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風光▪P8

  ..續本文上一頁 蓮隱

  淨邦遠近沒途程,只貴專心持佛名。

  一念斷時忘計較,六門隨處放光明。

  寶池菡萏花爭吐,珍樹頻伽鳥共鳴。

  來往娑婆知幾遍,這回始不負生平。

  願生西方淨土中 九品蓮花爲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爲伴侶

  八、西遊記勝

  (一)淨土勝境·就在堂西

  石晉的時候,有一位姓張名抗的翰林學士,念了十萬遍大悲咒,求生西方淨土。

  有一天,他因病臥在床上,只持誦佛號。他忽然告訴家人說:“西方淨土只在堂屋的西邊!阿彌陀佛坐在蓮花上,翁兒在蓮花池金沙的地上,拜佛、遊戲!”

  隔了好一陣子,念佛的聲音一停,他也就往生了。

  翁兒就是張抗的孫子,比張抗還早逝世。——《佛祖統紀》。

  (二)病笃念佛·雨後現景

  江庵南先生是安徽婺源人。晚年江易園居士勸他看淨土方面的經典,才開始生信和修行。他每天早晨,都率領兩位年幼的孫子誦經念佛。

  民國二十一年叁月,他背後長了一個惡疽,他自己知道沒有起色了,所以念佛特別懇切和賣力。雖然疾病很劇烈,但他不覺得痛苦。正當他病況最嚴重時,他親眼看見了西方極樂世界,並且立即寫信給江易園居士。他的信上說:“叁月二十五日寅時(上午叁至五時),下過雷雨後,天色像白天那麼明亮,西方極樂世界的真景忽然顯現了!我看到光明四射,其中有莊嚴的七寶,寶樹、寶塔:……無奇不有。阿彌陀佛坐在虛空中,命令我上去見他,……。因此我真的相信有極樂淨土。”

  從此江先生念佛更加勤快,他預先告訴家人:“我臨終時,你們不要哭!等我身體全部冷透了以後,才入殓!”

  到了四月二十二日,江先生念佛而逝。家人依照他的吩附,以念佛的方式來辦理喪事。——《俞慧郁鈔集》。

  (叁)夢遊西方·親見金臺

  宋朝時,越國夫人王氏,是哲宗的從父荊王的妻子。

  她自己不但專修淨土,晝夜無間;而且還教導妾婢,修行淨土法門。其中有一位小妾特別怠慢。夫人說:“不可因爲你一個人破壞了我的規矩!”于是就把那位小妾趕走。那位小妾感到很後悔,于是發憤精進念佛。

  有一天,那位小妾告訴其他同伴說:“我要走了!。”當天晚上,她無疾而終,大家聞到異香滿室。

  翌日,有位同伴禀告王夫人說:“我昨晚夢到剛過世的那一位小妾,叫我來向夫人致謝,承蒙您的責訓,她才能往生西方淨土,因此,特別感激您。”

  王夫人說:“她能來到我的夢中,我才可以相信!”

  那天晚上,夫人夢到亡妾來向她致謝。王夫人問說:“可以到西方嗎?”

  小妾回答:“可以!”

  于是就引導夫人去神遊西方淨土。不久,看見了一個大水池,池中有蓮花,大小相間、交錯。有的蓮花欣欣向榮,有的卻顯得枯幹憔悴。

  王夫人問:“這是什麼原因?”

  小妾回答:“世間上修行淨土的人,才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這裏就生了一株蓮花。由于他們念佛的勤惰不同,所以蓮花才有欣欣向榮和枯幹憔悴的差別。精進念佛的人,蓮花就欣欣向榮,荒廢懈怠的人,蓮花就枯幹憔悴。如果不斷地念佛,念得駕輕就熟、觀想成就,死後神識便投生在這(蓮花)裏!”

  當他們神遊淨土時,看見有一個人穿著官服,佩戴了寶冠和璎珞,形相非常莊嚴。夫人問說:“這是什麼人?”

  小妾回答:“這是楊傑!”

  又看見一個穿著官服坐在相當憔悴的蓮花上,夫人又問:“這又是什麼人?”

  小妾回答:“他就是馬玗!”

  (關于楊傑和馬玗修行淨土的事迹,請詳閱《淨土聖賢錄初編》第七卷第八十四頁和第八十八頁)。

  夫人問說:“我應當出生在什麼地方?”

  小妾引導夫人走了數裏,望見一座金壁輝煌的蓮花臺。小妾說:“這上品上生的金蓮臺,就是您出生的地方!”

  王夫人醒來以後,悲喜交加。到了那一年的生日,她早晨起來,拿著正在焚燒的香爐,站著遠望觀音閣。許多親屬上前去向她祝壽,詳細一看,才發現她已經化去了。——《樂邦文類》。

  (四)定遊西方·會晤兄長

  明朝的袁宏道,字中郎,號石頭居士,是湖北公安人。他的哥哥袁宗道,字伯修;弟弟中道,字小修。他們叁個人先後考中進士,而且也都偏好禅宗。

  萬曆年間,袁宏道出任吳江的知縣(縣長),後來又做了禮部的主事。

  他辭病回鄉之後,先跟李卓吾學禅,信心和理解都相當通達明利,而且喜歡辯論。不久,他發現自己徒尚空談而不切實,于是回向淨土,每天清晨禮佛誦經,兼持禁戒,而且博采經教,寫了一部《西方合論》(蕅益大師已將此書編入《淨土十要》中。)

  袁宏道寫完《西方合論》以後,大哥袁宗道和小弟袁中道都同時發心修學淨土法門。後來袁宏道在荊州的寺院中,無疾而終。

  袁中道當了禮部的郎中退休後,也在家裏精勤禮佛誦經。萬曆四十二年某個月圓的晚上,袁中道課誦完畢,盤腿而坐,形神靜爽,忽然入定,神識出離房屋,乘著雲彩。有兩位童子引導他向西方前進,不久來到了另一個世界。童子說:“我們下去吧!”

  袁中道隨童子降到地面,看見地形平坦,光耀滑潤。旁邊有一條十余丈寬的河渠,河中五色蓮花,非常芳香。金橋溝通兩岸,欄杆交羅,樓閣極爲美麗。

  袁中道對童子作禮,問說:“這是什麼地方?你是什麼人呢?

  童子回答:“我們是靈和先生的待者。”

  袁中道又問:“靈和先生是誰呢?”

  童子答道:“他就是令兄中郎(即袁宏道)!他現在正等你,有話對你說,你趕快去吧!”

  走到另外一個地方,有十幾棵樹,池水明淨,池上有白玉門扉。有一位童子先進去,另外一位童子引導袁中道走過二十多重的樓閣。來到了樓下,有一人下來迎接,面貌如玉,衣如雲霞,有一丈多高,看見袁中道,很高興地說:“弟弟!你終于來了!”袁中道仔細一看,才知道是他二哥袁宏道。

  袁中道隨袁宏道上樓,相互交拜以後,有四、五人來共坐。袁宏道說:“這是西方邊地,信解未成和戒寶不全的人都來這裏出生,所以又叫做懈慢國。上面有化佛的樓臺,樓前有大池塘,池中那些美妙的蓮花就是衆生出生的地點。既然出生在淨土邊地,則分散處在各個樓臺,與有緣的蓮友相聚在一起。因爲沒有淫聲豔色,容易成就殊勝的見解,不久,便可以進入極樂淨土!”

  中道問宏道說:“二哥!您生在什麼地方呢?”

  宏道回答:“我往生淨土的願望雖然很深,可是情執和愛染尚未去除,投生在這(邊地)裏,不久就可住在淨土了!由于我持戒不精嚴,所以只居住在地面上,不能跟諸位大菩薩一樣上升虛空的七寶樓閣,我還需要進修。幸好,我過去世智慧猛利,又曾寫了《西方合論》,贊歎如來度化衆生不可思議的神力,所以感得飛行自在,遊諸刹土。諸佛說法,我都可以去聽。這實在是很殊勝!”

  于是袁宏道就牽著他弟弟袁中道上升,忽然飛過千萬裏!來到一個光耀而且沒有障礙的地方,琉璃爲地,以七寶樹做界限,有上好的檀香木,有許多色彩美妙而且奇異的花朵。樹下有七寶池,波波自然洋溢無量美妙的聲音。池中有很多七寶蓮花,葉子有五色的光芒。池上隱隱約約可以看見若幹樓閣,樓閣旁邊鋪有道路。有無量的樂器演奏各種法音。

  袁宏道說:“你所看見的景色只不過是極樂世界居住在地面的衆生(地行衆生)的生活環境(依報)。再過去,就是菩薩住的地方,比這裏更美妙千萬倍,神通也勝過這裏千萬倍。我因爲有智慧力可以在那裏遊覽,可是不能住在那裏。再過去,就是十地等覺菩薩所居的地方,我就不清楚了。再過去,才是佛住的地方,只有佛與佛才能明白!”

  說完,又來到一個沒有牆壁而只有欄杆的地方,光明勝過前面,大家坐了一會兒,袁宏道說:

  “我沒有想到淨土裏這麼快樂!假使我生平嚴持戒律,更不止如此。學教和持戒都很精嚴的人,所往生的品位最高,其次是持戒精嚴的人,往生淨土最穩當。如果只學教理,而不持戒,大多爲業力所牽,流入八部鬼神衆了。我見到很多這種例子。弟弟!你的般若氣分相當深,持戒和定力較少。只體會教理而不能持戒修定,乃是狂慧。你回到娑婆世界,要趁身體強健時,踏實去修持和體悟,時常保持往生淨土的願望,勤行各種方便,悲愍一切衆生,不久當會相見。……我跟你在空王劫時,世世爲兄弟,甚至在六道中也時常當兄弟。我幸好得生善地,恐怕你墮落,所以用方便神力,攝引你來這裏。我們兩人淨穢相隔,不得久留!”

  當時袁宗道已經逝世,袁中道問:“大哥宗道目前出生在什麼地方?”袁宏道回答:“大哥的出生地方也很好,你以後自然會知道!”說完袁宏道就淩空而逝。

  中道想在水池上行走,忽然好像墮入水中,躍然而醒。——《珂雪齊外集》或《西方合論》(第一百叁十頁)。

  (五)蓮花現前·百千萬億

  柏天佑有一位外姑許母,也是長齋念佛,可是心不專一。

  天佑迎接她回家,教她放下萬緣,一心念佛。許母依照他的話去做,當時她已經六十五歲了。

  那一年的叁月到六月,許母念佛未嘗間斷。有一天,她突然向天佑禮拜,天佑很驚訝地問她理由,她說:“我活了六十幾年,都生活在顛倒夢想中,從未獲得一日的安樂。自從你引導我念佛以來,我從早念到晚,從晚念到早,一點都不感覺得久,世間上哪有比這樣念佛更快樂的呢?如果沒有你,我怎能達到這種境界呢?我爲了表示感謝,所以才禮拜你!”

  柏天佑因此爲她解說極樂世界種種莊嚴,並且說:“只要能夠一心念佛,聖境自然會現前。聖境現前時,不要執著!”

  過了一個月,當許母正在夜坐時,忽然看見蓮花現前,不久又化作百千萬億,升到空中,非常光明。

  天亮後,她又禮拜天佑。從此許母臉色紅潤,宛如叁十幾歲那麼年輕。她整天不說閑話,晚上只睡到一更多,就起床,坐著念佛。當時正是乾隆四十二年,從來不詳其所終。——《西方公據集驗》。

  (六)…

《淨土風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