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风光▪P8

  ..续本文上一页 莲隐

  净邦远近没途程,只贵专心持佛名。

  一念断时忘计较,六门随处放光明。

  宝池菡萏花争吐,珍树频伽鸟共鸣。

  来往娑婆知几遍,这回始不负生平。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八、西游记胜

  (一)净土胜境·就在堂西

  石晋的时候,有一位姓张名抗的翰林学士,念了十万遍大悲咒,求生西方净土。

  有一天,他因病卧在床上,只持诵佛号。他忽然告诉家人说:“西方净土只在堂屋的西边!阿弥陀佛坐在莲花上,翁儿在莲花池金沙的地上,拜佛、游戏!”

  隔了好一阵子,念佛的声音一停,他也就往生了。

  翁儿就是张抗的孙子,比张抗还早逝世。——《佛祖统纪》。

  (二)病笃念佛·雨后现景

  江庵南先生是安徽婺源人。晚年江易园居士劝他看净土方面的经典,才开始生信和修行。他每天早晨,都率领两位年幼的孙子诵经念佛。

  民国二十一年三月,他背后长了一个恶疽,他自己知道没有起色了,所以念佛特别恳切和卖力。虽然疾病很剧烈,但他不觉得痛苦。正当他病况最严重时,他亲眼看见了西方极乐世界,并且立即写信给江易园居士。他的信上说:“三月二十五日寅时(上午三至五时),下过雷雨后,天色像白天那么明亮,西方极乐世界的真景忽然显现了!我看到光明四射,其中有庄严的七宝,宝树、宝塔:……无奇不有。阿弥陀佛坐在虚空中,命令我上去见他,……。因此我真的相信有极乐净土。”

  从此江先生念佛更加勤快,他预先告诉家人:“我临终时,你们不要哭!等我身体全部冷透了以后,才入殓!”

  到了四月二十二日,江先生念佛而逝。家人依照他的吩附,以念佛的方式来办理丧事。——《俞慧郁钞集》。

  (三)梦游西方·亲见金台

  宋朝时,越国夫人王氏,是哲宗的从父荆王的妻子。

  她自己不但专修净土,昼夜无间;而且还教导妾婢,修行净土法门。其中有一位小妾特别怠慢。夫人说:“不可因为你一个人破坏了我的规矩!”于是就把那位小妾赶走。那位小妾感到很后悔,于是发愤精进念佛。

  有一天,那位小妾告诉其他同伴说:“我要走了!。”当天晚上,她无疾而终,大家闻到异香满室。

  翌日,有位同伴禀告王夫人说:“我昨晚梦到刚过世的那一位小妾,叫我来向夫人致谢,承蒙您的责训,她才能往生西方净土,因此,特别感激您。”

  王夫人说:“她能来到我的梦中,我才可以相信!”

  那天晚上,夫人梦到亡妾来向她致谢。王夫人问说:“可以到西方吗?”

  小妾回答:“可以!”

  于是就引导夫人去神游西方净土。不久,看见了一个大水池,池中有莲花,大小相间、交错。有的莲花欣欣向荣,有的却显得枯干憔悴。

  王夫人问:“这是什么原因?”

  小妾回答:“世间上修行净土的人,才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里就生了一株莲花。由于他们念佛的勤惰不同,所以莲花才有欣欣向荣和枯干憔悴的差别。精进念佛的人,莲花就欣欣向荣,荒废懈怠的人,莲花就枯干憔悴。如果不断地念佛,念得驾轻就熟、观想成就,死后神识便投生在这(莲花)里!”

  当他们神游净土时,看见有一个人穿著官服,佩戴了宝冠和璎珞,形相非常庄严。夫人问说:“这是什么人?”

  小妾回答:“这是杨杰!”

  又看见一个穿著官服坐在相当憔悴的莲花上,夫人又问:“这又是什么人?”

  小妾回答:“他就是马玗!”

  (关于杨杰和马玗修行净土的事迹,请详阅《净土圣贤录初编》第七卷第八十四页和第八十八页)。

  夫人问说:“我应当出生在什么地方?”

  小妾引导夫人走了数里,望见一座金壁辉煌的莲花台。小妾说:“这上品上生的金莲台,就是您出生的地方!”

  王夫人醒来以后,悲喜交加。到了那一年的生日,她早晨起来,拿著正在焚烧的香炉,站著远望观音阁。许多亲属上前去向她祝寿,详细一看,才发现她已经化去了。——《乐邦文类》。

  (四)定游西方·会晤兄长

  明朝的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头居士,是湖北公安人。他的哥哥袁宗道,字伯修;弟弟中道,字小修。他们三个人先后考中进士,而且也都偏好禅宗。

  万历年间,袁宏道出任吴江的知县(县长),后来又做了礼部的主事。

  他辞病回乡之后,先跟李卓吾学禅,信心和理解都相当通达明利,而且喜欢辩论。不久,他发现自己徒尚空谈而不切实,于是回向净土,每天清晨礼佛诵经,兼持禁戒,而且博采经教,写了一部《西方合论》(蕅益大师已将此书编入《净土十要》中。)

  袁宏道写完《西方合论》以后,大哥袁宗道和小弟袁中道都同时发心修学净土法门。后来袁宏道在荆州的寺院中,无疾而终。

  袁中道当了礼部的郎中退休后,也在家里精勤礼佛诵经。万历四十二年某个月圆的晚上,袁中道课诵完毕,盘腿而坐,形神静爽,忽然入定,神识出离房屋,乘著云彩。有两位童子引导他向西方前进,不久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童子说:“我们下去吧!”

  袁中道随童子降到地面,看见地形平坦,光耀滑润。旁边有一条十余丈宽的河渠,河中五色莲花,非常芳香。金桥沟通两岸,栏杆交罗,楼阁极为美丽。

  袁中道对童子作礼,问说:“这是什么地方?你是什么人呢?

  童子回答:“我们是灵和先生的待者。”

  袁中道又问:“灵和先生是谁呢?”

  童子答道:“他就是令兄中郎(即袁宏道)!他现在正等你,有话对你说,你赶快去吧!”

  走到另外一个地方,有十几棵树,池水明净,池上有白玉门扉。有一位童子先进去,另外一位童子引导袁中道走过二十多重的楼阁。来到了楼下,有一人下来迎接,面貌如玉,衣如云霞,有一丈多高,看见袁中道,很高兴地说:“弟弟!你终于来了!”袁中道仔细一看,才知道是他二哥袁宏道。

  袁中道随袁宏道上楼,相互交拜以后,有四、五人来共坐。袁宏道说:“这是西方边地,信解未成和戒宝不全的人都来这里出生,所以又叫做懈慢国。上面有化佛的楼台,楼前有大池塘,池中那些美妙的莲花就是众生出生的地点。既然出生在净土边地,则分散处在各个楼台,与有缘的莲友相聚在一起。因为没有淫声艳色,容易成就殊胜的见解,不久,便可以进入极乐净土!”

  中道问宏道说:“二哥!您生在什么地方呢?”

  宏道回答:“我往生净土的愿望虽然很深,可是情执和爱染尚未去除,投生在这(边地)里,不久就可住在净土了!由于我持戒不精严,所以只居住在地面上,不能跟诸位大菩萨一样上升虚空的七宝楼阁,我还需要进修。幸好,我过去世智慧猛利,又曾写了《西方合论》,赞叹如来度化众生不可思议的神力,所以感得飞行自在,游诸刹土。诸佛说法,我都可以去听。这实在是很殊胜!”

  于是袁宏道就牵著他弟弟袁中道上升,忽然飞过千万里!来到一个光耀而且没有障碍的地方,琉璃为地,以七宝树做界限,有上好的檀香木,有许多色彩美妙而且奇异的花朵。树下有七宝池,波波自然洋溢无量美妙的声音。池中有很多七宝莲花,叶子有五色的光芒。池上隐隐约约可以看见若干楼阁,楼阁旁边铺有道路。有无量的乐器演奏各种法音。

  袁宏道说:“你所看见的景色只不过是极乐世界居住在地面的众生(地行众生)的生活环境(依报)。再过去,就是菩萨住的地方,比这里更美妙千万倍,神通也胜过这里千万倍。我因为有智慧力可以在那里游览,可是不能住在那里。再过去,就是十地等觉菩萨所居的地方,我就不清楚了。再过去,才是佛住的地方,只有佛与佛才能明白!”

  说完,又来到一个没有墙壁而只有栏杆的地方,光明胜过前面,大家坐了一会儿,袁宏道说:

  “我没有想到净土里这么快乐!假使我生平严持戒律,更不止如此。学教和持戒都很精严的人,所往生的品位最高,其次是持戒精严的人,往生净土最稳当。如果只学教理,而不持戒,大多为业力所牵,流入八部鬼神众了。我见到很多这种例子。弟弟!你的般若气分相当深,持戒和定力较少。只体会教理而不能持戒修定,乃是狂慧。你回到娑婆世界,要趁身体强健时,踏实去修持和体悟,时常保持往生净土的愿望,勤行各种方便,悲愍一切众生,不久当会相见。……我跟你在空王劫时,世世为兄弟,甚至在六道中也时常当兄弟。我幸好得生善地,恐怕你堕落,所以用方便神力,摄引你来这里。我们两人净秽相隔,不得久留!”

  当时袁宗道已经逝世,袁中道问:“大哥宗道目前出生在什么地方?”袁宏道回答:“大哥的出生地方也很好,你以后自然会知道!”说完袁宏道就淩空而逝。

  中道想在水池上行走,忽然好像堕入水中,跃然而醒。——《珂雪齐外集》或《西方合论》(第一百三十页)。

  (五)莲花现前·百千万亿

  柏天佑有一位外姑许母,也是长斋念佛,可是心不专一。

  天佑迎接她回家,教她放下万缘,一心念佛。许母依照他的话去做,当时她已经六十五岁了。

  那一年的三月到六月,许母念佛未尝间断。有一天,她突然向天佑礼拜,天佑很惊讶地问她理由,她说:“我活了六十几年,都生活在颠倒梦想中,从未获得一日的安乐。自从你引导我念佛以来,我从早念到晚,从晚念到早,一点都不感觉得久,世间上哪有比这样念佛更快乐的呢?如果没有你,我怎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我为了表示感谢,所以才礼拜你!”

  柏天佑因此为她解说极乐世界种种庄严,并且说:“只要能够一心念佛,圣境自然会现前。圣境现前时,不要执著!”

  过了一个月,当许母正在夜坐时,忽然看见莲花现前,不久又化作百千万亿,升到空中,非常光明。

  天亮后,她又礼拜天佑。从此许母脸色红润,宛如三十几岁那么年轻。她整天不说闲话,晚上只睡到一更多,就起床,坐著念佛。当时正是乾隆四十二年,从来不详其所终。——《西方公据集验》。

  (六)…

《净土风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