戰爭而求和平;或由改善人類思想行爲而求和平,勢必鞠躬盡瘁,使將來的世界,達到永久的和平而後已。故世界和平的渴望,亦成爲時代趨向的要素。
丙 我國現況
1.中國文化之萎削 前來已約略講明國際形勢與時代趨向,現在且就我國之現狀而言:我國本是地大物博,文化發達、最有悠久曆史的民族。但自漢唐以降,經過五代入宋一代之後,便把中國那種壯健闊大的民族文化,漸形萎縮削弱,那便是宋代後的理學,把中國固有的健全雄闊的文化,變成了衰弱,喪失了中華民族生長的精神!故此後的中國文化,便再也不能恢複到漢唐時代的興盛。有人以爲宋代的理學,是合中國、印度文化的結晶,在中國文化領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我以爲中國自經宋代理學的一種拘蔽,中國的文化便沒有再興盛發展的力量!由此就使中國文化一蹶不振的萎削了!
2.近代文明之落後 中國文化既爲宋學所萎削,本身不能發展,致雖與近代文明接觸,已有近百年的曆史,亦無力吸收近代文化的精華,而建立起簇新的中國文化。故中國文化的各方面,在近代文明之中,在在落伍,此實爲我國文化的現狀。3.政教崩潰與災難嚴重 因爲固有文化的萎削、與現代文明的落伍二重原因,中國在近六七十年來,本身既不足以自強;同時、對于外來的文化的侵入,又患了排除不能、消化不得的病症,不能溶化與排泄。因此、文化失了重心,思想界起了紊亂的變化,向來賴以維持人民社會與國家的大經大法的政教,皆趨于崩潰的狀態。國力既日形衰弱,人禍天災便紛至沓來,國難愈弄愈嚴重了!
4.叁民主義革命之未完成 在國難嚴重的初期,先知先覺的人,認爲中國不速謀改革振興,不能生存于將來,故有孫中山先生挺身而出,提倡“叁民主義”,唱國民革命,以求複興中國。叁民主義的理想,是要把中國固有的文化,發揚出來;同時、也需要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把中國造成最進步的國家。但因中國多年來各方面情形太複雜衰弱了,一時難以改造過來。故自唱革命以來,欲從破壞而到于建設,至今猶踟蹰于軍政訓政時期,未獲完成憲政,而所得的實效,猶未能實現叁民主義理想的百千分之一二。故叁民主義的理想,直到現在,依然未能實現。
丁 佛教救國
1.從發揚佛學以昌明中國文化 在前面已說過中國文化,至宋代以後即失了那種健全雄大的精神,元氣大傷!影響所及,致有積弱的國難,雖有“叁民主義”應運而出,力求複興中國而不獲。其傾新者既撥除固有精華,而複舊者仍陷宋代後之拘執。
唯佛學在中國以隋唐爲最興盛之時期,中國文化、政治、社會,各方面皆受其很深的影響;而自宋明理學出…
《建設現代中國佛教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