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風光▪P9

  ..續本文上一頁缽現淨土·無盡莊嚴

  惠鏡法師是溜州人,出家後,住在悟真寺。

  他修苦行(頭陀行),而且對淨土非常欣慕,自己造了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的聖像,以便供養和禮拜。

  他六十七歲那一年的正月十五日夜晚,夢到一位穿著金黃色袈裟的僧人,告訴他說:“你想看見淨土嗎?”惠鏡法師回答:“想見!”那僧人又問:“你願意看見佛嗎?”惠鏡法師回答:“願見!”

  那位僧人拿了一個缽給他,叫他觀看。惠鏡法師觀見缽內,忽然看到寬闊莊嚴的世界,黃金爲地,金繩爲道路的界限,宮殿樓閣,重重無盡。聲聞菩薩海會聖衆,圍繞著阿彌陀佛,正在聽佛說法。

  當時僧人在前,惠鏡法師在後,逐漸走到佛前,那位僧人忽然不見,惠鏡法師合掌站著。

  阿彌陀佛說:“你認識帶你來的僧人嗎?他就是你所造的釋迦像,而我就是你所造的阿彌陀佛。釋迦像父親,我像母親,婆婆世界的衆生像孩子。譬如赤子掉落深泥,父親就到深泥裏去抱持孩子上岸,母親在岸上養育和教導孩子不再入深泥。釋迦牟尼佛教五濁惡世的衆生淨土的正路,我則在淨土攝取衆生,使他們不會退轉!”

  惠鏡法師聽了內心非常歡喜,忽然聖境界消失。他從夢中醒來,更加信樂淨土法門。

  後來他又夢到從前那位僧人告訴他:“你十二年後,應當會往生淨土!”

  惠鏡法師果然在七十九歲逝世,他臨終時,鄰住的僧人夢見百千聖衆,從西方來迎接惠鏡法師,大家都聽到空中發出美妙的音樂。——《叁寶感應要略》。

  (七)神遊極樂·拜佛菩薩

  宋朝廣平郡有一位姓馮的女士,從小體弱多病,後來嫁給鎮洮軍承宣使陳思恭做妻子。結婚以後,病情更加嚴重。

  當時慈受禅師正住在京城,宣導佛法。馮氏向師父祈求去病良方,慈受禅師教他持齋、念佛。馮氏相信而且受持,回家不到半個月,就摒除葷食,修行西方的淨觀。自己讀經修道,起居動靜,都以往生極樂世界爲指歸。

  不久,她病好了,像從前那樣料理家事,而且不廢淨業。這樣持續了十年,毫無倦意和傲慢,身心安舒、精神飽滿。

  有一天,她要筆寫了一首偈子:

  “隨緣任業許多年,

  枉作耕夫大可憐,

  打疊身心早晚去,

  免將鼻孔被人牽。”

  那年九月,她示現疾病,到了十二月的某天夜晚,她告訴待者說:“我已經神遊淨土,谒見和禮拜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左顧,大勢至菩薩右盼,百千萬億清淨佛子(極樂世界的諸上善人)稽首慶祝我往生佛土。像宮殿、園林、水池等都非常莊嚴秀麗,與《觀無量壽佛經》所記載的完全一樣,這些勝境必須親身看見才會明白,語言難以形容!”

  侍者請她先生來,一齊合掌念佛,到了翌日清晨,馮氏才右脅而逝。

  叁日後舉行入殓,家人聞到奇妙的香氣。到了火葬時,打開棺木,看她面貌栩栩如生。——《樂邦文類》。

  (八)天覆羅網·奇珍異寶

  曹宜人是安徽省巢縣曹宅西居士的姊姊,丈夫姓李。

  她性笃孝,爲了報答親恩,而齋戒念佛,以期往生淨土。她念佛十分精進,寒暑無間,遇到人,就勸他念佛,叁十余年,毫不懈怠。

  到了七十六歲時,身染微疾,經過數天以後,她看見兩位童子,手裏拿著長幡,陪伴阿彌陀佛來迎接她,天樂盈空,祥光滿室,她的病因此痊愈。

  她合掌向空中膜拜,並且告訴家人說:“空中遍覆七寶羅網,每一網孔,都有珍珠異寶。我生平沒做什麼功德,只不過孝順父母,憐愍窮人,從不撒謊而已。現在竟然得到這種好處,你們應當趕緊念佛,確實有西方世界,我十五日就要去了!”

  她的丈夫說:“十五日的日子不好!”

  曹宜人又說:“你可以代我選擇良日!”

  她丈夫又說:“十八日可以,二十一日最好!”

  曹宜人說:“那麼,我就選擇十八日走。”

  到了十八日那天,她請家人焚香迎佛,當檀香正在焚燒時,她立即安詳而逝。當時正是一九二叁年十一月十八日。——《近代往生傳》。

  (九)雲現勝境·空奏天樂

  明朝的圓果法師,字祇園,又字幻空。年輕時曾任鳳陽衛守陵的指揮使,後來棄官在五臺山出家,博通經論,並頓悟心源。

  他東遊蘇杭,登座說法時,天上的花朵像雨滴一樣缤紛落下。

  嘉靖叁十四年,浙江中部倭寇作亂,甚至搶到了北新關。當時圓果法師駐錫在杭州的佛慧寺,巡撫大人胡宗憲聽說圓果道行高深,就請他出山,商討退賊的計策。圓果法師推辭說:“不用!叁天以後,倭寇自然會退走!”

  叁天後,士兵看見雲中有神兵數千,打擊倭寇,倭寇逃竄,大家以爲是圓果法師的法力。

  圓果法師臨終時,吩附弟子等他圓寂十年以後,才舉行荼毗(火化)。

  他圓寂後十年,弟子們把他的遺體運到荒野,忽然自動起火,燃燒後,絲毫不留灰燼。

  有一千位出家和在家弟子都看見:雲中現出西方勝境: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池、金沙布地,樓閣、宮殿全部是金、銀、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瑪瑙所嚴飾。池中綻開青、黃、赤、白的蓮花,白鶴、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頻伽、共命等鳥,其他種種奇妙的景觀,跟佛經所記載的完全一樣。

  不久,空中響起天樂,大約一個時辰後才消失。——《狯園》、《淨土聖賢錄》中冊第五卷。

  (十)楊枝不萎·聖境現前

  唐朝的啓芳法師和圓果法師因爲看到僧炫法師往生後遺體七天芳香不散,就在藍田縣的悟真寺結夏,專念阿彌陀佛的聖號。

  他們共折了一段楊柳枝,放在觀音像的手中,祝願說:“如果我們能往生淨土,希望這楊柳枝七天不會枯萎凋謝!”沒想到七天後,那段楊柳枝竟變得更加翠綠。

  啓芳法師和圓果法師非常高興,晝夜更不斷絕觀佛和念佛。五個月後,他們在觀想時,感覺身體親臨極樂世界的七寶蓮池。看見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坐了二朵大的七寶蓮花,其中遍滿千萬朵蓮花。阿彌陀佛從西面來,坐著一朵最大的蓮花,光明映照。

  啓芳和圓果法師頂禮佛陀,問說:“世上衆生依照經法去念佛,能往生淨土嗎?”。阿彌陀佛回答:“不要疑惑!一定會往生我國!”……——《宋高僧傳》。

  (十一)異地聞香·親睹勝境

  妙蓮法師和黃成禹居士告訴我:有一位從臺北醫學院藥學系畢業的林先生,在臺北開設藥局。有一次他們夫婦到高雄的隆峰寺打佛七,而請他媽媽幫忙照顧臺北的藥局。奇怪的是正當他們夫婦在高雄隆峰寺起香,准備打佛七的同時,林媽媽在臺北卻突然聞到一股檀香的氣味。林媽媽本來不信佛,因爲這個因緣而信心大增。

  隔了半年,正當隆峰寺籌辦第二次佛七時,林媽媽堅持要到高雄報名參加。結果,林媽媽在佛七中,親自見到極樂世界的勝境,她並不認識字,可是所說的蓮花、水池等景物卻跟淨土經典的記載不謀而合。

  明 楚石

  人間苦樂事縱橫,達者須尋徑路行。

  福報天宮猶有死,神棲佛國永無生。

  風前鹦鹉琴叁疊,水面芙蓉錦一絣。

  作計欲歸歸未遂,他鄉又見物華更。

  少年頃刻老還衰,須信無常日夜催。

  九十六家邪智慧,百千萬劫受輪回。

  不存寶界華池想,爭得刀山劍樹摧。

  但自淨心生願樂,此中賢聖許追陪。

  勞生能有幾光陰,健只須臾病又侵。

  常恐浮雲蔽西日,須營淨舍學東林。

  可憐世上愚癡輩,不及華間智慧禽。

  寶樹亦能談妙法,何妨坐聽罷參尋。

  九、結語

  以上所描述的只是一些重點和輪廓而已,極樂世界的殊勝和莊嚴,是筆墨難以形容的。 所以,《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說:“十方恒河沙數諸佛,都稱贊阿彌陀佛無量的功德。”

  《稱贊淨土佛攝受經》說:“極樂淨土有這麼多不可思議而非常奇特的景物,假使經過了百千億那庾多劫,用無量百千億那庾多舌,每一片舌頭上都發出無量聲音,來贊歎其功德,也是無法說完!”

  《大乘入楞伽經》也說:“十方世界的衆生或菩薩,所有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和各種變化,都是從無量壽佛的極樂世界所出。我們應當知道這是大乘方等經典的奧密的說法。”

  《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又說:“阿彌陀佛利益和使衆生快樂的功德,只有佛與佛才能知道。世間所有的聲聞和緣覺,盡其神力,無法測知。假如有壽命長達無數億劫的衆生,盡形壽來稱贊阿彌陀如來的功德,也無法說盡!”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說:“無量大劫,也無法說盡極樂世界的功德和莊嚴!”

  《稱揚諸佛功德經》說:“如果有人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以後,一心信樂,持名誦念,就會産生無量的歡喜……他會獲得無量的福德,永遠脫離叁惡道的苦厄。命終以後,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他臨命終時,一心信樂和念念不舍阿彌陀佛的聖號,阿彌陀佛會帶領衆僧住在他的前面,妖魔鬼怪終究不能破壞他的正念。爲什麼呢?因爲阿彌陀佛發了廣大的慈悲,誓度所有無量的衆生,同時也護持十方世界的一切衆生。……衆生只要往生極樂世界,都可以滿足各種善願。……所以你們要至誠念佛,就好像想念自己的父母一樣。……”

  最後我們引用幾段經文來做本書的結語,並且相互勉勵:

  《大寶積經》的《無量壽如來會》說:“他方佛刹,所有的衆生,如果聽到了無量壽如來的名號,乃至能發起一念的清淨信心,歡喜愛樂,並且將所有的善根福德,回向往生極樂佛國,就能隨願往生,永不退轉,甚至證得佛陀圓滿的智慧。”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說:“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發了追求無上佛慧的心,堅持禁戒,饒益衆生,並且將所有善根回向給法界有情,使他們獲得安樂,並且憶念西方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那人命終之後,就能往生極樂淨土,不但色相像佛那麼莊嚴,而且時常值遇聖賢,聽聞妙法,在追求無上智慧的過程中,永不退轉。”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也說:“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發了下面這十種心:(一)不偷盜、(二)不殺生、(叁)不淫欲、(四)不妄語、(五)不绮語、…

《淨土風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