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觀音法會開示之(六)六度之般若波羅蜜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是智慧般若波羅蜜多,智慧般若波羅蜜多是在修行的過程中最主要、最根本的修法。我們現在發心發願學佛修行,學佛修行也是一場戰爭。魔王波旬以及他的眷屬,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所有的不幸、痛苦與煩惱都是他們給我們製作的,都是他們給我們帶來的。我們現在要解脫痛苦,擺脫煩惱,就要和他們作戰。
六道輪回,讓我們非常痛苦,讓我們有很多煩惱。是誰在傷害我們?是誰在作怪?我們會找很多原因,也會找很多理由,但別的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和理由。真正的敵人就是魔王波旬和他的眷屬,就是我們的我執,就是貪嗔癡慢疑等這些煩惱。這些敵人很難降伏,很難戰勝。他們到底在哪裏呢?他們就在我們的身上,隱藏得非常深,非常厲害,很多時候我們根本沒有發現,根本不知道他們在我們身上。
很多衆生,尤其是這些凡夫,根本沒有找到痛苦、煩惱真正的根源,根本沒有找到真正的敵人。家裏沒有錢,婚姻不順利,孩子不聽話等等,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有我執,就有貪嗔癡慢疑這些煩惱、痛苦,然後就有六道輪回!這是根!
我們爲什麼在六道裏輪回?就是因爲有業力,被業力牽引著。我們造業了,就要輪回。在我們的相續中,在阿賴耶識中有很多善業和惡業,就像種子似的。有時候,善業成熟了,就投生叁善道,感受人天的苦樂;有時候,惡業成熟了,就墮落惡趣,感受惡道的痛苦。我們就是這樣在六道裏輪回的。
六道輪回的因就是善業惡業。業是怎麼來的?就是因爲有煩惱。煩惱是怎麼産生的?是從我執裏産生的。有我執就有煩惱,有我執就有我所執,然後貪著我和我所執,貪著我和我的家,貪著我和我的父母,貪著我和我的兒女,貪著我和我的親朋好友等等,于是貪心就起來了。有我就有我和他的分別,我和他是相互對比而建立的,然後就肯定有對我不好,對我的親朋好友不好的分別、執著,然後就開始起嗔恨心。
執著于他,這本身就是一種嗔恨。然後再加上有對我不好的想法,有沖突、矛盾的時候,就更加嗔恨他人了,然後嫉妒心也慢慢起來了。在諸法的事實真相裏面,沒有我和他的分別,諸法的實相是平等的,無分別的。但是你沒有明白,然後去分別、執著了,這本身就是一種愚癡。這樣,貪嗔癡叁毒俱全了,然後慢慢其它的煩惱也都有了。我執就是煩惱的根。有我執就生煩惱,有煩惱就造業,順著這些業,然後就要六道輪回。
我們現在要擺脫輪回,就要去掉這些業。要去掉這些業,就要去掉煩惱。要去掉煩惱,就要去掉我、我執。我們現在先要解決這個根本問題,就是先要除掉魔王波旬。他是根,他是裏面的國王。把他解決了,他的那些眷屬自然就散了,消失了,沒有了。
我們要對治最強大的敵人——我執與煩惱。我們現在要和他們決戰、鬥爭,靠什麼呢?就要靠這些智慧。小乘裏講的不淨觀、慈觀,呼氣、吸氣觀,還有大乘裏講的慈悲喜舍,這都不是對治我執的真正方法,都不是我執的真正對手。
如果想從根本上解決,首先要斷除我執。我執真正的對手是無我的智慧。其它的慈悲喜舍,都不是他真正的對手,因爲不和他直接發生沖突。直接和他發生沖突、矛盾的就是無我的智慧,所以說無我的智慧非常重要。
我們這幾天講六波羅蜜多,其中的智慧度是最最重要的。其它的那些,都是爲了成就智慧波羅蜜多。
昨天講了,六波羅蜜多之間是因果關系,前幾個修法都是智慧波羅蜜多的因,是智慧波羅蜜多前提的一些修法與條件。現在很多人都學般若、修空性;但是,如果沒有基礎,這些是修不成的。基礎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這幾個。這些若是沒有學好、沒有修好,無法能夠生起無我和空性的智慧。沒有因哪有果呢?
我經常強調,修法是有次第的,一定要按次第修行,這樣才能成就。如果不按次第,只修無我的境界,只學空性的智慧,就是好高骛遠,就相當于一步登天。若是真心想成就,一步步按次第來。先把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禅定)學好修好,到時候自然就會證悟,會明心見性,否則不可能成就。
現在很多人都在學修般若空性、無我的智慧,但是始終沒有什麼成就。因爲什麼呢?沒有別的原因,就是沒有按次第修。智慧有世間的智慧,也有出世間的智慧;但這裏主要講的是出世間的智慧,就是無我和空性的智慧。小乘裏主要講無我,大乘裏主要講空性。
小乘裏爲什麼強調無我呢?這還要從障礙說起。障礙有兩種:一個是所知障,一個是煩惱障。所知障主要障礙見性成佛,煩惱障主要障礙脫離六道。小乘行者主要追求的是脫離六道輪回,他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斷除煩惱。斷除煩惱就要破除我執,我執是煩惱的根,沒有我執就沒有煩惱,沒有煩惱就不造業,不造業輪回就結束了。
我執有人我執和法我執兩個,無我也是有人無我和法無我兩個。他們先要破除的就是人我執,要破除人我執,首先要尋找自我、人我。現在我們執著的、認爲的自我、人我到底在哪裏呢?在身體內還是在身體外?根本沒有觀察過我到底是怎麼回事,也不知道我到底在哪裏,這叫迷。
我們以前非常迷茫,現在遇到佛法了,應該搞清楚,到底有沒有自我、人我,它們到底是怎麼回事?到底存不存在?若是不存在的話,那我們執著于我,不是妄想嗎?若是存在的話,應該在什麼地方?在身體內還是在身體外?身體外肯定沒有我。因爲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在外面有個我。也就是說,外面的任何物體,都沒有被我們執著爲自我。
我們一直認爲我是在自己的身體內,沒有想過在外面,也沒有這樣執著過。我們的整個身體是身和心組成的,身是肉身,心是靈魂,只有這兩個部分。那到底哪個是自我呢?是肉身還是靈魂?還是兩個都是?如果兩個都是,那是不合理的。因爲我們所認爲的這個我是獨有的,就是一個。
你看,我們執著我,想我的時候,就是想一個,沒有想兩個,也沒有執著兩個。肉身和靈魂不是一體的,肉體是有形的,靈魂是無形的,這兩個不能是一個,而是兩種性質的東西,是兩種緣法。
一直以來所想的、執著的這個自我就是這個肉體,現在我們選擇這個爲自我,說這是我吧!
肉體也不是一個性質的,不是一個獨有的物質;它是地、水、火、風四大結合的體。
地就是我們這些肉、骨骼,包括這些內髒。地是堅硬的性,若是沒有這個地大,沒有這個骨骼,我們的身體就支不起來,就是一堆肉——所以這裏有地大的成分。
還有水大。水大指的是身上的血液,還有身上其它的水分。整個水分占肉體百分之七十左右。若是沒有這些水,身體就像幹枯的樹幹一樣,不能運動。
還有火大,火大就是體溫。如果沒有體溫,身體就像一塊冰一樣。
然後是風大,風大就是這些氣。若是沒有氣,這個靈魂就不能在這裏存住,身體也不能運動,什麼都不能做。
所以,我們的肉身是四大結合的體,有四種成分。每一大的性質都不同:地大是堅固性的,水大是濕性的,火大是有溫度的,風大是運動的。它們是具有不同性質的四種物質,也不能成爲一體。
我們不能說這四者都是自我。因爲我們所想、所執著的這個自我,認爲是獨有的一個,不是四個,我們從來沒有這樣執著過四個,我們只能選擇其中的一個。
但是其中的一個也不能成立。爲什麼呢?地大也是由很多微塵組合的。這樣再分再分,就都沒有了,地大也沒有了。這樣再分再分,都不存在了。通過邏輯、推理一分析,找不到他的實體與真體,所以這叫體空,也叫性空。
剛才我們選擇的是肉身。肉身肯定不是自我,那我們現在可以選擇心,選擇靈魂。我們把靈魂、心當成是是自我。但是我們的靈魂、心,也可以分爲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眼識是看的,耳識是聽的,鼻識是聞的,舌識是嘗的,身識是感覺到的,意識是想到的。我們的心、靈魂,也可以分成這樣六個不同的部分。
不能都成爲自我,我們現在只能選擇其中的一個——第六識,就是意識是我。意識也是由很多刹那心組成的,意識也分前一個刹那心,後一個刹那心。這樣一分,也找不到一個實有、真有的意識;這麼一分,也找不到這個實有、真有的一個我,也沒有真有、實有的一個緣法。我與自我,通過觀察也沒有找到,通過分析也沒有找到。以此類推,一切法都是這樣,都是空的。通過邏輯觀察,沒有找到這個人我。那我的存在,就沒有依據了。你現在要放棄這種觀念,你要承認沒有我,沒有人我。不承認不行啊!
用這樣的智慧進行觀察,找不到實有、真有的我。因爲讓你在身外找,你也找不到;讓你在身內找,你也沒有找到。如果你再不承認,那你就是不講理的人。如果你是個講理的人,你就應該承認,就應該放棄這種觀念,應該從內心裏承認我、自我、人我的不存在。
如果你從內心裏有這樣的見解,你就沒有我和他的分別了。沒有我自然就沒有他了;然後貪、嗔、癡就沒有了,這是一切煩惱的根。貪、嗔、癡叁毒沒有了,其它的煩惱也沒有了。沒有煩惱就不造業了,不造業就脫離輪回了。這就是無我的智慧!這樣一觀察,諸法都一樣,都不存在,都找不到它的實有、真有。自我以及所有的緣法都空了,都是如虛空般的,沒有實體,沒有真體,都沒有了。
但是這個沒有,這個空,是究竟的嗎?還不是。剛才你看,“有”不存在了,然後這個“沒有”也不存在。“有”和“沒有”也是互相對照而建立的,沒有“有”,也就沒有這個“沒有”。對…
《2010年觀音法會開示之(六)六度之般若波羅蜜》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