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場時,兩旁聽衆都起立致敬。歡迎人衆請導師坐在主席臺上,並由會長在群衆掌聲中,把花圈套在導師的頭上,然後致開會詞。未幾、請導師演說。導師演說非常的簡要。謂:“今天以佛教關系,得與許多的信佛民族同敘一堂。希望以佛的慈悲,把國際間的矛盾爭鬥、侵略、都消除了,使全人類得享和平幸福。我今天謝謝貴會的邀請,令我得在不同的民族中說這幾句話。並祝貴會的成功”!在寥寥的數語之中,已將侵略者的陰謀完全粉碎,我們勝利的凱旋了。
明日、團員慈航、惟幻,及俨然,上午十二點鍾抵仰光,導師囑周百朋居士按時去接。
二十四日
早餐後,覺圓師來商建茅蓬事,導師勉以努力修學。十時、有印度某君率全家來訪導師,並問世界如何可以得和平。導師告以須明了真理,知道人生世界的苦患來源。
十一點鍾,曾和忠居士來請赴午供,賓客有榮總領事、陳湘濤副經理、張鏡輝副經理,及緬甸政府上議員宇頂、前警察總監等。入席後,宇頂說:“如華僑有賭博、吸食鴉片,及水果攤等情形,應設法改善”。導師答以得便當轉告華僑團體。午後二點鍾,赴樂天社歡迎會。
當我們回到導師的靜室時,慈航、惟幻、俨然叁師已平安的抵園了。相見之下,都非常的歡喜。隨草一航函至曾虛白處長,報告本團團員已集合仰光。慈航、惟幻、俨然叁師,都壯健如昔,均著緬裝。晚間、林葆華居士對我說:“惟幻法師的英文很好,大家都歡喜”。
二十五日
今天、我們的事情比較少。不過慈航團員因爲離開仰光有四五年,所以他早餐後就出外了。
二十六日
早餐後,覺園師來,他准備到緬僧宇釋加巴拉處受學。我說:能如此甚好,埋頭研究數年,必有成就。但九點鍾時,林葆華居士來,謂衣缽和供緬僧的齋,都預備好,決定一點鍾舉行儀式。覺園突然不願前去,且逃避不見。請好的二十多位緬僧,又在那裏等候。言下似甚爲難,謂最好能有一人代往。慈航團員乃發心代往,這個難題才告解決。
十點鍾,我們赴龍山望,應丘贻厥、丘新樣、丘思道叁先生午供。齋後、林葆華居士伴慈航團員往釋加巴拉處受戒學,惟幻團員亦同往參觀。
四點鍾,慈航團員等返園,甚爲歡喜。稱受學時由二十二位緬甸高僧舉行儀式,新名阿難陀。禮拜導師時,導師亦祝其多聞成就。
緬甸最著的聖地有五處:緬京大銅佛勃固的大臥佛,和仰光的大金塔,我們都巡禮過;沒有到過的,就是吉桃的靈石佛塔,和毛淡棉的吉坎未海邊佛塔。吉桃的靈石佛塔,緬甸人認爲最神奇。所以、丘贻厥主任多次建議要我們去一趟,他並且願意陪同我們去。這樣,我們就決定今天晚上出發。
同去的,本團計有導師、惟幻團員、陳定谟教授、王永良君和我,我和惟幻著的緬甸僧裝,導師仍著中國僧裝,以代表中國佛教。其余有丘贻厥主任、緬高僧宇那迎達、巴亨、巴達、唐西沙耶度、緬語翻譯傅若弼及一印人,並有四女居士,一沙彌尼。慈航團員在佛教會講演。
二十七日
上午六時,抵一小車站,丘贻厥主任令人送來咖啡面包等早點。九時抵馬達曼,遙見毛淡棉(亦譯爲慕爾鳴江)白浪滔天,另有一種感覺,我們好久未見到江海了。車站上有人迎候,並有寺院的長老。我們下車後,即隨歡迎群衆,赴預訂的專輪渡江。
毛淡棉江邊,擠滿了群衆,備有歡迎的花車。我們上了花車後,即到歡迎會,歡迎會場是印度人的電影院,樓上樓下都非常擁擠。由主席致歡迎詞後,即由導師開示。
歡迎的代表請我們遊行。見我們的華僑,均懸國旗致敬。
十二點鍾,往預定的休息所午齋。我與惟幻團員,因爲著了緬裝,午餐亦依緬俗用手抓食。
叁點鍾,我們乘汽車赴吉坎未水邊佛發塔,五時始到。
佛塔在海邊,佛殿寬大,地下鋪雲南大理石,和青島黑石。我們禮佛後,繞塔數匝。導師在塔中,因印人的請問,開示關于信仰叁寶和涅槃的意義。
晚上、住在右邊的休息所。
二十八日
今晨八時,有當地官紳及民衆來訪。早餐後,丘贻厥主任請我們在海邊觀日出。我們走到沙灘上,看到汪洋的海水,美麗的塔山,導師一邊走,一邊對丘主任說:“這裏很像中國普陀山的千步沙”。導師約丘主任抗戰勝利後,到中國去遊曆,並且到導師茅蓬去住。
我們到發塔上,又禮拜了一回。惟幻攝了幾張影片,我們就與佛發塔告別了。在佛發塔附近一座塔,我們也去巡禮一回,地下的沙石很多,別無所見。九點鍾,至山瓢西驿。車剛停下,就聽到鞭炮的歡迎聲。吃茶點的時候,緬甸人都赤著腳在旁邊禮拜。緬甸的風俗,不但禮佛拜塔要赤腳,就是有了什麼大的宴會,也要赤腳,這與中國的風俗剛剛相反。
十一點鍾,車抵南宮,在蘇普七先生宅午餐。蘇先生爲福建華僑,母親是緬甸人。齋後,攝影而別。
十二點鍾,抵木洞,由華僑救災分會、培華學校,聯合緬甸、印人士,作盛大歡迎。歡迎會設在印人電影院,門前有歡迎太虛大師的橫布標語。由主席致歡迎辭,並請導師開示。
下午一點鍾,至佛塔。塔殿內用方條白磁磚鋪成,甚莊嚴清潔。我們並購白磁磚鋪地,爲中國人民祝福。二點鍾,至大臥佛塔,塔殿內亦以白磁磚鋪成,中間供佛涅槃對比丘說法像。相好光明,令人追思雙林當時的情景。
叁點鍾,至某印人花園中參觀。該印人爲印度钜商,信印度教,並在其花園前面山上造一佛塔。我們參觀時,他親自招待,現年有七十上下。
叁點半鍾,我們至毛淡棉的金塔,塔的形式,與仰光大金塔大致相同,我們禮拜後,到前面的佛塔參觀,佛殿門前的柱子爲玻璃砌成。地下鋪白磁畫磚,佛像仿造緬京樸阿己大佛,格外有一種莊嚴氣象。因此、我感覺到中國的寺廟有很多缺點,第一房子過多,其次是佛殿與僧寺不分,不能清潔整齊,使信仰集中。
四點鍾,我們仍回到歡迎會招待處休息。五時半,有渴馬拉馬達尼寺師生叁十余人來見。年齡均二十上下,披著淡黃色的缦衣,內面襯的短袖衫。雖然她們剃光了頭,但只受過八戒,依舊不能算是出家。所以嚴格的講,緬甸、暹羅、錫蘭等,都是沒有比丘尼。
導師問他們的學校課程,她們說分四班,第一班、課程爲日常所讀的經典,第二班、爲巴利文法,第叁班、阿毗達摩,第四班、經律的注解。
末了,他們唱贊導師的歌,然後退出。
晚七時,華、印、緬歡迎人士,請導師在培華學校公開講演,聽衆很多,門前窗外都是擠滿了。尤其是緬甸、印度人多。
二十九日
四點鍾,我們就起身,用早點,即往江邊過江乘火車到吉桃去。送行的華、緬人很多,並有很多印度人。七點鍾開車,與毛淡棉的歡送群衆告別。
未到吉桃前,有各站華、緬人獻花迎送。十一點鍾抵吉桃,車站上擠滿了歡迎的群衆。我們一下車,就有人來獻花。我和惟幻團員及宇那迎達和導師坐在花車中,由歡迎的音樂車導遊全市,在車上,聽到一陣一陣的抗戰歌。
我們抵枚也枝的毓英學校時,是下午一點鍾了。他們所預備的茶點、午齋,我們都不能吃。緬甸的佛教,甚重過午不食,我們隨順他們的習慣,所以只好餓一天肚皮了。導師說:“我們拜訪佛教聖地,餓一天才有功德。我們要把拜訪佛教聖地功德,回向到我們的國家民族乃至全人類,令全世界都能早得和平幸福”!
吉桃華緬印各界聯合在毓英學校開歡迎會,請導師演講,導師略謂:“今天我們來吉桃訪問,因爲久聞吉桃是佛教的聖地。這次承當地的華僑、緬甸、印度人士聯合歡迎,很爲感激。謹以我這次朝山的功德,回向各位”。講演後,我們乘車至山腳下,改騎“象”上山。象走起來,尚不十分慢,不過上下不容易,要有高的石臺,才得上去。
由山腳下至山頂,計有七英裏半,我們叁點鍾起行,晚上九點半鍾才到。塔上的保管委員會,預備了音樂隊歡迎我們。晚上風很大,宿舍、遮不住風,覺得很冷。
叁十日
山上相當冷,用冷水洗面時,寒氣襲人。七點鍾,我們到塔上去禮拜。靈石塔,是一塊叁角的斜石,立在山岩上,石上建有小塔,樹枝插在下面。一個人用力推時,可以見到石頭搖動,緬甸人認爲這是神聖的靈迹。
靈石塔近前數方丈,女子是不能走入的,只可到鐵欄杆前立著。當我們走向塔上時,惟幻團員攝製活動影片。
我們巡禮後,仍回到宿舍早餐,塔上保管委員會秘書長等來拜訪,並請爲大家開示。導師即告以今日晚全山電水,由本團供施;議定在塔前建一石碑,以爲紀念。九點鍾,導師到塔上向大衆開示。
講畢,仍乘象下山。我們走後山小路,非常危險,所以只好下來步行,至半山時始能乘象。十二點鍾,至浙東歡迎會招待處午齋。二時、改乘牛車往浙東,牛車較象快,沿途登山涉水,頗覺有趣。六點鍾改乘汽車,七點鍾抵浙東時,有華僑聯合會、緬甸青年團、救火大隊等千余人。歡迎會設在中華會館,布置得很爲莊嚴。八點鍾、開歡迎會,由緬甸人代表致歡迎詞後,即請導師開示。
十二點鍾,我們坐車返仰光。車臨開的時候,送行人呼太虛大師萬歲,佛教訪問團勝利。導師答以旅緬華僑萬歲,中緬親善成功。
叁十一日
早上五點鍾,導師催我們起來收檢行李。行李收檢好,車已抵仰光車站,而李遐禮、陳德元、許百富、邝金保居士等都在車邊迎候。我們回到休息處,電燈未息。九點鍾,赴印度通神社講演。到會者五十余人,英籍比丘菩拉幹南打主席,由菩氏代表該社獻花一簇,讀歡迎詞,介紹大師于社員,並請導師講演。
十一時,度賢佛堂在協德園供齋。十二時,送舍利塔至大金塔,舉行兩國送迎禮。我們先在舍利塔前禮拜,然後將塔移入花車,由慈航法師隨車守護,大師與緬僧那銀達同乘一車,經過廣東觀音亭及福建觀音亭,與本坡華僑各社團學校等齊集,恭送大金塔,由中…
《佛教訪問團日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