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觀在宇宙觀上的根據
太虛
──十九年五月在北平講──
一、宇宙觀與哲學和宗教 說到宇宙觀,便要用哲學和宗教來解釋,因爲宇宙是哲學家和宗教所討論的對象。並且、人類對于宇宙觀的認識非常重要,因爲有了任何的宇宙觀,然後以他作根據,才能建立人生的行爲和社會國家的組織。所以、要能知道一個時代或一個民族的宇宙觀若何,就可以推知他的社會、國家的組織是如何。宇宙觀、在哲學上講,由兩部構成:一、爲本體論,就是宇宙現象之本來的體質究竟是什麼?關于這個問題,曆來哲學家的主張各個不同:如希臘哲學家,有主張宇宙本質是水,有說是火的;在印度,也有說是地、水、火、風的。後來知識進步,學者以爲這些論調都不合于真理,一種物件絕不能作全宇宙的本體;以爲要得到宇宙的本體,只要將物質分析起來,直分析到不能再分的時候,宇宙的本體便可得到了,所以有原子、電子的發明。原子、電子已然是人類看不見聽不到的東西,差不多只成了心理上的觀念,到這時期的宇宙本體論,似將由唯物論而轉到唯心論了。以上是哲學上研究的情形。宇宙的本體,如果將他具體化、人格化,就成爲宗教上所信仰的神了。各個宗教所信仰的神雖然不同,然大抵認爲神是萬物産生的原動力,宇宙萬有的管理者。以上所講,皆爲宇宙本體論。在哲學上,則有一元、二元、多元的不同。在宗教上,也有一神、多神、泛神的差別。然而不管他所主張的宇宙本體是那一種,但是由宇宙本體又怎樣去演成這個宇宙呢?這就要講到構成論了。
哲學家的構成論,大概可分兩種:一、機械論,二、目的論。主張機械論的學者,以爲宇宙是許多小機械連合成功的大機械;宇宙本體不過是機械的原料,一切事物的現相,全是用各個形式法則所組成的大機械。主張目的論的說法,並不是就各種事物的組成而言,乃是說明他的發生和發展,是先有目的和計劃的。如一粒種子,發芽、抽幹、生枝、長葉、開花、直到結果,井然有序;就是植物未生以前,已先有一種生成什麼樣子的目的。這兩種學說,前者可以解釋人造物,如房屋的構成;後者可以解釋自然物,如種子生植物、蛋生雞等生物的生長。宗教家雖然以爲宇宙是神造的,但是也含有目的論和機械論。神要造成什麼樣的世界,當然有他的目的,這便是屬于目的論。至于用製造的宇宙的原料和方法以造成如何的宇宙,便是屬于機械論了。以上所講的宇宙觀,涉到哲學和宗教兩方面。哲學和宗教,二者是相去不遠的,因爲他們全要說明宇宙的本體如何和構成如何。這兩點、就是哲學家在求智識滿足上所得的宇宙信仰,也就是宗教家就萬民情意上所提出創造宇宙和管理宇宙的萬能者信仰。至于他們不同的地方,也有兩點:哲學是靠個人知識去自由觀察,自由研究宇宙現象,將研究所得的結果,構成一有系統的宇宙觀;然而人的觀察點是不同的,所以各個哲學家的宇宙觀也是各個不同。宗教家的宇宙觀,並不是由一個智慧高超的人,由主觀的觀察單獨創造的,是適應一個時代、一個民族公同心理趨向的産生物。所以、這種宇宙觀,是一個時代的文化、思想、信仰的結晶,他是有力量的,有威權的,可以支配人類生活方式的;不獨爲有思想、有信仰的人所信仰,也是不能了解的人所必須信從的。這是宗教和哲學不同的第一點。哲學的構成,是以懷疑爲第一步工作,由懷疑再憑假個人的智力去研究,去推論,然後才得到一個系統的宇宙觀;而宗教是共同思想的結晶,是大衆心理的集中點,不許懷疑而重在用信仰去接受。所以、宗教的作用,是社會的向心力;哲學的研究,是社會的離心力。這是哲學與宗教不同的第二點。以上爲哲學和宗教與宇宙觀的大略說明。
二、酋長的國家與多神的宇宙 自國家觀研究起來,國家也是社會組織的一種形式,不過組織較爲完備和嚴密罷了;所以說國家是完備的社會組織。前面說宇宙觀有哲學、宗教的不同,二者之中、以宗教的宇宙觀影響于國家組織爲最大。因爲、宗教的宇宙觀,是思想文化信仰的結晶,有偉大的威權,有集中人心的力量,有團結民族的精神;所以國家觀的成立,是根據宗教的宇宙觀的。在社會學上觀察起來,現在已到了民治國家的時代了。在社會進化的過程追溯起來,在民治國家之前,還有君主國家、部落國家,所以、要講現代國家在宇宙觀上的根據,對于以前的國家,也不得不講明。
古代民族,因爲生活交通種種的關系,漸有國家的組成;然而這種國家,是不完備的。在一片廣大的地面上,有許多小的部落,每一部落有一個酋長管理一切。現在中國的苗族的土司,仍然存留這種遺風。酋長國家的組織,是根據多神的宇宙觀。在人類最初信奉的宗教是多神教,以爲宇宙萬有各有各的創造者和管理者,如山有山神,水有水神,神的種類既多,信仰的對象也有了許多。由此多神互相交涉,互相聯絡起來,使成了多神的宇宙觀。當時人民既以這種多神的解釋作唯一的真理來信仰,他們的國家組織便分作許多部落,各有酋長來領管。因爲、他們的國家組織,就是他們共同心理的結晶的表現,人人覺得理得心安,沒有什麼缺陷。所以部落時代的國家觀,是根據多神的宇宙觀。
叁、君主的國家與一神的宇宙 部落時代以後,人民知識漸進,交通日繁,于是舊有的思想根本動搖,各部落慢慢互相融合起來,部落製度也就消失了。人民對于舊有宇宙觀的信仰既加以懷疑,于是進而求相當的解答。哲學上,從前認地、水、火、風等爲宇宙本體,因爲知識進步,才知道那些都是現象而非本體。在宗教方面,因部落時代以後的人,知道宇宙現象是囫囵渾合爲一的,是整個而不可分的,並不是像以前所謂由個個獨立的神産生,管理個個獨立的事物;至是,認爲産生宇宙與管理宇宙的神或上帝,只有一個,並非多數。由人類思想的信仰趨向于一神,以一神的宇宙觀爲出發點所建立的人類社會的組織,遂由部落國家一變而爲君主國家,以爲人類組織的産生和管理,必完全出于君主一人之手才合乎真理。像路易十四自稱:“皇帝就是國家”。中國古史所說的天,除老莊解作自然以外,差不多全有一神的意味。例如說:“王者稱天而治”。這種思想,便是根據一神創造及管理宇宙的思想發生出來的。又如墨子等人的思想,也是這樣。中國古時對于君主的觀念,如言:“國不可一日無君”,“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以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等國家觀念,和信仰一神教的宇宙觀念完全相同。因爲一般人以一神教爲根據,所以對于國家觀念,覺得天經地義;對于君主的專製,認爲事所當然。在君主國家裏,又有一種君主封建製度。這種製度的發生,因爲有的民族以爲創造及管理宇宙的固然是一個神,然而在一神之下,還有許多階級高低不一的神爲之輔佐。封建製度所根據的宇宙觀,和多神教的宇宙觀不同:因爲多神教的諸神,是沒有上下之分的,是一律平等的;而到了一神下有多神組織的宇宙觀成立,以這種觀念爲根據,就演成上面有君主,下面有諸侯的封建製度了。由上面看起來,可以知道君主國家的國家觀,是根據于一神教的宇宙觀。
四、民國到大同社會與法界緣起的宇宙 現在的國家,已是由民治國家趨向到大同世界的時代。以前所有的宇宙觀,到現在不但不適用,反足爲社會進步的障礙!就像天氣熱了,仍然穿著冬天的皮袍子,反足以生病。
民治思想,發源于十六世紀歐洲宗教革命的時候。以前教皇掌握一神宇宙的全部,一神教下所有的權威,全集中在教皇身上,教皇就是神的代表,當了人和神的介紹者。自從宗教革命後,教皇的勢力衰微,人民可以自由組織教團,自爲領袖,自己根據經典解釋一切。在宗教革命以前,教皇的權力伸張到政治上,國王即位須經教皇認可,行加冕禮,才算爲正式皇帝。宗教革命後,國王把教皇的羁絆都脫離了,英、德等國成立國家教團,人民不待教皇之介紹可以自由信仰宗教。所以、自從宗教革命成功後,産生兩種主義:一、個人自由主義,二、國家獨立主義。倡導個人自由主義的學說之最著者,如盧梭的民約論主張天賦民權說,以爲人人都有自由權利,不能受任何的壓迫。民權主義發達到極點,于是進而爲爭人權的政治革命;因爲、人人都要發揮自由的權利,又必依社會國家的法製來保障,于是産生民治國家。民治國家有兩種趨勢:一、就是君主不知道順應民心,由人民共同心理所發生力量的集中,起而推翻君主建立民主立憲的國家。二、就是因爲君主的覺悟,對于人民讓步,把權利退還給人民,于是成立君主立憲國家。
在宗教革命之後,國王將教皇權利奪歸,所以國權完全獨立。又由思想的自由,促進科學工業發達的結果,就産出近代的國家,差不多近代的國成了爭求獨立戰鬥的團體。因爲各國都極力務要獨立爭強,免不了民族間、國際間的權力競爭,于是都擴充軍備,振興實業,普及教育,以增高自國的獨立富強。所以、個人自由的發展,在內便成爲民治主義及人民競爭主義;國家獨立的發展,在外便發生帝國主義及國團競爭主義。由此人與人爭,國與國爭。于是、一部分人因競爭勝利而占爲社會的最上層,一部分人因競爭失敗而落到社會的最下層,遂造成現在勞資階級的爭鬥。一部分國家民族因競爭勝利而占爲國際的列強,一部分國家民族因競爭失敗而降爲強國的犧牲,遂造成現今強弱民族的戰爭。
我們從社會進化史上看起來,人類有進化到世界大同的可能。可是、爲什麼到現在還沒有真正民治國家實現?終日強侵弱,衆暴寡的亂幹!大同世界的希望等于泡影,這是什麼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會組織已在改變,舊思想已在動搖,但是舊國家所根據的宇宙觀尚未完全消滅,新時代的國家社會所應根據的宇宙觀信仰尚未成立。所以、不能成真正的民治國家、漸…
《國家觀在宇宙觀上的根據》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