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點鍾,至中華佛教會歡迎會,這是十五年前導師來星嘉坡講經,一班信心的居士組織的。該會的副會長黃福美女居士,就是當時皈依導師的一員。我們抵該會時,會長普亮法師用閩語致歡迎辭。辭畢,由姚忡璜醫生用粵語翻譯。
我們到黃福美居士家中午齋,導師爲兩位居士授皈依。
下午七時,赴怡和軒星華籌賬會、代理主席李俊臣居士歡宴,李居士並邀本坡僑界聞人及各報記者作陪。計到有李代總領事等百余人。席間曾由李君致歡迎辭,導師致答辭,由莊笃明譯成閩語。
二十九日
上午九點鍾,至華僑中學講演。該校有學生七八百名,校舍相當闳整。今日適逢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紀念,導師講佛教能打破侵略的迷信甚詳。
午後二點鍾,赴天福宮佛教徒歡迎會。參加者千余人,中山大學戰地服務團部梁定慧女士等亦到會。由轉道和尚主席致歡迎詞,張明慈居士讀頌詞。導師演講畢,相繼演說者,有慈航法師、張明慧、莊奎章諸君。
晚七點鍾,中華佛教會普亮和尚、黃福美女士,假龍山寺設席歡宴本團,參加者有林文慶博士,摩诃菩提會星洲分會威裏君醫生等。席間由黃福美女士致詞,楊瑞初女士翻譯,並由導師講演。導師並報告其在印度所發起之複興印度佛迹國際委員會,已征得李俊臣居士之同意,願參加爲該會之發起人;而黃福美女士等,複願爲彼在錫蘭所創設“世界佛教聯合會”之發起人雲。
最後,威裏君以英語致詞,略謂:“此次中國佛教訪問團負重大之使命,將愛護人類之偉大精神,與中國佛教徒之誠意,宣達敝邦──錫蘭──,且訪問錫蘭當局,使中國與錫蘭兩民族之間,感情愈洽。以本人所知,在中國之大乘教,實屬我佛教中之一部分。本人所希望者,爲此後中國與錫蘭兩民族將因大師及訪問團之成功,而能充分合作”雲。
叁十日
上午、轉道和尚來,陪我們到虎豹別墅,應胡文虎先生的邀敘。胡先生爲導師之故友,因不在星洲,乃由其弟文豹招待。我與惟植師同到領事館,交涉護照事;因爲我們到星嘉坡的護照,是過境性質,至多能住兩星期,所以要向移民廳展期,或領居留證。
李領事把暹羅陳商務委員轉來外交部給本團的電報交我。電報的意義,是轉告本團中止訪暹。這樣、我們訪暹羅的工作,將不能不停止了。
我和惟植師趕回虎豹別墅,參加茶會,導師等也是才到。文豹先生因腿子不大方便,坐在沙發上與導師談話。他的國語不大流利,由惟幻團員以英語翻譯。這所別墅,真像一座王宮。四面的假山、水池,布置得非常玲珑、曲折。水池中有水泥作的大荷花,比車輪還大。假山上的樹、花,也都是人工的,可是看起來,青翠欲滴,比真的還生動。
我們回到龍山寺後,十一點鍾,應陳延謙居士之請,至其家茶敘。陳先生現任華僑銀行經理及赈災總會代主席,和霭可親,對祖國愛護甚熱烈。家中設有佛堂,並藏四庫珍本多種。
叁十一日
今天、我們預備去參觀光明山。上午八點鍾,轉道和尚來陪我們去。先至胡文虎先生住宅參觀,四周亦砌有假山,室內陳列玉石、琥珀等玩器,俨如一所玉石博物館。胡文虎夫人親自出來招待我們,並介紹其化槟城之妹,導師贈以錫蘭佛像一尊供養。我們繼驅車到光明山,這是鄭雨生居士創立,由轉道和尚經營管理。此寺有五間西式的兩層洋房,前後就是膠樹園,非常幽靜,是一所清修的所在。
我們用過點心後,到胡文虎先生捐資建築中的大殿去參觀,然後赴虎豹別墅,應文豹先生的午齋。午齋時,文豹先生說:“今天的菜,中國和緬甸的都有”。導師說:“這是中緬文化的親善象征”。齋後、文豹先生邀我們參觀他的佛堂,並贈我們佛像一尊。文豹先生說:“這是緬甸造像,是用菩提樹灰做成的,故力量極大,迎回中國供養,決可戰勝日本,得到最後的勝利”!
我們在花園中看了一下,就告別至雙林寺參觀。雙林寺的規模甚爲壯觀,我在海外見到的中國寺廟,這算是第一了。普亮和尚備了茶點招待我們,出示導師十五年前病中照的睡像。聽說當時病重,要回國調養。大家請求照相,導師因雙林是佛涅槃的地方,所以照一睡像。但現在看起來,非常有趣!
晚間、導師招集我們,商量本團今後方針。因爲外交部已來電中止訪問暹羅,則本團的任務就可結束了。馬來亞雖不是純粹信佛教的地方,而各埠信仰佛教華僑及錫緬人數並不少。且吉隆坡、槟城等已來迎迓,各埠佛教寺廟在四五百以上。外傳敵僞利用佛教徒來南洋宣慰,雖然未能征實,也大有可能,我們決定明日起至吉隆坡等處宣傳。
四月一日
上午八點鍾,黃福美居士與其誼子雷江岩居士,送我們至火車站,乘車赴吉隆坡。惟幻以准備英文譯稿,亦送至車站而回。九點鍾開車,遂與星洲小別了。沿路風景甚佳,火車渡海入柔佛界,一簇一簇的膠樹園從車箱中印入眼簾,這是僑胞的血汗積成的,也是大英帝國藉以征服弱小的無盡寶藏啊!
新嘉坡雖然是屬于英國的,但我們踏上這塊土地,像到了廣州、廈門一樣。所有的商店、十之八九都是懸著華字招牌的華僑;相反的,西洋人和馬來亞人,則不易見到。不但新嘉坡這樣,馬來亞的市鄉,差不多都是這樣的情形。
下午五點多鍾,車抵吉隆坡,陳肇祺先生、惟植師及觀音亭、千佛寺、佛教居士林、中華佛教講經會等代表,與華僑領袖等僧俗百余人,都已在車站歡迎。歡迎代表獻花後,我們即乘歡迎車赴觀音亭茶會。肇祺先生介紹陳占梅、朱植生、司徒喬先生,與飛將軍黃君等。陳占梅、朱植生兩先生,是吉隆坡華僑的領袖,籌赈會的常委,國民黨的元老──據說:從前中山先生到吉隆坡,就是住在占梅先生家中。茶會時,由中華佛教講經會吳玉賜居士致歡迎辭,導師答辭。又有錫蘭僧差那讀英文歡迎辭,陳肇祺爲翻譯,傾談甚洽。晚上、我們到陳占梅先生別墅安宿。陳占梅先生書贈導師詩,導師當和原韻,書贈錫蘭僧。
二日
上午八點鍾,導師爲乞書者書字。司徒喬先生爲導師畫像,費了兩個鍾點,累得周身汗流,畫得極好,左手執杖,右手持錫蘭的蕉扇,似乎正在爲群衆說法。司徒先生爲粵省著名藝術家,他的夫人馮伊湄亦能畫,善詩詞。他說:現在正收集材料,預備到美國展覽,替祖國難民籌款。今日爲導師畫的像,俟至美國展覽後,寄贈導師。
時間已十一點鍾了,我們即赴居士林午齋。途中並至蓮花庵、千佛寺參觀。
十二時抵居士林,門前紮有花彩,橫著「歡迎祖國佛教訪問團太虛導師”額。參加歡迎的,有二百多人,大家都擔心祖國抗戰建國的情形。導師告訴他們,最後的勝利,一定屬于中國的,希望他們多多捐款獻給祖國,俾抗戰建國的勝利早臨。二點鍾,我們仍回到陳占梅先生占利錫礦山的別墅中休息。陳肇祺先生是中央黨史館編修,皈依導師已十余年。他告訴我們關于馬來亞的情形。
午後七點鍾,至錫蘭人佛教進智社歡迎茶會,佛殿全部依照錫蘭建築。社員中、除錫蘭人外,有我國華僑參加,大抵能說英語而不懂華語。據說:進智社的組織,類于人壽保險公司。入社的社員,每年繳費若幹,死後可以領回善後費。該社的社長爲錫蘭人,歡迎辭謂:對太虛大師及其領導出國訪問世界各地佛教訪問團,表示深摯之敬意!中國現時正與侵略者作戰。吾人應聯合一致,共同奮鬥,援助中國抗戰早日得勝。希望全馬之佛徒,能組織團體、捐濟中國之傷難雲。
導師約陳肇祺居士、惟植師同去槟城,遂于九點鍾登車,與歡送者別。
叁日
車上苦熱,整夜都是揮汗。早上五點鍾,車抵海濱,再渡海到槟城。在岸歡迎者,有會宗、真果、華智師等,菩提學會代表,及槟華籌赈會代表梅英榮、畢俊輝女士等。我們與歡迎者爲禮,即乘歡迎汽車,往車水路之觀音寺休息。
十二點鍾,赴菩提苑午齋,這是槟城獨一無二的素食館,地方不大,僅容叁四席,但相當清潔。
一點鍾,赴極樂寺的槟城佛教徒歡迎會。極樂寺爲中國海外佛教的著名叢林,建築可觀,凡經過槟城的人,少有不去參觀的,成爲遊覽的勝地了。寺房在斜山坡上,坡臺和兩邊的布置,都恰到好處。我們走進外山門,會泉法師也出來了。志昆和尚已率領全寺僧衆出來迎接,邀至客廳進茶點。與當地僑領林耀東、謝永嘉、何如群等晤談。
二點鍾,在法堂開槟城佛教徒歡迎會,參加僧俗約有四百余人,由志昆和尚主席,會泉法師代致歡迎詞。陳肇祺及籌赈會主席何如群,相繼演說。擬請導師多留數日,集全體開歡迎會雲。
晚餐後,回觀音寺。
四日
上午、到槟城佛學院參觀。我們到達時,永虔主講和同住的幾十位,已在門前相接。槟城佛學院全盤歐化,建築得非常莊嚴,不但在國內沒有這種建築,就是緬甸、錫蘭、印度、佛教盛行的地方,我也沒有見過。
佛像是意大利石雕成的,工作殊爲精致,比玉琢銅鑄都要美觀。地下鋪白石方磚,飾有紅色蓮花紋。講堂也很寬大,圖書館有中文、西文兩部,藏書相當的多。不過、院舍和設備雖好,但沒有充實的講研佛學工作,不符佛學院的名義,殊爲可惜!聞該院的院長是謝永嘉,司理林清江,財政方金龍,男女議員各十二人。我們曾與謝永嘉談過幾次,謝先生對佛教信心很好,據說該院由少數人把持,渠亦極爲不滿。
茶會後,我們繼到菩提學院午齋,這是女衆靜修的地方。午齋後,導師開示她們關于六度、四攝的修持行門。
一點鍾,我們到升旗山參觀。升旗山高約拔海叁千尺,有電車上山,氣候比山下涼爽得多;英政府的辦公室,一到熱季,就遷到山上。升旗山本來是荒涼的,然而經過英人的建築,卻成了莊嚴美麗的山城了,這不能不欽佩英人的偉大!在山頂上,可以飽覽全槟城的風景,遠遠的見到一簇一簇的柳樹,夾著現代的矯小建築。慧宗和尚指著一島說:“這是到槟城因病不能登岸的…
《佛教訪問團日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