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暇滿難得(八)

  2011百日共修 暇滿難得(八)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這幾天我們講了原有的十八種暇滿和龍欽巴尊者在《如意寶藏論》裏講的十六種無閑暇。每一種講得都很仔細,大家也認真地思考了,仔細地對照了,現在應該清楚自己是否具備這些暇滿,應該有個總結了。若是沒有具備、遠離這些,我們就不能修持正法,就不能成就了。我昨天講過,很多人大致上具備了多數的條件,但細微處很難具備。也就是說,不嚴格要求都具備,嚴格要求都不具備。雖然我們現在不完全具備這些條件,但是通過學修都是可以具備的。所以現在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立即采取行動,想方設法,讓自己盡快具有這些暇滿,不能再往後拖了。若是具備了這些條件,那真是太有福報了!這些不是通過其他的方法或措施就能獲得的,而是累生累世修來的福報和積累的善根,今生因緣得以成熟,才有這樣暇滿的人身,才有這麼好的學佛修行的機緣和條件。

  

   不是誰都能具備這樣的機緣與條件的,只有極少數衆生才能具備。無量無邊的衆生都在地獄、餓鬼、旁生這叁惡趣裏,它們想得到人身難于上青天,萬幸的是你得到了這樣的人身,應該高興歡喜,並且下決心,做決定,發誓發願,絕不浪費這珍寶般的暇滿人身,一定要用它來承辦自他二利。

  

   與其他道的衆生相比,人非常少;在這麼多國家和地區中,大部分都是邊鄙地,有佛法光明的地方很少;在有佛法的國家和地區中,能對佛法生起信心並真正踏入佛門的人也很少;而在這些人當中,具有暇滿人身的人更是微乎其微。絕大部分人根本遇不到佛法,遇不到正法,更不用說具備暇滿了。具有暇滿人身的人在六道裏是極其稀有、罕見的,卻正好被你遇上了,這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爲你有這個福報和善根。有權力、有勢力的衆生有無數,但是他們的福報和善根都比不上你,因爲他們都沒有得到暇滿的人身,而你得到了。所以,其他道的衆生的福報不能和你的福報相比。其他那些不學佛、不信佛的人的福報和你的福報相比,是天壤之別啊!

  

   這樣的人身是珍寶般的人身。你有這麼大的福報與善根,千萬不能浪費,要好好地利用它,不要空耗。普通的人身和特別的人身都不是珍寶般的人身。珍寶般的人身是指暇滿的人身。因爲在世間只有如意寶是最好的,所以只能拿如意寶來比喻珍寶般的人身。如意寶只能滿足你暫時的願望,只能帶給你世間一些暫時的利益和福報,卻不能給你究竟的利益。暇滿的人身能滿足你的,不僅是暫時的願望和利益,還有究竟的利益!它能給你暫時和究竟的一切成就和悉地。其實,暇滿人身的功德和利益比如意寶的功德和利益大多了。

  

   我們要懂得暇滿的人身是非常難得的,不是誰都能得到,也不是隨時都能得到的,所以一定要珍惜,不能錯過。否則,一失人身,萬劫不複。

  

   從叁個方面來思維人身難得:第一、思維得人身的因緣而修人身難得;第二、思維各種比喻而修人身難得;第叁、思維數目差別而修人身難得。

  

   第一、思維得人身的因緣而修人身難得。暇滿的人身不是無緣無故得來的,想要得到是需要具備好多因緣的。也許有人會這樣想:今生我不學佛修行,浪費、錯過了也沒有事,來世再好好地利用,不再錯過就行了。但是,來世我們要想再得到人身,得到暇滿人身,就要具備如下因緣,否則來世我們再也不可能得到人身,更不可能得到暇滿的人身。

  

   一、得人身的兩種因。

  

   1、具有屬于世間的清淨見解。世間的清淨見解就是指相信輪回、相信因果,深信這些道理並在相續中生起定解。相信輪回就是要深信人有前世、來生,有好多連續不斷的生生世世;相信因果,即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是因,如是果,自作自受,不造不受。

  

   佛說:“前世不修今生苦,今生不修來世苦。”今生不管怎樣都是前世所種的因,來世不管怎樣都是今生所種的因。六道輪回和叁世因果是屬于世間最基本的見解,對這些真要生起定解非常不容易!雖然我們學佛修行了很多年,但是很多人對六道輪回和叁世因果依然沒有生起定解。

  

   2、受持屬于世間的清淨戒律。世間的清淨戒律就是斷十種惡,行十種善。

  

   身叁業:不殺生是斷惡,愛護自他的生命是行善;不偷盜是斷惡,上供下施是行善;不邪淫是斷惡,護持戒律是行善。

  

   口四業:不打妄語是斷惡,說谛實語,說實話是行善;不惡語是斷惡,說悅耳語,好聽的話是行善;不挑撥離間是斷惡,化解別人的怨恨是行善;不绮語,不說閑話,不說沒有用的話是斷惡,精進念佛持咒是行善。

  

   意叁業:不貪心是斷惡,修持舍心是行善;斷除嗔恨心,不傷害衆生是斷惡,發饒益心、利他心是行善;不愚癡,遠離邪見是斷惡,有正知正見是行善。

  

   這就是屬于世間的戒律:斷十惡是戒,行十善是律。

  

   二、具有布施等殊勝的緣,就是具有廣大的布施等善根。

  

   比如大量的上供下施,做慈善,做義工,積功德等。

  

   叁、有殊勝的願力的承接。

  

   現在有了因和緣,我們還要將持戒的功德,所做的善根和福德進行回向並發願:願我們來世能夠得到人身,能夠得到暇滿的人身。如果我們沒有這樣殊勝的願力的承接,來世就很難投生爲人,尤其是很難得到暇滿的人身。

  

   前面我們講解了屬于世間的清淨見解和戒律,聽著容易,真正要做到非常難。對輪回和因果生起定解不是一般的功夫。斷十種惡,行十種善也不容易。比如斷除身叁惡業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難,但是斷除口四惡業和意叁惡業就難了。不妄語和不惡語也許我們還能做到,但是不绮語我們很難做到,不貪、不害心、不邪見那就更難做到了。斷除口四惡業比斷除身叁惡業難,而斷除意叁惡業比斷除口四惡業還難。也許很多人認爲身叁惡業不好斷,其他的都好斷,這就顛倒了。其實我們根本沒有發現自己經常犯口業和意業,尤其是意業隨時都在犯,這樣一觀察身業犯得還算少。所以屬于世間的清淨見解和戒律不容易做到啊!

  

   爲什麼說人身難得呢?因爲具足這些因緣很不容易。另外,如果只是做一些布施和善事沒有什麼難的,但是這裏要求的是廣大的布施,可不是簡簡單單、隨隨便便地做一些布施就行了,所以這也不容易做到。有的人連一般的善業都做不到,就更做不到廣大的善業了。

  

   再者,還要有殊勝的願力做承接。我們發願要發自內心,要一心一意,否則沒有力量,就不是願!發自內心,一心一意,這樣發出來的願才有力量,才是願力,用這樣的願力來連接今生和來世。

  

   我們這樣思維和觀察,得人身真的不容易,幸運的是我們現在已經得到了。若是能再得到暇滿的人身,那真是太有福報了。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因爲以後再想得到不可能了。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所以不能錯過,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學佛修行,讓自己解脫成佛。這才是人身特有的價值!這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如果你沒有發揮它特有的價值和意義,就是浪費了。學佛修行,解脫成佛,除了獲得暇滿人身的人能夠做到,其他任何道的衆生都無法能夠做到。

  

   比如說黃金,我們應該拿它來做裝飾品,但是你卻拿它做垃圾桶。做垃圾桶用塑料等一般的材料就很好了,用黃金就浪費了。沒有把黃金用在該用的地方,沒有發揮它最大的價值,就是浪費。人身也一樣,如果我們沒有把它用在該用的地方,只拿它來吃喝玩樂,就是浪費。吃喝玩樂連畜生都會,它們也有這個能力。

  

   今天主要是思維得人身的因緣而修暇滿難得。大家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內心深處應該有感覺、有覺受。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