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訪問團日記▪P9

  ..續本文上一頁俱樂部供齋招待大師。

  印度領袖甘地、尼赫魯、波史諸氏,得悉本團來印消息,函電中國學院譚雲山先生,表示歡迎。尼赫魯先生擬請大師便中于鹿野苑方面會晤,波史定日內來加歡迎。

  十二日

  到達印度的第二日,我們感覺印度的風俗、習慣等,都與緬甸不同。尤其佛教徒很少,塔和僧寺,更不輕易看到。

  岫廬和陳忠士等來,說他們今天回國際大學預備。

  九點鍾,法理性海和緬甸僧來訪,並約晚間出席歡迎會演講。

  十點鍾,我們赴領事館訪黃朝琴總領事。惟幻團員分訪各華僑團體。

  晚五點鍾,赴摩诃菩提學會歡迎會。與會者,計我國方面有黃朝琴、薛壽衡、譚雲山、王志遠、李渭濱、倪人偉、李志果、馮汝根、李虎、陳琳妹女士等。英印方面,有本市市長恩曬孫,哲學博士卡禮達斯納基、比羅古馬薩卡,前任市長兼孟加拉省印度國民大會秘書長薩納古馬菜將達,國民大會全印印度教大會代表巴得馬那記將,本市法院院長比霞瓦斯,哲學博士馬哈魯納巴斯,律師達斯,錫蘭島代表那甲裏魯木汗等二百余人。時屆六點,首由比丘等領導祈禱叁皈課誦。次由大菩提會秘書長法理性海讀歡迎詞,肅請大師開示。

  大師講演後,即將蔣委員長贈送大菩提場之特製金色銀寶塔一座,贈于法理性海,法氏當場致謝,力言決保存此神聖紀念品于永久。繼由德籍和尚將該塔持至佛殿供奉,我們乃登殿參禮,始散會。

  十叁日

  加爾各打的華僑,聞有五六千人,大多經營小商業和做工,大資本的不多。並且很複雜,有廣州的,客家的,湖北的,山東的等等。

  十點鍾出席華僑歡迎會。歡迎會的會址,是假的影戲院,盛況如報紙所載:

  我國佛教訪問團此次來加爾各打,深得我旅印僑胞熱烈之歡迎。除該團十一日抵步時,各僑團代表團到碼頭歡迎,及是晚設齋款待外,猶未能表示僑胞對該團歡迎之熱忱。爰于本月十叁日上午十時半,再假座民興戲院歡迎。座無虛席,各校學生則林立四周,可謂極一時之盛!十時一刻,太虛大師偕該團團員,及黃總領事、譚雲山、王志遠諸氏抵會場簽名後,便在全體到會僑胞肅立中入席,在肅穆聲中正式舉行開會。由黃總領事主席,李渭濱司儀,張朝宗紀錄。行禮如儀畢,首由黃主席致歡迎詞,並代表全體華僑向大師獻旗。繼請大師訓話,訓話畢,再由黃總領事用粵語重述一遍。後由王志遠及李嵩浦相繼演說。至十二時正,始在熱烈聲中散會。

  午後一點鍾,我們赴植物公園看蓮花。因爲黃總領事告訴我說:印度的蓮花很大,差不多可以坐個小孩子,所以佛經中常說蓮花寶座,這很值得去看一下。我們爲了這種好奇心所驅使,所以都興奮地抱了希望前去,到底蓮花怎樣?探個究竟。可是、結果使我們失望了!在公園中雖然找到兩處水池,見到很多蓮花,但是並沒有那樣大;與中國的蓮花沒有什麼不同。後來有人說:蓮花的葉子很大,上面可以坐一個孩子,這樣,總算可以自慰了。

  我們繼續去參觀動物園。加爾各打動物園,是世界聞名的。有老虎、獅子、猩猩,並且這裏有雄獅,這是仰光所無的。我們參觀時,正遇著獅子吼,聲音震耳。導師說:這可以了解佛經上“獅吼群獸皆怖”底譬喻了。這裏還有我未見過的河馬、大龜、犀牛。河馬身軀碩大,在水中很靈活,張開口來非常令人可怕!大龜行動遲緩,像雍容自得與物無爭的隱士。其他的動物很多,我們爲時間所限,只好走馬觀花的過去了。

  晚上赴拉麻克利西拿教總會歡迎會。該教爲印度教的新興宗派,在全世界共有分會一百余所,在美國有幾十萬信徒。參加歡迎會的,計二百余衆,英、美、錫蘭、緬甸、華、印等人士都有。該會代表獻花後,即由加爾大學教授貝諾贻煞卡主席致歡迎詞。繼請導師演說,講“國際和平問題”。

  十四日

  上午九時,參觀孟加拉佛教會。凡朝佛的人,不分國籍,均可在該會寄宿;我們並見到幾位西藏人住在裏面。會中附設僧學校,有學僧二十名。並贈送本團孟加拉文藏經全部。

  我們繼續去參觀緬甸廟,該廟佛像爲緬甸式。慈航前幾年來朝佛,曾在這裏寄宿過。

  我們赴印度教廟參觀,印度教廟規模較大。我們進門時,守門者問我們是甚麼教?基督和回教徒,都不許從正門進內。我們說是佛教,這才通過了。

  中間分兩重殿:一殿供男女二像,說是保護神;一殿供女像,說是生育神。各有一人在像前修法,供花、水、米、燈,手中搖鈴,口內喃喃念咒,與密宗的儀式相仿佛。另一排有十二殿,每殿中間供一圓形的鐵器,也有一人對著修法,說是象征生殖器的,不知這有何意思!

  我再到門旁邊,參觀拉麻克利西拿生前的住室,所有的床、被等用物,均與生前鋪設無異。旋至門外參觀一株大樹,拉麻克利西拿曾在樹下修過幾十年定。並見有一老者正在那裏念經,可見他們對這株樹看得很神聖了。

  臨行時,我購了幾張印度教的神像和石牛像,帶回作紀念。

  午後二點鍾,我去參觀植物園的大榕樹。這是世界馳名的,所占的面積計有一千一百八十一尺,樹身有六百九十一枝幹。原來榕樹種植很易,由枝幹垂下生根,便可另長成一樹。這樣連結長成,像一條龍形。其他地方的榕樹雖然也相當的大,像這樣茂盛是不曾見過的。

  四時、便道參觀維多利亞紀念堂。該堂全系大理石──意大利石與大理石相似──建築而成,頗爲富麗堂皇!繪的維多利亞女王的一生曆史。維多利亞是開拓英國領土且享位最長者,其功業可與中國乾隆相比美。

  叁點鍾赴總領事館茶會。是日到會者,中國方面有黃總領事、薛領事、葉主事,中國學院譚院長,僑務委員王志遠,及廖彩輝、梁子質、陳業興、李渭濱、李志果、陳贊新、張朝宗、章導、李虎等。英印方面,有本市市長恩曬孫,國民大會領袖蘇那將達波史,加爾各打大學教授奔達卡基薩、卡洽馬瓦尼、富岡畢那,印度教大會前任秘書長巴特馬談,孟加拉省議員那薩古木墨克基,芬曆學院教授比那亞,印度國際佛教大學秘書長戈雲達,大菩提學會秘書長法理性海,聯合社記者那汗達,政治報記者達斯戈巴爾,前進報記者喬達裏,拔萃報記者畢霞瓦斯,印度教會秘書長巴魯用,維多利亞皇後紀念堂總管英人布郎等,計共百余人。黃、葉、薛等親自接待來賓,黃、譚兩氏並向導師介紹外賓姓名,導師一一握手爲禮,並各贈近著護國言論文集、顛海心韻等英譯書籍用作紀念。席間暢談甚歡,直至五時半始盡歡而散。

  十五日

  九時、法理性海及拉麻克利西那秘書陪我們去參觀拉麻克利西那總會的大廟。

  拉麻克利西那廟,傍恒河邊,風景絕佳。叁年前有美人出資所建,建築費爲七十五萬羅比。該廟爲長形,殿內鋪青島黑石,中供拉麻克利西那像,可容千余人禮拜。殿旁另設有僧人住室。導師說:“中國寺廟僧房與佛殿連合一體,頗欠莊嚴;但亦因中國氣候陰雨不定,不像印度有一定的雨季”。

  該會秘書邀我們到僧房的客室,秘書長及總管出來招待我們,並談到拉麻克利西那的曆史,及其教僧徒之規律。拉麻克利西那爲一不識字之苦行者,與中國禅宗的六祖相類似。僧徒無一定戒條,但出家,禁食肉。其教系由他的弟子維維開南打宏揚到各地。該秘書長又引我們去參觀維維開南打的紀念室。

  紀念室在樓上,房中擺了叁張床,中間的一張,說是他在美國傳教時所睡的,美國人特地把它送到印度來作紀念品。複引我們到隔壁教主的房中去參觀,教主爲繼承拉麻克利西那的第叁代,大眼美髯,精神奕奕,和藹的招待我們,同攝一影作紀念。教主陪我們參觀花園,臨行時並送花和點心給我們。導師說:“這位教主相貌,很像菩提達磨”。

  十一點鍾,我們到耆那教廟去參觀。這座廟是近年新蓋的,是一位耆那教信徒獨資捐建。廟全部用白磁彩磚砌成,非常的莊嚴绮麗!中間供尼乾子像──摩诃毗勒(大雄)。

  午後二點鍾,導師偕慈航、惟幻、譚院長等,應钜商貝納歡迎茶會;我和慶昌先生赴彙豐銀行辦理兌換款項手續。

  五點鍾到博物館參觀。加爾各打的博物館,是世界上有名的第四大博物館,收藏很豐。最令我們感興趣的,就是古代的各種佛像。並見著阿育王所藏的佛舍利。博物館的董事長,是孟加拉摩诃拉甲(大王)太戈爾。除派人引導我們參觀外,並設茶會招待,席間來賓十余人,並有一暹羅僧。至天色昏暗時,始返。

  十六日

  九點鍾,緬僧宇地沙和菩提學會法理性海來旅社,邀往參觀緬僧寺。當我們到達緬寺時,那位住持的緬僧,剛巧外出;聽說他等了我們兩天,這實在是緣悭了!我們禮佛後,即乘車到印度教廟參觀。我們的車剛停下,就見到一大群的印人,擠進擁出,地下到處是血水。當時、我的心靈上感到一種恐怖,不知到了什麼所在?我們下車,隨群衆走進廟裏,看到正殿上擠得更利害!我們就在天井中站了一下,門旁邊有祠火婆羅門在那裏修法,與密宗燒護摩的儀式相類似,並有許多人由婆羅門給以米、水、錢投入水中祈福。我們轉到正殿對面,見地下擺了五只血淋淋的羊頭。至此,我們把至正殿參觀的計劃打消,迅即出廟。向我們討錢的人很多,汽車旁擠滿了衣服褴褛的窮孩,由此也就可想見印度平民的經濟狀況了。

  我們明日即要離開加爾各打,往印度的內部訪問。十點鍾,丘慶昌先生來,陪我們和譚院長去購置沿途的用具,因爲途中有些地方很荒僻,吃的東西需要著自己預備。

  下午一點鍾,慧松法師由錫蘭來加,精神萎頹,說他尚欠火車站的行李費。導師即令人和他前往取回。

  二點鍾,我和丘慶昌先生至領事館接洽。四點鍾,本團出席印度文化協會歡迎會,由該會的會長與導師互相問答。主席給我們獻花,並報告該會成立的經過,該會的組織計分十二組等。導師爲表示聯絡,照該會的章程,加入爲永久會員,繳費印幣一百盧比。該會贈以新出版的…

《佛教訪問團日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