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因果不虛(九)▪P2

  ..續本文上一頁

   第一、輪涅一切法,唯獨因業生。無論是屬于輪回的法,還是屬于涅槃的法,唯一的因是業。萬事萬物都是由因緣而生,如果認爲萬事萬物是無因無緣而生的,會有很大的過失,因爲不符合諸法的真相;萬事萬物不是由恒常不變、獨一無二的神或造物主創造的。若是承認萬事萬物由神或造物主創造的,也會有極大的過失。這種觀點也不符合諸法的事實真相,不符合自然規律。

  

   第二、黑白業果,絲毫不爽。“黑”指的是惡業,“白”指的是善業。無論是惡業還是善業,都不會有浪費,都不會有突然毀滅或消失的時候。如佛在《百業經》中講過:“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不管是善業還是惡業,都是從我們的身口意中産生的,在沒有遇到毀壞或消滅的因緣時,會一直存在,不可能無緣無故地消失。

  

   我們可以通過消業,就是以一些對治法,毀壞或消滅它。這算不算浪費呢?當然不算!我們用對治法忏悔業障、消除業障。這個對治法就是善業,以善業對治惡業,以善業的力量破壞惡業的力量。善業有兩種:有漏的善和無漏的善。沒有無我和空性智慧攝持下所積累的善都是有漏的善,它不能徹底毀壞和消滅惡業,只能以妄治妄,暫時壓住惡業,不讓其果報成熟。比如:因有了,緣也具足了,這時它就要産生果報了,但是我們通過一些有漏的善根也可以影響它,不讓因緣具足,就可以暫時不讓它産生果報。

  

   有無我和空性的智慧攝持下所積累的善是無漏的善。“無漏”已經超出世俗,超越因果的範圍了,是屬于勝義谛的。我們說的“因果不爽”,都是站在世俗谛、名言谛的角度,站在對立法上說的。在無我和空性的見解與境界裏,沒有對立,是勝義谛。在勝義谛的境界裏,沒有善也沒有惡,沒有因也沒有果。在勝義谛的境界裏,因果不是已經毀壞了,也不是消滅了,而是不存在。

  

   第叁、因緣果報,自作自受,絲毫不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在哪裏播種,就會在哪裏結果,這是一種自然規律,誰也無法違反。正如佛陀在《百業經》中講過的:前世所造的業,無論是善是惡,其果報絕不會成熟于外界的地水火風上,必將成熟在自己的界蘊上。“成熟在自己的界蘊上”就是成熟在自己的身心上,自作自受之意。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公案來進一步說明:從前,在克什米爾地方,有一位具有神通、神變的比丘,名叫日瓦德,他座下有很多弟子。一日,他在林中煮染法衣時,附近的一位主人出門尋找丟失的牛犢,看見林間炊煙缭繞,于是順此方向來到了近前,看到這位比丘正在生火,便問:“你在做什麼?”日瓦德答說:“我在煮染法衣。”那個人打開染鍋一看,發現裏面煮的不是法衣,而是牛肉!日瓦德自己也驚訝地看到了鍋裏的肉。于是主人把他帶到國王面前,呈禀道:“這位比丘偷了我的牛犢,請國王懲治。”國王不問事情始末,便將比丘打入監牢。幾天後,主人家的母牛自己找回了牛犢,于是那個主人急急忙忙來到國王面前禀奏:“那位比丘並沒有偷我的牛犢,請求國王您釋放他。”但國王因爲事務繁忙,六個月都沒有釋放他。後來,比丘的許多有神變的弟子們從空中飛行而來,到國王面前禀告:“這位比丘是一位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是清白的,請國王釋放他。”于是,國王親自去釋放比丘,當看到比丘滿臉憔悴、吃盡苦頭的樣子,國王萬分懊悔地說:“此事延誤已久,我真是造了滔天大罪。”比丘說:“您沒有錯,這是我自己的業力。”國王問:“您以前到底造了什麼業,要感受這樣的果報?”于是,這個時候比丘講述起來:“我往昔曾經轉生爲一名盜賊,因爲當時偷了一頭牛犢而被主人緊追不放,到了林間,我驚慌之余,就將牛犢扔在一位正在入定的獨覺面前,便溜之大吉了。如此卻給獨覺帶來了入獄六天的厄運。就是這一惡業的異熟果,使我在多生累世中感受惡趣的痛苦,今生也要遭受這樣的苦難,不過這是最後一次的異熟果報。”

  

   第四、斷惡行善,改變命運,離苦得樂。想改變命運,遠離痛苦,獲得安樂,唯一要做的就是斷惡行善,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我們遭受痛苦,是因爲造惡業;我們享受安樂,是因爲做善業。遭受痛苦的時候,如生病、貧窮,被人欺騙、傷害、咒罵、羞辱,不應該怨他人,應該怨自己,都是自己往昔所造的惡業的果報,然後猛厲忏悔,盡快消除這些惡業,讓自己從根本上解脫。

  

   我們認爲的快樂不是快樂,它本身是一種痛苦。吃喝嫖賭,先不說將來要感受的果報,就是當下對你的身體、心靈都有極大的損害,只是你沒有發現而已。這些只會給你帶來痛苦,不會給你帶來快樂。現在的科學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眼前分明是火坑,別再往下跳了;眼前分明是深淵,別再往前走了,否則會被燒死、摔死的。無始劫以來我們一直顛倒,在座的許多人年紀都已經很大了,混到現在還混不夠啊?造業造得還不夠啊?你現在的生命,這口氣是剩余的,不要再浪費了,不要把它們都消耗在造惡業上了。

  

   以上就是因果不虛的四點總結,希望大家通過學習這些內容能在相續中生起因果正見。《中觀寶鬘論》中說:“無見墮惡趣,有見生善道。”“無見”就是沒有因果正見,這樣的人將來必將墮入叁惡趣;“有見”就是具足因果正見,這樣的人最起碼會投生到叁善道,然後再繼續修,將來一定會圓滿成就。

  

   之所以這麼說,說這麼多,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在相續中都能生起堅定的因果正見。不然我們學了這麼多天的因果不虛,我在這麼多天裏苦口婆心地講解,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因果不虛(九)》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