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才正是促成人类社会进步的教育家!
中国古有小学、大学之分,此不但是程度上的区分,亦为性质上的区分。所以说大学者大人之学,反言之亦即小学者小人之学。小学即乡三物之教,以书、数、礼、乐、射、御的六艺,养成其知识技能及自治德力,俾可在国家社会中效劳任职,守业安分而自致其身家的荣利,就是孔子所说喻以利的小人。而学大人之学的大人,则是所说喻以义的君子,乃主持治国平天下的人,故应喻以公义,而首先要有明明德于天下的心志。格物致知为小学学程,而大学但为养成君子之德,故专从诚意入手,其道以明明德于天下之天下平为至善。故大学之道,是以世界人类利益为第一之教育,可为改进现代教育的指针。
由此看来,现在各国的教育,都是还够不上称大学。而现在首先要筹设的,便为以全世界人类利益为怀抱的大人之学。这种大学可即名世界大学或国际大学;太戈尔所说之大学,即为此种理想的开端。世界大学由各国共同成立而设分院于各区,专以融化人种间、民族间、地区间、文化间、风俗间、语言间各种的歧视和隔膜,各能发挥其所长而渐汰其所短,使人类社会在文化的交遍互融中奠定平和世界的基石。各国民教育的各级各科的内容,亦须大加改革。例如地理,昔以数千里之隔示其远,今应以数小时可达示其近。又如历史,应自动改去其夸大不实,并删去对于他国他族的毁辱仇恨和轻蔑,以增进国族间之谅解。诚如王亮畴先生所说:“学校不妨规定设置一世界和平之必修课程,而各国之过渡的国家主义教育,往往对于他国酿成嫉视,鼓励战争。最好由各国法律规定,凡报章杂志,广播宣传,公开讲演,学校课本,电影戏曲之中,有挑拨国际恶感战情者,概于禁止”。邹海滨先生亦说:“同时、各国教育,应以仁爱互助为其新哲学基础,纠正人民心理。昔日争权夺利的,今则互信互助;昔日以个人主义为前提的,今则以全人类福利为依归”。王云五先生说:“自军国主义与国家主义教育盛行以来,于幼稚之儿童心灵中,已逐渐注入歪曲及促狭思想,此于黩武之轴心国家为特甚。即民主国方面之教育,于提倡民族自尊之中,亦往往不免参入轻藐他族之观念,今后亦有慎重修正之必要。战后之国际组织,宜特设国际教育机构,对各国教育宗旨与所采教材,积极上导以国际合作,人群互助,自尊尊人之旨;消极上矫正其流于促狭主义之弊”。
于此更应注意到攻心为上,对于侵略轴心的击溃,尤重在澈底击溃其黩武哲学,使再不留其萌檗于某一民族及全人类的心中。这是联合国的新闻杂志文艺业人士所应本其广义教育的天职,紧急全体动员向侵略轴心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直到他们都承认错误,归依平和的正义公理为止,于此所必须攻击的:第一个是武力至上主义,第二个是种族优越论,第三个是独夫式迷信式英雄主义。
这里包含著普鲁士军人、日耳曼民族、法西斯党、日本武士道等各种狂妄思想。轴心的物质武力,已由联合国军士于战场上正在击溃著;但它们这些的精神武力,这须从战时到战后,要费平和主义教育家十年或数十年最大的努力,才能澈底肃清。然最要紧的乃是联合国的人民心理中,先要扫除尽与它们这些类似的精神毒素。这实在是现时全世界人类的一种新启蒙运动,我们要使挑拨种族反感,散播人类愁恨的声重息灭,充溢在我们四周的,是平等自由的正义和爱的声音,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宗教家们智慧的声音。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罗斯福先生的四大自由,被联合国认为世界大宪章的八项原则,梵蒂冈教皇的世界和平五大原则,以及与利润制度和殖民地政策分离之全面的澈底的民主主义为基本政策等,都是应当及时阐发宣扬的。
还有远大的教育工作,就是从前用之向人类以内争夺的破坏的行动,今后要把人类安放到大自然里,向人类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大自然扩展和提高。不但人类的社会益进完美,而且人类身心的健康、智能、德性,亦由陶冶修养成功飞跃的增胜。同时、宇宙认识的扩大,从恒星系、星云系、远眺到华严法界的重重无尽。力的源泉的加强,从用马力至用汽机力,用电机力,掌握了水火空气等等无穷力源。今后不再用之人类争斗而浪费,当能进一步从人类万物同一的自然体中发现更大的力源,庄严整个自然界,益加美富。则人类生活享受的内容自然丰足,不再发生争夺的动机。其他若海陆空的交通更加进步,使全地球的距离缩短到如同一国,电力传递不但隔海可同对面,而远至他星球亦渐可交往,则人类心量广阔无涯,更不生人满之忧患。医药之进化,不惟各种不治症疾渐能治愈,并且从心理上、生理上研修积极的卫生之道,心灵肉体均臻健美──参考余所著自由史观教育章。
四
其次说到政治,罗邱八项的“二、凡未经有关国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之领土改变,两国不愿其实现。三、尊重各民族决定其所赖以生存之政府形式之权利,各民族中此项权利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使其恢复原有主权与自主政府。六、待纳粹之专制宣告最终之毁灭后,希望可以重建民主政府,使各国俱能在其疆土内安居乐业,并使全世界所有人类悉有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亦不虞缺乏之保证”。这三项自为重要之原则。
联合国战胜后的平和世界,现在签约的联合国家自为当然基本,美、英、中、苏尤其主干。这四国,英、美国属老民主国,而中国的民权主义原为革新之民主政权,苏联近年亦渐民治化,故同为民主政治是不成问题的。苏联的社会主义与中国民生主义则著重于经济,而于政治比较有问题的,乃在中国民族主义所主张的民族平等。以联合国中不少民主国是有殖民地的老帝国,故政治上首先要解决的即为过去存在著的帝国主义式的殖民地制度;如此种制度不能废除,即平和世界根本无从建立。蒋委员长在中国之命运上说:“战争的原因即是帝国主义,所以、我以为第二次大战的结束,必须同时为帝国主义之结束,世界永久和平才有坚实的保证”。但战前,事实上英、法、比、荷、美等均有殖民地存在过,战后怎样解决,这恐是最费考虑的事,然美国仅有的殖民地菲律宾早许独立,战后当不成问题的是独立国家;而法、比、荷等,亦惟英国的马首是瞻,这个问题乃完全落在英国。这里英国顾虑的应有三点:一、政治制度,或许自决自主,成付代治协治,或如斯末资将军所称不列颠国家联邦,改制为中国各民族共和式,或美国各地区联邦式,或苏联各民族国家共和式。二、经济权益,这应是英国最焦忧的,但在和平世界机构下既不至再有高筑关税壁垒以排斥的事,而各地原属英人的经济权益,当仍受尊敬而成互助之利。况如华侨移殖南洋各地,初无政治势力,而经济仍能发展,亦何用为此而阻平和世界不能实现?三、功绩威望,英国或以在各殖民地有许多开发建设功劳,而应保有相当威望以为国际间光荣,但若令各民族咸得平等,自然能纪念其功绩,益增德谊上的威望与光荣;否则,各民族无以各满其尊荣之愿,终不免陷于互相仇恨与猜惧。此皆英国所应作更明智的思考,下最大决心,而为法、荷等国解除殖民地制度示以模范的。
但其解决的程序上,则史国纲先生怎样划走战后的世界地图,划分为五种政治单位:亦为解决殖民地问题的一种良好参考。
一、独立国
二、自主协治区域
三、甲种国际代治区域
四、乙种国际代治区域
五、丙种国际代治区域还有少数民族,也是麻烦的问题:可以分划为自治区的,较易解决;其交错杂居,而又异言异俗易酿冲突的,则殊困难。此应由平和世界机构,妥商办法:或交换迁移,分离合并;或导令渐趋同化,免滋纠纷。
各民族国家内的政体政制,当然以各民族自己选择决定为原则,而不必一律强迫为民治政制,总以能渐进开明,与文化较高各国能相接近协调为趋向。故平和世界机构,亦有须加以指导扶植的。
军缩当为战后最繁重工作,然实为消灭战争保持平和的必要工作,又须与各国国防及国际警察或武力相依解决。世界军用飞机及主力军舰之制造与管用,诚能概归平和世界,则各国国防的军备,可以极度缩减;但须有防备邻近的国际强盗,突然偷袭的抵御力而足,以偷袭不成则国际海空军便踵裁其后,即可制止。其余,则国内的保全军队及警察队而已。例如美国以一万三千万人口,战前全国连国防在内不过十余万军队,这是可法的善制。而此外空军、海军既根本都无,则军缩自然成就。如借口国防,仍然各建海空陆军,相比相忌,竞争成庞大军备,则不惟军费浩繁,人类由科学得来的生产力量,仍强半消耗于军用,民生的享受不获充裕,多数人必仍陷贫乏饥寒之困苦;且因军备膨胀,战机势必一触即发而再陷战争,永久平和终成幻泡。所以基于各国不再占有海空军而仅存保安陆军及警察的军缩完成,最为平和世界永久保持之主要条件。
法律原是平情息争,保持公共安宁的重要工具。虽然必有强力制裁为后援,应根据人类平等、民族平等,各遂生活,平安、进步之重要,强扶弱、智导愚、富济贫、舒救急,视仁义互助为人生本务,不以维护强权为本质,则不惟当有世界法庭之设,而旧行各法亦多须改订。
至于世界平和法典之创立,如国际争议应由会议或世界法庭裁判为解决。国与国间不得使用武力,侵略国定义之确立,制裁侵略方法之规定,以及其他关于国际之经济合作,文化合作等等,应均有法律之制定。
怎样对付德、日、意等,虽另付媾和会议,但处置合理否,与平和世界能否持久有关,故应预定其原则。参考各方案要旨如下:一、数星期内完全解除德、日、意及其附和国之武装。二、只许留维持治安之警察及小型兵器。三、不惟不赔款不惩罚不束缚其整个民族,并且为同情救济,但其国元首及辅弼则应受刑罚。四、立刻施行衣食住等救济,并助其一年内咸…
《联合国战胜后之平和世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