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塔的臺階前,合攝影爲紀念。
一時、到鴛鴦山拜塔。相傳勃固原爲海島,有海鳥在島上休息,另有一鳥即棲在前一鳥背上。後來在此處建塔,故有二鳥木像。禮拜後,即至大臥佛寺拜佛,佛身爲臥像,莊嚴悅目,爲臥佛中爲最大者,其說明如下:“勃臥坡瑞達隆佛塔,建于緬曆六百六十叁年,其他各曆廈侖山,佛頭發高五尺,頸闊五尺,由肩到膝,又膝至足,各有叁十一尺六寸,全身共有一百二十英尺,耳十一尺,眼睛二尺,鼻五尺,口五尺,手指七尺,由手腕到手指共叁十尺”。其偉大可以想見了。
二時、赴某僧寺參觀戒律考試,場內坐滿待考試的僧衆,場外圍滿了男男女女的觀衆。吾等至時,由總長招待我們,旋即告別。返仰光的途中,並參觀丘贻厥主任所供養的僧寺。
四時、導師赴觀音亭應福建公司講演,題爲“佛教徒的正常生活”,由雷太聲譯成廈門語。今日聽衆很多。備有播音機,故聲浪甚爲清晰。
十九日
今天參觀摩直塘塔,九文臺高塔。九點鍾,由丘贻厥主任陪同前往,我們最初參觀的是摩直塘塔,巡視一周,即往九文臺高塔。途中、丘主任並邀我們參觀他的造冰廠,他說請導師加持他,令他的事業發達!高塔的地下,是鋪方形白玉石,甚光滑細膩。但我們見到雞子到佛座上面,地下到處是雞糞。這過于矛盾,白玉石是怎樣的清淨,而讓雞子糟蹋,這未免太可惜了!我們禮拜後,右繞一周,即往白塔去禮拜。白塔與大金塔的式樣相仿佛,唯不及其大。我們因爲時間已到吃午飯的時候,即往曾宅應曾镕甫次長、榮總領事寶禮、西南運輸公司經理陳質平、副經理陳湘濤、中國銀行經理王正序、副經理張鏡輝供齋。席後,曾次長親自爲我們照活動電影及照片作紀念。
午後一時,接見拜訪人衆。
二時、赴廣東公司的歡迎茶會,計到會有李遐禮、歐陽錦秘等數十人。由該公司代表李遐禮、陳社光、邝金保、梅南富迎入禮佛後,乃導至歡迎會中就坐,首由主席歐陽錦松致歡迎辭,請太師講演。
四時、赴仰光大學講演,到有該校教職學生等二百余人,由該校副校長貌舌博士爲主席,並致歡迎詞。嗣請大師開示,題爲“緬甸青年之佛學方針”,由陳定谟教授譯爲英語。
二十日
我們到仰光,僅是初到的時候,在歡迎的群衆中,匆匆的瞻仰禮拜大金塔一次。所以必須更去細細的看一下,不過大金塔的信托部要我們叁天前通知他,好准備招待。導師說不要招待,他們說如他們不招待,要受民衆的責難。這樣一來,導師的行動,反要受拘束了。
我們在十七日,就與大金塔信托部接洽,約定今日前去參觀。所以早餐後,丘贻厥主任、李文珍會長等都到這裏,陪同我們前往。當我們抵大金塔南門時,信托部全體委員已在門前迎候,並攝一影作紀念。
我們走進大金塔的時候,兩旁賣花的緬女,均紛紛獻花;佛前並鋪地氈,給我們禮拜。上議員宇頂,親攜其子,領導參觀,並加說明。繞塔後,到信托部休息。信托部辦公廳中間,供有寶石舍利塔,價值十萬緬幣。頂端有舍利數十粒,外面用鐵條欄格鎖閉。並約定我們帶來的舍利塔,本月叁十一日午後二時,送塔供養。我們在返協德園的途中,順至新修的藏經樓去參觀,樓上下均供有玉佛像,唯藏經尚未搬入。十點鍾,應楊長慶居士午供。十二點鍾,宇頂貌等又來訪導師,商議送塔及晚上點燈。並有印度美術家叁人來訪。
午後二點鍾,導師赴中國國民黨緬甸總支部之歡迎茶會,到會者有陳東平、黃天照、朱偉民、陳覺生、邱榮光、陳耀棠、何若稽、周全歡、李居炎、趙譯漢、曹疇五、陳仲譜、鍾憲之、袁中和、陳春山、伍炳培、邝金保、曹鼎彜、陳孝奇、黃志大、李堪堯、朱幹漢、總支部代表許百富、朱拙亞等。全體向大師等合掌致敬,乃由陳覺彥致歡迎詞,大意謂:“大師此次莅仰,不但增進印緬佛教徒同情,知我國抗戰是爲自衛而抗戰,同時更可將印緬佛教徒聯合起來,把日本殺人的佛教徒趕出我佛門。孫總理說:我們要聯合世界上弱小民族共同奮鬥。現在最好把佛法發揚而光大之,來維護世界的和平正義,驅出這殘殺的日本佛教徒,這是大家所企望的”。次請大師開示佛法,大師初報告佛教國際訪問團組織的動機,及成立後經過情形,言之甚詳。經述到緬後、受各界華僑印緬人士熱烈招待之盛意,更覺十二分愉怏!繼述出國宣傳之使命,並謂“此次來緬,更覺得佛教的救人救國救世界,與孫中山先生叁民主義博愛信義和平以臻于世界之大同,若合符節。現在我們要求世界的和平,也只有把這佛教極力來倡行”。四時許,始散會。
四點鍾,胡茂庶居士陪同宇釋加巴拉來訪。十四日與宇釋師見面時,彼此語言頗形隔礙。今日宇釋師來,他一見面就說:“我今天到仰光大學讀大乘經,又與華僑到中國大乘經處研究大乘經,都是與我們緬甸的佛教一樣,所以我對中國佛法的疑點,現在全都明白了”。後來宇釋師與導師談了不少的話。他已受戒四十叁年,以後願與導師合作,如有需要他幫忙的地方,很願意幫忙。並祝導師前途無量,祝導師一百歲,把佛教宏揚到全世界。
末後、宇釋師說:“他通巴利文、梵文等語言”。導師說:“將來彼此研究,可以把中緬佛教打通”,並約他替中緬佛學會幫忙。宇釋師走後,胡茂庶居士告訴我們:“宇釋師是全緬甸最有學問的大德,所以我們不要再把這個機會錯過。要替中緬佛教合作打一點基礎,這實在是中緬兩民族永久的幸福樞紐”!
二十一日
緬甸女子佛教會長林魯及兄蒙挨號,與仰光大學學生,組織一小集團,專講實行,委員共有叁十五人,不限宗教種族,男女老幼。據說這種集團,緬甸有二十個,每一集團,人數在十叁四名不等。他們的宗旨,是實行慈悲喜舍的四無量心,互相勉勵,每日晚間自我檢討過失。
今天、上午八時,他們來拜訪導師,意思是對于緬甸佛教的現狀不滿,關心中國佛教是否也與緬甸一樣。所以他們見到導師時,就提出問題,請爲解答。九點鍾,觀音山派汽車來接。觀音山爲廣東華僑修建,現在當家爲瑞義師。我們到時,瑞義率同護法居士出迎,並設有茶點。導師略爲開示。
導師講過後,並攝一影紀念。我們乃返協德園應他們的午供。
午後兩點鍾,中緬佛學會開會,我們均參加。到會者、有副主席李文珍、丘贻厥、林葆華、陳生源、宇挨貌等。會長杜咯盛女士,因赴中國親聘未到。由陳德源報告:中緬佛教會十月二十八日晚上開成立會,今天來會的都是執行委員和職員。從那天起,我們對緬甸佛教,就采取聯絡,而最大的第一事就是歡迎大師,所以由中緬佛學會産生歡迎大師的籌備會。這次緬甸訪華的幾位,也多數是本會的委員。本會以後想做的,如中國佛學研究,及佛教學課加入學校等,請大師指導。導師希望能舉辦佛學講演,及辦一中緬文的雜志,並籌辦一巴利文學院。
四點鍾,應緬甸佛教會、崇聖會、佛學青年會,在市政廳公開講演,聽衆非常擁擠。由緬甸政府檢察官宇頂貌主席,緬甸教育會長譯成緬語,講題爲“佛教的國際運動”。並有緬甸音樂,在講演前後奏演助興。回協德園時,已六點鍾了。晚七時,得印度譚雲山院長來函,報告印度籌備歡迎的情形。
二十二日
今日上午未出門,整理筆記。十一時,廣東公司請在園中午供。下午四點鍾,赴滿勃陶路華僑聯合會之歡迎會,到會者有陳德源、雷太聲、陳建國、林春生等五六十人,會場內外均懸挂萬國旗,場中並置播音機。由主席陳德源起立致開會詞,次由雷太聲恭讀歡迎詞,讀畢,將其封入金色長筒,而由主席奉獻大師收存紀念。繼肅大師開示。
是晚、導師除以像片分贈該會各會員外,又贈以海潮音,並書一條幅紀念:“如果發願成佛,先須立志做人,叁皈四維淑世,五常十善嚴身”。
二十叁日
今日、印度聖法會開會,避請本團參加。聞日僧丸山大叁郎由加利各打趕來參加,對本團有破壞陰謀。因此今日的會場,好像是戰場一樣,處處都感覺到緊張!我們在事前,不得不充分的預防一下。日人在緬甸做過幾年的破壞中緬利益的工作,如賄賂一部分緬僧、報紙、政黨,公然的爲之張目,反對中緬公路。我們這次進入緬甸之後,把日人過去欺騙宣傳完全打消,受到緬僧俗極大的歡迎,尤其在緬京和仰光兩處,中緬印聯合歡迎的群衆,在十萬人以上。
我們這幾日在仰光,每天都有印緬的歡迎和高僧及朝野黨政人員往來訪問,那種熱情,日本間諜見了,怎麼不著急呢?所以趕快把加利各打日僧丸山大叁郎找回仰光來,做破壞的運動。這樣一來,使我們對于日人更加深一層的認識。我們這次訪問各國,完全是基于佛教的立場,從佛教的慈悲關系上聯絡世界佛教國家,進求世界和平,人類幸福;而日人偏來作破壞的魔業,真不知他們是何居心了。
上午九點鍾,金保、許百富、朱拙亞先生等請導師及吾等參觀八瑞佛堂。八瑞佛堂甚清淨幽雅,爲私人靜養的地方,導師至時略開示,謂在海外能素食,行大乘佛法,甚爲難得!設茶點供養,並攝一影爲紀念。
十點、赴度賢佛堂,該堂已有叁十一年之曆史,刻正修理前殿。參觀後,返協德園應福建公司午供。
十二點鍾,曾镕甫次長來訪。午後、赴豹兔參觀大藏經,藏經爲釋明寬進送大玉佛與慈禧太後,由太後賜給的。明寬死後,由英政府保管。後釋隱西商得英政府同意,請出供養,由駱有朦、何金鍾、甘宜烈等爲董事,駱松芳、郭瑞宜、曾雙堂等爲經理。藏經處爲上兩層洋房,四圍栽有桂元樹和波羅,門前有中英緬文寫的中華藏經處。
陳德源居士與宇那迎達,一點鍾已先赴聖法會。兩點鍾、我們前去,心裏感覺到一種與平常不同的勇氣,因爲我們是爲佛教,爲人類正義,什麼危險都不在乎!當我們到達會場的時候,會長及許多代表出門外歡迎,主席臺上奏印度樂。我們走進會…
《佛教訪問團日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