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複生産職業。五、一年內協助成立能參加平和世界之政府,但不限定爲民主方式。六、在五年或十年內監視其武人政客團體及警察等反動。七、同時世界各國皆于兩年內完成軍縮。
五
再次談到經濟:政治、經濟依教育而進展,教育經濟依政治而安穩,政治、教育亦依經濟而生存。由此互依互資之原理,雖教育、政治加以調整,而經濟無合理之辦法,則政治與教育亦必難存立;甚至爲求生存,挺而走險,因之引起戰爭。
大憲章“四、力使世界各國,無論大小,無論勝敗,對于貿易及原料之取得,俱享受平等待遇,兩國對各國現有的組織亦當尊重。五、希望組成世界各國在經濟方面之全面合作,以提高勞力標准,經濟進步與社會安全。七、所有各民族皆可在公海自由來往,不受阻礙”。誠能實行這叁條經濟憲章,則羅總統所主要不虞貧乏之自由;蔣委員長所說民生主義,不僅爲一個階段爲一個國家謀利益,而要使全國人民和世界人類都能增進其生活;自可兌現。但以前的民主政治,以利潤製度擁護資本階級,所以、羅總統亦認爲美國大部人民尚未取得人人均無失業或貧乏之自由。因此今後的民治國家,必須將利潤製度抛棄,以全國人民利益爲前提。如美國曾行將資本高度集中之大托拉司收歸國營,發展國家公共工程事業,收買余糧,提高農産價格等新政,使國民大多數得沾實惠,這爲戰後各國從事經濟複興所均應准備。于此應嚴防者,則爲官僚資本之發展,使國營有成爲禦用工具的危險。
經濟全面合作之實施辦法,美國之戰後計劃委員會,曾有一、會員國間自由貿易,保證其在商業關系上絕無歧視。二、對會員國公平分配充分的原料,以應其在和平時期的需要。叁、美國對于缺乏資本之會員國,予以財政協助,俾從事重要之建設,如公費、工程等。四、對會員國關于貨物之供給嚴予規定,俾保護消費國之利益。五、對會員國如中國、印度等,發起迅速擴展工商業之合作運動,俾産生人生所需之資料。胡佛等之經久和平方案,亦有一、俟戰事終止,敵人解除武裝後,一切經濟封鎖應即終止。以至四、各國應切實商討移民以尚未發展之地,如南美洲與非洲若幹區域爲對象等。
這兩種實施辦法,互相補足,則經濟戰之大量傾銷,高度關稅等現象自不發生。但移民辦法,應分國內國外之兩種。國內的,如中國西北、西南、東北各邊強,大抵土曠人稀,則東南各省之過剩人口,急須設法遷往以開發生産。國際如南美洲及非洲若幹區域,可移往開發。而各國間人民移往,亦應本人種民族平等原則,不能有所歧視。
戰後于戰敗國既予以同情救濟,助其産業複興,使能鹹遂生活之所需,不受大戰影響。戰勝或中立諸國,亦同樣在産業凋敝民生困苦中,不過其間有程度上之差別,應怎樣以有余補不足,實施緊急救濟,複與被淪陷被蹂躏區域的經濟,使民生得以欣欣向榮,更是最切要的事。
在一般的通貨膨脹物價高漲情形下,幣製極度混亂,怎樣製定世界的幣製,抑低物品之價格,調整各國戰時通貨,使持有原貨者保持適當各地情形價值,不致完全失效,穩定金融,恢複工商業常態,是現時一般財政家、金融家及經濟學者所應預先妥爲籌畫,于戰勝後短期內即能實施。
孫哲生先生說:“戰後的世界,必須建立在人類普遍的幸福生活的基礎上面”。鄒魯先生說:“把進步的科學,來處理生産和分配,則生産決不會不夠,分配亦不會不平了”。所以、戰後的全世界人類福利必須有均等的提高,衣、食、住、行、陽光、空氣、水分、醫藥、體育、衛生、音樂、旅行、遊戲、文藝、藝術、修養等,都要有計劃的利用起來,一點也不能浪費或棄置;最公平的分配起來,絲毫也不允有過多或不足的現象。工業發達與工業落後的地方,自然資源豐富與貧乏的區域,文明先進與落後國度,其一般人民的生活之間,當然有著很大區別,不能相提並論。故必須在平等的原則之下,共同努力,互相調劑,設計好有一個系統的辦法。美國在自告奮勇,對于缺乏資本之國,予以建設公共工程等財政協助,這種倡導是各個有財力國家共同所應參加的國際俠義行爲。
六
最後應討論設立怎樣的“平和世界機構”及怎樣的組織成功了。
王亮疇先生說有叁種可能的製度:一、聯合會式,如國聯是。二、聯邦式,如美國聯邦製度。叁、世界國家式,即大同世界,各國成爲地方自治區。雖以第叁種爲上,一蹴難及,主張在第一、二種成爲一加強的國聯。胡佛先生等曾綜合美國人士的主張,計有八種。在國聯與聯邦之外,更加美洲孤立,與美國獨力維持世界和平的兩種主張。邱吉爾先生曾有分設歐洲與亞洲兩委員會,先成立歐洲委員會之演說。周鲠生先生亦有先設亞洲委員會的演說。這種孤立的與區域組織爲先的,則非今所取。關于經過怎樣程序以組成,亦有紛紛說法。應另組媾和會議,以處理休戰議和事件,已有一致定論。但由那些國家首先成立世界和平組織的基幹,對于戰敗國德、日、意等許否參加,或何時可許參加,均待討論。我以爲對于上面所述教育、政治、經濟有了相當准備,一開始應由聯合國全體邀中立各國同時發起籌備,在一經停戰的叁月到半年間,即須開成世界代表大會,而德、意等亦須在一年後到叁年前必使參加。歸納各方意見而以吾意整理而建議如下;
一、平和世界機構的名稱,擬即定名爲世界代表大會。
二、世界代表大會的組織,以“各國或各民族等政治單位”和“人口比例”的兩個原素化合選出的代表組成。即各政治單位人口在一千萬以內者,每個政治單位選一代表。在一萬萬以內者,除一千萬照上述辦法外,余數每叁千萬選一代表,在二萬萬以內者,除一萬萬照上述辦法外,余數以五千萬選一代表,在叁萬萬五千萬以內者,除二萬萬照上述辦法外,余數以七千萬選一代表。超叁萬萬五千萬以上者,除叁萬萬五千萬照上述辦法外,余數以一萬萬選一代表。至少可有一代表,至多亦不逾九代表,免除不均衡之弊。
叁、世界代表大會在各洲得設分會,至少應即設立美、亞、歐叁洲分會,分會以大會爲上級機關,直屬大會。其代表仍依上例另選出之,但其主席由大會代表中推一人充任之。各分會就各洲情勢習慣,遇問題就近調查事實,依各洲關系討論解決;不能解決者,再提呈于大會,如有失當時,則可糾正以資救濟。
四、大會爲最高權力機關,每半年開會一周或二周,閉會時就代表中互選出七分一人數,設常務代表會,代行職權;但遇重大事件,應召開臨時大會。
五、常務代表會下,設立直屬設計、執行、考核、叁個委員會,各委員長須就常務代表內選任之。
六、設計委員等于立法機關或立法院,分設各種專門設計委員會,創立或議決種種法製。但重大者須經常務代表會複決或大會複決。
七、執行委員會等于行政機關,但包括司法及軍事于其內;並依人類社會叁要素,分設經濟院、政治院、教育院,以期各盡其職能。
八、經濟院應分設生産部──林農礦牧屬之──、工業部、商務部、運輸部、金融部──財政屬之──、消費部──糧食等屬之──,包括由生産到製造、到交易、到平准、到消費的整個經濟過程。
九、政治院分設交涉部,在各國爲外交部,民政部、辦理國際協治代治等,軍政部、警察部、司法部、醫藥部──公營醫藥以保人類壽康。
十、軍政部設海空軍總司令,統率世界海空軍,並掌管監督各國國防及保安之陸軍軍縮等事宜。
十一、警政部設世界憲警總隊及分駐各地區之分支隊,監督各國警察,等于監督軍隊的憲兵。
十二、司法部設世界法庭及分會法庭,並掌管監督各國司法改良事宜。
十叁、教育院應分設學校部、學術部──掌管哲學、科學、文藝、藝術等研修社團,舊有之世界教育會,世界體育運動會等屬之──,出版部──掌管新聞、雜志及編譯印行圖書等事業──,宗教部、禮俗部──掌管婚喪禮製及通俗文化之調整及勸導改良等──,試選部──等于考試院之考選委員會,使成年人才經過各種欲就專業之考試,選錄分告各方面之欲就事擇才者。
十四、考核委員會等于監察院及考試院之铨敘部,對于執行委員會所屬各院部人才、事業、物資、經費等種種專門考核,經過查察研訊,核定臧否,送致執行委員會獎懲進止,或設計委員會采擇改革,或提呈常務代表及大會議決施行。
這似乎等于一個“世界國”的組織,但“平和世界機構”原是人類未有的一種新製度,故根據辦事叁聯製及人類社會叁要素,以此理想製度,爲新的人類世界之創建,以去除向來各國政製之牽製骈枝偏頗等弊,並爲各國政製改進之示範。他若世界代表大會之會議,雖不全體代表通過,但應按事之輕重,分爲過半數出席,過半數可決即可通過;過叁分二出席,過叁分二數可決乃得通過;過四分叁出席,過四分叁可決乃得通過之叁種,以求適當。
至于各國爭端,可提請各分會或大會之常會先事調解,或訴于分會法庭及上訴世界法庭以求判決。必須用平和方式以求解決,不得迳用武力,如迳用武力即應判爲侵略,施以製裁。如一國對他國突然以武力進攻,即爲緊急侵略,世界海空軍或憲警即應立時製止,並于製止後仍付法庭審判,施以應得之懲罰。
此中最要者,爲海空軍皆收歸世界大會所統率。成立步驟,應爲叁:一、停戰時即由世界代表大會籌備者,沒收戰敗的軸心國所有之軍用飛機與軍艦。二、由民主各國妥爲協商,于監視戰敗國解除武裝後,逐漸以其各自所有之大部分軍用機及巨型艦潛艇等移歸國際組織。叁、嗣後無論何國不得再造軍用機及軍船。四、統率之總司令,控用美、中、英、蘇及五中立國按期輪值製,以防被一國操縱。
若能施行如是之製度,聯合國戰勝後之平和世界,方可永久安立。(見新中華複刊號第一卷八期)
因果昭然縱惡者可以止矣宇宙事事物物的存在和變化,胥不出因果法則,大概可以分爲非業報的因果與業報的因果。非業報因果,若風吹草動,悲歎淚流等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自然現象之科學公例皆是。業報因果,亦爲一般哲學、宗教、倫理之所闡述,而明證解說最透澈確切者,則爲佛教。大抵又可分爲個別的與衆同的兩大類:個別的即各個有情或各個人各自造其業因,各自受其報果;衆同的則一家屬、一社會、一民族、一國群、乃至盡大地人類全世界衆生皆是。茲且就衆同業因報果指陳之:
全宇宙之器世間,爲各類衆生之共同業報,人類雖爲各類衆生中之最有力分子,然亦只能改變其局部,而既定之整個全勢態,非即能創造或改變之。唯近世之所謂民族與國家,則由少數人領導、大多數人附從而創造改變之,則爲顯然之事實。猶一家之由家長、家人成立家業或敗壞家業,一公司之由董事、經理、股東創興或消滅,亦洪纖钜細之異耳。大抵以善業而成興立之善報,以惡業而致壞滅之惡報,固昭昭然也。
善業者何?能犧牲自利而助益衆同之利者是。惡業者何?擅侵掠他利而圖獨占之利者是。其爲善與爲惡,程度之淺深,範圍之廣狹,等差非一;而受報之慘舒,亦各有不同。然未有如此次世界大戰,善惡業報之分明彰著者也!
納粹之德,法西斯之意,學步法西斯納粹之日,其悍然擅侵他利妄圖獨占之惡行,毫無顧忌,損害之慘烈,掠奪之廣泛,史無前例。而其激發真正全世界人類之反擊,共同予以製裁,逐個均遭敗滅,民命之荼毒,物産之摧毀,亦爲空前未有。而美國不惜最大犧牲,爲全世界反侵略國工廠,並協同各反侵國于各區域爲先鋒隊及主力軍,由是領導全世界永久和平機構,爲全世界愛好和平之國民所衷心欽服崇仰,自然而然爲國際之執牛耳者,不待強求;其所造之善業與與所獲之善果。亦史無前例。如此洪大之惡業惡報與善業善報,短短十數年間,表得清清楚楚,則佛法所謂衆同業報之善惡因果,理真事確,更無疑義。而處心積慮以強橫惡霸手段,侵害他人,企圖私利之惡心惡行者,宜可知警而抑止,以免不旋踵之惡報來臨矣!乃今國際間猶有恃勢橫行,肆力侵掠,得意忘形中,不知不覺步上希特勒之後塵者,抑何迷倒之甚耶?其速警覺回心爲善!其速警覺回心爲善!不然者,吾不暇爲彼惡魔必遭慘敗之後果悲,甚爲美國犧牲一切求全世界人類之和平將爲破壞惜,尤爲各國傷亡之余,喁喁希望和平之人民哀!(見海刊二十六卷十一期)
《聯合國戰勝後之平和世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