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安樂集白話▪P16

  ..續本文上一頁師利問佛陀說:“世尊,什麼叫做一行叁昧?”

  佛陀回答說:“一行叁昧就是,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在空曠安閑的地方,心念不散亂,向著佛所在的方向,端身正坐,也不去想佛的相貌,只是把心念,放在一尊佛上,專心稱這尊佛的名號,念念都不休息。就在念佛之中,就能見到過去世、現在世及未來世的諸佛。爲什麼?因爲念一尊佛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就和念無量諸佛的功德是一樣的,這就叫做菩薩修行一行叁昧。”

  第叁、涅槃經上,佛陀說:“如果有人能夠以極專注的心,經常修念佛叁昧的話,十方諸佛恒常見到此人,就像在他們眼前出現一樣。”

  所以涅槃經中,佛陀告訴迦葉菩薩說:“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人,經常能夠以極專注的心念佛,不管是在山林裏,或是在聚落中,不管是白天或是夜晚,不管是坐著或是躺著,諸佛世尊經常會見到此人,如同出現在眼前一樣,諸佛世尊常會停住而接受此人的布施。”

  第四、觀無量壽佛經及其他的大乘經都說,行者所修的任何功德,只要能夠發願回向,一定能夠往生。然而念佛這項修行,是最主要的道路,爲什麼?從佛經中可以看出來,有開始及終結兩種利益。如果想要開始修行善法的話,念佛就能把六度都包括了。如果想要滅除惡業,消除災殃的話,念佛就能對治所有的障礙。

  所以經上說:“念佛的衆生,一直不舍念佛之心,壽命終結時一定能往生。”這就是開始念佛的益處。念佛終結的益處是,在觀世音菩薩授記經中說,阿彌陀佛住在世間的時間很久,雖然有兆載永劫,但也有滅度的時節。當他般涅槃時,就只有觀世音及大勢至菩薩,住持安樂國土,接引十方的衆生。阿彌陀佛滅度的時間,和他住世的時間同樣長久,而該國的衆生,就都見不到佛陀,只有以前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而往生的人,還能經常見到阿彌陀佛現在眼前,並沒有滅度,這就是終結時的利益。

  修其他法門,而回向往生的人,雖然也都能往生淨土,不過在阿彌陀佛滅度之後,他們有人看得見佛,也有人看不見佛。所以在此勸告後代的人要仔細思量,以便能夠獲得久遠的利益。

  第五、般舟叁昧經說,當時有跋陀和菩薩,在這個國土中,聽說有阿彌陀佛,于是就經常一心想佛,由于他一心念佛,于是就見到了阿彌陀佛。見到阿彌陀佛之後,他就請問佛:“要修行什麼法,而能夠生到西方淨土?”

  阿彌陀佛就告訴跋陀和菩薩說:“想要生到我的國土,就要經常念我的名字,不要休息,這樣就能生到我的國土。要念佛身有叁十二相,全都具足,身上發出的光明,徹照十方,相貌端正無比。”

  第六、大智度論中,有叁種解釋。第一、佛是無上的法王,菩薩是法王的大臣。菩薩所尊重的,只有諸佛世尊,所以菩薩應當經常心念諸佛。

  第二、有的菩薩說:“我們從久遠劫以來,得以蒙受世尊生長養育我們的法身、智慧身及大慈悲身。禅定、智慧及無量的行願,也是由于諸佛而得以成就的。爲了報答佛陀的恩德,所以經常願意親近佛陀。也像大臣蒙受國王的恩惠及寵愛,因此會經常想念他的主人。”第叁、有的菩薩說:“我在修因的時候,遇到惡知識,結果誹謗般若,而墮到惡道中,經過無量劫。雖然我修其他的法門,但都出不了生死。後來有一次,我跟隨一位善知識,他教我修念佛叁昧,于是就把障礙都遣除掉,而獲得了解脫。由于有這麼大的利益,所以我發願不離開佛。”

  第七、華嚴經上說:“情願在無量劫,受一切的痛苦,也不願意遠離如來,以致于見不到具有自在力的佛陀。”

  經上又說:“修念佛叁昧一定能見到佛,命終之後一定會生到佛的面前。見到衆生臨終時,就要勸他念佛,並且把佛像展示出來,使衆生瞻仰禮敬。”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拜訪功德雲比丘時說:“大師,您是如何修行菩薩道,而歸向普賢菩薩行願的?”

  比丘告訴善財說:“我在世尊的智慧海之中,只知道一個法門,就是念佛叁昧門。在這個叁昧門之中,能夠見到一切的諸佛,及他們的眷屬,還有他們莊嚴清淨的佛土,這個法門,能夠使衆生遠離顛倒。念佛叁昧法門,能夠在微細的境界中,見到一切佛的自在境界,能夠諸劫不顛倒。念佛叁昧法門,能夠現起一切的佛國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破壞此佛國土,能夠見到十方的諸佛,而獲得叁世的不顛倒。”

  功德雲比丘告訴善財說:“佛法猶如深闊的大海,廣大得無有邊際,我所知道的,只是這一個念佛叁昧法門而已。其他的美妙境界,數也數不完,那是我還不得而知的。”第八、海龍王經中,海龍王問佛說:“世尊,弟子想要求生阿彌陀佛的國土,不知道應當如何修行,才能生到該淨土去?”佛陀告訴海龍王說:“如果想要生到該國,就要修行八種法,是那八種呢?就是:一、經常要念諸佛。二、要供養如來。叁、要贊歎世尊。四、要造佛像,修行諸功德。五、要回向發願往生。六、內心不要膽怯懦弱。七、要一心精進。八、要追求佛陀的正確智慧。”佛陀告訴海龍王說:“一切的衆生,只要具足了這八法,就是沒有離開過佛。”

  問:如果不具備這八法,能不能夠生到佛國,而不離開佛?

  答:毫無疑問是可以往生的,怎麼知道呢?因爲佛在寶雲經中,也說具足十行,就能夠往生淨土,經常能不離開佛。除蓋障菩薩問佛說:“如果不具備十行,能不能夠往生呢?”佛回答說:“能夠往生,只要在這十行之中,具足了一行的功德,完全都無缺失,而其余的九行,也都可以叫做清淨了,所以不要懷疑。”大樹緊那羅王經中說,菩薩修行四種法,就能經常不離開佛,而出現在佛的眼前。

  修那四種行?一、自己修行善法,也勸衆生皆求往生以見如來。二、勸自己,也勸別人,要好樂聽聞正法。叁、勸自己,也勸別人,要發菩提心。四、立志專心不變,一直修行念佛叁昧。具備了這四行,不管生到何處,都一定會常現在佛前,而不離諸佛。

  經上又說,佛說菩薩的修行法,有如叁十二種器皿。譬如布施是獲得大財富的器皿,忍辱是獲得端正的器皿,持戒是獲得聖果身的器皿,五逆不孝是獲得刀山劍樹镬湯的器皿,發菩提心是成佛的器皿,經常能念佛求往生淨土是得見佛陀的器皿。

  略舉這六門,其余的就不多說了。佛陀的教典既然已經這麼說了,發願往生的行者,爲何不經常念佛呢?

  月燈叁昧經中說,念佛的叁十二相及八十種好,還有念佛的德行,能夠使行者六根不會亂動,心地不會迷惑,而能夠和正法會合,能夠聞佛說法,能夠獲得如大海般的智慧。有智慧的人住在念佛叁昧中,收攝心念行走在經行的地方,就能夠見到成千上億的諸如來,也會值遇無量的恒河沙佛。第叁、回答問題,以顯示念佛叁昧的種種利益,分五大段回答。第一個問題:經常修念佛叁昧,是不是就不修其他的叁昧呢?答:我們說經常念佛,並沒有說就不修其余的叁昧。因爲修念佛叁昧的時間多,所以說常念佛,並非說完全不修其他的叁昧。第二個問題:你勸人常修念佛叁昧,那麼其余的叁昧,和念佛叁昧的高低如何?

  答:念佛叁昧的殊勝情形是不可思議的,如何得知呢?譬如摩诃衍中說,其余的叁昧並非不是叁昧,爲什麼?因爲有的叁昧只能除去貪心,而不能除去嗔心和癡心。有的叁昧,只能除去嗔心,不能除去癡心和貪心。有的叁昧只能除去癡心,不能除去貪心和癡心。有的叁昧只能除去現在的障礙,而不能除去過去及未來的一切障礙。然而如果能夠經常修念佛叁昧的話,不管是過去、現在及未來,一切的障礙都能除去。

  第叁個問題:念佛叁昧既然能夠除去一切的障礙,獲得很大的福德力,不知道是否也能使行者,獲得延年益壽的利益?

  答:一定可以的,爲什麼?譬如惟無叁昧經中說,有兩兄弟,哥哥相信因果,弟弟不信,不過卻很懂面相。有一天,弟弟在鏡子中,見到自己的臉上,已經現出了死亡之相,最多不過七天就要死了。于是有位有智慧的人,就教他去請問佛陀。佛陀告訴他說:“七天之內會死沒有錯,如果你能夠一心念佛,並且持戒律的話,或許可以度過此災難。”弟弟立刻就照著佛陀所教的方法,一心一意念佛。到了第六天,有兩個鬼來要捉他,而鬼聽到他念佛的聲音,卻無法向他靠近。于是鬼就回去報告閻羅王,閻羅王就把弟弟的生死符拿來看,見到上面已經加注說:“由于此人持戒及念佛的功德,將生到第叁炎摩天上去。”

  在譬喻經中,有一位長者,不相信造善有福,造惡有罪。五十歲時,忽然晚上夢見羅刹鬼,拿著索命符說,十天之內,要來取他的性命。長者醒過來之後,非常害怕。天亮後,他就去找占夢的相命師,占夢師替他蔔了一個卦,卦上說:“十天之內,就會有羅刹鬼要來害你。”

  長者更加害怕,就去求佛救命,佛告訴他說:“如果你想躲避此災害的話,從今天開始,要專心誠意的念佛,還要持戒律,燒香點燈,懸挂旛旗,歸依叁寶,這樣就可以免除死亡。”長者就完全照做,專心念佛,信向叁寶。結果羅刹鬼到了他家門口,見到他修功德,不能害他,只好走開。此人由于修了這些功德,最後活到了一百歲,死後還生到天上。又有一位長者,名叫執持,把佛陀教他的戒律,退還給佛,結果立刻被惡鬼痛打一頓。

  第四個問題:念佛叁昧能夠對治一切障礙,及現在世的果報,不知道是否也能感應到久遠之後,出世間的無上菩提?

  答:當然可以,爲什麼?譬如華嚴經十地品中說:“從初地開始,乃至于第十地,在每一地之中,都說進入此地的加行道。”當每一地的功德修滿之後,行者獲得自利的好處,然而也不住在此道中,最後都做一個總結說:“登地以上的諸菩薩,雖然修其他的法門,但都不離開念佛、念法、念僧,以無上美妙的快樂東西,來供養叁寶。”由此經文可以證知,諸菩薩即使證到上面的果位,也仍然經常修念佛、念法、念僧的法門,才能夠成就無量的修行及誓願,才能夠圓滿功德大海,何況是二乘人及凡夫,…

《安樂集白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見聞錄白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