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時候,因爲憐憫一只鴿子被一只老鷹追逐,就保護鴿子;而老鷹就責怪佛陀太殘忍了,爲了救鴿子,卻令老鷹餓死。于是佛陀就割下手臂上的肉喂老鷹吃,而且心中沒有一點悔恨之意;因此臂上的肉,又立刻的重新生了出來。佛陀以臂肉賜鷹的這種大慈大悲,不但充滿了十方,而且洋溢于萬劫;誰說愛物的人,不能夠愛人啊!所以一個人能夠做到心心救苦,他就是觀音菩薩的示現;一個人能夠做到念念行慈,他就是彌勒菩薩下生人間啊!
【故事一】宋朝的蘇轼,在東坡建了一座房舍,住在那裏,因此就號爲東坡居士。他在書房前面,種了許多的竹子、柏樹和花草;時間久了,滿個院子都長滿了竹柏花草,許多鳥就飛來屋前的樹上作巢;東坡因此就禁止孩子和仆人不可以捕捉鳥;幾年之後,鳥兒在樹枝上作的巢,也就愈作愈低了;鳥巢中的蛋,就是低著頭都可以看到啊!
【再析】從前聽說鳥類作巢,一定是離人住的地方很近,目的就是想要遠離避開蛇、鼠、老鷹的危害。現在的人居然要吃掉它們的小雛鳥,翻掉它們築的巢,難道人類比起蛇鼠老鷹,還要更不仁慈嗎?
【故事二】宋朝有一位姓朱的人,喜歡弄翻鳥巢,尤其討厭蜜蜂,他見到蜂巢,雖然築在很高的地方,他也一定要想辦法,拿了梯子上去,把蜂巢破壞掉;後來他生了兩個兒子,孩子生下來,肛門都是塞住的,因而無法排泄,不久也就死了,朱某竟然絕嗣,沒有後代。
【嘉言】慈壽禅師說:“世人多殺生,遂有刀兵劫;負命殺你身,欠財焚汝宅。離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報應各相當,洗耳聽佛說。”這首偈子的意思是說:“世間的人多殺生是因,于是就有刀兵劫的果報;因爲你殺了他的性命,所以他就來殺你,要你還他的命;你欠他的錢不還他,他就來燒你的家,使你損失財産;把你的妻子離散了,原因就是你過去曾經破壞過鳥類蜂類的巢穴,這就是報應啊!而且報應是相當的,所以我們要洗洗耳朵,好好的聽佛說的話啊!”
傷胎破卵。
【解釋】傷害動物的胞胎,破壞它們的蛋,都是殺生的行爲。
【分析】動物禽鳥雖然還沒有出生,但是胞胎和蛋,裏面都有生命,就像人類懷孕一樣,所以傷了它們的胎,破壞它們的卵,就等于是在殺生啊!佛說:“人若是凶惡殘暴,不相信因果報應的道理,敢去捕捉剛出生的幼小禽鳥,和吃它們的蛋,使飛禽鳥類失去了它們的孩子,因而悲傷的啼叫;甚至傷心到眼中出血,這種人會得到孤獨沒有兒子的報應啊!”
【故事一】從前白龜年曾經到山裏面訪仙學道,取得了一本仙書,因此他學會了聽懂各種禽獸的語言。有一天他經過潞州,太守知道他有這種特殊的能力,于是便請他過去坐坐。剛好太守的屬下趨趕著羊群經過庭下,其中有一只羊,怎麼鞭打它,它都不肯走,而且還一直的悲鳴;太守見到這個情景,便問白龜年說:“白先生,您可知道這只羊在說什麼嗎?”白龜年回答說:“這只羊說,它的肚子裏懷有小羊,即將就要生産了,等它生完之後,它才甘心就死。”太守聽了之後,覺得很好奇,就命令屬下,把這只羊留下來不殺它,過了不久,這只羊果然生下了兩只小羊。
【故事二】唐文宗很重視飲食,有一次,禦善房正在爲他烹煮雞蛋,忽然聽到烹煮雞蛋的鍋子裏面,發出了微微的聲音,好像集體在呼喊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而且聲音非常的淒涼悲傷,監廚的官員就把這件事情奏報給皇帝,于是皇帝就派人到廚房檢查,果然如此。皇帝就歎息的說道:“我不知道佛菩薩的威神力,竟然能夠如此的感應啊!”因此就下令,從今以後,不要再煮雞蛋了。
【再析】要知道救苦救難是觀世音菩薩本誓願力,在鍋子裏面烹煮的雞蛋,尚且會集體的呼喊觀世音菩薩的聖號,那麼我們人怎麼可以不恭敬的稱念菩薩的聖號呢?
【故事叁】在梁朝的時候,有一個人用雞蛋白和水來洗頭發,爲的是要使自己的頭發烏黑亮麗;因此而打破了很多的雞蛋。他臨死的時候,聽到了在他的頭發中,有幾千只小雞在啾啾叫的聲音。
縱暴殺傷。
【解釋】放縱暴行,殺傷人命。
【分析】放縱暴行,無論是將軍、宰相、官吏、百姓,都會犯啊!但是最嚴重的,就是用軍隊來恣意的屠殺;其次則是審判,容易有濫及無辜的情形發生;而暴行已經是不可以了,況且還更放縱自己的心去做呢?這就是最顯著最大的惡行啊!然而擁有放縱暴行權力的人,不但不肯放縱暴行,卻反過來施行仁心,救活許多人的性命,這就是最大最顯著的仁心仁行啊!另外“殺傷”,也兼含了傷害物類的生命,這也是必須要知道的。
【故事】元朝的時候,廣州黃同知夫婦兩人都患了病,就在家中分床而臥,休息養病;他的妻子夢到陰間的官吏,拿著公文,帶領著幾位獄卒,手裏拿著杻械枷鎖,打開了她的蚊帳,正要抓她的時候,卻說:“咦!不是這位啊!”于是就到對面的床上,揭開蚊帳察看,說道:“對!就是這位了!”夫婦倆同時都驚醒了,黃同知就對妻子說:“我是必死無疑啊!因爲我在奉命招安的時候,多殺了許多無辜的人,他們今天都來了,要向我索命啊!”第二天,黃同知就死了。
非禮烹宰。
【解釋】違背了禮法而烹宰牲畜。
【分析】禮記上說:“天子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孟子說:“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因爲聖人有好生之德,不肯任意的宰殺生靈,就是有的時候,爲了祭祖、爲了待客、爲了養親,而烹宰雞鴨魚肉,也是萬不得已才去做的;並不是教導百姓,每天都去烹宰生靈,放縱自己的口腹之欲,這便是非禮了。太上慈悲爲懷,早就已經說過“昆蟲草木,猶不可傷”的話,今乃爲世人說法,不得不降下一個層次,爲世人示出了“非禮”兩個字,就是希望大家不要踰越了規矩,這也是聖人不得已的用心啊!
楞伽經說:“若是所有的人都不吃肉的話,也就沒有人去殺害衆生了。”現在的人,若是無法做到全部斷除肉食的話,暫且可以用漸進的方法,除去自己的殺心;學習前人的四種肉不吃的禁戒;第一、是看見動物被殺,不吃;第二、是聽到動物被殺的聲音,不吃;第叁、是專門爲我殺的,不吃;第四、是自己養的,不吃;遵守這四種的禁戒,則平常的飲食,既可以不受到影響;而對于衆生,也可以算是沒有殺害它們的意思了。至于牛和狗,它們對人類有功勞,尤其是應該要戒吃它們的肉;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那麼非禮烹宰的情形,或許就可以減少一些了。
【故事一】江北地區有一個人,射下了一只雄雁,就把雄雁殺掉煮來吃;這時候雌雁就飛來觀看,不肯離去;而且還趁著鍋蓋打開的時候,飛身投入了鍋中,和雄雁一同被烹煮。江北地區的人,聽到了這件事,非常的感動,以後就不再吃雁了。當時的大詩人元好問,就將這兩只雁子埋葬在一起,而且埋葬的地方,就稱爲雁丘。而射雁的那個人,就在雁子埋葬之後,不久也就死了。
【故事二】唐朝的許俨,以賣魚爲業;忽然他的身體赤紅如火,痛的就好像在鍋子裏被煎炸一樣的難過;他說:“我看見火在燒我的身體,並且還有萬條的魚攢過來吃我的肉啊!”有人就勸他說:“你要立刻作些功德回向啊!”于是他就拿錢出來造了兩尊觀音像;並且還發誓改行,不再賣魚了,全家人也都不再吃肉喝酒,這樣病才好了。
【故事叁】江蘇、安徽一帶有一種風俗,在吃鳝魚的時候,都把鳝魚活活的放到滾沸的湯中去煮;過了一些時間,鳝魚才被煮死。在天寶年間,安徽當塗有位魚販,叫他的兒子拿鳝魚烹煮來吃,這條鳝魚忽然就變化成蛇,並且有好幾尺那麼長;兒子再回頭一看,其他的鳝魚,也全都變成蛇了;變成蛇之後,全都離開了。兒子因此而生病,病了一天就死了;而且在一個月之中,魚販一家七口人,都相繼的死去。
【故事四】泗洲人趙璧,有一次夢到死去的妻子托夢給他說:“相公啊!我在生前的時候,喜歡殺生,尤其特別喜歡吃醉蟹,因此而殺死了很多的螃蟹;我死了之後,閻王就命令鬼卒把我驅趕到蟹山;有許多的螃蟹就圍上來,用蟹鉗挖我的眼睛,我的全身都流著血,日夜不停的在那受罪啊!我乞求你爲我寫金剛經七卷,我就可以仗著金剛般若的功德,拔除地獄的痛苦了!”趙璧就答應了亡妻的請求,爲她寫了七卷金剛經;寫完之後,又夢見亡妻向他說:“相公,我已經承蒙你寫經的功德,超升到天界了!”
【故事五】新安有位讀書人,到黃山去讀書,他經常喜歡捕捉山中的猕猴來吃;後來他的妻子生産的時候,非常的困難痛苦;竟然生下了一只猕猴。
【故事六】滁州有位屠戶,每次殺牛的時候,都會叫他的兒子在旁邊看他用刀,學他殺牛的手法,希望兒子能夠繼承他的事業。有一天,屠戶在睡覺,他的兒子以爲熟睡中的父親是頭牛,于是就拿了刀,殺掉了這頭牛,而且還把頭給砍斷了;大家看到這種情形,十分的震驚,就問兒子爲什麼會這樣做?兒子回答說:“我看到的是牛,不是我爹啊!我爹常常教我殺牛,我今天看到牛在睡覺,所以才試一試,我爹教我殺牛的手法啊!”
【故事七】管師仁少年的時候,有一次在元旦那天的清晨,大約五更的時候,遇到了幾個鬼,就大聲的斥問他們:“你們是什麼鬼,在這裏做什麼?”這些鬼回答說:“我們是疫鬼,現在到人間來傳播瘟疫。”管師仁說:“我家會不會被傳播到瘟疫啊?”疫鬼回答說:“你們家因爲不吃牛肉,所以才能免除瘟疫啊!”
【再析】人所犯的罪惡之中,殺生最爲嚴重了;而殺生的罪惡中,又以殺牛的罪最爲嚴重;而且吃牛肉的人,與殺牛人的罪是相等的。蕭東白先生說:“我奉勸世人,不要吃牛肉;因爲牛爲人耕田拉車,對世間很有功勞,反而卻遭到殺戮;要知道我們吃的食物是從何而來?那多半是牛的功勞啊!我們怎麼忍心把牛殺了煮來吃呢?”又說道:“牛被殺死之後,肢體被肢解了,而牛的兩只眼睛,仍然是張開的啊!牛它死後張開…
《戒殺長壽的真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