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輪回過患(九)

  2011百日共修 輪回過患(九)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從地獄到天界,我們通過仔細地觀察之後,明白了六道輪回只有痛苦,沒有安樂。這個道理很難真正明白!當你真正明白時,才會生起出離心和希求解脫之心。無因無緣是不可能解脫的!只有你想解脫,去尋找解脫之道,然後認真地修持解脫之道,最後才能解脫。

  

   佛第一次轉*輪時首先對衆比丘說:“此乃痛苦,當知痛苦。”若是你沒有輪回正見,不懂得輪回之苦,生不起厭離心,怎麼能斷惡行善呢?斷惡是爲了解脫輪回,行善是爲了福慧圓滿、功德圓滿,得到解脫的功德和利益。最最根本的是,輪回只有痛苦沒有安樂,但是我們現在沒有明白這些!

  

   若是沒有明白,可以觀察。若是真正明白了六道輪回如火坑,你還會留在六道輪回裏嗎?解脫的事還會一拖再拖嗎?就好比你在火坑裏有機會解脫,你會一拖再拖嗎?“過會兒,先放一放、等一等吧!”你會這樣想,這樣做嗎?不可能!你會分秒必爭、全力以赴地想盡辦法從火坑中解脫!你不可能還留戀火坑,還想在火坑裏再玩一玩。你在火坑裏玩是玩命,你留在火坑裏只能感受烈火的煎熬,沒有絲毫安樂。然而你在六道輪回裏玩,後果更嚴重!你要失去無數次的生命,要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出脫無期。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你沒法修行;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你沒有辦法修持正法!即使修也是假的,都是表面的,沒有用!

  

   你真正把六道輪回看成是火坑了嗎?你真正明白了六道輪回對我們的危害比火坑大得多,嚴重得多嗎?六道輪回猶如羅刹洲,到處都是想吃你肉,喝你血的羅刹,你能跟這些羅刹在一起嗎?它們要立即吃你的肉,喝你的血了,你肯定恐懼萬分,一定會想盡辦法逃脫,不可能還會留戀這樣的地方。然而在羅刹洲裏,你也就感受幾十分鍾的痛苦,失去一條性命而已。但是在輪回裏,你要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要失去無數次的生命。只有如此思維,你才能真正對輪回生起恐懼心、厭離心,才能真正斷除對世間的貪著,斷除對六道輪回的貪戀。

  

   你有沒有真正明白六道輪回,是不是已經有了厭離心,就用這些來衡量。只是在嘴上講,用耳朵聽,沒有銘記在心裏,更沒有融入相續中,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上,就是紙上談兵、鹦鹉學舌。這是最關鍵的地方:若是沒有真正地了解六道輪回,沒有真正地明白在六道輪回裏只有痛苦,沒有安樂,而且苦不堪言,就生不起厭離心。生不起厭離心,就不能斷除對世間的貪戀,這樣無法能夠真心實意地希求正法,希求解脫。即使希求正法,希求解脫了,也不是真心實意的,是假的,都是表面功夫,一點用都沒有。這是最關鍵的。

  

   在這裏我們不能擦肩而過,不能就這樣過去。我們一定要抓住,這是個重點,這是最關鍵的地方。若是對輪回沒有生起真正的厭離心、恐懼心,怎麼能斷除對世間的貪念,怎麼能斷除對輪回的貪著呢?什麼是出離心?第一個是斷除對世間的貪戀,第二個是日日夜夜求解脫,真心實意地求解脫,這叫出離心。

  

   四外加行我們已經學完了,修完了,有沒有生起出離心?我們修學四外加行的目的就是爲了生起出離心,出離心是基礎,無論是修聲聞、緣覺,還是修佛果,首先要打好出離心的基礎。在相續中必須生起出離心,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地學修,才能獲證果位。

  

   當你對輪回生起了恐懼心,對世間生起了厭離心,沒有一絲一毫的貪戀,一刹那也不想再輪回,真心希求解脫時,就要選擇解脫之道。就會想:“怎樣才能解脫?有沒有解脫的方法?我從輪回中解脫,會得到什麼樣的果位?怎樣才會獲得這樣的果位?”這個時候自己就像盲人,就需要依靠佛的教言。

  

   佛講了叁菩提果位:聲聞、緣覺和佛。聲聞和緣覺是暫時的菩提果,佛是究竟的菩提果。叁菩提果都是寂靜的、清涼的、殊妙的,有很多不可思議的斷證功德,都是不受業的束縛,不受輪回之苦,都是脫離輪回的。

  

   你要解脫,就要獲得叁菩提的果位,否則就無法解脫。

  

   只要你如理如法地修持聲聞乘、緣覺乘,就能獲得聲聞和緣覺的果位,但這兩個都不是究竟的解脫,斷證功德還沒有圓滿。斷是斷除心靈上的疑惑,證是證得無我和空性的智慧。領悟諸法的事實真相,這叫智慧。

  

   聲聞、緣覺雖然斷除了煩惱障,但還沒有斷除所知障和習氣障;他們雖然證得了人無我的智慧,破除了人我執,但還沒有證得法無我的智慧,沒有破除法我執。他們是求自己解脫的,沒有顧及其他衆生。他們雖然擺脫了輪回,超出了叁界,但是還沒有斷除自私自利之心,將來還要從寂滅的境界裏出來,再進入大乘妙道,最後證得佛果。所以我們不能求自己解脫,不能求聲聞、緣覺的果位,應該希求斷證功德圓滿的佛果,這是最究竟的解脫。佛果不僅擺脫了輪回,超出了叁界,還超出了輪回邊和寂滅邊(涅槃邊)。要獲得佛果,就要修持大乘妙道。

  

   大乘妙道有遠道、近道、捷徑道,我們要從中選擇一條道以到達彼岸。如果用交通工具來做比喻,遠道是坐汽車,近道是坐火車,捷徑道是坐飛機,你一定要根據自身條件來選擇。遠道是顯宗的菩薩道,過程很漫長,要經曆叁大阿僧祇劫消除業障、積累資糧,最後才能證得佛果。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當初選擇的就是遠道,他在叁大阿僧祇劫中不停地消除業障、積累資糧,最後斷證功德才圓滿,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顯宗講,一個凡夫要修成佛果,就需要這樣的時間與過程。通常情況下遠道需要這樣漫長的時間,但是也有特殊情況。例如,大悲商主以悲心殺死了短矛黑人,一下子就圓滿了七萬劫的資糧。不過,再怎麼說這個過程也是很艱難的。

  

   密宗外密叁乘:事部、行部、瑜伽部,再加內密的瑪哈瑜伽和阿努瑜伽,都屬于近道。通過這些修持方法消除業障、積累資糧,一般情況下需要叁世、五世、七世就能成就佛果。特殊情況不好說,或許更快,或許更慢。瑪哈瑜伽、阿努瑜伽是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修法,如理如法地修持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能獲得雙運金剛持的果位,修生起次第時,要清清楚楚地觀出一尊佛;修圓滿次第時,要修氣脈明點,就是持一道的氣(風)。修持這些法最快一世能成就佛果(中陰的時候),但與修捷徑道無上瑜伽——大圓滿法即身成佛相比,都不是很好修的,速度還是很慢,過程還是很長。所以,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修持方法歸納到近道裏,不屬于捷徑道。

  

   捷徑道是無上瑜伽大圓滿法,是無勤之道,意思是不需要通過勤奮、艱苦地修持,此世當中能很輕松、很快速地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就是虹身成就,即身成佛。

  

   即身成佛的方法,確切地說是大圓滿法的立斷法和頓超法。立斷法:立即斷掉所有的妄想與執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頓超法:頓時超出叁界輪回,直接契入佛的境界、覺性當中。

  

   大家應該選擇大圓滿法,讓自己即身成佛。若你是個相續成熟的人,可以直接修大圓滿正行,通過上師的竅訣直接領悟心的本性,然後在此見解中直接安住,不用經過漫長的時間,僅僅七天、七個月就能成爲斷證圓滿的佛,獲得最究竟的果位。相續成熟是瓜熟蒂落的意思,就是業障基本消除了,福報快圓滿了。例如你沒有見到上師,但是一聽到上師的名字,一見到上師,上師跟你說幾句話或者無意當中給你做一些表示,你就直接明白了心性,獲得了成就。

  

   你是不是這樣的利根者?無上瑜伽裏也分利根和鈍根,此處講的利根者是無上瑜伽裏講的利根者。就是在過去世中已經修過加行,相續已經成熟,瓜熟蒂落了。但是這樣的利根者是極其罕見的,沒有幾個。若是相續沒有成熟,即使聽到了上師的名字,看到了上師,甚至得到了上師的各種竅訣,但是仍然沒有開悟,沒有直見心性、佛性(心性與佛性是一個意思),這就說明你不是無上瑜伽裏所說的利根者,而是鈍根者。那就要從基礎開始,按次第修行。

  

   爲什麼我們現在強調加行呢?在座的各位遇到了大圓滿法並生起了信心,這只是一般情況下所說的利根者,並不是無上瑜伽裏所講的利根者。大家還需要從基礎開始修行。首先應該觀察自相續中有沒有皈依的戒體。如果沒有,就必須要依止一位具德的上師,然後按照他的教導去皈依佛門,而後再進入大乘妙道。若是你不皈依,不進入佛門,不進入大乘妙道,你就不能修持大圓滿法。因爲大圓滿法是大乘佛法,是至高無上的法門,你要修持這個法就必須要進入大乘妙道。然後,你必須要按上師的指導,如理如法地發願行菩提心。當自相續中生起了願行菩提心時,你才算是進入了大乘妙道。

  

   是否得到了皈依的戒體,這是衡量內道和外道,是否是佛教徒的標准與界限。過兩天我們就要講皈依了,到時候你們就會明白什麼叫真正的皈依,怎樣才能得到皈依的戒體,不是很容易啊!四外加行修好了,相續中真正生起出離心了,在這個基礎上才能皈依,進入佛門。

  

   捷徑道,大圓滿法是即身成佛唯一的方法,你想證得大圓滿的境界就要消業積福,獲得上師的竅訣。消業最好的方法是金剛薩垛除障法,積福最好的方法是曼茶羅的修法,獲得上師的竅訣就要修上師相應法,即修上師瑜伽。通過修金剛薩垛除障法,業障小了;通過修曼茶羅,福報大了;再通過修上師瑜伽,得到上師的竅訣了。這時就可以直接領悟、證得大圓滿。有菩提因,才有菩提果,大圓滿的果位就是佛的果位。其他八乘佛法都是以因爲道的,而大圓滿法是以果爲道的。

  

   若是選擇遠道就難了,選擇近道也很難,然而捷徑道——大圓滿法,不是誰都能遇得到的。我們有幸遇到了,並且對大圓滿法生起了信心。若是沒有一點信心,我們不可能學修大圓滿法,這是宿世修來的福報。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不是一般的難,而是非常難。我們前世可能得到了人身,修了很多福報,所以今生才聞到了佛法。尤其是遇到了大圓滿法並生起了信心,這是極大的福報。大家應該好好地珍惜福報,珍惜機緣。若是自身條件具備了,你就可以修大圓滿正行;若是自身條件不具備,相續還沒有成熟,你就先修大圓滿前行。其實你真正修大圓滿正行的時候就快了,它是立斷和頓超,是以果爲道而直接成佛的。這就是我們學佛修行的目標和方向。我們學佛修行應該有正確的目標、方向和方法,否則都是盲修瞎煉。

  

   大家學佛修行不要憑感覺。感覺好時美得不得了,想自己是不是快要成就,快要成佛了;感覺不好時又很沮喪,想自己是不是要墮落了,甚至要下金剛地獄了。一切顯現都是自心的幻化和遊舞,大家不要自尋煩惱、自找痛苦。這些感受、覺受都是暫時的、不可靠的。不管感覺好還是不好,不管是有覺受還是沒有覺受,我們現在有正確的目標與方法了,只要朝著目標不停地前進,依照這個方法不停地修持,最後一定能成就。

  

   在這個過程中,有違緣障礙是正常的,大家不要總想逃避,逃避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我們修持這麼殊勝的法,若是沒有違緣障礙才不正常呢!沒有魔不成佛!佛在正面教化衆生,魔在反面教化衆生。可以說佛是用軟的方法救度我們,魔是用硬的方法救度我們。違緣障礙是成就的助緣,沒有違緣障礙,怎麼能成就呢?沒有違緣障礙,怎麼能生起出離心呢?沒有違緣障礙,怎麼能修忍辱呢?沒有違緣障礙,怎麼能修自輕他重、自他交換的菩提心呢?沒有違緣障礙,我們的福慧資糧怎麼能圓滿呢?

  

   什麼是道?一切轉爲道用,事事成爲成佛的助緣,這叫道。分別、執著不是道。執著好的感覺、境相,或者求順利,求圓滿,求幸福……這裏面沒有道。不怕違緣障礙,一切轉爲道用,最後才能到達彼岸,才能斷證圓滿,否則是不可能成就的。我們有了正確的目標和方法,只要堅持到底就能成就。其他的一切隨緣,順其自然,別在乎,只要不失去目標,不失去即身成佛的方法就行。好或壞,快樂或痛苦,都無所謂,這些都不是恒常的。好是暫時的,壞也是暫時的;快樂是暫時的,痛苦也是暫時的。一切都會變,都會過去,不要執著這些。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輪回過患(九)》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