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怎樣來建設人間佛教

  怎樣來建設人間佛教

  太虛

  ──二十二年十月在漢口市商會講──

  人間佛教,是表明並非教人離開人類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裏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來改良社會,使人類進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這是題目的概括意義,此次由漢口律師公會、佛教正信會、漢口紅十字會,邀來講叁天,故將題目分叁大段:

  一 從一般思想中來建設人間佛教

  甲、不明佛教真相的群衆心理  建設人間佛教,要先從普通一般人的思想中建設起來,故須把群衆對于佛教的普通觀念,略略的解釋。佛教到中國,雖近有二千年的曆史,差不多窮鄉僻野,都有佛教,而于佛教的真相,卻猶不能明了;故佛教的精神及力量,亦不能充分顯發出來。但群衆對于佛教的觀察,可以在戲劇和小說等表顯來看;戲劇是鄉僻婦稚都能知道的。可分下列的數種觀點:

  一、神異的:民衆中對于佛教信仰崇拜的,他們大抵看佛教是很神怪奇異的東西。例如圖書集成,即將佛教編在神異典中。既看佛教是很神異的,故看代表佛法的和尚也是如此,就以濟公活佛、瘋僧等種種神通爲崇仰;又以爲和尚是在山中打坐而修靜功的,或有念經度鬼等能力,及有看相、算命、蔔課、懂地理各種本領,曉人未曉的過去未來事件,故對于佛教與和尚都看做是很神怪靈異的。由此而信仰佛教,佛教的真相卻因之被蒙蔽了。

  二、奸盜的:在別有肺肝或盲目反對的人,對佛教懷著憎惡的意思,而對于代表佛教的和尚,遂以爲都是奸邪、盜騙的東西,例如現在的火燒紅蓮寺等等的電影之類。對于佛教作這一種的看法,那末、佛教的真相就愈加看不見了。

  叁、閑隱的:有許多人望著佛教和代表佛教的和尚,生羨慕心;即看做佛教是清閑隱遁而可羨慕的,故此以爲佛教是清淨寂滅而和尚是無所事事的。由此、致有一類人,都謂待我把家務世事了過之後,乃可來作佛教徒的誤認。

  四、朽棄的:又有存著輕蔑心理的一般群衆,以爲佛教是世界最沒用的東西;而代表佛教的僧尼,都是窮苦沒有飯吃或父母算定是苦命的孩子而送出家。如此,等于社會淘汰下來的一堆垃圾,故對于佛教徒是可哀愍憐恤的,因而布施等等。

  由上觀之,即由中國人民看作佛教是神怪、奸盜、閑隱、朽棄等,把佛教底真相蒙蔽。若要佛教真精神表現出來,須將神怪等等的煙幕揭破,然後才可見到發達人生的佛教真相。

  乙、佛教教人的報恩倫理  現在進一步,先將佛教教人做人的道德,略略解釋。心地觀經上說有四重報恩倫理:

  一、報父母恩:以人類的生存,比其他動物來得艱難。譬如一個小孩子,須在母胎十月;生出後由嬰孩而童年而青年,又須父母的撫育。不若其他動物,如魚、蝦等遺子後,即可不管;而人須由十余年的教養。故一個人的成人,須由父母費去很大的辛苦勞力。所以佛教教人第一要知父母恩,報答父母,亦即世間所謂之孝道是也。二、報社會恩:以人類生活上衣、食、住、行的需要,不但是依賴現代的社會人群,且有藉于前輩遺留下來的業績。故我們一日的生存,皆賴上至千古,下至全球的力量供給,故須知報社會恩,即衆生恩。人生在世界,不是個人的存在,由要報社會的恩,才有所謂仁愛之德也。

  叁、報國家恩:因爲我們雖由父母的生育,社會的扶助,但倘有天災、猛獸的侵害,或以強淩弱、以衆暴寡的等等欺壓,演成內匪、外寇的人禍,就要有國家的組織,以有秩序的協力保障全國人民的安全,換言之,即由國家政治、法律、軍警維持人民的安甯。故應知報國家的恩,人人愛國,先辦國群的公共事業而後治其私業。

  四、報聖教恩:然以上叁義,猶不過做一個庸庸以生、碌碌以死的平常人,而未有導人生向上改善、發達無窮的不朽精神,猶未免要與草木同腐。因此、對于古今中外賢聖的教化,應知有使人類精神向上的恩德,而各種聖賢教化中,即有佛教;而觀察佛教在一切聖賢教化中,有其他的聖賢所沒有的特點,由此我們乃生起信仰恭敬的心來。以知恩報恩,即爲成人的道德行爲,亦即爲佛教切近教人實行的道德。

  丙、佛菩薩不是鬼神  普通人信佛菩薩,以爲是同鬼神一樣的,這是大大錯誤的!佛是天竺──印度──的話,此雲覺者,與中國聖人的意義略同。故佛非宇宙萬有的創造者,亦非宇宙萬有的主宰者,乃是宇宙萬有實事真理的覺悟者;將佛親自所覺悟的道理,如實說出來,而使人也依之去行,便是佛教。再說菩薩、普通人以爲就是偶像,其實並不是這樣!梵雲菩提薩埵,此翻爲求覺的有情衆生,即隨佛修學、立志成佛的佛弟子,故皆與普通所謂鬼或神不同。中國通常所謂的神,即是天神、地祗、人鬼──人死之後爲鬼,所以神是聰明正直而在冥冥中主宰人類禍福的。然依佛教解說起來,神、鬼是六道中的鬼道、神道,生死流轉,輪回苦海;而佛是圓滿覺悟已遠超于彼岸,即是已能自覺覺人,故與鬼神迥然不同。所以、佛是使人覺悟而趨向光明的指導者。若信佛不明佛之真相,雖信佛教亦不是真信。

  丁、善堂的慈善家最好能信佛  中國如漢口、上海等處,多有善堂,能做慈善的事業,此皆是已有了向上好善心的。他或有信仰的神;或靜坐煉氣而修精神,或做慈善功德而希望生天堂的果報。論其以慈悲恻隱的心腸來做慈濟事業,也即爲佛菩薩濟生度人的基礎。但這種世間善事,雖然功不唐捐,若不能信佛學佛回向菩提,亦只是有限的功德,或轉世來做一個好人而生富貴家中,或也能成仙生天。若由佛法看來,都是有限量而不究竟的。若明了佛法而去做善業,即將有限的福德成爲無量的功德了。譬如山溝中的水,只能夠在它小範圍內──溪澗,就不能夠流注到江海中去,便不能周流于全世界;這是一個淺顯的譬喻。佛菩薩證明小則一草一木,大則無邊世界,都是其來無始,其往無終,無有邊際,無有窮盡。平常人所謂佛法無邊,其實佛法無邊,並不是另一種的東西;明白了佛理,隨作一事,便都成了無量無邊。如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又雲:“不住相布施,其福德無量”。做善事而能信佛,如一滴水放于大海,便等大海一味。因此、善堂的人最好能信佛!

  戊、從事正當職業無礙于學佛  佛法並非隱遁清閑的享受,而教人不做事的;應對于國家、社會知恩報恩,故每人要做正當職業。因爲不正當職業,如發生害命,敗壞社會風俗等等,這是不可以做的。如何是正當職業?如農、工、商、學、政、法、軍、警等。軍隊保護國家安甯,警察維持社會治安,這些都是正當職業。而學佛不但不妨礙正當職業,而且得著精神上的安慰,做起事來,便有系統而不昏亂,在平常人做不了的事,若學佛就能做了。明白這種道理,佛法不離世間法,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若能如此學佛,方稱爲真正學佛。

  己、佛教的一個經濟辦法  世人往往以爲佛教徒都是寄生蟲,是社會分利分子,以爲只有消費而不生産的,這是因爲他們只以寺院的和尚來作佛教徒的代表;其實佛教徒不止是寺院和尚,而寺院不過是教化的機關,和尚是教化機關中的辦事人而已。講到學佛,並不是教人都去做和尚,要知道和尚不過是修養高上的人格,來化導社會罷了。經濟學分爲叁種:一、是生産;二、是消費;叁、是分配。生産、消費都容易講,所難者就是分配;現在社會的不安,也是由沒有分配辦法。依佛法簡單的說明,有一部大乘心地觀經上,曾教人把産業分配爲叁分:一分拿來做生産的資本;一分拿來做本人及家屬的生活消費;一分拿來做救濟窮苦 、 宣揚聖教,及各種文化、慈善、公益等事業,使人類盈虛調濟而有無相通,享受均等公共的幸福。若照這樣,人類階級鬥爭,不會發生了。現在資本主義拿十分之九來做資本,成爲社會特殊的階級,致生階級鬥爭。其實人生,只要有衣、食、住、行就可了,要很多資本堆積起來作什麼?

  庚、經濟史觀與緣成史觀  經濟史觀、就是唯物史觀,他以人類社會的政治、宗教等等,皆以經濟爲基本;若經濟一生變化,社會的一切隨之而起變化。現在講社會各種史觀的,有十余種派別:有講地理史觀的,有講文化史觀的,有講宗教史觀的。但此等皆不知事物之完全之底細,依佛法來講,每一事物,皆是衆緣所成,謂由衆多關系而成一事物,所以社會並非簡單的緣因使他發生變化。試問若社會變化但由經濟而起,則經濟變化又由何而起呢?現在講社會學的,單歡喜講經濟史觀,真不啻癡人說夢!那知佛教的緣成史觀,比經濟史觀要透澈明白的多呢。

  辛、辨證法與諸行無常  辨證法、是現在時髦的一種流行學說,源出希臘哲學吉拉額來圖,見宇宙萬事萬物,時時刻刻在變化,以有無相反相成而起變化;每一事的統一,不過是相對的統一,常在矛盾的變化中。到了德國的黑智兒,始確立了辨證法;但由絕對觀念發展爲矛盾變化,還要進而成爲絕對的觀念。不久,又出了一位馬克斯,把黑智兒的絕對觀念代替唯物觀念,拿唯物來做基本條件,謂社會都是在物質經濟上,分成對立階級而門爭,進化;最後、無産與資本鬥爭,變成無産社會,方沒有變化。所以、馬克斯的辨證法,起頭與終結,都不是辨證法的。又或以辨證法是一種邏輯的叁律:一、同一律;二、矛盾律;叁、因果律。辨證法亦仍爲此思想律所規定。所以辨證法在佛法看來,乃是對于宇宙人生的諸行無常律。行是流行變化,萬有都是無常不息而不永久的,譬如人從小孩變化到壯老到死亡,由無而有,又由有而無。

  人類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萬法皆空,生住異滅。但在佛法、此不過諸行無常的一條原理而已。較辨證法透徹的多。此外尚有諸法無我、有漏皆苦等原理,便非所知了。

  壬、最新的科學與佛學  中國人近來對于科學,有反對的、提倡的,但無論怎樣,多是以西洋十九世紀的唯物科學爲…

《怎樣來建設人間佛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建設人間淨土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