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羹;若是用蚌蛤、蝦子和蚬,做出一道菜或湯來,就要殺死一百多條的命啊!又有愛好美食的人,更是想盡了辦法,生吃活烤、開膛剖肚、剝皮刳殼、極盡殘忍之能事;飽食一頓之後,則是洋洋得意;若是稍微的遲緩待慢,則發脾氣罵廚子;所以只要冷靜的想想,實在是令人驚恐悲悼啊!
經上說:“一切動物沒有不畏懼刀砍杖擊的痛苦,也沒有不愛惜自己的壽命啊!”所以王克殺羊的時候,羊卻奔向王克的客人,向客人跪拜求救;鄒生殺鹿的時候,鹿就跪下來哭泣;又例如沈內翰在江甯做通判的時候,廚子要殺羊,而刀子老是不見;後來才發現,刀子原來是被羊銜走了,而且羊還把刀子藏在牆下面呢!楊傑在做提刑的時候,曾經到阿育王山遊覽,白天睡覺的時候,夢到一百多位婦人來到他的面前,好像在向他訴說什麼;他醒了之後,就秘密的走到廚房察看,才明白原來是蛤蜊托夢向他求救!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動物也是如此的愛惜自己的生命,和人類沒有兩樣啊!而人若是偶然的被湯火燙到,或是被刀針傷到,必定是呼天搶地的哭喊求救;暫時的頭昏眼痛,便嚷著要去看醫生或是買藥,人是如此的愛惜身體,爲何對于動物的生命,卻不生憐憫愛惜之心,而任意的殘害他們,不惜跟他們結下怨仇造下殺業呢?唉!在所有的惡業當中,惟有這個是最爲慘痛啊!佛菩薩和諸天仙人,都勸戒我們不要殺生;要知道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應該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及時地猛然省悟;因而在此詳細的說明,不可以宰殺牲禽的種種道理,請求仁人君子,務要遵守力行!
第一是生日不應該殺生:詩經上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母親生我的日子,叫做母難日;所以生日這天,固然應當要戒殺持齋,廣行善事,這樣可以使父母親增福延壽;若是雙親已經過世了,也可以以此功德,使父母的亡靈早日獲得超升,怎麼可以忘記生日這一天,是母親受難的日子,而放縱自己的口腹之欲,殺生食肉呢?這樣會拖累到雙親,也對自己不利啊!但是這件事情,全世界的人大多已經習慣很久了,而且也不覺得不對,實在是令有心人痛苦流涕傷心啊!
第二是生孩子不應該殺生:凡是人若是沒有自己的孩子,則會感到悲傷;有了自己的孩子,則會感到歡喜;並沒想到一切的禽獸,也都是愛它們的孩子啊!現在爲了要慶祝自己的孩子出生,而卻要殺死禽獸它們的孩子,這樣心能安嗎?而且嬰兒剛生下來,不爲他積福求長壽,反而爲他造殺生的罪業,這種行爲實在是太愚笨了啊!但是這件事情,全世界的人多已經習慣很久了,而且也不覺得不對,實在是令有心人痛哭流涕傷心歎息啊!
第叁是喪事祭祖不應該殺生:辦理喪事或是祭祀祖先,清明掃墓,都應該要戒殺,以增加過世的親人祖先的冥福;若是殺生來祭拜,只是徒然的增加亡靈和祖先的罪業而已;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會有害處;所以有智慧的人,是絕對不會去做的;但是這件事情,全世界的人多已經習慣很久了,並且也不覺得不對,實在是令有心人痛哭流涕傷心歎息啊!
第四是婚禮不應該殺生:世人的婚禮,從相親、訂婚、到結婚,不知道要殺掉多少的生命啊!要知道夫婦結婚是傳宗接代生兒育女的開始;在這個良辰美景吉祥喜慶的日子,但卻行凶事,用殺生來宴客,這就已經種下了將來尋仇的惡因啊!也就是把殺機和仇恨,都聚集在閨門之內的行爲啊!但是這種行爲,全世界的人多已經習慣很久了,並且也不覺得不對,實在是令有心人替他哀傷歎息啊!
第五是祈福不應該殺生:一般人在生病的時候,往往用殺生來祭拜神明,希望能夠祈求神明的降福和保佑;卻沒想到自己祭神的目的,就是要想免除死亡求得長生啊!現在殺它的命來延我的命,大大的違背了天理良心,實在是沒有比這件事情更嚴重的了!要知道“聰明正直之爲神”,神怎麼會有私心呢?這樣的祈福,不但不能夠延長壽命,只是徒然的增加了自己的殺業啊!
第六是許願不應該殺生:要知道“平等爲佛,正直爲神”的道理,佛菩薩和神明,絕對不會接受賄賂而降福給賄賂之人的道理啊!現在的人在神明面前許願,就宰殺生靈,這樣許的願,就叫做惡願啊!縱然是如了願,而惡報卻在後頭等著呢!
第七是宴客不應該殺生:良辰美景,賢主佳賓,聚會宴客的時候;縱然是用蔬食菜羹,也不妨礙主人與客人之間的交往情誼和閑情逸致啊!爲什麼一定要拼命的宰殺牲畜,大吃大喝呢?要知道主人和客人在廳堂上歡笑吃喝大快朵頤,而在廚房裏面被砍、被殺、被煎、被烤、被煮的牲畜,它們在那哀號哭泣,主人和客人卻是充耳不聞;那裏能夠體會那種在鍋子裏被烹煮的痛苦啊!
第八是謀生不應該殺生:世人爲了生活的緣故,而從事殺生的行業,例如打獵、捕魚,或是從事屠宰的行業來賺錢養家;要知道上天是不生沒有食祿的人啊!只要自己能夠擁有一樣技術,一種才藝,都可以賺到錢吃飽飯,何苦一定要從事這種殺害生靈的惡業來養家活口呢?這樣不但是違背了天理,而且是愈殺就愈窮啊!所以從事殺生行業而會富有的人,一百個人當中,也找不到一個人啊!而且還種下了現世子女不孝和地獄的深因,得到來生的惡報,沒有比這個還嚴重了,爲什麼不肯改行另謀生計呢?
饋贈本來也是很好的禮貌,但是饋贈的禮物,卻是活的雞鴨魚蝦,這就已經觸動啓發了殺機啊!對自己來講,則是爲他人而殺生,而獨自的承受了這種的罪過;對被贈送的人而言,只不過是飽吃了一頓,而雙方都沒有任何的功德;至于飼養金魚,所用的虮蝦,則要以萬來計算的啊!而飼養白鶴,所用的小魚,也是上千條的性命;這些都是殺業,不可以不注意啊!
以上所說的,只是略略的說了些大概而已,人們應當以此道理而推廣,則心中自然就會具有天覆地載的度量了。
【嘉言】
黃魯直先生曾經做了一首偈頌說:“我肉衆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肥甘爲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看何如。”
唐朝的仙人呂洞賓也說過一個偈子:“汝欲延生聽我語,凡事惺惺須恕己;汝欲延生須放生,此是循環真道理。他若死時你救他,你若死時天救你;延生生子別無方,戒殺放生而已矣!”
故事一:
許真君是晉朝汝南人,從小就喜歡打獵。有一天他上山打獵,射中了一只小鹿,卻見到母鹿不斷的用舌頭去舔小鹿的傷口,似乎有著無限的悲傷,不久母鹿也倒地而死。許真君就用刀剖開母鹿的胸腹,卻發現母鹿的肝腸寸斷,他大爲感動而悔恨不已;于是就折毀弓箭,發誓永遠不再打獵了。許真君後來被薦舉爲孝廉,做旌陽縣的縣令,因爲有感于晉朝的朝政紊亂,于是就棄官歸隱,追隨吳猛學道;在晉孝武帝太康二年,于洪州西山得道成真;因爲常常顯靈濟世,宋帝就追封他爲神功妙濟真君,簡稱爲許真君,或是稱爲許旌陽。
故事二:
有位商人任天一,爲人貪利而殘忍。他每年都要到海州青口這個地方,買腌豬回來屠宰。有一次,他用船載著腌豬,經過高郵六安溝閘的時候,夜間刮起了大風,船被風吹翻了,豬立刻就被打漁的人給搶光跑散了。任天一則在岸邊暗自地叫苦,這時候船上的大桅杆,剛好倒了下來,壓在他的身上,把任天一壓成了肉餅。
【再析】
要知道命中有財,到那裏都可以賺得到錢啊!何必去做殺生害命的行業呢?報應像任天一這種的商人,實在是太多了,值得人們反省深思,不要爲了謀生,反而卻走上了死路;至于被小偷強盜燒搶劫掠,甚至被水淹死等等的事情,未必不是上天以殺他的身命,來報應他殺生的罪孽啊!
陰賊良善。
【解釋】
對于忠厚善良的好人,應該要愛護他、推薦他、贊揚他,卻反而陰謀的加以賊害。
【分析】
陰賊就是陰謀賊害,例如暗箭傷人,最是難以防備;而且別人被我害了,而我卻不用背負害人的惡名,這是最糟糕的壞事。對一般人而言,尚且都不可以這樣的陰謀加以賊害;若是用來賊害善良的好人,則更是不可以啊!因爲善良的好人,是民衆的希望所寄。善人在一個國家裏面,則會被這個國家的人民所重視;善人若是在一鄉之中,則會被全鄉的百姓所重視,所以怎麼能夠去陰謀賊害善人呢?
故事:
唐朝的宰相李林甫,爲人陰險狡詐賊害善良,所做的惡事不勝枚舉。李林甫快要失敗的時候,他看見一個鬼物,長得鋸牙鈎爪,全身是毛,眼睛如電,用手打他;過了沒有多久,李林甫就七孔流血而死。李林甫死了之後,朝廷就下令,將他的爵位奪除;並且打斷他的棺材,再殺戮他的屍體,還將他的子孫流放到嶺南地區。宋朝淳熙初年,在漢州這個地方,有一位女子被電打死,這位女子身體上寫有紅字說道:“李林甫爲臣不忠,陰賊善良,叁世爲娼,七世爲牛,這些報應受完之後,將永遠淪入水族之中。”
【再析】
小人賊害君子,僥幸而得逞,便說君子的生死,是操控在他的手裏;他不知道,縱然君子死在他的手裏,也是因爲曾經跟他結怨,才會有這樣的結果;若是未曾和別人結過怨的君子,無論小人如何的厲害,終究害不死他;而惡人害人,就像是對著天空吐口水一樣,不但吐不到天,口水反而會掉落在自己的臉上啊!所以對賢良的好人,是不可以毀謗賊害的,因爲到頭來,害到的卻是自己啊!
暗侮君親。
【解釋】
對于君王、國家元首、和父母親,應該要忠誠、要孝順、要尊敬;卻反而暗中的欺瞞君親,去做不忠不孝的事情。
【分析】
暗侮君親這句話,是專門爲好名之人,以及矯情做作的人而說的。國家和父母,對我們的恩德,就如同天地一樣;如果領了國家的薪水而怠忽了公事,貪圖利益徇私舞弊,或是奸詐阿谀欺上瞞下,這種的存心,怎麼可以讓君王或元首知道呢?這就是暗中欺瞞了君王元首啊!對父母親的奉事供養不誠懇,處事待人不誠實,或掩飾, 自己對父母違逆的過失;這種的存心,怎麼可以讓父母親知道呢?這就…
《集福消災之道—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