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半盦佛火消長晝,一榻新涼報早秋。唧唧秋蟲吟不住,相和天外梵音流。
十日名山快勝遊,海天山色望中收;無邊古木高低在,不盡深潮日夜流;
石徑纡回勞杖履,禅房寂靜許勾留。歸來同話巴山雨,一榻新涼報早秋。
虛公大師赴蜀宏法紀念 惕 先
杖藜光燭海天青,到處欣瞻太乙星;此去峨嵋開法座,滿山猿鶴一齊聽。
丹成葛井壽斯民,露灑楊枝靖劫塵;天下本爲吾輩任,合教自悟悟他人。
謹步虛公接引殿留贈聖欽方丈原韻 曾普馨
錫杖追隨俗念消,秋來紅葉勝青瑤;明朝更上峨山頂,鳥語猿聲慰寂寥。
雲氣四山忽自消,眉峰螺黛駕青瑤;他年接引同償願,極樂追隨不寂寥。
奉虛公法師 王嘉生
數載瞻依北鬥杓,錦江浙水路迢迢。彌天道範廬山學,震地雷音大海潮;
遊記幾經翻貝葉,臨池多爲種芭蕉。宗劉遠紹圖澄法,衣缽淵源正未遙。
(乙醜密壇勇師授皈依)
宏法歸來禮願王,五洲盡領木樨香。經筵景仰飛花雨,禅韻清新趁草堂;
到處珠林添淨社,及時梵網盡殊方。更須廣設無遮會,遍滿娑婆結道場。
大法東來更漸西,名師乘願種菩提。叁千世界隨成壞,億萬人心要振齊;
外道波旬皈一體,中天慧日破群迷。何因解脫塵勞苦?普化蓮花不染泥。
何年聞法講經臺,及第空心妙悟開!百寶光明親勢至,千生面目見如來。
情天業海悲淪落,方外人間共劫灰;再世黃梅留宿願,當來爲我補金胎。
庚午初冬虛公講席將滿脂車東邁依止不時觀霧有感即以留別 喜 生
第一章
觀霧極蒼莽,中有金輪鏡,咫尺隔山河,無由得光映,撥開雲幾重,時覺露珠迸。
身世入窌庨,宇宙等陷阱,混沌莽鴻蒙,鑿竅殊幽夐;淺近且不識,深遠甯可偵。
迹空鳳與麟,亂憂枭與獍;晦旨嗟否塞,災害苦交並,豈無一線明,微光傷短檠!
天地有晦明,運會逮衰盛;苦樂無盡期,不離染與淨。萬物本無始,始複從何更?
是知生與滅,了不關究竟。因緣與自然,皆不掩自性,雲何暫時霧,蔽卻中天晟?
一時清曙開,光華複相慶;超出天上天,現出聖中聖,明明大日光,朗然自親證。
第二章
流水無止息,日月恒照臨,納川爲巨海,積時成古今。天人變乃通,運會升複沈,
流行嬗變化,各各隨所任。登峰造其極,測海極其深,芥子納須彌,瀛渤等蹄涔。
在地泾與渭,在天商與參,物理致不齊,相應惟一心。幻妄若泡影,至誠裂石金,
當知萬有法,不在心外尋。贏縮亦有數,願力不可侵。成壞苦不常,涕泗沾我襟,
忍令華國胄,淪作獸與禽!望施功德水,遍爲雲與霖;各自悟本來,共理無弦琴。
出不愧天地,入不愧影衾,合教惡轉善,同與道相欽。東結遠公社,處處設東林;
願與諸有情,齊領海潮音。
第叁章
萬法非究竟,終屬儡與傀,逐流不窮源,得此或失彼。人生失本性,情欲盜之始,
竊國與竊鈎,貪嗔不自止。道流窮造化,壽欲與天比,烏知四大壞,同歸于盡耳!
或認妄作真,或誤賊爲子,或執中與邊,或障事與理。六趣互循環,熙攘如朝市,
前因尚未了,後因又種起,因果本不爽,無非自所使。八苦與五燒,生生苦不己。
有情多幻妄,遑論惡與美;苦樂隨報盡,轉換無涯涘。安得識本來,歸源得要旨!
如來傳大法,世間作正軌,常存悲憫念,功德亦隨喜。殷殷救世忙,遑遑夕繼晷,
說法數十年,歲歲無停趾;接引諸有情,一齊出生死。
第四章
萬緣與諸法,相著實相須;情欲與本性,漸染則漸離。性乃情所根,學爲道之基;
所以化衆生,隨順貴當機。嗟我當末法,曲學紛旁岐;民生既凋敝,世道複陵夷。
我公發大願,大法興牟尼;馬鳴與龍樹,大廈一木支。鸠摩法東漸,我公法西馳,
五洲悉贊美,百學鹹稱奇。文化賴輸轉,學科理相資,天魔與外道,俯首鹹低眉。
*輪大願王,卓錫遊峨嵋,經筵散花雨,戒行得總持。瞻依亦有願,去住乃無時;
衣缽溯淵源,念念常在茲。但禮自性佛,如親座上師;一心滿行願,當來正有期。
贈太虛法師 丁蜀祥
大千世界血模糊,塵外獨留一丈夫,發鼓撞鍾勤折攝,火燒兵劫賴持扶。
法流歐美輝初日,語下犍椎失野狐;借問高風誰似得,碧空無際片雲孤。
郁雲秋色景蕭蕭,叢菊迎君宿霧消;湛露滿陳清骨徹,妙音才唱異香飄。
袈裟起拂風煙破,柱杖橫擔日月挑。眉毛拖地莫人會,到處獨吹無孔箫。
錫飛萬裏路漫漫,同體悲心平等觀;昙摩再出浮滄海,支遁依然愛翠巒。
留取山色空相待,新傳法曲獨自彈。從知妙語驚人處,拖地眉毛索解難。
也知積習未能休,笑我無端句苦搜。但悟聲音皆佛事,何妨吟詠伴吾遊!
漫言活剝生獅子,直待掀翻滑石頭。供養聊憑詩數首,權當露地獻肥牛。
敬呈太虛大師 朱永齡
寰遊中外遍塵埃,到處歡迎大會開。佛道教人戒定慧,名山挂錫住去來。
花明般若靈根淨,樹種菩提因果胎;信是玄奘身再世,法門領袖任輪回!
太虛大師法駕東來闡發妙谛謹奉拙作 顧伯瑜
十載心經願已違,風塵無計遂皈依;慈悲未了濟人事,那許凡胎伴佛歸!
東來法駕白雲鄉,苦海無邊睹佛光;幸得慈航登彼岸,蓮臺咫尺即西方。
菩提無樹證前因,舍利光昭劫後身;等是有緣聆法旨,聞經我亦出紅塵。
虛公老法師返渝賦詩以紀法緣 果 瑤
白牛勁駕出風塵,叁藏名高海內欽;雅似提婆愛遊化,西來道俗盡歸心。
到處爭迎莅講筵,辯才無礙法音宣;清吟直上峨眉頂,銀色光中現寶蓮。
贈太虛上人(古曆庚午初冬作于江州) 舒君實
五濁惡世苦果多,只緣衆生甘投羅,我佛救人意最切,只手獨力障狂波。
太虛大師生震旦,治佛遺教靡差訛;貫通東西宏象教,錫杖所止群讴歌;
遠歐近亞縱橫走,利他重任一肩荷。我來塗山逢師在,鬥室討究除偏頗;
講論獲益洵不鮮,殊勝因緣紀岷峨。氣象恬靜征學養,能納群言譬江河;
折中百家歸一轍,顯真破妄翼佛陀。小詩持贈無它願,祝師慧雨遍娑婆!
聽太虛法師開示 陳庸庵
經壇花雨落缤紛,如是人聞是我聞;銷盡衆生無量劫,金爐香袅吉祥雲。
不問清流與濁流,一時胡越盡同舟;生公妙運生花舌,頑石無心亦點頭。
送虛大師赴陝 尚法圓
兵燹連年感慨多,春明門外舊山河;宗風幸有中興象,今日欣聞大法螺。
勝迹千年留雁塔,草堂一寺說鸠摩;兩輸性相喜猶在,重整壇場望若何?
一掃叁秦雲霧昏,重逢佛日照乾坤;破迷應曉兔龜幻,升座參瞻龍象尊。
說法大師今富那,名山古刹況慈恩。一言我欲寄聽衆,八萬四千盡法門。
題太虛法師小照 昱 山
足迹曾經印五洲,法筵謦欬震全球。象王回顧誨無倦,獅子頻申說未周;
博士傾心爭握手,高人懷慕盡舒眸。家家生佛香花供,繪像藏經百世留。
山居懷太虛法師 玉 皇
路似羊腸道可通,往還曲折尚能容;人行日在青山內,木落時流綠水中。
去後相思難再見,歸來何處又重逢?男兒得失原非計,雁過長空莫覓蹤。
遊大林寺贈太虛竹庵二師 王星拱
不住人間相,閑遊或閉關,參禅天畢定,說法石無頑。
幢卷雲中瀑,鍾傳月下山;而今匡嶽上,重見遠公還。
頌太虛法師 張南垣
公是達摩現化身,菩提普種度迷津;阿侬自愧根行薄,未得追隨塵右親。
宿牯嶺大林寺依太虛上人原韻 了 空
碧空無翳蔚藍天,骀蕩輕風催客眠。流水多情喧旦暮,山花著意鬥媸妍;
鍾來古刹聲彌永,月照危樓影亦娟。如此清光如此夜,禅機悟徹自安然。
別太虛大師下山赴京用前韻 了 空
赤日紅雲溽暑天,長安市上盡無眠。攜筇直到廬山頂,隱幾同觀牯嶺妍;
花徑涼生風習習,禅房夜靜月娟娟;大林古寺清閑地,一度流連一灑然。
同太虛老師及諸同門遊珞珈山偶成 唐法化
勞生難得片時閑,尋樂何緣學孔顔?璎珞珈笄非楚寶,清風明月在寒山;
湖天一色大圓鏡,桃李重陰九曲灣。相與詠歸誰與點,詩成尚待仲尼刪。
本師虛公到漢將之廬山率呈長句 嚴绂蕙
雨花滿地正如春,奇雲現彩複願夏,揚子江頭廬阜頂,數度聞法迎佛駕。
演繹華嚴真谛來,懷抱遺經入精舍。微心漚發有所止,隱公遺言尚未化。
大剛西康老蠻荒,問訊長嗟墮落怕。中土西藏理圓融,承公妙說喝複叱。
他日脫得六根塵,那管人間有代謝!六月匡廬蓮社開,慈雲慧雨漫空來。
智燈一照原精澈,法鼓二撾魔眷哀;嶺樹重瞻真面目,松濤全洗舊塵埃。
傳經心印承千載,從此東林有嗣才。
贈太虛法師 黃月秋
言诠字字播潮音,敷湧蓮花出武林,再見阿難宣結集,得親賈島托清吟。
闡揚法化濡文化,指點凡心即佛心;太息衆生非易度,茫茫苦海自浮沈。
贈太虛大師 吳袖海
未問前身與後身,寒山拾得宛然真;闾丘欲具衣冠拜,願作法華會上人!
幾經大士灑楊枝,不是尋常送別詩;消盡叁千塵點劫,一輪明月正圓時。
呈頌大師 莊 君
佛法本無邊,傳心有老禅;精光凝太極,妙理悟虛玄;
偈作當頭棒,香聞燦舌蓮;目中何所見?雲淨月橫天。
癸酉春仲遊四明山心兼曆雪窦諸勝成五古一章贈太虛大師 呂 萬
渡海訪四明,緣溪入幽谷,漸尋鳥道上,瘦筇拄山腹。徑轉繞花林,春色竭孕蓄,
晴空攀茑蘿,花香惹衣服。更上翠微巅,撲去塵叁斛;俯覽法王宮,鱗鱗萬瓦覆。
清磐遠飛揚,香雲久氲郁。高僧說法來,慧…
《潮音草舍詩存外集(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