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集福消災之道—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四)▪P19

  ..續本文上一頁母唐氏尤其的孝順,繼母生了瘡毒,孫瑾親自用嘴把繼母的瘡毒吸出來;繼母的眼睛瞎了,孫瑾就向太陽月亮星星祈禱,然後用舌頭去舔繼母的眼睛,繼母的眼睛居然能夠重見光明;繼母死了之後十天,將要下葬;當時的春雨正下個不停,孫瑾在晚上急得哭了起來,雨就因此而停了,天上的雲和太陽也都出來了。到了墓地准備下葬的時候,已經是夜晚,沒有光線了,孫瑾就再次的哀號哭泣;這時候天上的星光卻燦爛的照耀;本來是沒有月亮的晚上,忽然明亮大放光明,就像白天一樣。

  【再析】

  從這個公案來觀察,太陽、月亮、星星,對世間不但有照臨的恩德,而且還能夠隨時祈禱,隨時就能感應啊!所以日、月、星叁光,人們怎麼可以隨便的用手去指,用眼睛久視,而使自己犯下了嚴重的過失呢?

  春月燎獵。

  【解釋】

  春天的時候,焚燒山林而打獵。

  【分析】

  “射殺飛禽,逐捕走獸”,太上尚且有明文的禁戒,況且是焚燒山林而打獵,所殺死的生命,就無窮無盡了啊!然而太上在這裏說到了春天,是因爲春天是萬物生長發育的時期,而竟然在春天焚燒山林打獵,簡直就是上逆天行,下殺物命,殘忍到了極點啊!而不是說其余的季節裏就不必戒的意思。

  故事:

  唐朝的時候,劉摩兒與他的兒子在同一天內死去;有一位姓祈的鄰居,病死之後,又再蘇醒過來;因而就向別人說出了自己到了陰間,見到了劉摩兒父子在沸騰的湯镬中,皮肉都不見了,只剩下了白骨;過了很久,又恢複原來的形狀,接著皮肉又消失不見了;過了很久,又恢複了原來的形狀,這樣反覆的受镬湯之罪,沒有停止的時候啊!冥王說:“這是劉摩兒父子專門喜好用火燒來打獵,所以才會受到這種的報應!”

  【再析】

  要知道衆生都有佛性,怎麼可以隨便的加以殺害呢?打獵已經是不可以了,況且還使用火來打獵啊!這樣會使得萬物都被火燒得焦枯了,連各種蟄伏在地面下的小蟲,都會被燒死啊!因此火獵的害處之大,實在是令人不忍心說啊!禮記月令上面,有很詳細禁止火獵的規定;而太上在這裏又再次的禁戒,就是因爲火獵關系到太多的生命,所以才一再的叁令五申啊!

  對北惡罵。

  【解釋】

  對著北方惡罵。

  【分析】

  吐口水、擤鼻涕,只是小小的事情而已;但是對著北方吐口水、擤鼻涕,尚且猶有罪過,況且是對著北方惡罵呢?沒有智慧的愚人,因爲被自己的忿怒之心所驅使,而不暇應該要有所顧忌;卻沒有想到我要發泄忿怒,那麼神的忿怒,又要如何的發泄呢?

  世人的口業有四種,其中以惡罵爲最嚴重了。佛經上說:“凡夫貪嗔癡的叁毒,非常的熾盛,嗔恚之火,常常會被燃起;只要接觸到境界,就生起了嗔恨,遇到了惡緣,就生起了障礙;所以說話的時候,一旦發怒,就會沖口而出,灼傷了別人的心,使別人感到痛如刀割,因此而無量苦惱!身體雖然是沒有犯過失,但是若不謹慎自己的口業,也是會墮入惡道的啊!”

  故事:

  新安有位婦人,個性強悍沒生孩子,就嫉妒妾所生的孩子;每次都在黃昏的時候,就對著北方惡口詛罵。有一天黃昏,她又向著北方詛咒惡罵,忽然看見一個星星墜落在地上,形狀就像鬥一般的大,發出來的聲音,就像雷一樣的響,婦人因此而嚇得生病了,肚子漸漸的大起來,就跟懷孕一樣;等到生産的時候,生了七天都生不出來,其實她的肚子裏面並沒有孩子啊!經過誠心的忏悔之後,病才好了。

  【再析】

  要知道,神明的威德,其實是無所不在的啊!爲什麼特別的舉出了北方,就是要強調祂的重要所在啊!所以人怎麼可以不時時念著,鬼神到處都有的事實和道理,而心存畏懼,加強自己修行反省的功夫呢?

  無故殺龜打蛇。

  【解釋】

  無緣無故的殺烏龜打死蛇。

  【分析】

  應世真人說:“一切的物命,都不可以殺,而龜蛇陰精;與北方的真武星宿相應,尤其是不可以殺的啊!若是無緣無故的殺死它們,必定會遭到慘酷的報應。”所以有仁慈心的人,常常會懇切的救護它們啊!

  故事一:

  嶽州地方有位村民,把池塘的水弄幹了捉魚,因而捕獲了許多的烏龜,就把烏龜的肉全部剔除,載著烏龜的殼板到江陵去賣,因此而獲得了很多的利潤。等到他回家之後,全身都長滿了瘡,痛的大吼大叫,令人不忍聽聞;必須要用一個大盆子裝水,別人幫他用手來揉搓,才能夠減輕一些他的痛苦;後來他的皮肉脫落,骨頭都露出來了,變成了和烏龜的樣子相同,皮肉都裂開潰爛而死。

  故事二:

  有一位富翁,他住的房子旁邊,有一棵枯萎的大樹,富翁就准備要把枯樹砍掉。晚上睡覺的時候,夢到一個人帶領了許多人來向他請求,要富翁寬限一些時間,等他們搬遷完畢之後再砍掉枯樹;富翁醒了之後,就派人爬到枯樹上面查看;見到了枯樹之中,有許多的蛇在裏面蟠結在一起;于是富翁就命人放火把蛇燒死。沒多久,富翁的家中,每到了叁更半夜的時候,經常就會看見有飛火飛入了房裏;起來救火的時候,則是什麼也沒有,像這種的情形,連續發生了許多次,大家也就不以爲怪了。有一天晚上,富翁家中的一位婢女,不小心用火燒到了木柴,于是火就燒了起來;富翁的家人以爲,又是和以前的情形一樣,就繼續的呼呼大睡;等到發覺不對勁的時候,想要逃也來不及逃了,一家人都被火燒死了。

  故事叁:

  劉彥回的父親,擔任湖州刺史的時候,有人從白銀坑來,獻給他父親一只大烏龜,並且說:“吃了這只烏龜的肉,可以活到一千歲啊!”他父親就把這只烏龜,又秘密的送回它原來住的地方。彥回的父親過世之後,彥回擔任房州的司士;突然山洪暴發,平地都被洪水淹沒了數尺之深,彥回一家人無路可逃;卻見到一只大烏龜在前面引路,都是水淺的地方,于是全家因此而脫離了這個災難;晚上就夢到一位白衣人告訴他說:“我乃是被你父親放生到白銀坑的那只烏龜,我來此地,就是要報答你父親當初的救命之恩啊!”

  故事四:

  唐朝的孫真人,有一次在山中行走的時候,見到村民們正在打一條青蛇,因此就向村民買下了這條青蛇,並且將它放生了。沒有多久,有位少年前來迎接孫真人到了一處王宮,有位穿著紅衣服的人出來迎接孫真人,並且說道:“昨天小兒子遭遇到災難,所幸先生慈悲搭救;因此我派了長子前往迎接先生到宮裏來,略表我感謝的誠意。”于是就引導孫真人進入深宮之中;這時候,有一位妃子帶了一位穿著青衣的小孩,出來向孫真人叩頭拜謝,再叁的感謝孫真人的救命之恩。龍王就留孫真人在龍宮住了叁天,把龍宮之中所有好吃的珍馐美味,華美的絹絲,珍貴的珠玉,全都搬出來任孫真人挑選,孫真人一樣都不肯接受,只取了上帝所頒贈給龍宮的叁十仙方,帶回了世間,因此而救活了無數的病患;現在傳世的千金方,就是孫真人從叁十仙方裏面得到的啓發啊!

  如是等罪,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算盡則死,死有余責,乃殃及子孫。

  【, 解釋】

  如前面所說種種的罪過,司命之神就會隨著這個人所犯罪業的輕重,而奪除他的壽命;罪重的奪除壽命十二年,罪輕的奪除壽命一百天,一個人壽算若是奪除盡了,那麼他的死期也就到了;而且死有余辜的話,就要殃及子孫了啊!

  【分析】

  如是等罪,是總結上文的用詞;也就是指從“非義而動”,一直到“殺龜打蛇”等罪;而司命之神以下的文句,正是說明了隨著所造的罪業,而受到果報的事實。佛經上說:“業是從心裏所生起的,而心的現象又是業力所産生的作用;業力是依憑心的造作而招感成形,心就隨著業力而現出各種的境界,就像是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而心的是非善惡所分,就像響回應聲一樣;而其中所産生報應的大小各不相同,而且是絲毫不爽的。至于說道殃及子孫,也是通說叁世而論的啊!總之遠在兒孫,近在本身,乃是報應昭昭不爽的事實;因爲自從世人的心行變得奸詐,累積了太多的惡業,而傷害了上帝的好生之心,違背了祖宗的保護之意,于是就導致了子孫艱難,宗祀斷絕的果報。有的人就把它歸咎于命數,有的人則把它推托給氣禀。唉!天地的大德叫做生,連草木飛禽魚類,天地尚且不忍心見到它們絕滅;況且是人爲萬物之靈,天地怎麼會忍心傷害人們的子孫呢?所以人若不是造下了極重的罪惡,子孫是不會滅絕的啊!然而惡報不盡而波及到子孫,則又是永遠不變的事實和道理啊!

  故事:

  隋朝的大臣楊素,極力的勸隋文帝廢除太子楊勇,而改立楊廣爲太子,也就是隋炀帝,使得隋朝的國祚産生了危機;而楊素的兒子楊元感,全家竟然被隋炀帝殺光。唐朝的開國功臣徐世績(賜姓李),因爲唐高宗想要廢王皇後,改立武昭儀(武則天)爲皇後;遭到群臣反對,就問徐世績的意見;徐世績因曾被唐太宗貶谪流放而懷恨在心,就回答高宗說:“這是陛下的家務事,請陛下自行做主。”因此而促成了高宗立武後的這件事情,以革掉唐朝皇室的命脈;而他的孫子徐敬業,則被武則天所殺。

  【再析】

  以上所說的兩個公案,就是殃及子孫的事實啊!所謂的“君以此始,亦以此終。”出爾反爾的報應,固然是不可以誣蔑的;然而現在的人,多是只看眼前的事實,見到了某人作惡多端,卻是居然沒事,于是就說:“老天沒長眼睛啊!”見到了某人作惡,卻是家道興旺,于是就說:“作惡也可以得福啊!”要知道易經所講的“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道理,就是真理;而所講到的“余”字,所含蓋的範圍是很廣的啊!從我們自己的身後而推算,指的就是子孫了;那裏只是在指現世的報應而已!然而上帝好生,所謂余殃及其子孫,也是懲惡勸善的用意;若是孝子慈孫,修心立身,積善累功,以追贖前人所犯的罪惡,以減輕自己本身的責罰,仍是可以轉禍爲福的啊!這也是太上與上帝所深切盼望的啊!

  又諸橫取人財者,乃計其妻子…

《集福消災之道—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